读书会之《人如何改变》Ⅱ
主讲:宋牧师
时间:2016.11.26
【作者】
提姆连恩
保罗.大卫.区普
提姆·连恩 (Tim Lane)
是什么需要被改变呢?
How People Change
「改变外在环境」是最流行,也是最简单的一个途径。「我需要更多的钱。」「如果能够改变外表,我的生活将会更好一些。」「如果结了婚,我的生命会成为赞美的诗歌。」「如果能够脱离这个婚姻,找到真正懂得欣赏我的人生伴侣,那我就不会如此沮丧了。」「假如孩子能够给我当得的尊重,我对他们的态度当然会好很多。」这一句话正好描写在我女儿身上,我之所以会被掳获的想法。从表面上来看,着重于她的错误、她需要被改变的地方,看起来似乎是相当正确的。使用这种手法的关键,就是找到可以「指责」的对象;其目标就是企图借着改变周围的环境,来改变我的生命。
始祖亚当在伊甸园中犯罪之后,他是第一个使用这种手法的人。亚当指责夏娃(还有神)的错,来掩盖自己应当承担的罪。「那是祢所赐给我的女人做的。」言外之意,那是别人的错;倘若找不到其他人可指责,那就是其他事物的错。例如:「我工作一天,太累了,所以才对你唠唠叨叨。」「因为财务上的短缺,才会在报税上动了手脚。」所以,每当遇到难处时,「指责别人」便成为我们眼前最大的诱惑。
这样的「改变途径」不仅是一种欺骗,也是虚妄的。它不仅遗漏掉我对基督救赎之恩的需要,也把我应当被责备的罪,遗漏在神恩典之门的阶梯前!我们责怪神,将充满问题的人或环境摆放在自己的生命里;我们质疑神的智慧、良善、及品格。很明显地,带着这样一个「改变途径」,我们不仅不会寻求神的恩典,也无法接受祂的恩典。
有时候我们确实愿意承认,改变的需要必须从自己家里着手。「我真该对妻子有更多耐心,对她多点体贴。」「我不应该再溺爱孩子了,应该省下钱奉献给教会。」「我应该减少上网,多花些时间去向邻居传福音。」「我不应该让他人对我的意见,搞得我如此疯狂!」
毫无疑问的,所有这些声明都是非常诚恳的。你的行为的确需要改变!但是问题在于,这个途径只对付了外在行为而已;至于你为何如此继续行事,并没有找寻内在的原因。除此之外,人们只是希望以好行为来取代坏行为。他相信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些技巧而已;他并不想去检视那些既费时、又令人感到痛苦的动机。走在人生的旅程中,他只想运用一些技巧,好帮助自己安然度过,日子能过得更顺遂而已。
在约翰与欣蒂的案例当中,这样的途径也许可以引导他们学习到更好的沟通技巧,诸如:在发生冲突时,列出「当做与不应当做」的清单、拟定满足对方需要的策略等。如果在「基督教」版本的看法当中,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手法也许还会包含几句圣经经文,好指导他们以崭新的方式来装腔作势、模拟一番。
以上的论述,到底错在哪里?难道约翰与欣蒂不需要学习新的技巧,来帮助他们的婚姻生活过得更好吗?更何况,圣经中关于「忍耐」、「用爱心说诚实话J、「仔细聆听」、「说话要适时且得体,能够造就人」这样的原则和命令不也随处可见吗?但是,一个只在行为上改变的工作是虚妄的;因为,它忽略了对基督的需要、忽略了祂的大能是改变「人心」在先,而改变的「行为」是随之而来的。此外,即使是「基督教」版本的行为改变途径,亦是将圣经中的诫命单独抽离出来,从而悖离了「以基督为核心」与「福音」的真谛。
圣经中所有关于「改变行为」的经文,全面立在一个基础之上——靠着圣灵的大能,神恩典的工作来改变我们的心。神的话语和圣灵一起作工,好让我们能看见基督存在于祂所有的大能与恩典当中。因此任何时刻,在我们所「崇拜」及「珍爱」的各样事物上,这项善工会引导我们的心来做改变这一种在内心中彻底的改变,会重新引导我走向垂直的关系——与神建立个人关系;亦会帮助我看见那些在我心中已经取代神的替代物,为此,我便悔改了。不仅如此,这样一个垂直的改变,引导出个人与个人之间,在水平关系上崭新的行为模式。总而言之,任何一种途径,如果只有着重于外表行为的改变,永远是不足够的。符合圣经教导的改变,其内涵要深得多、也广得多了!
