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战是怎么打起来的?
顾问:谈书
天降横财
——————————
我们知道欧洲大国都爱出海抢劫,不过出海这个事除了要靠自己的努力以外,还得看运气。有些国家天生运气不好,诺大的国土愣是没有好的出海口,比如说俄国。
俄国大部分海域一到冬天就会结冰: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身患“出海口不足综合症”的毛熊对任何一个能凑合用的出海口都是如饥似渴。
这其中就包括了黑海的出海口。
其实这个出海口也谈不上有多好,因为黑海是一个内海,并不直通大西洋。要想从黑海去到大西洋,得先通过狭窄的土耳其海峡进入到地中海,然后再横穿地中海,出了直布罗陀海峡才能进入大西洋。
但就是为了这么一个只能凑合用的出海口,俄国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今土耳其)从十七世纪一路干到十九世纪,大型战争不下十次。
历史上的奥斯曼帝国可不是今天那个“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人家巅峰时期的疆域横跨亚欧非三片大陆,整个黑海都是他的内海,连希腊都在他的统治下。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的土耳其人仍旧怀揣大国梦的原因,毕竟祖上确实阔过。
双方在这两百多年里各有胜负,最终俄国在1877年的战争中总算是彻底把奥斯曼打残,拿下了黑海的控制权。要不是英德奥(匈)等国的场外干涉,奥斯曼首都君士坦丁堡都得被俄罗斯给吞了。
既然是俄国赢了,那奥斯曼帝国自然就要按照他的意思签个城下之盟,这就是《圣斯特法诺条约》。
这个条约让俄国非常满意,他凭借此条约获得了随意进出土耳其海峡的权利,同时还在巴尔干半岛建立起了一个版图辽阔的“大保加利亚公国”。这个公国实际上就是俄国用来控制巴尔干半岛的白手套。
但就在这个时候,之前一直蹲在旁边看热闹的欧洲大佬们倏地一下全跳了出来,他们纷纷攥住俄国的衣袖:
“朋友,这条约可不能这么签啊~”
丛林世界没什么道理,仗是你打的,人是你死的,条约却不是你想签就能签的。
列强们不能容忍俄国彻底控制巴尔干半岛,并且十分忌惮这个超级大国自由进入地中海,于是集体向俄国施压,要取消《圣斯特法诺条约》。
眼见各方僵持不下,德国站出来当了回和事佬。1878年,在时任德国宰相俾斯麦的邀请下,各国代表前往柏林开会商讨这个局面。
西方列强处理战后秩序的套路一直都差不多,无非就是战胜国占一部分,战败国留一部分,第三方势力捞一部分,部分地区再独立一部分,最后搞出个大家都勉强接受的局面,同时还留下一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的隐患。
其中争议的焦点就是位于黑海和地中海之间,曾经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半岛:
最终经过一番艰难的扯皮,与会各国总算拉着俄罗斯重新签了个《柏林条约》,根据这个条约:
巴尔干半岛上的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黑山等国独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即波黑)仍留在奥斯曼帝国的版图内,但是得交由奥匈帝国托管。英国则分到了土耳其南面地中海上的一个叫塞浦路斯的小岛。
波黑地区归奥匈帝国托管:
《柏林条约》最大的作用就是大幅缩减了之前通过《圣斯特法诺和约》建立起来的那个“大保加利亚公国”的领土,这就相当于让俄国吐出了他在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利益。
同时,半岛上面的很多地区被赋予了独立的地位,少数像波黑和塞浦路斯这样的地区则被分而食之。
对于这个局面,奥斯曼土耳其倒是没什么好抱怨的,他们本来就是败军之将。不过俄国就没那么舒坦了。
签了《柏林条约》,俄国本来已经到手的巴尔干半岛就成了镜花水月,更糟的是,该条约还规定俄海军不得通过土耳其海峡进入地中海。
你要黑海是吧?没问题,那你们就蹲在黑海里别出来了。
俄国人回家看着条约越想越气:老子打了两百年,结果最关键的东西一个也没捞着,好处都喂给了欧洲佬。
再说了,这面子上也过不去啊,《圣斯特法诺和约》才签署没几个月就被当着所有人的面公然撕毁,这让俄国以后还怎么在道上混?
