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大做学术” | 北京大学首届“未名学士”推荐导师
专 题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拔尖计划 未名学士 推荐导师
编者按
2009年,北京大学作为第一批启动试点院校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和环境科学等6个具有传统优势的理工科为试点,大力开展基础学科优秀人才创新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该计划自2009年启动实施以来,各试点高校大胆改革、先行先试,在本科教育教学和优秀学术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引领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创新。2019年,北京大学确定了以“未名学者计划”(PKU Junior Scholar Program)为名的探索与实践,开启了“拔尖计划2.0”的培养新征程。 为鼓励北京大学本科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促进学生在基础学科学术研究等方面全面发展,特设立“未名学士”荣誉奖项。而在学子成才的道路上,离不开导师的谆谆教诲,此前,教务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未名学士风采展示”系列专题,本期内容,我们将展示“未名学士”推荐导师的风采。
01
范后宏 北京大学
马思浩推荐语:
大二上学期,我希望他成为我的拔尖计划导师,又在大二下学期拜他为本科生科研导师。刚开始进行本科生科研的时候,范老师让包括我在内的几个学生每人提供一份体现个人兴趣、时长十几分钟的数学报告,他再给我们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在我报告之后,范老师当即问我能不能针对报告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正是这个问题使我第一次意识到科研与学习的不同,科研更需要的是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在之后一年多的科研期间,范老师总是这样循循善诱,引导我们前进。他不吝言语向我们传达他自己的数学观和他认为有前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会尊重我们每个人的想法,观察每个人的思维风格后,帮助我们指出不同的道路方向,分别提出适合我们的问题与参考书籍。他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看待数学的理念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少走了不少弯路。每次与他讨论过后我都感觉自己的前景变得更加明晰。
在进行具体的学术活动时,范老师又不仅限于言传,更有着身体力行的身教。我们曾见过他的一个手写本,里面每一个结论都有他亲自的验证,每一个定理都明确地标注了引用出处。这种踏实和严谨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使我在后来写文章的时候也一直以此为标准。这一年多跟随范老师的科研使我收获颇丰,他对我的科研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必将使我受益终生。
02
王健 北京大学
唐钺推荐语:
在我刚进北大的那段时间,我曾以为国内的科研水平与国外还有不少的差距。这个观点一直持续到大二上学期,当我聆听过王健教授关于自己工作的报告后,我那陈旧的观点得到了完全的刷新。如果有人想体验什么是国际上一流的输运研究组,我强烈推荐王健教授的课题组。
只要聆听过王健教授关于他组里一篇篇Science, Nature级别文章的报告,我想听者都会感到兴奋、感到满怀热情。不少人觉得科研工作繁琐、无趣,但是王健教授会向学生仔细讲解工作的意义,当我们知晓工作的意义、课题的重要性,我们的兴奋会驱使着自己广泛调研、乐于尝试。在王健教授的课题组里,我没有感受过科研动力的缺失。
有时我们会对科研感到失落,实验数据不精彩、理论解释毫无头绪,甚至会产生放弃的想法。我非常感谢王健教授在此刻对我的宽容和指导,导师的宽容让我们有继续科研的信心,导师的指导会让我们知道接下来该往哪个方向努力。王健教授时常提醒我们,对造假零容忍、对自己课题的理解要比导师还深入、对实验的操作要比老师更顺手。我想我们不缺乏对课题钻研的态度和对科研的责任心,但我正需要像王健教授这样,善于指导、善于鼓励、处于科研前线的导师。我强烈推荐王健教授。
03
吴虹 北京大学
刘然推荐语:
吴虹老师是我的本科科研指导老师。她学识渊博,道德高尚,对学生不仅高标准、严要求,更会亲自带领学生成长。我最初申请加入实验室时,吴老师会根据我的年级、所学课程和兴趣来帮我匹配合适的师兄师姐来对我进行细致的指导。身为院长,吴老师虽然十分忙碌,需要承担大量的学院工作,但在我们有需要与她进行讨论的时候,她总是会预留充足的时间,与她的学生进行直接且深入的沟通。她会在组会上鼓励大家多多提问,多多讨论,并适时的给大家提出科学建议,提醒大家做科研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和准则。在我进行本科生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她每次都会认真的与我讨论我所获得的数据,并对未来的方向给出建议。
此外,在撰写报告的时候她总是亲自对我的报告进行指导,使我不仅加深了对课题的认识,更学习了宝贵的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让我获得普适性的能力提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吴老师总能挖掘出数据背后隐含的信息——她在看数据的时候,绝不放过任何的细节、任何的可能,致力于用最严谨的实验来验证已有的猜想;她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也以同样的标准来教导我们。她也总是精力充沛,可以用很高的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她的工作。此外,当我遇到人生困惑,对我的未来发展道路产生迷茫的时候,她也愿意耐心、亲切的为我讲述她的经历和观点,让我受益良多。
总的来说,吴老师以身作则的影响了我成为一个诚实、勤奋、充满好奇心、不服输的人,也在她繁忙的工作中为我提供了一名导师所能提供的所有关怀,令我成长。
04
邵永海 北京大学
李泓霖推荐语:
得益于邵永海老师的指导与鼓励,我在本科期间对学术研究产生了兴趣,并做出了初步探索与尝试。还记得刚进大学时,我上的第一节专业课就是邵老师开设的《古代汉语》,邵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都与我高中时所接受的灌输式教育截然不同,让我学会重新审视我们“习焉不察”的母语。我在听课、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疑问,邵老师也都会在课间、课后耐心解答,而这些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但与老师讨论的过程却使我获益良多。大二下学期时,我申请加入了人文学部古典班项目,邵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对我课程的规划、知识体系的建构给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让我得以顺利完成古典班的学习要求,拓宽了自己的眼界。
与此同时,我还参加了邵师门读书会,能够有机会报告自己的所学所得,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习师兄师姐们分享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让我真正对学术研究有了直观的了解与体会。此外,我还参加了中文系的《史记》读书会,邵老师、孙玉文老师与宋亚云老师都对我们进行了指导帮助。与老师同学们一起逐字逐句研读文本,使我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也收获了许多知识与感悟。大三时我申请了本科生科研项目,从项目选题到论文写作,邵老师都给予我启发与指导,并且在论文初稿完成后给出了细致详尽的修改意见。同样的,我的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也都是在邵老师指导下完成的。可以说,没有一次次师门读书会中与老师同学们的交流、没有邵老师课上课下对我的鼓励,就不可能完成这些论文。因此,我由衷感谢邵老师将我领入“古代汉语”的大门,让我得以在广阔的天地间求索。
05
van Wijlick 北京大学
孟熙元推荐语:
我非常高兴能介绍我在北大古典班的导师van Wijlick博士,他现在是北大历史系和北大西方古典学中心的助理教授。实际上我们平日里对他更多的称呼是“范老师”,他在邮件署名里面也喜欢用拼音写Fan Laoshi,甚至先前我在爱丁堡交换访学的时候,他还专门提醒我,代他向爱丁堡的一位老师问好时提起他要用全名,而不是“范老师”这个称呼。在各种意义上,范老师都是一位出色的学者,更重要的是,一位出色的老师。和之前三年多的时间里,我注册了他开的几门不一样的课,他既教过我拉丁语,带着我们读过凯撒、奈波斯和小普林尼,也带领我们学习和探索了古代希腊罗马历史的诸多不同侧面。在他的课上,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通过阅读和听取讲座单方面地记忆知识,而是总是有各种机会去实践,小组口头的报告也好,到图书馆去查看借阅文献也好,这些学习的体验都帮助我积累了之后研究生阶段自己独立开展研究和写作所必需的不同技能。
