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小学生萧红读本》小读者们的回信

张祖庆 祖庆说 2019-06-26

【编发按】


2011年,在钱理群老师的带领下,和刘发建等十多位朋友一起,编写了一套“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七年间,这套书一不小心成了常销书,也成了畅销书。


             

                          


责编金晓光先生告诉我,10本总销售量已突破300万册,平均每本销量达到了30万。这,不能不说是个小小的奇迹。在此,一并感谢对这套书予以支持的老师和小朋友们。7年间,常常会收到小朋友的来信。有时,会集体回一封;有时实在忙,无法一一回复,就搁下了。今天,找出曾经给南宁五象小学五年级孩子的一封回信,发于公号,算是对小朋友们的一次集体回复吧。


    (此书适合小学四——六年级孩子阅读)



亲爱的孩子们:


首先,要向你们致以深深的歉意。


你们的信老师开学初就收到了。当时事情多,告诉自己,稍空再复。没想,一拖就是近半年。对不起了!


你们能喜欢我编的《小学生萧红读本》,让我感到有些意外。


说实话,尽管我很喜欢萧红的作品,但问过不少同学,相比于丰子恺、老舍、鲁迅,萧红的人气指数,不是很旺。她的作品,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跌宕的情感。比幽默,不如老舍和丰子恺;比深刻,远不如鲁迅。能与萧红的作品产生共鸣,说明你们和我有着相近的文学趣味。咱们,可是未曾谋面的知音啊!哈哈,握个手!


在我看来,萧红的文字,透着率真与自由的味道。自由自在,童心烂漫。我想,这大概是她的文字吸引我们的一大原因吧!


有人说,萧红是拒绝长大的儿童。虽然,她的人生遭遇很悲惨,但她没有过多地在文字中渲染自己的不幸。她在《呼兰河传》等很多作品中,留下了无数美好的文字。那些文字,有着诗和阳光的味道。不信,你们去读读《祖父的园子》第16自然段,你一定会发现,这段话中有很多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在萧红的记忆中,“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园子是“光芒四射”的……为何这园子留给萧红如此明亮的记忆?而且,如果你们细心的话,《小学生萧红读本》中,有很多关于阳光的描写。萧红为何对太阳情有独钟呢?哈哈,这个问题,留给你们思考讨论吧!


从你们的信中,我感受到你们读书的认真和思考的深入。正像陈瀚同学说的那样“只有思考,才能吸收全文之精髓” ,又像陈至真同学说的“导读提示就是每篇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让我们有了看下去的欲望和冲动”。


是的,阅读一本书,就是在和作者谈话,既然是谈话,就要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回应。我也很欣赏炫宇、宇晨两位同学,能边读边把自己带进书中,“我想,那一定是非常好玩的,一定也是很自由的,我真向往这种自由”、“看到有二伯的贫穷,我可怜他;看见无聊欺负人的杨安,我愤愤不平;看见被活活虐待致死的团圆媳妇,我深感悲痛。如同您在前言中写的一样,我也是怀着深深的同情来读的”。能和作品发生共鸣,能与文字共同呼吸,说明你们真正走进了萧红的文字世界。


不喜欢读写景的文章,这在小学生中很普遍。但你们读《小学生萧红读本》,充分关注了作者是怎么写景的。比如,陈森森同学在信中提到“在文字中我仿佛走进了萧红描绘的春天的原野”,这让我很是欣慰。说实话,我很担心,《大地裂口了》这一编,你们会不太喜欢。没想到,能引发你们的共鸣。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希望你们用心感受身边的一景一物,像萧红那样,用声音、气味、形象、色彩,写出最熟悉的景物。能把景色写得引人入胜,那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最让我欣赏的是,你们面对小人物的态度。殷骏同学说“我最喜欢有二伯……我静下心来边读边思考,原来,有二伯的思想和别人不一样。”能喜欢有二伯,而不是嘲笑他,这真是不简单。说明我们拥有一颗慈悲的心。其实,书中的王阿嫂、小六、小团圆媳妇、王亚明,都是值得同情的小人物。如果你愿意,再仔细读读这些篇章,你一定有更深的感触。


