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书法审美与实践:笔墨酣畅,意趣悠长
特 稿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书法审美与实践 公选课 美育
引言
每个周二的夜晚,
理教306都将迎来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
黑板上挂着毛毡与宣纸,
讲桌上笔墨齐备,
满座听众中有几位已然头发花白,
数千“看不见的听众”正通过屏幕与课程相连。
这里,
是一方墨香浸润的书法园地。
在此,
能够暂时实现由键盘到笔墨的回归。
一、缘起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1917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校内大力推广美育,促成了书法研究会、画法研究会、音乐传习所等组织的成立。其中,书法研究会由蔡元培先生亲自发起,并聘请书画名家沈尹默、马衡、刘三为导师。北京大学的书法艺术传统自此生根发芽,绵延至今。
“书法审美与实践”课程的开设,正是对北京大学美育传统的赓续与创新。
方建勋老师讲课旁征博引,生动有趣
在吴志攀老师(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与方建勋老师的努力下,这门面向全校开放的书法公选课正式上线,并由方建勋老师担任主讲。在老师们看来,开设这门课程并不是为了培养书法大家,而是希望带领大家真正走进中国书法的世界,体会书法的魅力,提升鉴赏水平,并且能够在生活中享受书法艺术的美感。
二、展开
大学里的书法课要怎么讲?如何平衡理论与实践、书法“小白”与“有基础者”?方建勋老师给出了一个可能的答案——丰富的课堂讲授与新颖的课后实践并重。所谓“审美与实践”,正是以美学理论引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对美的理解。
让玄妙的艺术落地
尽管每周两小时的课堂仍是传统的由老师主讲的授课方式,但是基于个人研究,方建勋老师将书法艺术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每节课几乎都用两百多张图片来讲解不同书法类型的特色,使玄妙的艺术体验“接地气”了。他认为:“如何让艺术、书法这些玄的东西能够尽可能说清楚,一种方式就是去找事实根据,尤其课堂上有好多同学是习惯了实证研究的。那我们就通过图片比较的方式来让这种体验直观化。”在课上,学生们可以通过鸟儿飞翔的图片来体验汉简的飘逸感,能够同时比较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书法来品味王的俊秀、颜的宽博。
方建勋老师用“鸟”的图片讲解汉简
除了体会到具体书法的特色,短短两小时的书法课更想带大家领略中国书法的悠久历史与深厚积累:在成百上千的书法作品中,在精彩纷呈的文人故事里,老师和学生们一同思考着更深刻的审美艺术问题——没有鲜艳颜色、没有复杂造型的笔画如何能体现出美感?一种不被广泛应用的字体为什么被作为艺术受到喜欢、审美价值在哪儿?
在最亲近的生活里体验书法
书法课远远不止于教学楼里的两小时。方建勋老师表示:“最初的课堂设计还是偏向于一点学术和研究,后来我越来越认为这门课应该更加生动活泼点,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同学们有兴趣去接触书法。”在这样的理念下,他采取了多种方式为学生们打造贴心有趣的练习环境。
同学制作的书法书签
每学期,方建勋老师都为同学们准备了“书法材料大礼包”,包括毛笔、墨汁、毛毡等全套工具,同学们可以配合每节课的示范讲解视频进行学习。大礼包里隐藏着老师的“小巧思”——毛毡是依据学生宿舍书桌的尺寸定制的,恰好适合在宿舍练习。每节课,同学们都会领到练习用的纸张。或是方格纸,或是毛边纸,或是洒金宣纸,依据每周不同的练习需求,提供的纸张也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开课学期,老师还会别出心裁地搭配不同的“生活气”材料:秋季学期分发春节必备的对联纸,春季学期分发书签纸或者扇面……春联、书签、扇面,这些“专属文创产品”的创作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也让书法艺术与同学们的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书法材料大礼包
对于书法实践来说,老师的点拨必不可少。课堂中、微信群里都能见到同学们与老师热烈的书法交流,“名额紧张”的作业点评更是如此。每次课前,助教张露凝都会收到一大摞同学们认真临习的作业。有时,老师会从中随机抽取几份进行点评。一次,有一位同学悄悄将自己的作品递给了助教,希望能够成为获得指点的“幸运儿”之一,这份学习书法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张露凝。