相信你已经看到电视广告了。他们会针对一个社会弊病,诸如:种族歧视、因性交传染的疾病,在广告的最后,以一则强而有力的讯息作为结束——「教育」可以改变人类。若以这样的途径来做改变,你的思维就必须被调整(再教育),以至于在你的环境当中,你的行为才会与环境相衬的思想相互辉映。举例来说:也许有人会要求克雷格去思考,在生命中,会导致他觉得沮丧的那些「未达到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因此,人们会建议他重新调整对自己的期望,这样,当那些目标没有达成时,他就不会这么抑郁。
这是一个比较接近圣经真理、寻求改变的方法;但是,这样仍是不够完全。在生命里,我们的期盼、欲望的确会在我们所决定的行动与反应中,扮演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此外,圣经也确实呼召我们要在思想意念的层面更新、改变。但是,这样的途径再一次忽略了基督是我们的救赎主,以及祂所成就的工。除此之外,我们与基督的关系亦只简化到「效法耶稣是怎么想的」、「效法耶稣是如何做的」而以,所以,倘若你有「容易发怒」的问题需要对付,你被告知的就是去熟记一些特定经节,好让你在生气的时刻可以背诵它们;如果,你挣扎在恐惧当中,你应该多去阅让那些诸如「当我惧怕时,我当仰赖耶和华」这样的经文。
这种只注重以思想来成为解决我们问题的途径,并不能使我们认清:这位道成肉身的耶稣,不仅让我们对于生命的看法有所改变,祂也能全然改变我们。我们不仅仅是一位「思考的人」,我们还是一位「敬拜的人」——我们会追求与进入那些我们自认为会带给我们生命之「人」或「事物」的关系里。所以,耶稣以人子的样式降临在我们中间的事实,不仅是一个脑海中认知上的观念,好让我们可以将这样的观念穿插、点缀在我们的生命当中而已;耶稣降临,不只是为了改变我们的内心,祂亦要转变我们的全人。
「相信你自己!」「你是一位很棒且才华横溢的人,勇敢活出自己吧!」「只要全力以赴,没有你做不成的事情。」「对自己不必这么苛求。」这些转变的途径,是从自己本身的力量来寻求改变。因为它触及到我们心中最深处的感觉,所以这种寻求改变的方法,看起来似乎是比较深刻的,这样的「感受」,实在让人觉得似乎比较真实。
这种看法首先认定人的里面是有良善的,并且我们里面有一种不断肯定这种良善的需要。这种观点告诉我们,当我们越多肯定自己,我们就越能爱我们自己以及关爱其他周围的人。对「改变」的理论而言,这个观点的「最大诫命」常常像圣经一般被引述:「如果你无法先爱自己,你不可能爱神及其他人。」这论调听起来似乎相当合乎圣经!不是吗?但是,它对人心的假设,与圣经对人心的描述是不同的。在这个理论中,最重要的假设是:我们的心是「空洞的」,这颗空洞的心需要被填满。但是,圣经并没有说我们的心是「空洞的」;相反的,圣经是说,我们的心好像一口大锅,除了对真理及永生神兴趣缺缺之外,对其他任何事物的欲望将我们的心填得满满的。这样的一个途径是说,如果我们觉得空虚,那是因为我们所追求的事物,无法满足那些原本「只有神」在我们心中才能填满的空间。但是,我们的心并不是「空洞的」,我们是与神对抗的仇敌!所以,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具有欺骗性的,因为它看起来似乎抓住了我们内心的感觉,但是事实上,又把「真正的我们」描绘得太过于消极与无辜。这与真实人心的「诡诈」相去甚远。根据罗马书一章21至25节的描述,我们生性是背离神的,是神的仇敌;宁愿用「创造物」而不是「造物主」来填满我们自己。所以,这样的看法过分肯定了人的本性,把人美化了。
