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港古】添馬艦中的添馬

2017-03-05 鳥取 香港薈

位添馬艦係一個地方?係一艘軍艦?與添馬有什麼關系?

 

其實,「添馬艦」的地名來自英國皇家海軍的一艘同名軍艦(三桅運兵船)添馬艦(HMS Tamar),於1897年至1941年為駐港海軍的主力艦,停在香港的英國海軍船塢。


英國皇家海軍軍艦添馬艦(HMS Tamar)。


圖中的空地就是原來的英國海軍基地,經填海後建成現時的香港特區政府總部和立法會綜合大樓。

 

1941年的香港保衛戰中,添馬艦被港府炸沉免落入日軍手上。英國海軍船塢原位於金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金鐘進行填海工程,海軍船塢遷至位於較北的地點,為紀念添馬艦這艘曾保衛香港的戰艦,政府便把海軍基地命名為添馬艦。政府亦興建了夏慤道,把原來被海軍船塢分隔開的告士打道與干諾道中連接起來。


昔日的添馬艦海軍基地。


1990年代,為配合中環商業區的發展,政府把海軍基地遷往昂船洲,駐港英軍總部則保留,原本船塢所在經填海後成為一片空地。部分土地被用作興建直昇機場及中信大廈。1997年回歸後,解放軍駐港總部仍設於添馬艦,並進駐昔日的駐港英國三軍司令部、設計呈漏斗型的威爾斯親王大厦。而原有的海軍基地,經填海後建有香港特區政府總部和立法會綜合大樓,並於20115月完成,於同年8月至12月逐步啟用。

 

1997年回歸後,解放軍駐港總部仍設於添馬艦,並進駐昔日的駐港英國三軍司令部、設計呈漏斗型的威爾斯親王大厦。


傳統上,「添馬艦」被認爲是金鐘的海旁部分,而中環軍營則屬於中環區。自從添馬艦發展工程完成後,香港政府將「添馬艦」的中文名稱改爲「添馬」,並作爲地區名稱大量應用於該地建築物的地址及交通道路的路牌上。現今的「添馬」區是指愛丁堡廣場路至演藝路之間及其延伸到海邊的空間,南界爲干諾道中和夏慤道。由於中環軍營原本就是添馬艦海軍基地的一部分,故也被認爲屬於添馬區的一部分。


好,等我再詳細介紹一下——戰船添馬艦(HMS Tamar)。

1900年的維多利亞港,紅圈為添馬艦


1905年,添馬艦於維多利亞港


它原是英國皇家海軍的運兵艦,於1863年在英國建造,是一艘排水量4650噸的三桅帆船,並設有蒸汽機和推進器,擁有自行動力。添馬艦首航於1864112日,前往南非好望角,運送英軍往中國。

 

添馬艦在早期曾經活躍於非洲地區,於1874年參與英國在西非的戰爭,1882年則前往埃及亞歷山大港支援英軍任務。添馬艦在1897年第三次抵達香港後,即留守於維多利亞港內,成為駐港英軍的主力艦,停泊在香港島的皇家船塢旁。

 

添馬艦的船錨現時在香港海防博物館展出。


1941128日,日本陸軍越過深圳河邊界從中國大陸入侵香港。1212日,於香港保衛戰中失利的駐港英軍退守至香港島,港英政府下令炸毀港內所有船隻,以免被日軍利用,添馬艦亦因此被炸沉。


19458月香港光復後,添馬艦殘存的木板被撈起,部份被用作建造聖約翰座堂的大門作為紀念。船錨則被安放於中環的海軍基地正門處,其後被移至昂船洲海軍基地,1997年移交香港歷史博物館保存。現時船錨展出於香港海防博物館所在的鯉魚門渡口炮台外,筲箕灣避風塘的水道入口旁。


1945年(上圖)及1960年(下圖)的香港海圖上,亦有標示出添馬艦在維多利亞港沈沒的位置。


2015年,在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範圍的灣仔海床,發現懷疑沉船的金屬殘骸。土木署近日公開初步報告,顯示打撈到英國皇家海軍准將的銅旗等物品,又發現殘骸位置與添馬艦沉沒位置脗合,估計極可能就是二戰時被擊沉的添馬艦。


初步報告顯示沉船殘骸長40米、闊11米,其中有11塊較為巨型鍛鐵組件,船身以白色油漆塗在鉛丹(red lead)上,是典型英國皇家海軍船艦裝飾,亦有疑屬炮火造成的痕跡,情況與添馬艦相符。



報告提及多項殘骸與英國海軍有關的證據,如一支銅合金製英國皇家海軍准將旗幟(上圖),昔日香港海軍基地是由皇家海軍准將指揮,故該旗幟有可能是由Frank Elliot所有,因直至太平洋戰爭他一直駐守添馬艦,故此發現是相當重要。



另一重要發現是一塊長22厘米、闊7.8厘米的銅製名牌,註明「PLY11217 EGoodman 7.13(上圖),相信屬於在1901年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步兵Edgar Charles Goodman,雖未有記錄指他曾到添馬艦,但當時添馬艦正是海軍陸戰隊住處。



其他發現包括昔日余均益辣椒醬、七喜汽水樽、少量陶器及黃銅製品等。



尚有相關連接:

【港古】香港曾有殖民地「首都」?

【港古】彌敦道?還是羅便臣道?

【港古】你有所不知的香港保衛戰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