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这堂课上,我们感恩无言良师
专 题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课程育人 思政教育 基础医学院
今年的清明节,一堂特殊的解剖课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楼的纪念馆前开讲。这堂课程还通过央视频、抖音、快手、bilibili等直播平台的北京大学官方账号向公众进行了同步直播。来自全国各地将近11万的观众们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师生共同上课,聆听大爱嘱托,感悟医学初心。
特别一课
课程主讲人是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张卫光教授。课程开篇,张卫光为各位同学介绍了解剖学的发展历史与现实意义。张卫光说,遗体捐献不仅仅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更是现代医学的进步与现代文明的标志,遗体捐献者为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直关注着学科的发展和青年人的成长的北医老前辈许鹿希教授已是92岁高龄,她专门为这堂课准备了讲稿。许鹿希告诉同学们“现代医学体系的形成、发展、完善过程中解剖学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也希望同学们不要忘记,人类医学科学领域的每一点进步都依赖于无数同道前辈们的努力工作和奉献。
生生不息
解剖学的课堂上,往往有两位老师,一位是站在讲台上授课的老师,一位是静静躺着的无言良师。张卫光老师列举了几位无言良师的故事,他们的背后,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无偿捐献遗体用以医学教育的胡传揆老校长,口腔医学前辈王嘉德教授……他们是医学生无言的老师,带领着懵懂的医学生踏上医学之路。
遗体捐献者代表蔡敬老师也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及家人捐献遗体的初衷与决断经历,朴素的言语中传递的是对生死的豁达与从容。蔡敬是一名遗体捐献志愿者,也是已实现遗体捐献的捐献者的家属。蔡敬及其丈夫、父母、公婆都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2009年,蔡敬的父亲去世。2013年,蔡敬的父亲成为了解剖课上的大体老师。那一年,来到北医参加感恩无言良师活动的那一天,蔡敬老师签署了眼角膜捐献志愿书。她说,遗体捐献者如同太阳,润物细无声地用无私的光芒和爱心照耀人们、温暖人们、改变人们。今天,同学们因为无数遗体捐献者的奉献而学到知识、锻炼技能;明天,同学们将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救治无数人。无言良师和同学们就这样,生死相依,生生不息。爱,就这样传递下去。
育人传承
课堂上,同学们的师兄2012级临床医学八年制邵嘉艺,作为青年医生代表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解剖科研中遇到的一位自己同龄大体老师的经历与感触。他鼓励各位同学,应当像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回信中所提到的那样,学好本领,服务国家和人民。学生代表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的王子禛同学则分享了自己学习解剖的感受,从开始的忐忑到后来的敬畏,她逐渐悟出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真谛,唯有努力学习,才能不负医学初心和无言良师的恩泽,才能为人民生命与健康贡献力量。这也体现出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勇于担当的社会主义新人。
致敬生命
接下来,师生们朗诵了一首自己创作的诗,以传达对遗体捐献者及家属的感恩之情。“我们誓将这大爱传递/努力成长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医者/我们定将这大爱精神延续到未来的行医之路/扎根祖国大地,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对遗体捐献者最好的感恩方式,莫过于将这一份大爱传递下去,挽救更多的生命。诗朗诵后,全体师生及参与直播的观众们起立,向无言良师默哀致敬。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带领着大家重温医学生誓词,在哀思和沉痛之情中以言立志。
课堂的最后,同学们走进解剖楼,向纪念馆内的所有遗体捐献者献花,致敬这些奉献的生命。
课程育人
基础医学院感恩无言良师的活动,已经坚持了十五年。在课堂上,同学们知晓这些无言良师的姓名、了解他们的故事。他们虽不能用语言教给医学生们知识,却用自己的躯体,将爱心与奉献精神传递给同学们,给予同学们心灵的震撼与思想的洗礼,鼓励同学们勇敢承担使命与责任。
解剖课是每一位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在这堂特殊的解剖课中,同学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更是无言的思想教育与人格的砥砺。张卫光表示:“医学是一门有温度的科学。课程育人的工作要更进一步,应该进入每一堂课中,应该融入同学们的心里。”
附:
致敬生命,感恩无言良师
(节选)
亲爱的老师,
初次见到您的时候,
我在您身边驻足,向您鞠躬默哀,
掩不住内心的彷徨与紧张;
渐渐地,当我望着您,想象着您当初的模样,
内心却是平静与淡然。
我从来没有如此无惧“死亡”,
因为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在我们身边。
无论您的生命是朴实无华,
还是历经无限风光;
无论您的生命是活力激情,
还是曾经疾病羸弱。
您都放弃了身后回归宁静与自然,
选择用生命的余晖,
为莘莘医学学子照亮专业之路;
让生命的余温,
为殷殷期盼的生命寄予生的希望。
在生命的交响曲接近终章之时,
将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在生命的画卷行将完成之际,
以这样的方式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您做出这个崇高的选择时,我们深知:
曾经所有的回忆美好,或是忧虑烦恼,
皆化作生死循环间人性最美的光芒。
请允许我们再一次献上最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感激。
我们将用感恩之心,去感知这份大爱的温度与色彩。
受访者 | 张卫光
采访、撰稿 | 三一、张馨尹、陈浩明
编辑 | 三一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