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文件总是乱糟糟?试试看这5条....
文 | FreeCity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公众号:行走的审计汪
知乎专栏:行走的审计汪
01
引 言
审计忙季又来临了。
每次打开电脑,看到电脑桌面那一堆文件,乱糟糟,你是否会心烦?
同时,想要找某一个文件,在各个文件夹里来回穿梭,都找不到想要的那个文件时,是不是会懊恼?
这都忙到飞起了,资料文件乱糟糟,真是一件麻烦事儿。
那如何有效梳理好工作中所需要的文件,高效又清爽,还能瞬间找到我想要的资料?
今天,审计小编化身技术小编,简单来聊聊,希望能为你解除一些烦恼。
02
做好“强准备”
审计忙季,工作忙起来,那文件可是如海水般翻涌袭来。
等到那时候再去接招,哪里有足够时间。只能先往“桌面”一堆,继续搬砖。
结果就是,“桌面”的文件越来越多,微信聊天记录文件夹中的文件也几何式膨胀。
而我们似乎永远慢这些资料一步,永远都在被动接受的路上。
何不先做好强准备?
央视知名主播都说了,没有什么即兴演讲,有的只是强准备。我们小兵嘎,更要主动去做好“文件资料整理”的强准备。
有哪些强准备,可以提前做?
比如:
1.对项目资料,先建好文件夹,并按照要放的内容,标好序号做好命名; 比如一级文件夹:A项目23年年报审计; 二级文件夹则包括底稿、账套、公司提供资料、沟通资料、重要文件、试算报告等。 后续,当“资料宝宝”出生时,就可以按照所属的类别,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2.有些临时资料,不知道放到哪里,想先放在桌面上暂存一下,回头再整理的时候,也可以按照大类,在桌面提前建好文件夹,比如A项目、B项目、法规法律、暂存文件、琐碎等; 这样,可以在时间不足时,先对资料进行一个大类梳理。 不至于桌面全是一堆文件。
总之,在资料和文件整理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及时记下来,然后提前去做好“强准备”。
03
用好命名规则
文件和资料,在电脑里都有一个名字。
名字背后,具体是什么内容,如何一看就知道,取决于怎么对文件和资料进行命名。
命名要考虑两点,一方面要考虑简洁清晰,方便后续搜索找寻,另一方面则要让我们一看名字,就大概知道文件是什么内容。
那可以采用怎样的命名风格?就以自身经验和大家分享:
1.主体(这个事项是涉及哪个主体、哪家公司),因为我们的工作通常按照主体来展开,所以知道主体,很方便后续搜索;
2.主要内容:比如是租赁准则,事务所选聘,资产减值等,也就是这个文件所讲的主要内容;
3.资料类型:比如是函证还是访谈,是会议记录还是沟通记录,是计划还是总结,是试算还是报告等;
这些也可以帮助我们按照某一类别作为关键字,和前述的关键字考虑起来,迅速找到我们想要的资料;
4.谁发布或者谁提供的文件:这一项作为辅助,比如某个特定的对象发的资料,这个资料只有他这边有,或者他才有权限发,那这个字段,可以帮助搜索出和“这个对象”相关的所有资料。
一般来说,资料搜索时,用主体、主要内容、资料类型以及资料文件扩展名等,基本能迅速精准找到所需要的资料。
但如果命名不清晰,比如某某公司收入业务访谈,你只命名为“访谈”,那出现重名的概率就高,也无法准确找到相应的文件。
同时,如果一个文件,有好几个版本,比如修订版本、沟通版本等,一般其实不太会去看历史版本,所以最好是及时删除无用的版本,如果真要保存,那可以采用日期区分或者版本名称区分。
04
删除无用,少就是多
电脑里通常有很多重复资料,以及不会去查看的资料。
这些资料堆积在那里,对你而言用处很小。而我们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那些资料,其实并不多。
根据工作需求,我们将所需要的资料分为高频使用资料、中频使用资料、低频使用资料以及无用资料。
对于无用资料,要及时清理,该删就删,不要留恋。
这只是一堆数据垃圾而已。也不用老想着,万一以后对我有用之类。
对于低频和中频资料,梳理分类后,正确命名(也就是前述的第一和第二点),后续我们就保证我们想使用的时候,通过搜索软件及时能够搜索到就行。
对于高频资料,自然要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方便使用,最好是设置文件夹快捷键,或者添加到word以及office的固定常用菜单里。
比如一些重要的规定通知,和一些常用的模板等。
当然,高频资料也可以通过搜索软件搜索到来使用,前提是文件命名清晰。
还有一类资料,学习之类,目前没有时间学习,要后面有时间的时候再去看,这样的资料,首先要对自己有清晰认知。
大概率不会去看的,不要抱有希望。一定会去看的,可以归为一类, 并且命名中可以加上相应学习的日期标签或者用处标签等,方便后续搜索。同时,记事本上也需要记下来。
这类学习资料,对我们的发展有益,所以需要重视并做好资料管理。
偶尔,也做到让资料来管理我,而不是我来管理资料。
05
定期整理
文件资料多了,总会有来不及的时候。所以,我们还需要定期整理。
如果做好了前面的1/2和3,定期整理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不然,资料整理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你不花上个半天一天,是搞不完的。
因为到底删不删资料,资料有什么用,该放到哪里,这些都要花时间去看去找。
我一般1-2周定期整理一次资料,整理的时候会做如下事项:
没有用的资料,删了;
有用的资料,检查命名,正确命名;
按照之前的强准备过程,借助软件,将文件资料等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需要后续学习的资料,用记事本梳理好,并确定好后续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计划等。
你呢,是否有定期整理的习惯,如果整理,大概需要花多少时间?
06
借助软件
利用好软件,让适合的软件为你服务,做到“降本增效”。
现在各个大厂都要降本增效,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们小小的个人主体,也要逐步开始给自己实现“降本增效”,也就是:如何花费最少的时间,做好想做的事情;如何借助于AI或者其他工具,为自己赢得时间。
这样,我们才能有时间去静下来思考,去总结复盘,去沉淀输出,去迭代升级,从而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力的人,而不是被动接活,埋头干活,却获得最低回报的那个人。
关于软件,去找找应该有很多,小编这里推荐两款,一款是文件夹重命名软件,批量操作非常方便:Quicker里面的Ever重命名。
以及,b站也会有很多实用小工具,比如这个: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64y1L7ZN/
可以扫下述二维码下载,可以实现文件的分类:
好用的工具还有很多,大家有推荐,也欢迎留言。
07
写在最后
关于如何梳理整理好文件,方便自己工作的高效展开,小编就分享到这儿了。
其实,读者里有很多技术高手,我分享的这些,都是小儿科。
但是,重要的一点是,大家要有这种去做改变的意识,而不是一直在盲区里盲目搬砖。
效率提升后的时间,给自己更多思考的空间,那不是更好吗?
相关文章推荐:
同一控制下合并付费合集推荐:
340+文章(干货)分类集锦:
精华资料获取:
详情可关注并星标,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