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问渠那得清如许——访中文系博雅读书会
专 题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中文系 博雅读书会
01
放开眼界读书来
——张鸣与“宋代文学文献读书会”
惠风和畅,天朗气清。静园的草坪上,一群师生正热烈地讨论着古人的作品。春光明媚,鸟儿扑飞,愉快的氛围令人想到宋人的诗句:“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这样诗意的景象,你可以在“宋代文学文献读书会”上见到。而说到这个出现在许多已毕业的同学回忆里的读书会,则要从张鸣老师——这位被学生尊称为“夫子”的中文系教师的教学思考讲起。
张鸣老师在北大任教近三十多年,多年的教学经历使他对传统课堂教育的不足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比较多的是由老师来讲,学生课下读书是各人读各人的,那么就比较缺少交流;学生完全跟着课堂走,就会受到很多限制,许多疑问也得不到解决。”张鸣老师教授古代文学,并担任研究生导师。古代文学是一个需要大量“读书”才能发现问题、解释问题的领域,学生只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缺少更广泛的读书和深入思考,缺憾就更加明显。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学生更好学会读书,尽早进入古代文学的研究领域?张鸣老师想到了读书会这一课外互动形式。
张鸣老师是仔细而严格的。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
读《宋五家诗钞》、《苏轼诗集》、《清真集》、《淮海集》,必一首诗一首诗读,一个字一个字读,这是张鸣老师的要求。有一次,一位学生读周邦彦的词,有一个字不认识,却没有查,在做报告时想要蒙混过关,结果被“当场抓获”。“这些作品不是那么好读的,很费劲,但是同学收获很大。有好几位同学的博士论文或硕士论文选题就是在读书会读书讨论的过程中酝酿出来的。”在领同学读《淮海集》时,张鸣老师还采取了特殊的方法:要求同学给秦观诗文词作注,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在张鸣老师看来,翻译的过程,其实也就是读懂的过程。
读诗话、笔记则又有所不同。宋人诗话、笔记,种类多,涉及的问题多,内容比较散。因此,张鸣老师让学生每次读书会上读一本书。不过,每次读一整本也不等同于泛读。张老师的要求是,学生抓其大义。读诗话,须注意分析总结其诗学思想;读笔记,则必关注其写作立场、政治观点、史料价值,以及篇章的文体特色。于是每读一本,辄为滋养。
读书会必读书目——朱自清编纂的《宋五家诗钞》
后人研究著作在张鸣老师看来也有独特价值。到今天为止,张鸣老师已带同学读了十几种相关专著,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到艾朗诺的《美的焦虑》,从川合康三的《中国的自传文学》到一系列研究江西诗派的著作……每读一本,即相当于跨入了一个重要领域。古今中外各种理论宽广了学生的眼界,提供了看宋代文学文献的不同角度;更重要的是,阅读它们,即是学习如何开展学术研究,因为这些著作都有某方面的示范意义。
在张鸣老师看来,许多学生只读自己爱读的书,尤其是读文学,喜欢词的就不去读诗——这在学术阅读中是万万不可取的。“兴趣是我们做学问的动力,但如果只凭兴趣也不行。如果觉得不好玩就不读,那么会影响学习的深入。”各种知识都有着内在关联,不懂宋代诗文就不能深入理解宋词,不懂宋词也不可能全面理解宋代诗文。有志于文史学术的研究者眼界绝不能狭窄,对被列为必读书的经典,无论是否喜欢,该啃时就得坚持啃下去,否则罔谈专业。读书会书目包含多种体裁,亦本着这样的初衷。统而言之,“放开眼界读书”。
“宋代文学文献读书会”带着这一初衷延续至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为年轻人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新鲜的空气,为“跨越课堂”的教育提供了可能的契机。
博雅读书会
02
留下“美感”的刻痕
——戴锦华与“大众文化研究理论及实践读书会”
手指舞?社会摇?金坷垃?蔡徐坤?改革春风吹满地?想参加中文系读书会,是不是走错了片场?
初音未来?你的寒王?意大利炮?这位一本正经的博士师兄为什么在一本正经地做这样的pre?