圣经中的改变途径向我们发出呼召:要摒弃那些我们曾经苦苦追求,用来填满心中「空洞」的那些事物。在我们以神的恩典充满我们之前,我们必须先在心中诚实、认真地悔改;我们必须放弃与粉碎在我们生命中,那些取代真神的替代物。简而言之,悔改就是洁净心灵的一种方式。雅各布书四章1节说,我们之所以与他人争战、斗殴,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是「空涧的」,相反的,而是因为我们的百体中充满着战斗的私欲。当我们深切悔改时,伴随而来的是圣经的呼召;它呼召我们将信心建立于永活基督的安息与饱足里。借着圣灵,祂将自己充满了我们;因此,借着信心,我们的心就被完全更新了。
「罪恶感」及「自我厌恶」会拦阻心意的更新与改变,这是与圣经教导相符的。那些在表浅文章中「我们需要很多肯定」的言词,看起来似乎是相当可靠的:如果,我能够应付这些被压抑下来的罪恶感以及增强我的自尊心,那么,我将可以活得更自由、更有效地去爱别人。但是,这样的途径是空泛的,因为,对于充满罪恶感以及自我厌恶的人,这样的教导并没有为他们带来好消息。除了没有将「我们的自卑感、羞愧感」以及「自身的罪、我们是与神对抗的仇敌」联系起来之外,这样的一个看见,不仅不重视我们的罪,此外,它亦遗漏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呼召我们珍视基督为了我们的好处所成就的工作;因此,它也阻挡了人通往十字架上真实的赦免、喜乐,以及平安的路径。另外类似的情形是,因为他人的罪(例如:性侵),一个女子心中背负了不正确的罪疚感和羞耻感;这时他人对她所需之伤害的罪,远远不是一些肯定或是提升自我尊严的言词就可以满足。她需要看见的是,十字架向她澄清,她只需要对自己的罪负责,而不需要对他人曾经如此深深伤害过她的罪负责。藉由神赐予她在基督里的而不是藉由她所经历的罪恶之事,神对罪的看法就能将他的「羞耻感」及「自我厌恶」根除。
十字架提醒我们,虽然我们是按照神的形像被造的,但是我们心中却深藏「爱我们自己,高过爱任何事物」的罪,这样的罪会将我们破坏、扭曲。所以,就是这个「要深爱自己」的想法,才制造了这么多的「罪恶感」及「羞耻感」。在内心深处,我们知道自己有许多的不足。我们感到很卑微,那是因为,事实上我们的确很渺小。但是,错误的教导让我们刻意排斥那些渺小、卑微的想法,鼓励我们肯定自己的伟大。这样的方法也许在短时间内有效,但是,极少能够持续永久。因为,一旦有些事情使我们觉得自己渺小了,我们的自卑又将我们带回到了原点。然而,相反的,十字架上的基督向我们展现出神是如何的充满荣耀、恩慈与饶恕;以及在基督里,祂对我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所以,惟有认清自我的罪恶及明白神的荣耀,才能根除「羞耻感」与「自我厌恶」。这样的能力不是从我里面,而是从我自身之外发掘出来的;所以神呼召我要来高举神,不是来高举我自己。
没错!但是,在寻求改变的过程中,我需要信靠的这位主耶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前面提到的某些途径当中,耶稣是一位治疗师,他可以满足我心里的一切的需要。假如「提高自尊」是一个不仅虚浮、而且非常带有欺骗的方法;那么,这个「只要多信靠耶稣」的手段,就更加糟糕了。因为,它只将基督套入解决问题的方程式里而已。但是,基督究竟是我的治疗师呢?还是我的救赎主呢?如果祂是我的治疗师,那么是由我来决定我心里的需要是什么,祂的工作就是来满足我的需要。但是,如果祂是我的救赎主,那么要由祂来告诉我,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且,祂将要使用的方法,要比我自己所预期的要荣耀得多。