不过就在俄国怒火中烧的时候,另一边的奥匈帝国则乐得合不拢嘴。
这个国家屁事没干,只是过来开了开会就白嫖了一个波黑,深刻诠释了什么叫“见者有份”。
当然了,名义上奥匈帝国对波黑只是“暂时托管”,该地区的主权仍属奥斯曼土耳其,但这个托管期限长达二十年,里面的操作空间非常大,基本就相当于白给了。
有时候国运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
然而命运中的所有馈赠,其实都已经悄悄标好了价格。奥匈帝国吃下了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同时也就埋下了一颗会将所有人带上天的巨雷。
“契约精神”
——————————
十九世纪的欧洲各国逐步往民族国家的方向进化,一个民族构成一个国家开始成为标配,民族认同也开始抬头。
不过现实中往往会存在一个国家里有多个民族,或者一个民族分散在多个国家的情况。比如说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里就生活着很多和俄罗斯人同民族的斯拉夫人,这些人很容易因为民族认同而跟俄国站到同一条战线里。
而这正是俄国再次染指巴尔干半岛的契机。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塞尔维亚人,他们不仅也是斯拉夫人,还和俄国人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所以俄塞两国是天然的盟友。
既然都是一家人,那就一起搞事吧。
在俄国的支持下,塞尔维亚一方面大肆扩张军备,另一方面到处撺掇周边国家的塞族人搞独立,想方设法扩大版图。
俄国的策略很明显:之前的“大保加利亚”被你们这些欧洲佬给整黄了,那我就再搞个“大塞尔维亚”出来。
而在塞尔维亚身边的几个地区里,塞族人口最多的就是被奥匈帝国托管的波黑,再加上这个地区的归属本来就不明不白,于是这里就成了塞尔维亚的重点搞事目标。
1908年,《柏林条约》规定的二十年托管之期已到,在这些日子里,奥匈帝国励精图治,把波黑管理得井井有条,如今终于要把这片繁荣的热土还给他原本的祖国奥斯曼土耳其...那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托管期一到,奥匈帝国就单方面宣布吞并波黑。欧洲人的契约精神跟闹着玩似的,有借有还什么的基本都在梦里。
不过这个行为毕竟是公然撕毁协议,难道就没有后果吗?
后果还是有的,首先反对的就是奥斯曼土耳其,说好了只是限期托管,怎么就成了到期吞并?这个世界还有王法吗?
当然没有。
奥斯曼土耳其虽然委屈,但奈何国力衰微,在当时已经堕落成了一个“西亚病夫”,所以喊破喉咙也没人理。
这个时候真正闹得厉害的其实是旁边的塞尔维亚,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波黑的归属是奥匈和奥斯曼之间的事,跟塞尔维亚没有半毛钱关系。
但丛林世界从来就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塞尔维亚苦心经营塞族分离势力多年,等的就是托管期一到就在这里趁乱咬上一口,谁知竟被奥匈“先下口为强”,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虽然纸面上看塞尔维亚只是一个小国,但实际上他们比“西亚病夫”奥斯曼更难对付,因为他们背后还站着一个强大的靠山:俄国。
再说了,这个波黑当年本来就是俄国打下来的,要不是迫于列强的压力,也不会白白送给奥匈。所以你奥匈想吃掉这里,得先问问俄国的拳头同不同意。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俄国居然对奥匈帝国吞并波黑的计划视而不见,完全持听之任之的态度,难道堂堂沙俄还怕一个欧洲二流国家不成?