萧红的文章,是一座金矿。如果我们能在阅读的时候,以心换心——也就是把自己放到作品中,与主人公同呼吸,那么你一定能常读常新。


你们能喜欢萧红的文字,说到底,不是我编得有多好,而是萧红的文字本身就吸引人。我,只不过在萧红和你们之间,架了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希望你们走进萧红的文学园子,去欣赏更加琳琅满目的风景。


细细推敲起来,我的选编还做得很不够。导读不够有童趣,太长。有一些篇章,选得不是很恰当。比如,我们班有同学告诉我,最后一章,有些枯燥。写小人物的一组中,《王亚明的手》也有点难懂。如果有机会再版,我一定会修订的。也希望你们对我的编写提一些修订建议,便于下一版编得更好!


再一次感谢你们的阅读。同时,也要感谢你们的语文老师,是她的推介,我们才有对话的机会。从你们的来信看,大家的文字基本功相当扎实,不少同学文采斐然。可见,平时大量阅读,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要感谢你们的语文老师!


愿你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阅读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大师一路同行,与经典结缘一生。


      祝


学习进步!


                   你们的大朋友  张祖庆 匆复


                          某 年 某 月 某 日


相关链接:

共读、共写、共玩——《小学生萧红读本》悦读之旅

一组美文•一座园子•一颗童心  /《小学生萧红读本》导读

《祖父的园子》教后,可以这样让孩子迷上萧红作品




附:全国各地小朋友给我的信


敬爱的张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来自温州昆阳二小的五年级学生,在《小学生萧红读本》的序言里读了您写给萧红的一封信后,我迫不及待地想把萧红的作品一下子全部看完,感谢您带给我这种阅读的激情!


您在信中向我们介绍了《火烧云》和《祖父的园子》两篇课文中的精彩片段,介绍得非常引人入胜,让我认真地精读了好几遍,越读越觉得萧红太伟大了,她的脑海里装着许许多多美妙的词汇。萧红的文章有的字用得很太传神了,如“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这个“极”让我感到火烧云的样式、颜色等多姿多彩,让人无限神往。又比如《祖父的园子》中“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读着这么有节奏感,这么独特的文字,我恨不能跑进萧红家的园子,跟着祖父和萧红一起浇水、拔草、栽花……我想,那一定是非常好玩的,一定也是很自由的,我真向往这种自由。


张老师,我已经看完了您编写的《小学生萧红读本》,真的如您所说,萧红的很多词句都用得十分美妙。尽管,我读到的萧红的文字并不多,但我觉得,萧红的所有作品一定会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


最后我想把您送给萧红老师的《传奇》也送给您!其实您是我们传奇。


祝您身体健康!


                                  您的小读者    肖炫宇



                      万般感激在心底


                      ——写给张老师的一封信


敬爱的张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小学生,我刚刚读完了《小学生萧红读本》,萧红的经历让我百感交集。


当我在读第一、二两编的时候,心里曾充满了憧憬。我羡慕萧红的家乡,羡慕这样一个坐落在东北黑土地上的小城。我喜欢呼兰的春意盎然,喜欢呼兰河的秋风飒爽,喜欢呼兰河的天地万象!读着萧红那轻柔、优美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正站在一望无垠的原野上,大口大口地吸进满腹的花香,春风拂面,让我倍感舒适。


当我读到了“祖父、园子和我”这一编时,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浓浓的甜蜜亲情。我更加羡慕萧红了,她能有一个这么爱她、疼她的祖父,不打她,不骂她,和她一起笑,一起玩,还给她烧鸭子吃。真幸福呀!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四编。看到有二伯的贫穷,我可怜他;看见无聊欺负人的杨安,我愤愤不平;看见被活活虐待致死的团圆媳妇,我深感悲痛。如同您在前言中写的一样,我也是怀着深深的同情来读的。


最后,在第六编里,祖父和鲁迅都双双离开了人世。萧红生命中的两束阳光都消散了,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酸了,可以想象到萧红那时是多么悲伤。