如果耶稣是我的治疗师,祂是降临到这个世间,专程来肯定我的「那一位」。我们不再试圆去爱自己了,取而代之的,是思想耶稣是多么爱我们。这样的途径是相当带有欺骗性的;因为,它捉住了在福音里,一个相当强而有力的层面:在基督里,天父的确是将祂的爱像春雨一般浇灌在我们的生命里!每一个读圣经的人都明白这一点;但是,这样的一个途径,以诡诈的方式将耶稣转化成为符合我所需要、以及填满我心里空洞的「那一位」。很自然的,对耶稣的看法,是由我来下定义。这一个方法将神的爱转变成只有为我来服事的工具。当神对我们的爱被单方面扩大时,我们因悖逆神及得罪神而生的悔改便被缩小或是忽略了。总而言之,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是把主耶稣来到世上的目的,简化成「让我们心里感觉很好」而已。
然而,来自神圣洁的爱完全不是这样的。不错,神在祂圣洁的爱中,赐下宝贵的赦罪之恩、耶稣的宝血洗净了我们的罪、除去了因过去所犯的罪而背负的罪疚感。同时,神也呼召我们承认,我们曾经离弃了祂的爱,转而去追求与神相较之下,那些黯然失色的事物。鲁益师(C.S.Lewis)对「神之爱」的描述,与我们所了解的那种肤浅、以自我为中心的爱是相当不同的:
……原来我们竟然是神倾注爱的对象,这是一个令人敬畏又令人震惊的事实。过去你多么盼望、祈求一位充满爱的神,现在你已经拥有了:过去你轻声祈求的圣灵、大而可畏的荣美,现在就在你的眼前。祂不像耄耋之年的老者,昏昏欲睡地祝福你心想事成;也不像一个面无表情的良心审判官,偶尔丢给你一些冷冰冰的施舍。祂与世上摆席宴客的主人不同,宴客的主人觉得让客人欢喜快乐是自己的责任。祂与这一切都不同,祂是『烈火』的神。祂的爱创造了这个世界。祂执着的爱,像艺术家对待自己所创作的艺术作品一般;亦像一个人,对他的爱犬那样近乎独断的爱一般。祂的爱,充满着远见与崇高,就像父亲对他孩子的爱一样。而祂的专注、嫉妒、火爆、排他,又好似两性之间的男欢女爱……这种爱,确实是一种荣耀的负担,不仅超越过我们所应得;此外,除了一些为数不多的瞬间恩典之外,这种爱,亦超过我们所求所想。
神对罪人那种圣洁的爱,是将罪人降卑的同时,亦将罪人升高。这种爱向罪人呼召,催促罪人来到圣洁的神面前,承认自己的自我中心;同时又把人从「虚假的爱」的牢笼中释放出来,将人洁净。
前面所提到的克雷格、约翰和欣蒂,他们所需要的,远远不止是「让我觉得好一点」的感觉。的确,他们需要看见在基督里,神所赐给他们的爱是如此浩大;此外,他们也需要看见在他们的生命中,有多少他们沉迷其中的东西,已经替代了神的爱。
耶稣绝不是一台自动贩卖机,专门出售我们「想要让自己觉得很好」的事物。祂是全然圣洁的那一位,降临到世上来冼净我们、充满我们,以及改变我们。祂在我们的生命中要做的工作,不会因为我们是否高兴而改变;祂也不会来服事我们那些刚愎、任性的需要。祂对我们的爱太深切了,以至于祂并不只是要让我们觉得「快乐」而已;祂来,是要让我们成为圣洁。因此,在许多时候,祂不会给予我们自认为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相反的,祂会赐予我们那些祂深深知道对我们有益处的事物。
在歌罗西书二章9至15节中,使徒保罗继续说,,在基督里,我们得了一切的丰盛(9至10节);我们与祂一同复活(11至12节);我们被释放(13至15节)。这些真理,将一切都改变了;其中,亦包括了我们对付罪的方式。
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你们在祂里面也得了丰盛。祂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你们在抵里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礼,乃是基督使你们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他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祂从死里复活神的功用。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神赦免了你们(或作:我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祂撤去,钉在十字架上。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扩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歌罗西书二章9至15节)
