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工智能、失业及其他

李子旸 李子旸 2024-01-04
戳上方蓝字[李子旸]关注公众号,不错过精彩文章~


工业革命以来,机器是否会造成失业,成了很多人担忧的问题。率先进入工业革命的英国,在这方面也率先有了动作。19世纪早期,英国爆发了“卢德运动”(Luddite Movement)。一个名为卢德的工人带头捣毁机器,表示抗争。后来,人们就用“卢德分子”(Luddite)指代那些反对机械化、自动化等科技发展的人。


那么,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以及最新的人工智能,是否会恶化失业问题呢?卢德分子们的担忧,有无必要呢?


解释这个问题,要分为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直观去看。直观看,机械化、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无疑会造成失业。各种新科技,就是为了取代人的劳动。既然人的劳动被取代了,相应的工作岗位当然就没有了。那个岗位上的劳动者,肯定要失业。


这个层次虽然很符合直观感受,却不符合事实。事实是,自从工业革命以来,虽然有短期的失业,但从长时段来看,对劳动力的需求一直在增长。劳动力价格——也就是工人工资,一直在增长。工业化国家虽然有失业问题,但他们更发愁的,是找不到足够的工人,而不是工人找不到工作。


而且,越是工业化水平高的国家,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大,工人工资越高。看来,新科技不但没有造成失业,反而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这就到了第二层。



这个第二层认识,是经济学的主流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说到底,供给创造需求。机器和自动化增加了产出,提高了效率。这些增加的供给,一定会创造出相应的需求——包括对劳动力的需求。


因此,从原理上来说,新科技就不可能造成失业,相反,新科技只会创造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工作岗位——劳动强度低,收入多。


虽然不是那么直观,但有大量数据可以支持主流经济学的这个观点。在那些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重体力劳动基本上消失了——可能只有运动员还要凭汗水挣钱。脏活儿累活儿,基本上都由各种机械来完成。虽然很多人还是觉得上班很累,但不管怎样,总不能说,在有空调暖气的办公室里,面对计算机的工作,比用铁锹挖煤,或者弯着腰用镰刀割麦子更累。


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经济发展,一定伴随着分工的深化,而不是倒退。分工的深化,也就是分工越来越细。原来一个人做的工作,现在进一步细分,分成几个工作岗位,由几个人来完成。

比如,原来出版社的图书编辑,只有一个人。图书印刷之前的各种工作,基本上由他一个人完成。现在,出现了多种计算机软硬件工具,图书编辑工作的数字化水平大幅度提高。那么,是不是对编辑的需求变少了呢?正好相反,需求更多了。


现在,编辑已经细分为策划编辑、责任编辑、图文编辑等几个岗位。策划编辑负责“跑稿子”,联系作者,确定项目;责任编辑负责图书内容的编辑修订;图文编辑负责书中的插图和版面设计。有的大出版社分工更细,还包括网上营销、线下推广等多个岗位。


这样一来,等于是一个围绕着一本书组成了一个团队。一个团队的工作能力当然要优于一个人。看,同样的工作内容,更高级的工作工具及更高的工作效率,但工作岗位却越来越多——分工细化了。最终读者看到的书,内容越来越好、排版设计越来越精美。



再比如,原来到了麦收时节,我国北方小麦种植地区会有很多“麦客”。这些麦客手持镰刀,走遍各地,帮人收割小麦,赚钱养家。


现在,这种人工收割麦子的劳动,基本被收割机取代了。到了麦收时节,大量收割机而不是麦客在各地转来转去,帮助农户收割小麦。


虽然麦客没有了,但有了收割机驾驶员这个新工作岗位。并且,围绕着收割机,可不是只有驾驶员这一个人,还有制造、维修、上下游配件供应、燃油、耗材等一大堆行业。每个行业都包含大量劳动力。从“麦收”整个产业链的角度看,劳动力的总量反而增加了。


机械化、自动化的真正作用,其实在于让“麦收”这个产业链整合了更多劳动力,于是,形成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大的生产能力。人多力量大,这是没错的。同样面积的麦田,过去要靠麦客满头大汗地挥舞镰刀去收割,不但辛苦,而且速度还慢,遇到天气不好,麦收难免会有损失。现在改用收割机,很短时间就能完成收割,大家还不那么累了。