范老师是我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这两部本科阶段规模最大的学术作品,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他耐心和细致的指导。古典班项目之下,导师和学生有着定期的联络,我和范老师大约两到三周在他办公室见面一次,每一次会讨论这一段时间以来论文的思路以及文献阅读的进展。实际上,每一次见面我总会为我自己的懒惰和拖沓感到惭愧,和良心上的隐隐不安。我实在无法想象范老师的工作究竟有多繁重,准备一两门拉丁语课本身就已经是相当繁重的工作了,而他同时还有六个学生需要指导和联络。每一次见面,我总是能从中感受到范老师的耐心、包容、智慧、幽默,以及最重要的,对学术和自己工作的责任感。我和他提起过何新以及何新的希腊伪史考这套谬论,当然我一直是把这些东西当成笑话看的。范老师听完这套谬论之后,和我讲的却是,固然“我们今天的文明是否起源于希腊”这类的问题还有讨论的价值,但出版《希腊伪史考》或者类似的“著作”,不仅“根本不是科学”(not science at all)而且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我们作为学者,做的所有研究最终使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因此必须做出负责任的学术成果来”。固然纳税人这个概念在国内并没有得到和发达国家中同等的重视,但把学术上的严谨和身为学者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这一点确实是我从他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
06
吴飞 北京大学
黄秋怡推荐语:
在我的本科学习期间,吴飞老师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大一下我选修了“宗教学导论”课程,吴老师从柏拉图的《蒂迈欧》讲起,途径基督教文本《创世纪》、《约翰福音》,转入中国易学,带大家读《周易本义》、《太极图说》,最终收束于《西游记》。整个课程下来,如同跟着他完成了一趟精彩纷呈的旅程,走过中西古今,一路上好看的、好玩的五光十色,叫人目不暇接。其次就是叹服于斯人学问之气象宏大。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做学术的趣味。暑假看了他的《浮生取义》,紧跟着的大二下学期,也选修了他的“中国礼学史”课程,渐渐能把握到他的学术关切所在。这也是我后来对三礼学感兴趣的一个开端。
吴老师同时也是我的古典班导师和本研、毕业论文的导师,在本科几次习作的写作过程中,他每次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聆听我的进展汇报和细致地给出进一步的指导,虽然作为一个小迷糊,我每次也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上个学期末,准备毕业论文开题的时候,我一开始拿了一个现在看来愚蠢至极的题目去找他商量。他直截了当地指出了这个题目不适合,并且给我开了书单让我先读完再来找他聊。半年之后的现在,我非常感激他毙掉了我当初的选题,并且,正是在他开列的书单之中,我找到了后来毕业论文的思路。因此,在整个本科期间,他的指点、批评,他一次次用开阔的视野打开我陷于狭隘的想象。
07
Deva Ramanan 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
邓康乐推荐语:
我在2019年暑期参与“拔尖班”项目赴美在CMU实习,在那里认识了我的导师Deva Ramanan教授。Deva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内的资深学者,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在学术指导时每有真知灼见,同时为人和蔼可亲,对学生极为重视和关心,使我受益良多。
我第一次与Deva面谈是为了确定暑研的课题,他戴一副黑框眼镜,手里始终端着一杯咖啡。我当时并没有研究课题的明确意向,Deva好心地表示这意味着我对各种选项都持开放态度。使我意外的是,这次面谈并没有成为暑研期间为数不多的经历。之后的每一周,我都能有至少一小时的时间和他进行面对面交流。后来才知道,Deva非常忙,在CMU任副教授以外还在Argo AI任职,每周只能有3天在学校,这更让我感触于Deva教授对学生指导的投入和用心。