那倒不是,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奥匈帝国早早就给俄国人开出了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条件:
你支持我吞并波黑,我就帮你在欧洲说话,让欧洲大佬们对你开放土耳其海峡,允许你的舰队进入地中海。
事实证明盟友就是拿来卖的,俄国在得到了奥匈帝国的许诺后眼睛一亮,瞬间就把塞尔维亚晾一边去了。
不过事实也同样证明了诺言就是拿来违背的,奥匈帝国成功吞并波黑后,他们对之前给到俄国的许诺也就不提了,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一来二去,东南两大斯拉夫人被耍了个遍。
如今木已成舟,塞尔维亚气急败坏,拉着俄国要去跟奥匈帝国大干一场,但人奥匈帝国也是有靠山的:德意志帝国。
1908年的俄国刚刚经历完日俄战争的惨败,国力还在恢复中,实在下不了决心跟如日中天的德意志干一场,于是整个事件就在塞尔维亚的骂骂咧咧中不了了之了。
这个结局对于奥匈帝国来说非常完美,只是波黑人口中毕竟有40%是塞尔维亚族裔,社会稳定是个大问题。在邻国塞尔维亚的影响下,这些塞族人整天闹事,搞得奥匈帝国非常头疼,需要经常想办法去救火。
当然了,在奥匈帝国看来,最好的办法是有朝一日吞了塞尔维亚,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
史诗级秀恩爱
————————————
1914年,蠢蠢欲动的奥匈帝国决定在波黑举行大规模军演,兵锋直指塞尔维亚。演习开始的日期定为6月28日,这一天,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携王妃亲临波黑首都萨拉热窝检阅部队。
此时的国际气氛非常紧张,不过皇储夫妇二人却十分兴奋,因为他们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可以做一件在奥匈帝国首都做不到的事:夫妻驱车同游。
身为一国皇储,连和老婆一起坐个车都不行,这是什么道理呢?
这主要是因为这个王妃出身低微,她来自一个落魄的贵族,等遇见斐迪南大公的时候已经混成一个女仆了,所以不受皇室待见。
奥地利皇室不缺情种,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在年轻时就不顾母后反对迎娶茜茜公主,皇太子鲁道夫干脆和情人殉情,而替补上位的皇帝侄子斐迪南大公则不惜用后代的皇位做筹码,上演了一番惊天动地的“灰姑娘式”爱情故事:将个女仆娶进门。
可见对于政治野心不大的皇室成员来说,当不当皇帝对人生体验的提升已经没多大效果了,还是娶个自己喜欢的老婆更嗨皮。在面包管够的基础上,爱情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不过在这一天,塞族人可没有奥匈皇储夫妇那么轻松惬意,事实上他们的心里五味杂陈,因为对于他们来说,6月28日是个特殊的日子。
1389年6月28日,塞尔维亚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打得惨败,从此开始了长达5百多年的亡国史。要不是俄国打废了奥斯曼帝国,塞尔维亚现在还在他们的版图里。
所以这一天是塞尔维亚人的国耻日,在这个时候军演,无异于戳塞族人的肺管子。
1914年6月28日上午的萨拉热窝街道上,奥匈皇储的车队正浩浩荡荡的行进,突然间,围观的人群中冲出了一个刺客,将一颗炸弹扔向皇储的座驾。
不过斐迪南大公并非等闲之辈,他在关键时刻眼疾手快,抬手一挡就将炸弹挡了出去,最后仅仅是炸伤了几个随从。一时间主角光环亮瞎众人。
作为一个见过大世面的贵族,遇刺后的斐迪南面不改色心不跳,命令车队按原计划抵达市政厅,并在欢迎会场发表致辞。
一般来说遇刺这么倒霉的事情不可能在一天之内重复发生,所以演讲完后的斐迪南决定再次出门,准备乘车去医院看望刚刚在爆炸中受伤的随从。
在斐迪南走出市政大厅的那一刻,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这种平易近人和英勇无畏的人格魅力彻底征服了吃瓜群众,人群中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一个伟大领袖的光辉形象呼之欲出。
紧接着他们的车队再次出发,然后人群中又冲出来一个刺客,这次用的是手枪,砰砰砰,三发子弹被皇储夫妇分别认领,这一次皇储打出了GG。
事实证明遇刺这种事真的可以在一天之内重复发生,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现实中没有主角光环,该苟的时候还是得苟,而且不要随便秀恩爱。
刺杀斐迪南大公的凶手是恐怖组织“波斯尼亚青年党”的成员,他很快被捕,根据他的供述,这一次属于团伙作案,参与行动的刺客总数竟多达十几个。
现在问题来了,这么大规模的刺杀行动,背后的组织者是谁?