看来,对机器、自动化造成失业的担忧,是多余的。经济越发展,工作岗位越多越好。大家的生活水平越高。


看上去一切都很好。主流经济学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经济学家一般来说对技术进步持乐观态度。过去人们认为,经济学是悲观的学科。现在,年头儿改了。现在的经济学家,往往很乐观。


虽然经济学家说得头头是道,但估计你还是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你的感觉很准。这里确实有需要深入分析之处。这就到了第三层。



赵汀阳在《人工智能的神话或悲歌》中提出了这个第三层,也就是比经济学更深一层的认识。


赵汀阳是哲学家。哲学家往往忧心忡忡,不像经济学家那么乐观。赵汀阳指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确实创造出更多的新工作岗位,但这些新工作岗位的大部分,都不是体力劳动,或者说,是非生产性的。


观察那些富裕发达的社会,会发现,那些社会中存在大量“闲人”。当然,这些人也有工作,甚至很忙碌,但他们的工作都和生产无关,而是各种服务性、表演性行业。比如电子游戏,原来只是人们业余时间的一种消遣,现在却有了专门的电子游戏玩家,可以以之为职业挣钱,甚至挣大钱。


问题在于,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很可能是人的一种“刚需”。人只有在体力劳动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在劳动协作中真切地感受到他人,并学会和他人、和社会相处的能力和经验。


大量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取消了这些劳动。大量人口转向服务性、表演性的工作。这些工作,一方面“解放”了身体,让人们脱离体力劳动,终日坐在电脑桌前一动不动。另一方面,这些新工作,虽然也是人际协作,但往往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协作,而是通过复杂分工链的抽象协作。


麦客时代,雇主和麦客之间,有直接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麦客要在雇主家吃饭,要从雇主手中接过作为劳动报酬的钞票。多年合作以后,双方甚至成为熟识的朋友,彼此之间有很多默契和友善,当然,也可能有矛盾和冲突。


到了收割机时代,雇主和收割机驾驶员可能还要见上几面,但和收割机后面那个巨大产业链中的人们——制造、维修、零配件供应、燃油等等,大概率是永远不会见面。虽然他们之间是协作关系,但这种协作关系是抽象的、永不见面的,而不是具体的、面对面的人际来往。


也就是说,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一方面让人们脱离了体力劳动,同时也让人们脱离了真实具体的劳动和人际交流。高科技让一个人长期脱离社会也可以照样正常生活。而很多人也的确因此形成了“排斥他人”“厌弃他人”“逃离社会”的心理。



不要以为这只是生活方式的转换,这是关乎人类心理健康、社会存续的大问题。


生活,不是概念的集合,而是体验和感受的集合。人不可能以抽象的方式去生活。人必须也只能用具体的、鲜活的方式去生活。就像永远不能用注射葡萄糖和维生素来取代一日三餐那样,人只有在和同类的友好或不那么友好的直接相处中,才能感受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生活的意义。逃避他人,逃避社会,就是逃避生活本身,就是自我放逐。


一群被放逐的人,是不可能组成一个社会的。他们只是堆积在一起,而不是聚集在一起。他们只是人群,而不是社会。也就是说,高科技成为瓦解社会的力量。


如果社会果然因此解体的话,最终,每个人的自我放逐,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放逐——这种社会将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或者自行消亡,或者被其他社会吞并。


赵汀阳对此的悲观论调是:技术导致精神匮乏。在外来之敌的威胁之前,人类率先亡于他们自己创造的种种好事。


这就是关于自动化、人工智能和失业问题的第三层认识——不那么让人愉快的认识。

不过,还有第四层认识。那个第四层认识,恐怕会让人更加不愉快。


下篇文章继续说吧。



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当代的“守株待兔”——警惕对技术的迷信
为什么说人工智能很危险
吸取历史教训,其实很难
中国古人为什么选择“小政府”——关于“闭关锁国”5
新中国的拼命“补课”——关于“闭关锁国”4
近代中国为什么落后挨打?——说说明清的“闭关锁国”3
官禁而民通——说说明清的“闭关锁国”2
明清的“闭关锁国”到底是怎么回事1
中国成功扶贫的秘诀
香港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全文)
美国是军事强国吗?(全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李子旸”
看更多精彩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