这些场景在戴锦华老师的读书会上真实地出现了。这个以“媒介研究与文化理论”为主题的工作坊,从1995年开始,二十五年间从未间断。如今,这一读书会也是中文系博雅读书会系列的一个重要部分。
由戴锦华老师带领师门发起的文化研究工作坊,如今发展成了“大众文化研究理论及实践读书会”,大家在读书会中就文化研究相关的理论或现实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作为国内文化研究领域无法绕开的研究者,文化研究如何应对当下的文化现实,是戴锦华老师希望与学生们一起关注的问题,读书会无疑是关注时下文化现象、进行理论化讨论的最优选择。
和浸润在宋代士风的古代文学读书会不同,戴锦华老师的读书会,常常要面对一些新奇的、棘手的、甚至连她也无法彻底解答的问题。中文系博士生杨宸关于数字媒介话题讨论的分享算得上一个典型例子。如今,数字媒介大幅入侵中国社会的组织方式,某种程度上已然成为埋伏着的危机。互联网联结着我们,也分隔着我们。“社群不断分化,我们被自己选择的APP限制视野,以前的大众文化参与者,分流成各种亚文化团体——在这个时代,还能不能讨论所谓的‘大众文化’?”杨宸的态度认真而忧虑。这还会衍生出很多细部问题,“搜索引擎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写作?尤其是网络文学,许多作者常常是‘数据库式’的写作,那什么是抄袭?什么是原创?什么是作者?什么是写作?”
把握文化热点的读书会看上去轻松——不就是大家一起聊聊“今日头条”?事实上,文化热点背后的命题,是丰富而专业的。看清自身所处的现实,不被热点的洪流裹挟,是如此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文化现实和宏大命题,戴老师和学生们常常是带着困惑一同讨论的。游戏“王者荣耀”、视频APP“抖音”及“快手”、偶像人设、交互式阅读……几乎无时差地进入文化研究的视野。
“大部分人的应对常常是失败的”,硕士生林静恒(化名)这样感叹。在读书会上报告了“鬼畜”现象及思考的她,被戴锦华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你没有解释清楚什么是鬼畜”。金坷垃、改革春风吹满地……这些年轻人放松时的选择,在进入学术视野后同样要被严格对待。“戴老师平时不看这些,但她会迅速把握陌生事物的逻辑,并从学术的角度回应”,林静恒顿了一下,“最后还要总结一下我们为什么失败……”
在这个读书会中,戴锦华老师扮演着掌舵人的角色,把控着整个读书会的讨论方向、讨论方式以及讨论的强度和力度。一旦学生们在讨论某个议题时会有些抓不住重点,或者方向走偏了,戴老师就会及时出现,对大家的讨论方向进行纠正。尽管有些批评对这些年轻的学者们来说,甚至常常会是“降维打击”——面对学生讨论的不足之处,戴锦华老师是直白的、尖锐的、毫不留情但却极具说服力的。然而,这种“打击”对学生们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这是“某种有美感的刻痕”,绝非“擦伤”。
在戴锦华老师的读书会上,一肚子问题的学生们,在讨论结束后,常常无法得到清晰的答案。新现象和方法论之间怎么对应?文化研究的初学者们常常感到困惑。“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杨宸是这样理解的,“处在时代前沿,直面最紧迫的问题的人,是我们”。这种没有前人经验的考验,往往最能给大家带来收获。
博雅读书会
03
登堂入室
——中文系“博雅读书会”
张鸣和戴锦华老师的读书会,是 “登堂入室——博雅读书会”项目的两个侧影。“博雅读书会”由中国语言文学系组织,是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重点支持的项目之一。自2017年以来,大家“一期一会”,已经有三十五个读书会逐渐成熟,覆盖了中文系的文学、语言、文献三个专业。“《史记》读书会”由孙玉文、邵永海和宋亚云三位老师负责,参加读书会的本科生们,已经可以在北京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的“《史记》研究双边论坛”上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读书会”上,吴晓东老师和大家一起讨论柄谷行人的风景理论……每年,这三十五个读书会的师生都会“碰个头”,举办“博雅青年论坛”,汇报各个读书会的学习成果和研究心得,极大地促进了成果共享和跨专业融通。
2017-2018年度各读书会成果汇编
博雅读书会的负责人之一张辉老师强调,“原典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原典阅读是北大中文系的一贯传统。在项目开启之前,中文系已经有很多学生自发组织读书活动,然而场地紧张、经费缺乏、宣传不足……这些都是摆在这些民间小组织面前的困难。之所以正是设立博雅读书会项目,就是希望在课堂之外,为学生们建立一个稳定、有组织、有要求的阅读空间,让读书真正地从容起来,从自发的聚集活动,发展为自觉自为而有制度、组织的官方项目。