奥匈帝国认为这铁定是塞尔维亚政府干的,不过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点。
其实塞尔维亚政府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在阻止国内的极端分子出境,为的就是防止他们在这个敏感时期跑到波黑去搞事。塞国政府甚至还提醒过奥匈政府注意波黑的安全问题。
两国虽然不对付,但塞尔维亚政府不是傻子,他们暗中撺掇塞族人闹事的胆子很大,但公然刺杀奥匈皇储挑动国战的胆子是没有的。毕竟双方国力不在一个层次上,谁闲的没事喜欢拿鸡蛋碰石头玩呢?
这个道理虽然很简单,但并不重要,因为奥匈帝国早就想吞掉塞尔维亚,缺的只是个理由而已。反正皇帝的亲戚满地跑,送上门的机会不好找,现在皇储给献祭了虽然代价有点大,但对于奥匈帝国来说其实是瞌睡碰到枕头,求之不得。
另一方面,在听到这个爆炸性的头条新闻后,欧洲列强也没有太过在意。这主要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政要遇刺这种事颇为稀松平常,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
比如说俄皇尼古拉二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曾在日本被人当街砍过脑袋,德意志铁血宰相俾斯麦也在街头被人开枪射击过,当时的美国甚至都已经被干掉了三个总统……
在那个年代的西方玩政治,你要不被刺杀个几回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顶流。当然能不能活下来就看造化了。
很显然斐迪南大公的造化余额不足,但此时的奥军统帅康拉德则已经快乐加满,在他看来,奥军的铁蹄马上就可以踏进塞尔维亚,彻底解决这只待宰的羔羊了。
整装待发的奥匈军队:
命运的齿轮
———————————
奥匈帝国的实力虽然比不上英法德俄这“四大天王”,但拿捏一下塞尔维亚这种小国还是手到擒来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塞尔维亚背后的那个大佬:俄国。
跟俄国比,奥匈帝国就不是个个了。不过参照之前吞并波黑的经验,奥匈帝国相信只要盟友德国坚决支持自己,俄国就不敢怎么样。于是在1914年7月5日,他们就把求助信送到了德皇威廉二世的手中。
德奥本来就是盟友,威廉二世也自视甚高,觉得天底下没有他摆不平的事,再加上刺杀皇储这种行为威胁的是皇权,是所有欧洲皇室共同的敌人。所以威廉二世毫不犹豫的就表示了支持:放心打,谁敢来插手我就揍谁。
不过威廉二世虽然嘴巴上高调,但心理其实并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这位大爷只是想当然的认为只要自己态度足够坚决,其他国家就不敢插手,到时候奥匈帝国随便折腾一两个星期把塞尔维亚揍一顿就完事了。
“小事一桩”
看着咄咄逼人的奥匈帝国,其他列强也没闲着。7月20日,法国总统对俄国进行访问,此行的目的是确认一下两国关系的稳固,同时也对当时紧张的塞尔维亚局势进行商讨。
法国不希望被卷入战火,所以他表示各国应该将危机控制在塞尔维亚境内,也就是说法国想确保欧洲的“四大天王”不会掺和此事。
怎么个确保法呢?
法国的办法是做出一个备战的姿态,召回所有在休假的军官,以此向德国施压,避免其轻举妄动。
欧洲列强的逻辑其实都差不多:只要我的样子够狠,别人就不敢出手。
不过奥匈帝国可不管法国在干什么,在得到德国的保证后,他们觉得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自己了。于是在1914年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
这个通牒的内容非常严厉,已经严重干涉到了塞尔维亚的主权。里面居然要求塞尔维亚按奥匈帝国列出来的名单去逮捕本国的“反奥官员”,而且整个过程还得允许奥匈帝国派人参与。
如此严厉的最后通牒,奥匈帝国给予塞尔维亚的回复时间只有48个小时。
大哥你干脆直接宣战得了呗。
此时的俄国沙皇正在庆祝罗曼诺夫王朝成立300周年,他在得知这个通牒的内容后十分震惊:奥匈帝国的蛮横程度居然超过了自己!
