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旦双冰,为什么后继无人了?

栗小姐本人 娱乐栗场 2022-10-30
周冬雨金鸡封后,实现了华语影坛大满贯。


周迅拿下三金大满贯的年龄是34岁,章子怡35岁,周冬雨呢,离29岁还差2个多月。

我个人是认同其天赋的,拿下三金的两部电影《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表现不俗,尤其《少年的你》中陈念的性格特征,与周冬雨过往角色有很大差异,已经不能用“演自己”来否定演技水准了。


但是当然,能这么快拿下三金满贯,并不是她比前两位出色,而是环顾四周,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对手。

四旦双冰纷纷减产淡出后,女明星江湖上,似当年那般精彩纷呈的竞争格局就再也不见了。


外形佳、演技好、专注电影或能横跨影视、有代表作与奖项傍身,这样的软硬件要求,近七八年间,就只跑出了一个周冬雨而已。

为什么呢?

1  
 流量冲击


把时间调回到2015年


这一年,范冰冰主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开机,这是她在电影圈最后的重磅作品。



这一年,以《一代宗师》达成“十影后”成就的章子怡,在生日派对上接受了汪峰的求婚。



这一年,赵薇凭《亲爱的》拿下香港金像奖影后,周迅被人诟病的喜剧尝试《撒娇女人最好命》勉强入围,但她回归电视圈的《红高粱》提名无数,最后斩获了白玉兰视后。



也是这一年,徐静蕾导演 并参演作品《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上映,男主角是一个华语影视圈完完全全的新人——吴亦凡,他从这部电影开始,走上了内娱顶流之路。



还是这一年,阿里启动了对优酷土豆的收购,半年后收购完成,以互联网资本支撑的优爱腾竞争正式打响。



一个时代接近尾声,一个时代拉开序幕。


互联网资本来势汹汹,逐渐以“流量”颠覆了娱乐圈的玩法,而一代恰逢其时的明星,与“流量”这个概念共生,逐渐占据了影视剧的主要舞台。


互联网资本白热化竞争的产物之一,是几年内迅速攀升的片酬。2010年前后,顶级演员的最高片酬不过二三十万一集,到2017-2018时,片酬破亿已不是什么新闻。


这太诱人了。连出道就听张艺谋的话坚守在电影圈的章子怡,都忍不住下凡演古装剧,小黄鸭也在演电影刷奖项的间隙演剧赚钱,何况还站在电影圈门槛外的85花和后面大批的新人们呢。



流量玩法也提升了剧集的地位。剧集在播期长,便于社交平台持续狂轰滥炸,那么比起电影,借助平台媒介,爆款剧和流量演员就更容易被炮制出来。


过往虽然电视剧明星的国民度更好,但大家默认电影明星的咖位和逼格都更高一些,因此在商业代言的变现上,电影明星的叫价也更高。


然而当最傲娇的奢侈品牌都向流量明星低头时,电影圈的逼格也就轰然倒塌了。


紧随四旦双冰步伐的85花们,难道没有做过提升演技、进军电影圈的尝试吗?显然不是。她们初步成名后,各个都在勇闯电影圈,大制作里做配,中小制作里担主。



可这个路径,在流量时代来临后,显得过于荆棘。


当流量成为能否拿下天价片酬和高端代言的唯一衡量标准时,85花不假思索,果断抽身,本就在流量时代成名的90花、95花更不必说。


即使渣演技,即使专注出品烂剧,依然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又何必像自己的前辈赵薇、范冰冰那样,死磕电影圈好多年,才拿下主流认可呢。


提升演技刷奖项?已经是可有可无的选项了,有机会不妨一试,但本就天赋平平,若再无很强的动力,又如何会有效果?

2 
 大陆市场一家独大


港台影视衰落的肇因与影响,大概能写出好多篇论文来,咱们不赘述了。


但这跟我们的论点有何关系?甚至有人会反驳:周冬雨的胜出,难道不正是港圈的力捧吗?


让我们从流传多年的港台影视人压制大陆明星的传闻说起。


在这个说法中,某些港台影视人一直采用让大陆最当红的演员给港台明星做配角的方式,来抬高港台艺人的地位,进而抢占各项市场资源。


最常举的例子是《赤壁》让赵薇给林志玲做配,最终指向的结果是港台新人极易出头,比如天庭宴被力捧,比如柯震东处女作成名后资源通吃。


这个说法中提到的现象和结果都是存在的,但动机到底是无意间的地域性抱团还是利益驱使下的主观恶意,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我们无从判断。


但大家公认,内地流量明星的崛起,令港台艺人在内地高人一等的现象不复存在。


这是好事,但毫无弊端吗?


想想四旦双冰的竞争环境与竞争对手,她们成名时,黄金年代的大明星余威尚在,同辈港台艺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新秀又层出不穷,资源上她们不占优势,受众心中定位又低人一等。


想出人头地获得认可,只能拼,只能抢,只能吃苦,只能咬牙提升专业水准。


章子怡靠《2046》金像封后,仍被香港主流媒体刻薄贬低,这样的事在当下,已经很难发生了。



在85花的后竞争时代,90花、95花的成名路上,港台同行的竞争几乎已不值一提。她们的对手只剩彼此,没人歧视,没人带着天生的竞争优势,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在专业上躺平,谁都懒得去破坏这美妙的市场环境。


更何况内娱的权柄,从懂内容的影视资本手中,转到了外行指导内行的互联网新贵手上,专业作为衡量标准,越来越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好一锅温水煮青蛙。