往届读书会申请表
事实上,读书会这种形式,在北大校园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校内各处,都能发现或是学生自发组织、或是以社团为单位举办的读书会。但“博雅读书会”并没有泯然众人,由于中文系本身的学科特点,这里成为一个本硕博同台竞技、一起成长的平台。本科生的学术视野和水平仿佛装上了全速前进的加速器,而新鲜的血液和初生牛犊的观点,对在学术规范和学术训练中浸淫良久的硕博生来说,又是思想碰撞时的催化剂;从学术交流活动到跨学科的青年论坛,打破专业壁垒的努力,是为了规避成见,也是为了更好地阅读文本,“经典阅读从不分界”,另一位负责人宋亚云老师这样说。
项目负责人——宋亚云、张辉合影
表面上看,读书会似乎只是老师领着大家换一种形式“读书”,但在中文系的张鸣老师看来,读书会的“读书”,与学生在课堂上读教学篇目和在课下独自读教学参考书,是大不一样的。他将读书会对学生的好处归结为如下几点:首先是培养学生细读文献的功夫——这是做研究最基本的训练。第二是实现学习上的交流。“大家在一起就一个问题或者一篇作品或者一本书发表自己的读书心得,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集体学习的氛围,大家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第三是锻炼学生学术表达的能力。“怎么样把读书的心得提升为一种学术问题,怎么样将这样的问题用学术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需要训练的。在读书会之外,这样的的训练很难得到。”读书会还能给同学提供不同于正式课堂的畅所欲言的开放空间,学生在其乐融融的小圈子里,不必忌讳,不担心批评,更能直面问题。读书会也增进了学生对特殊问题的深入了解,促进学生交换学术信息。
两项学术交流活动论文集
几年里,读书会讨论的内容还酝酿了不少硕士生、博士生论文的题目,其中不少还获了奖——事实证明,读书会对学生学术学习带来的帮助,是巨大的。而作为老师参与其中,张鸣也有不少收获。通过读书会,他进一步认识了学生——他们的才能、禀赋乃至性情——为有的放矢的学术引导提供了依据。
博雅读书会
04
秋声入赋,海棠化春
———“坐而论道”别有风景
读书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那些动人的诗意瞬间。学术讨论并不全是枯燥的,在“坐而论道”的师生心中,总有二三温暖的记忆。
有一次,顾歆艺老师的“宋文选读读书会”正好赶上大风降温,秋风萧瑟。“那天我们赶上读《秋声赋》。那天顾老师给我们带了一大包栗子,老师说是她今年吃到的最好吃的栗子。于是我们每个人分了一小碗。窗外寒风萧瑟,我们在室内,虽然读的也是“秋声”之赋,大家其乐融融,栗子壳的声音却压过了窗外的秋风,让人感到特别的温暖。”在同学们诵读《秋声赋》的同时,顾歆艺老师还拿出了自己临写的赵孟頫书《秋声赋》。秋声,栗子,书法,交织成师生间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
还有一次,张鸣老师的读书会在静园五院的研讨室举办。正是海棠花开的时候,仿佛冥冥之中,大家读的词正好写到海棠。走出研讨室,一树海棠跃入眼帘,一下子就深深扎根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又有一回,正是春天。看着大好春光,大家都不愿意窝在教研室里。于是读书会就被搬到了静园草坪上。师生席地而坐,一首一首地读诗。这一场景留给学生们的印象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在毕业后,他们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每一次回校园,都要回静园故地重游,寻找当年读诗处。
所有这些本都是无心插柳,生命的细腻与美好,在一刹那突然投进内心。那些所读的诗文,在某个天意的结点,不再是读书人身外的东西,而是流进了那已被文字反复陶冶的血液。“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书会的诗意,又何尝不是千寻百寻后的蓦然回首、与精彩的文字打了万重交道后的境界陡转?
无论是文学还是文化,都要用“心”感受。若干年后,当昔日读书会的成员已经不在这座园子时,他们可能会忘了某些个具体的掌故,但心仍会为年少这一段读书的岁月而颤动。
博雅读书会
受访老师 | 宋亚云、张辉、张鸣
受访学生 | 林静恒(化名)、杨宸、张鸿鸣
采访、撰稿 | 王紫薇、张正涛、赵泽民、赖钰
图片来源 | 受访者及网络
封面图 | 杨琦
编辑 | 赖钰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