不过震惊归震惊,沙皇并也没有往太严重的后果上想,因为巴尔干这个地方本来就是个火药桶,爆发各种冲突是家常便饭,大家早就习惯了。按过往的经验,这里无论怎么闹也不会对欧洲核心地区造成什么影响。
毕竟哪个大佬会真的为了这里的三流小国豁出去呢?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各国都拿出了自己的态度:威胁的威胁,支持的支持,围观的围观,只有塞尔维亚是真的慌了。他们看着这份最后通牒,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答应,主权没了;不答应,国土没了。
7月24日,塞尔维亚摄政王赶紧跑去恳求沙皇出手:看在斯拉夫人的面子上,拉兄弟一把~
都是兄弟,不表示一下确实说不过去,于是在第二天,沙皇批准国家进行部分动员,做个姿态,企图吓退奥匈。
动员中的俄军:
所谓“国家动员”,就是国家把资源按照战时的要求进行配置,包括征兵、拨款、筹集物资、等等...
如果某个国家进行了“全国总动员”,那战争基本就不可避免了。此时俄国搞的是“部分动员”,多少还是留了点余地。
但无论如何,战争的阴霾已经出现在欧洲上空。经验丰富的英国人很快就发现情况不对,遂在27日集结全英海军,并要求舰队官兵待命,实际上进入了备战状态。
英国海军:
而法国还在懵懵懂懂的走流程,一边劝奥匈帝国延长通牒期限,一边建议国际社会共同调查暗杀事件。他们此时还没回过味来奥匈帝国到底想干啥。
看到法国犹犹豫豫的态度,德国判断法国不会坚定的支持俄国,不足为虑。
48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左思右想的塞尔维亚终于决定认怂,接受了最后通牒的大部分条件,只是拒绝了里面干涉到本国司法和主权独立的要求,并请求奥匈帝国再考虑考虑。
外交谈判嘛,总得是有商有量,不可能一上来就让对方全盘接受你的条件。塞尔维亚如今已经是摆出了一个非常低的姿态,按正常的外交逻辑,这算是诚意十足了,接下来应该是双方坐下来开始讨价还价。
然而奥匈帝国等的就是你拒绝某些条款,只要你不是全盘接受,我就揍你。于是他们在收到塞尔维亚的回复后仅半个小时就宣布与其断交,并在第二天正式宣战。(1914年7月28日)
大哥你不按套路出牌啊。
7月30日,早有准备的奥军开始炮击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至此,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以俾斯麦为核心的一批欧洲政治家共同维系的大陆和平走向终结。
炮击贝尔格莱德的奥匈炮兵:
看到奥匈帝国居然动真格,俄皇尼古拉二世立刻下达了全国总动员令,并将军队开到俄奥边境。此时俄国动员起来的军队规模多达500万之众。
德皇威廉二世见状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理,他果断站出来履行对盟友的承诺,于7月31日向尼古拉二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刻从俄奥边境撤军。
然而手握500万雄兵的沙皇显然不是一纸空文就能吓退的,对于德国人的最后通牒,尼古拉二世根本就懒得回复。
这下威廉二世突然感觉到可能玩大了,看着在俄奥边境在源源不断集结的俄军,他犹豫了。
在边境集结的俄军:
如果此时威廉二世能够悬崖勒马,那么欧洲的未来尚可一救。然而遗憾的是,在这个时候站在他身边的不是那个纵横捭阖的俾斯麦,而是一群热血军官和扩张意愿十足的资本大佬。
于是在大家的鼓励下,威廉二世终于下定了决心。
1914年8月1日,德国全国总动员450万大军,向俄国宣战。
全国总动员中的德国:
随着欧洲两大“天王”的下场,整个大陆的安全局势急转直下。
本来法国这边还保留着一丝和平的希望,该国的无产阶级领袖让.饶勒斯一直在致力于团结各国的工人阶级反对战争。结果在7月31日的时候,让.饶勒斯被法国极端分子当街刺杀,不幸身亡,于是来自社会基层的反战力量也土崩瓦解。
法国在德国向俄国宣战后也开始全国动员,准备履行和俄国的军事盟约。
动员中的法军:
在得知法国开始全国动员后,德国在8月3日抢在法国宣战之前先对法国进行了宣战。