一切有关于神的丰盛与奥秘,皆在基督的身上彰显出来;而且,当一个人成为基督徒之后,这些「丰盛」也内住在他里面。我们不需要其他任何事物来填满自己,因为我们拥有基督。当你思考神浩瀚的荣耀、伟大、慈悲及圣洁时,那是令人相当震惊的。请注意,保罗在此描述的,才是真实的你。这才是你真实的身分和地位。你是神的殿;借着圣灵,神已经选择住在你的里面。你是属于祂的,祂也是属于你的!在彼得后书一章4节中,使徒彼得对圣徒这样说:「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神的性情有分。」不是说我们就成为神;但是,从我们相信基督的那一刻开始,「神圣的那一位」就已经居住在我们里面。有祂与我们同住,我们已经拥有了想过敬虔、圣洁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力量。所以,我们不需要被充满欺驱、空洞改变的应许所诱惑,以至于让自己背离了基督,因为这些错误的应许终将被证实,它们只是制造捆绑与奴役我们的形式,把我们俘虏在「自我中心」及「自我满足」当中。那些承诺打着「保护我们」的旗号,使我们不肯放手,不肯把主权交给神;最终,我们就被牢牢捆绑在自己营造的小世界当中。
在基督以外的事物中寻找满足,总是比较诱惑人的。经常,我总是选择平静与舒适,甚过于基督。当这种情形发生时,很有可能,我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表现,但是两种最终都是走向罪的方向。假如我正在追寻我认为可以让我活得舒适的东西,可是你却挡在中间,成了我的障碍;一种情形是,我会对你痛加斥责,并且避免让你拿走那些「我认为我需要」的东西。但是,另一种情形是,我也许会装出「敬虔的行为」,好获得同样的果效。我也许会选择对你「和颜悦色」,以期从你那里榨取一些对我有益的事物出来。
有好几次我和太太吵架,但是我又知道即将会有球赛转播。看电视直播的棒球比赛,对于我来说,既能放松心情,又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因为我想要拥有那样的体验,所以,可能会向太太认错,甚至求她原谅我得罪她的其他地方。从表面上看来,我的表现也许看起来像是相当敬虔的;但是,在我内心里,我只是「假装敬虔」,好获得我所想要的。倘若我是真的凭着诚实的良知,明白我在基督里已经得着了丰盛的事实,不管我有没有观赏到球赛,我都会向太太认错,请求原谅。决定我寻求饶恕的行动是否真诚的最好方式,就是当我看比赛的时候又被打扰了,如果那个时候我变得烦躁,又想对太太发火,那么很明显的,我之前「忏悔、求饶」的好行为,只不过是一种别有用心的方式,用以操控我的太太,好得到我所想要的东西而已。
使徒保罗说,在基督里,我们已经得着了丰盛。如果,我以这个真理为我行为的准则,那么,没有任何事情能将已经属于我的掏空。所以,无论是否可以好好看球赛,我都可以与我的妻子、家人和平共处。这个简单的比方,也许不是那么令人留下印象深刻;但是,如果基督所带来的祝福,没办法在这种小事上改变我们,那在更艰巨的时刻中,我们能够改变的机会将是非常渺茫。基督的恩典,必须在每日生活的细节当中实践出来。
——选自《人如何改变》第二章
整理 晓龙 文编 惠苇 微编 石头
更多内容请通过阅读原文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