Deva教授极为聪明,总能指出问题的关键,但和他讨论却感觉不到压力——他很擅长换位思考,总是设身处地为你考虑最好的工作安排。我与Deva教授讨论解决方案产生分歧时,他不会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是按照我的思路进行完善和补充,在讨论最后时他就顺口提一句:“BTW,如果有时间的话能否按照XXX(他所提出的方案)简单实验一下?”这每每让我感到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太不尊重导师了,而Deva教授却似乎总是享受和人争论的感觉。
我在暑研期间完成的工作是无监督的音视频生成研究,期间受Aayush博士和Deva教授的指导。在丰富了研究经历之外,受Deva指导影响最深的也许是对研究问题的发现和界定。在此之前,我似乎对该研究什么问题、研究什么问题有价值毫无头绪,而Deva听工作汇报最关注的就是研究问题的陈述和定位,在讨论时他总能指出更有价值的topic,把握课题的研究方向。
08
Ivan Khaymovich MPIPKS,德国
汤玮辰推荐语:
我在2018-2019学年时,申请参加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复杂系统物理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Physics of Complex Systems, MPIPKS)2019年的春季科研项目,并被选上。于是我在2019年的春季学期在北大停学一个学期,前往马普所进行科研。我在马普所的指导老师为Ivan Khaymovich,他是一位俄罗斯人。我推荐他的理由有如下几点:
他英语非常的好,大部分情况下无法听出有明显口音,从而用英语交流是完全无障碍的。相比之下很多西欧的学者都有一些较为严重的口音,这些口音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我们的理解。
他个人科研理论功底深厚,在Anderson Localization等相关方向上深有研究,最近几年在物理学顶级期刊PRB和PRL上发表多篇论文。因此他能给我良好的学术指导,提供一些独到的想法来帮助我的科研取得成果。
他擅于沟通,能讲清楚很多理论上的难点和重点。我在马普所的第一天时,他就用三个小时的时间来给我介绍一些重要的理论概念,包括multi-fractal spectrum等,在他的指导下,我在短时间内从一个该领域的小白成长为一个具有足够背景知识的科研工作者。4.他非常有热情,经常与学生讨论。我在马普所时,基本上每天都可以和他讨论至少一次。在这种非常频繁的讨论下,我进步速度也非常的快。我自己在科研上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也可以很快的解决,而不会自己卡住毫无思路的想很久。
09
王磊 中科院物理所
吴典推荐语:
我在北大时能够结识王磊老师,并且加入他的门下进行本科生科研,其实是一个非常幸运的机会。我在大一时起先加入了穆良柱老师与中科院物理所的范桁老师共同组织的量子信息科研组。当时,一篇《用神经网络求解量子多体问题》的论文登上了《Science》杂志,机器学习的热潮让许多物理工作者感到新奇,我们组的研究方向也朝着更多与“量子”和“信息”有关的领域扩展。组里的韩兆宇和王峻学长相继发表了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物理问题的论文,而他们的导师正是王磊老师。
王老师是国内将机器学习与物理学结合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年轻一代”导师中的杰出代表。他的博士师从国内老一辈的计算物理专家谢心澄院士,博士后则师从世界顶级的计算物理专家Matthias Troyer。他的同门师弟Giuseppe Carleo正是那篇Science的作者。王老师在我们的领域里相当有号召力,连续几年参与组织《机器学习与物理》的国际会议。我在北大毕业后能够奔赴富有传奇色彩的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跟随Carleo教授攻读博士,也是多亏了他的介绍。
计算物理是一个横跨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综合学科,而王老师总是能用一颗年轻的、富有极客精神的心来创造学科碰撞的火花。他虽然是物理专业出身,亲手写程序的本领却不输给学生们,也能对来自计算机科学前沿的Julia语言、量子计算框架Yao、可逆计算框架NiLang等技术了如指掌。在我第一次尝试写论文时,他向我介绍了自回归技术在图像和音乐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果,并且敏锐地察觉到同样的技术能让凝聚态物理也受益匪浅。用王老师的话来讲,物理学的理论是真空中的球形鸡,目前机器学习的样子则是丛林中肆意生长的野兽,而计算物理学工作者的任务便是将两者取长补短,做出一些既优美,又有用的成果。在我将来的科研生涯中,这样的教导将为我时时刻刻指明方向。
编辑、封面图 | 胡雅琳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