德国之所以急着先向法国宣战,主要是因为他们那些军事大佬的抽屉里放着一个早早就拟定好的军事部署:施里芬计划。
这个计划是专门为了应对德国被俄法两国包夹的不利形势而制定的。
按照该计划,如果德国同时与俄法交战,那就应该首先闪击法国,几个星期内搞定法国后再转过头去进攻俄国。利用俄国集结军队速度慢的特点,打个时间差,避免腹背受敌的情况。
所以只要战端一开,不管你法国宣没宣战,德国都要先干你。
德国人的动作确实很快,他们在宣战当天就对法国发起了进攻,不过因为德法边界有法国人长期经营的坚固防线,所以不好突破。为了达到闪击的效果,德国人决定取道“弱小”的比利时杀进法国本土。
所以德国在对法国宣战后的第二天,即8月4日,就又对比利时王国进行了宣战。
比利时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成为了战争的一部分,可谓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该国的江湖地位非常特殊,他从十九世纪开始就是一个中立国,是德法英之间的缓冲地带,这个中立地位受德法英俄奥五大欧洲强国的共同维护,是大佬们之间的一个重要默契。
结果德国为了实现闪击法国的效果,公然无视长期以来的默契,对这个中立国举起了屠刀。
这就坏了规矩了,简直就是礼乐崩坏。
这样的行为直接震撼了海峡对岸的大英帝国,本来英国的军事战略是“海上优势+大陆均势”。也就是我只要保证能封锁海面就行,你们欧洲打成什么样我都懒得理,如果大陆上真有国家想攻打英国,那就让法国先去阻击。
但德国对中立国比利时这么一拳下去,英国人突然就意识到,德国人的扩张是没有底线的,如果坐视他们席卷欧洲,则欧洲大陆的均势将会被打破。这是英国人万万不能接受的后果。
于是就在德国向比利时宣战的当天,英国对德宣战,数十万英军乘舰渡海。
这下“欧洲四大天王”都齐活了。又因为当时英日之间有同盟条约,所以远在东亚的日本也跟着一起对德宣战。当然,嘴巴上说为盟友两肋插刀什么的是假的,想趁机抢夺德国占领的中国青岛才是真的。
现在的情况是德国不得不在欧洲同时面对英法俄三大一流强国,压力不可谓不山大,不过他们还有一个“压舱底”的盟友:与德奥同为同盟国的意大利。
协约国阵营(英法俄)和同盟国阵营(德奥意):
意大利从德国统一战争开始就是德意志人的亲密战友,曾与他们联手对抗当时的奥地利联军。只不过那一次没发挥好,一出门就跪了,现在,证明自己的机会又来了。
然而他们这一次干脆连门都懒得出。
对面可是英法俄啊,闹的呢?我意大利中立啊,别来烦我。
意大利人在坑德国人方面从未让人失望,不过毕竟和德奥有盟约在身,所以还是得给自己的行为找个理由。
于是意大利就抓住德国主动向法国宣战这个关键点,他们表示当年签的这个军事盟约是一个防御性质的盟约,现在是德国主动去打人家,所以自己就没有义务掺和了,因此不能说我违约,我意大利的信用依然满分,欧耶。
虽然意大利任性如斯,但德国也不敢拿他怎么样,甚至还得继续哄着他,毕竟自己的朋友太少,德国佬还指望着意大利兄弟哪天能回心转意呢。不过意大利既然中立,这时候过来拉拢他的自然也会包括英法等国的势力。
那么最后到底帮谁呢?意大利人并不着急,先看看哪边赢的机会大再说。于是他们一边吃着双方送上来的好处,一边优哉游哉的开始坐山观虎斗。
到目前为止,整个战局的发展已经完全出乎德国的预料:
他们以为隔海相望的英国人不会插手,结果英国人来了;
他们以为俄国集结完部队至少需要6个星期,结果人家只用了6天;
他们以为打比利时只是走个过场,结果比利时人极其顽强,严重拖慢了德国人的进攻节奏;
更糟的是,他们以为奥匈帝国会轻松解决塞尔维亚,然后过来分担一下俄军的压力,结果奥匈这败家玩意愣是没把塞尔维亚打下来。
至于“亲密战友”意大利,居然直接撂挑子了。
德国人苦战一个月才好不容易进入法国,结果在巴黎附近的马恩河战役中再也未能更进一步,“闪击”战略彻底破产。
不能按计划快速拿下法国就导致德国陷入到了东西两线作战的窘境中。
战争打到1915年的时候,德国一度把进攻重点转向东线的俄国,结果又被俄军击退。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正是在这一年,之前一直坐山观虎斗的意大利转身投奔了英法俄。
