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课堂点拨的艺术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01
正面激励,化“难”为“易”
在《忆江南》这堂课上,张老师注意到一个总是不举手的学生,就找准时机请他来读课文,结果这个学生连读三遍才读对了“白居易”这三个字,张老师非但没有批评,还弯下腰来,情真意切地鼓励该生:读得很不错。“白居易”三个字,你读了三遍终于把它读正确了;词里边有一个“谙”是生字,你也读正确了;最难读的最后一句,你也读正确了!你看,你多了不起!很不错,以后要多举手,知道吗?
同样的,在《微电影变绘本<父与女>课堂实录》中还有这样的环节:
师:哪些同学说一说,哪些画面深深地触动着你?
(极少学生举手)
师:或许它在影片的开头,或许在影片的中间,或许在影片的最后,或许是某一个细节,或许是一道风景。
(几个学生举手)
师:我们的同学还沉浸在故事中,慢慢地在梳理。七八位同学已经举手了,我们先听他们说,边说边慢慢启动。电脑硬盘太大,启动会慢一点,张老师有的是耐心等着同学,你先说。
生:她每天都去等爸爸,无论春夏秋冬。
师:我要表扬你的是,一开始就举手,很自信!你讲春夏秋冬的一个画面试试看。
生:下雨也要去等爸爸。
生:秋天风很大,也要去等爸爸。
生:当她老了,连自行车都扶不动了,还去看父亲。
生:结尾部分,她躺在小船里思念爸爸,我非常感动。
生: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开头,我觉得父母终有一天会离开我们,所以要珍惜现在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掌声)
……
师:这几位同学特别会看电影,特别会表达,真好,我就知道,等待就会慢慢出来精彩,为你们的精彩喝彩!(掌声)
02
反面刺激,激发勇气
《<亚马逊河探险记>课堂实录》中记录了一个环节。
在观看完老师播放的影像之后,张老师问学生:“我要考验考验同学们,现在谁还敢去亚马逊河的请举手?”这时候有三五个学生举手,于是张老师再问:“是不敢去了吧?再问一遍,敢去亚马逊河的请一齐用声音来告诉我,敢不敢?”学生喊着“敢”,但张老师仍不满足,又问一遍:“敢挑战自己,敢去探险的,响亮地说,敢不敢?”。这时学生回应的声音明显大了,但张老师还是发现了“角落里的孩子”。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师:(走到一男孩旁)你不敢是吧?
生:是不敢。
师:为什么不敢?
生:因为猛兽太多了。
师:你怕一不小心回不来了是吗?(笑)是,人不管做什么事,应该考虑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很多同学都想去。我建议,等会儿他们在探险的时候,你留在大本营,好不好?
生:不好!
师:不好是不是?那好,一起去!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呢?为他这份马上转变的态度鼓掌。
03
提携牵引,顺势转移
《盘古开天地》一课中,张老师循着学生的回答,略加引导,学生便自己发现了句式的特殊,反义词的丰富,从而有滋有味地进行品读与鉴赏。
《忆江南》一课中,张老师启发学生聚焦标点符号,顺势进行牵引。
师:老师告诉大家,其实在古代,所有的词语都是没有标点的。这标点,是后人为了停顿方便,加上去的。既然是后人加上去的,老师不禁要问,如果让你给最后一句加一个标点,除了加问号,还可以加什么?为什么?
生:还可以加感叹号。因为这样读起来一定更有深深的怀念的感觉。
师:是啊,你把这深深的感叹读出来。
生:我觉得加省略号也可以,江南的风光如此的多,这首诗并没有把江南的风光全部写完,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觉得省略号也可以。
师:是啊,这简简单单的六个点,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江南风景,意味深长,你把这意味深长的感觉读出来。
生:可以问号与叹号一起用,既有深深的赞叹,也有强烈的反问。
师:“好一个问号叹号一起用”!你把这种复杂的感情读出来!
摘自《<忆江南>课堂实录》
04
刨根问底,步步为营
例如在《月亮之上》一课中,张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细节,从小细节入手继续不停地追问,学生也在不停的思考当中感悟到电影深刻的主题。
生:在那个小男孩正要敲碎星星的时候不可思议的感觉。
师:具体的细节,细小的动作。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孩的帽子,爷爷正要扣,爸爸也要扣。
师:后来小孩要上星星的时候有一个小动作你发现了没有?毅然决然地把帽子反扣过来,你觉得这代表什么?
生:代表着独立,代表着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师:你觉得这部电影给大人看的,还是给小孩看得?
生:让大人明白,让小孩独立。
生:让大人明白,小孩要有自己的梦想。
师:有自己的梦想才最闪亮!
摘自《<月亮之上>课堂实录》
05
自我解嘲,玩点“耍赖”
师:表示反对的请举手?