同学作业
三、碰撞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酒香不怕巷子深。尽管书法课需要上到晚上八点半,仍然有很多同学、老师和校友来旁听学习。
吴志攀老师从刚开课就一直在旁听,几乎一堂课都没落下,课程内容的广博总是令他惊叹:“五年以来,课程就没有重复过,这可是了不得。”吴志攀老师并不是班上唯一的“高龄学生”。常常有两三位老教授携手从燕北园乘坐公交车往返听课,有一位已经87岁了,另两位也分别年逾花甲、古稀。听课同学不止年龄段跨的大,居住地也十分多样。在方建勋老师的印象中,最远的是曾经有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同学。在了解到这门课后,她便在来北京出差的行程中专门留出了听课的时间,听完课便坐火车回去了。
课堂座无虚席
课程如此受欢迎,也带来了“幸福的烦恼”——由于课堂人数越来越多,一些预想中的课堂设计暂时没找到好的方式实践。在未来,方建勋老师希望能跟同学们有深入的互动交流,尽量多地指导同学们的书法练习;也希望着能开展新的课堂实践,与同学们到博物馆、美术馆现场体会书法艺术……
打造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每周二晚上,陈怡州的父母都会准时点开“书法审美与实践”课程的直播链接,和教室里的女儿一起听课。一家人在课上共同领略书法艺术之美,课后还兴致勃勃地交流听课感受,以新颖的形式实现了现代版“千里共婵娟”。
由于疫情,课程在线上进行了一个学期,旁听人员也受到了限制。从去年9月开始,这门书法课开始了全网直播的尝试。2020秋季学期课程直播的观看人数可达几千人,总观看量已有数百万,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书法爱好者们纷纷成为了课程的听众。广泛的传播面让方建勋老师感到震惊:“一开始直播的压力挺大的,因为直播说错了就是说错了。但是现在想来直播还是利大于弊,能让更多人知道北大有一个书法公开课,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
四、深入
在方建勋老师看来,书法的学习远不止课堂和课堂要求的实践,校园内外更广泛的交流学习也非常重要。
在80年代的北大校园里,诗歌、音乐、书画、舞蹈等艺术活动都十分活跃。“可能那时候没那么大压力吧”,78级入学的吴志攀老师回忆道,“现在可能压力更大了。可越是压力大的时候,越需要一点调剂。”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练习书法是舒缓精神的有效方式。正如体育训练能够锻炼人的肢体协调性,审美实践则能够锻炼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它们对于完全人格的培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考虑到同学们平时在宿舍、教室练习的空间局限,方建勋老师希望能设立“校园书画坊”:“全校的师生都能使用,并且有老师义务进行值班指导。同时可以设立书法资料库,让练习必备的字帖书循环起来”, 让爱好书画艺术的师生有施展的天地。
而在几位热爱书法的校友的支持下,方建勋老师承担起了“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秘书长兼学术导师”一职,参与多个城市的的校友书法公益班。目前公益班大概有两千多人,覆盖北京、天津、深圳。甚至在美国芝加哥也有相关的校友书法组织(李跃林校友担任学术指导)。北大师生校友的书法还走出国门,与西班牙、日本、非洲等地进行交流。
结语
方老师认为,开设这门课程不仅是对北大美育传统的传承,更是对中国书法艺术乃至文化精神的传承。
书法,是汉字的世界,是笔墨的世界,是性情的世界,是生命的世界,还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从横竖撇捺的姿态到间架结构的布局,从文本字面的含义到书写者的性情与经历,所谓“见字如面”、“字如其人”,在一个个风格各异的文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跳动的生命。在这个“美”的课堂中,了解书法之美的生发历程、肌理脉络,掌握基本的书法审美知识,并切实参与五种书体的基础练习。在这一过程中,价值取向得以形塑,审美品味得以提升,能够对作品做出自己独特的审美阐释——这也是老师们对于选课同学们的期待。希望同学们在北大的学习生涯中,曾经在一门叫做“书法审美与实践”的课程中度过一段与美同行的时光。
未来,方老师还希望进一步开设篆刻课程,与书法课相辅相成,也为对篆刻艺术感兴趣的同学们提供平台。
以实践为路径,以美育为旨归。
笔墨酣畅,意趣悠长。
受访者 | 方建勋 吴志攀 张露凝 陈怡州 吴双君
采访、撰稿 | 林牧阳 陈一芃
编辑 | 陈一芃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