这是多么好的一本书呀!你说编写《小学生萧红读本》是一段很温暖也很纠结的日子。可想而知,你在编写《小学生萧红读本》也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在此,我要感谢您,敬爱的张祖庆老师。谢谢你的导读提示,谢谢你的给我们写的读与思,谢谢您你的精心编写,使我们能够读到这么精彩的作品。这本书中的一篇篇文章都是文学的精髓。张老师,您用辛劳的汗水,哺育了我们一颗颗童真的心灵。万般感激在心底,谢谢你,敬爱的张老师!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您的小读者  陈宇晨   




                         学会读与思


                         ——写给张老师的一封信


敬爱的张老师:


您好!


俗话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看书也是一样的,如果看书时不加以思考,消化,就是看再多的书也是没用的。我在看您编著的《小学生萧红读本》时,你在每篇文章的后面写的读与思,让我学会了读文章要学会思考。


比如在读《火烧云》这篇文章时,你在读与思中让我们思考:“火烧云的魅力在哪里?”于是我初次读到“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了这里的火烧云颜色很多,第二次读这句话的时候,我读懂了这句话是一句排比句,第三次读这句话时,我明白了,写这句话是为了衬托出下面的话。


我还很喜欢看《呼兰河传》里面有很多的生动形象的人物,比如:“怪人”有二伯.小团圆媳妇。我最喜欢有二伯,因为有二伯这个人特别怪。如在路上碰到一个石头,都要和它讲几句话。在离开,有二伯的行李东西很多,都是一些破破烂烂的东西。有二伯是不吃羊肉的,因为有二伯吃了一次羊肉后,病了半个月。我一开始读还不知道有二伯为什么这么怪,通过你的读与思,我静下心来边读边思考,原来,有二伯的思想和别人不一样。


敬爱的张祖庆先生,谢谢你给我们编写的《小学生萧红读本》,您不仅让我们走进了萧红的世界,更让我学会了读与思。


      此致


敬礼

                       爱您的读者  殷骏


                  导读提示,画龙点睛之笔


                               ——写给张老师的一封信


敬爱的张祖庆老师:


您好!因为老师的推荐,我看了您编著的《小学生萧红读本》。


以前,我十分讨厌看名家文学读本,尤其是看到里面写风景的地方。刚从老师手里拿到这本书时,我连翻也想翻不一下,在爸妈苦口婆心的劝导下,我才耐着性子看了一下。不料,看了您写给我们的导读提示,我就像着了魔一样,突然有了一种很想读萧红写的文章的冲动。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没几天,里面的文章就被我读完了。


是什么让我对一向不感兴趣的写风景的文章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是您那一段又一段仿佛有魔力的导读提示。导读提示就是每篇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让我们有了看下去的欲望和冲动。所以,在这里我要谢谢您,谢谢您让我喜欢上了萧红的文章,谢谢您让我喜欢上了名家文学读本,谢谢您编著出了这么好的书。


           祝您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一名小学生  陈至真



                     走进萧红的世界


                      ——写给张老师的一封信


敬爱的张老师:


您好!


我是您编著的《小学生萧红读本》的一名读者。我读了这本书后,对萧红有了很深的印象,我知道了她家乡的四季风景,知道了她家乡的习俗;知道了她祖父和她还有园子之间发生的趣事;园子外的乡亲们……


看着你选编的文章,我觉得好像这一切就出现在我眼前,我跟着萧红一起笑,一起玩,一起回味! 你选的萧红的每一篇文章给了我无限的遐想,您写的导读提示和读与思对我阅读萧红的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读《三月的原野》这篇文章的时候,导读提示的第一句就给了我春回大地的感觉,我仿佛看见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让我轻松自在,有一种令人迫不及待继续读下去的感觉。


从你的读与思的提示中,我知道了萧红从颜色,形象,气味,声音来写春天,春天才这般迷人。于是我按你说的把相关的句子找出来,细细品味。在文字中我仿佛走进了萧红描绘的春天的原野。


我们在你的引领下,走进了萧红的世界,感受到了萧红独特的文字魅力! 


       祝您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你忠实的读者  陈森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