(无人举手)
师:(巡视,有点出乎意料)哈哈,这没想到,居然没有一个人反对安东?再想想,也许你的态度会改变。
(还是无人举手)
师:这节课,是要组织辩论的呀,你们这么一边倒,这课怎么上?(耍赖的表情)
(两三个孩子举起了手)
师:你们看,三个人,面对那么多同学,肯定势单力薄。这样吧,哪些同学愿意加入他们的队伍,让他们更强大?否则,力量太悬殊,你们辩不赢的。
(老师继续煽风点火,反方人数渐渐多了起来)
摘自《<微电影vs微辩论>课堂实录》
06
激发想象,侧面拓深
在《畅想图书馆》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彻底放飞想象,张老师为学生诠释什么是“头脑风暴”,适当提示创意思路,激情赞赏每一个“图书馆设计师”,让学生毫无压力,敢想愿想,天马行空。于是,也就有了学生的奇思妙想,有了课堂的精彩纷呈。
在《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一课中,张老师启发学生想象不同的糖果,以及不同糖果的好玩之处,所以,学生满脑袋都变成了五颜六色的甜蜜想法。书中没有的糖,学生的脑海中却有了,不但有,还很甜。为了保持孩子的好奇心,肯定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继续想象,张老师告诉学生:“这些糖,威利旺卡的工厂里也许真的存在。”
在张祖庆老师的眼里,想象无错,他甚至建议老师不要过早提出“合理想象”这四个字。相反,在他的眼里,最狂妄的想象往往是最受欢迎的。张老师就是这样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尊重别人的想象,这一点不仅表现在他的课堂点拨中,也表现在他教学中的方方面面。
07
限放权利,促惜机会
“我只找三个同学起来回答,看谁手举得最高?”
“还有最后一个机会!”
“机会留给勇敢自信的孩子!”
“还有一个名额,我要找一个眼睛里写满自信的孩子!”。
不仅如此,张老师不光会设限,还会放权,在学生积极发言的基础上继续给予展示的机会,鼓舞学生,使其获得更大的自信,也让其他学生明白,抓住一次机会,就是抓住了更多机会。
在《光屁股大犀牛》课堂实录中记录着这样一幕。
师:这位同学读得很好,他读到诺贝特的话时,马上就把自己的声音转变成粗脖子诺贝特的嗓音。你再读。
(生更有信心地朗读,成功模仿了不同角色的声音)
师:天才的故事大王!机会只有一次,他抓住了,老师奖励他继续往下读。
(生继续朗读诺贝特在岩石上摆姿势的部分,读得更加绘声绘色)
08
幽它一默,激活氛围
在《疤头汤尼的故事》一课中,张老师让学生对比观察自己和漫画中的人物,寻找异同点。当学生交流了相同点之后,张老师故弄玄虚:“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你们没有看出来,再仔细看看”,学生一脸懵的时候,张老师大笑:“哈哈,我和他都是男的!”学生也哈哈大笑,这一笑,学生立刻就放松下来,在后面交流“不同点”的时候,师生对话变得更加有趣、和谐,学生的观察更加细致了,课堂氛围也热烈而生动。
同样的,《穷人》一课,张老师也将他的幽默发挥得恰到好处。
小老师:请问同学们,大家从哪里读出来了“穷”?
生:我从第二段的第三句看出他们很穷。
小老师:还有补充吗?
生:“菜只有鱼”渔夫天天去打鱼,因为没钱买菜,只能吃鱼,从这里也能看出他们很穷。
师:老师,我想抢话筒!有鱼的生活还穷吗?我家餐桌上经常见不到鱼。
小老师:课文中说“只有”,说明只能吃鱼,没有别的菜。
师:哦,每天都吃鱼,可能吃的都要吐了,而且只能吃鱼,吃卖不出去的鱼,是不是?我想请教小老师,课文第一段说“冒着寒冷出去打鱼”,我觉得是偶尔出去吧?
小老师:谁来解答这位“同学”的问题?(生笑)
……
师:老师,我有意见,环境恶劣难道跟穷没有关系?
小老师:当然有关系啦,祖庆同学啊,我没有说这个跟穷没有关系,我希望他(指同学)理解得更深一点。
摘自《<穷人>课堂实录》
09
巧捕善捉,随机纠正
生:穿过灌木丛,我们来到了一条小溪边,把双脚伸进清爽冰凉的水里。就在这时,一条目露凶光的食人鱼正悄悄向我们游过来,我们不知危机悄悄降临到……
师:停,你不知危机悄悄降临,怎么知道他目露凶光?(笑)怎么改?想一想。虽然是想象的但要符合实际情况,要真实。
生:一条目露凶光的食人鱼正悄悄地朝我们游过来。其他队员则全然不知危机已经悄悄降临到我们的头上。
师:这样就符合真实情况了。
摘自《<亚马逊河探险记>课堂实录》
10
视像朗读,示范点拨
生:老师把“永远”读得很慢。
师:这里的“永远”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我还把哪一个词读得特别轻,特别慢?
生:“再也”。
师:“再也”出现几次?
生:两次。
师:同学们,不要小看这些看起来平平常常的“永远、再也”,它能表达很微妙的感情。
摘自《<和时间赛跑>课堂实录》
师:听你们读得这么有滋有味,张老师也想读。听张老师的朗读,你们要特别关注和同学的朗读有什么不一样。
师: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感觉到花开了,鸟飞了,感觉他们很自由。
生:我感觉一大群花一瞬间全部开放,鸟在天上慢慢逛街似的。
师:好一个“一大群花”!用“朵”已经不足以形容。
师:边上有花,头上有鸟,这是对我朗读最高的表扬!同学们,其实,张老师刚才的朗读,适当地运用了拖音,是不是?你们也来试试看。
(一男生读得绘声绘色)
师:你比我逛得更自由自在了!
(所有学生一起摇头晃脑地读,气氛活跃)
摘自《<祖父的园子>课堂实录》
以上是张老师在课堂点拨方面的主要而不是全部的手段,在张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他还会通过引发冲突,调动热情;触发灵感,打通思维;换位互动,因势利导等点拨方法来增强课堂的实效性,为学生指点迷津,拨正谬误,排除疑难,解除困惑,化解尴尬,增强信心,从而实现他“自己往后退,把学生往前推”,简约而丰满的教学主张。
作
者
简
介
高春荣,山东省栖霞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喜欢读书、旅游、写作。
—END—
编辑 | 子柒 审核 | 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