3  
 观众的审美降级


首先,是对字面意义上“美”的审美降级。


周冬雨这样一张什么角度都耐拍的天生电影脸,在当下很多社交平台的主流言论里,被嫌弃得一塌糊涂。


近几年被广泛追捧的,是大眼挺鼻尖下巴,是欧双与微笑唇,是一张张标准网红脸。


对女性美的判断,在当下是越来越严苛,越来越单一,而不是越来越宽松。


消费者的审美趋同,势必会影响艺人的选择。于是越来越多女明星开始对自己的脸下手。


而绝大多数的她们,美商并不高,从众心态让娱乐圈撞脸越来越严重。


网红、明星、爱豆,一眼望去,她们的微博自拍已经很难分清了。


脸失去辨识度已经很糟糕,还有很多僵硬与违和的后遗症,非常影响角色诠释。小屏里尚可掩盖一二,一上大银幕就暴露无遗。


更要命的,是对内容审美降级。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主流观众已经不再能够欣赏复杂了


在看网文都要求主角“双洁双处”的审美扁平化趋势下,那些描写人性之幽深、世界之广阔、价值之多样的内容,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了。


可这些,才是真正能锻炼与彰显演员演技的东西。


一代代大花与青衣拿奖的角色,都有其迷人的复杂性。可在当下的语境里,也都可能会被骂成是“小三”、“绿茶”、“劈腿”、“出轨”、“养鱼”……


用道德审判去衡量文艺作品之风愈演愈烈,结果就是角色越来越简笔画,傻白甜,美强惨,所有违背主流价值观的事情都不能做,阳光向上积极,特别正能量,也特别无聊。


顺应了这样的内容审美,演员的专业水准只会因大量扮演同质化、扁平化的角色而大步倒退,演技最终退化为肌肉记忆的做表情+后期敷衍的配音



流水线的影视作品,流水线的演员,边刷手机边听个响的观众,天造地设,互不辜负。


最后,这种审美降级势必也会影响明星对人设的经营。


四旦双冰以及她们的前辈,作为女明星的个人生活与竞争关系是多么的精彩,而这种精彩无论褒贬,也并不会影响大众对她们的喜爱。



而现在,女明星不仅在影视剧里演傻白甜,也要在日常装成个傻白甜,虽然什么人设流行就舞什么,但剖开表皮看本质:所有人设,内里必须纯良无害。


同质化的脸,同质化的角色,同质化的人设,又怎么可能跑出什么“不可替代”呢?



以上种种,当然不仅仅影响女明星无论市场、竞争还是审美倒退,男明星亦有同样困境。


但为什么没有人像嘲讽85花、90花那样嘲讽同代际的男明星,骂85生、90生、95生是“一代废”、“不争气”(他们甚至不会被这样以5年一代的标准划分他们虽然有比同龄女明星更多的大银幕和正剧机会,但也都离奖项很远啊。


可能是因为男明星中,确实没有出现一个不到30就刷满三金的人物,能衬得在座诸位面无人色。


但更因为所有人都觉得,女明星的时间更紧迫,转型更难、职业生涯的黄金期也更短暂。


而男明星的日子还长,可以不着急,慢慢来。


任何行业,女性都更艰难一点。


四旦双冰后,影视圈只有余力促成一个周冬雨,这于她是机遇,是气运,是同行衬托。


而之于真正在乎内容的观众,这却像是时代的一个狞笑。


难道要指望00花了吗?


更多精彩点击查看:

聊聊贵圈的选角逻辑
用配音,算什么演员啊?
2020年,看明星翻车的各种姿势
陈凯歌怼李诚儒,让我找到了3年前这个生猛的节目
荒谬的,就只有金鹰奖吗?
跟郭敬明学狡辩

有这几大特点的IP,影视化都爆红了

我差点因为前两集放弃了《沉默的真相》……

我认认真真在电影院看了这部大制作,就这?

浪姐为什么让人越来越不舒服?

烂片做过哪些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烂?

收视率翻倍后被骂上热搜,《以家人之名》只用了一周?

论渣演技的五大流派

有些剧的烂,从第一句画外音开始……

某些国产剧的豆瓣分啊,真的离谱……

蓝盈莹:努力没错,然后呢?

好演员演烂剧,你能忍几部?

我颤抖着打开了这部伦理大剧……

这就是国产网剧天花板,不服来辩!

姐姐兴风作浪,95后妹妹能不能接上 | 95花小盘点

《乘风破浪的姐姐》上线,兴风作浪的精华看这一篇就够了

你们长大了,该学会自己判断雷剧了

一部剧超难看时,没有一个环节是无辜的

新剧迭出,怎么会是它胜出?

嫌《清平乐》不好看,是这届观众不行?

钱拿去,剧给我,快!

四种虐粉洗脑包,简单荒谬但有效

为什么是他?为什么不换?品牌选明星代言的逻辑

肖战之祸:粉丝作妖,明星到底有没有责任?

求求你们照照镜子,自己长得像傻白甜吗?

逻辑自杀、演技酸辣——2019观剧工伤全纪录

靳东老师,这碗饭没人抢,也不能躺着吃啊?

2019综艺十大名场面:翻车、互怼、Cosplay

《庆余年》:跟着神仙编剧,做一个幸福的观众!

《少年的你》争议:我们应该如何反抄袭?

贵圈选秀,不包售后

天哪,我们被这些粉圈思维洗脑啦?

《上海堡垒》:国产科幻电影这是造了什么孽?

论霸道总裁的四个流派

贵圈的真话,都藏在这些老江湖的访谈中

谁是新生代最强资源咖?

粉丝必修课:搞死自家爱豆,只要这五招!

明星买热搜,能不能走点心?

她最好的十年,毁在网络暴力的狂欢里


更多内容,关注娱乐栗场后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