没办法,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英法俄用大量奥匈帝国的领土给意大利开了空头支票)。
当然意大利后来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他们保持了“优势在我,一触即溃”的一贯作风,作为进攻方反被德奥联军打进领土100多公里,还拖住了大量的英法部队(为了救他),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经历过东线进攻的失败后,德国在1916年又再次把进攻重点转向西线的法国,这一次双方在法国防线的中枢凡尔登要塞彻底杠上了。这就是著名的“凡尔登战役”。
双方在凡尔登战役中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总共投入的兵力多达200余万,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士气日益低落,谁也看不到胜利的曙光。
仗打到现在,德国人在欧洲大陆已经陷入到了极其被动的境地,他们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在这个时候,威廉二世看向了大海。
海洋的权柄
———————————
其实德国海军开战之初就已经跟英国海军交过手。
一战刚开战的时候,英国海军的贝蒂少将就率领高速战列巡洋舰分队突袭了德国赫尔戈兰湾军港,结果报销了几艘正在外围执行巡逻任务的轻型战舰(赫尔戈兰湾海战)。
不过德国海军也不是一直被动挨打,首先为德国海军立功的是远在中国青岛的海外分舰队。这支舰队的主力是2艘13000吨级的“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和其他若干轻型巡洋舰。
1914年战争爆发后,日本以“英日同盟”为借口向德国宣战,并准备争夺德国占据的中国青岛。
驻扎在青岛的德国分舰队司令斯佩很清楚:这里孤悬海外,迟早是守不住的。所以虽然舍不得这个曾经投入巨资打造的基地,但他还是果断率领舰队出港,开赴太平洋打游击去了。
德属东亚舰队司令马克西米安·冯·斯佩中将:
在太平洋上,他们充分发挥了军舰“想去哪就去哪”的强大机动能力,四处猎杀和抢劫英国的商船和港口。
斯佩靠着抢夺到的港口物资以战养战,从亚洲一路杀到南美,甚至还在智利附近的科罗内尔干掉了一支前来搜捕他们的英国装甲巡洋舰编队。
自大的英国人在海外“阴沟翻船”,这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奇耻大辱。皇家海军立刻下令从本土抽调一支包括两艘精锐战列巡洋舰在内的舰队去进行截杀。
1914年12月8日清晨,斯佩舰队来到位于阿根廷东部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
他们“照例”准备开进港口准备打劫,结果一靠近就发现港口里满满当当地停着英国的战列巡洋舰编队。
而看着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气势汹汹”的德国舰队,英国人一时间目瞪口呆。他们头一天才刚刚抵达,屁股还没坐稳,正准备休整一下然后去海上进行大范围搜索,结果一觉醒来德国人自己送上门了。
德国人则是心里有一万匹草泥马奔过,没啥可说的了,赶紧扭头就跑。英国人见状立刻起床去开锅炉烧水启动蒸汽轮机,等了一个多小时蒸汽压力上来后,英舰便全速冲出港口开始追击。
全速追杀斯佩舰队的“无敌”号战列巡洋舰:
正午时分,英军的“无敌”号和“不屈”号战列巡洋舰硬是凭借傲人的高航速从德军屁股后面追杀过来。
很快,德军舰队就进入到英舰的主炮射程,斯佩眼看逃不掉,遂号令各轻巡洋舰分散跑路,跑掉一个是一个。自己则率领两艘装甲巡洋舰殿后,与英军决战至死:
“与英国海军在七海之上作英勇的斗争,发扬德意志精神,将光荣延续到底,为了国家的利益,日耳曼的尊严,我们要流尽最后一滴热血!”
不过英国的两艘战列巡洋舰毫不留情,随着16门305毫米巨炮一轮轮齐射,斯佩舰队瞬间成渣,全军覆没,斯佩本人也连同儿子一起战死。
英国战列巡洋舰将斯佩舰队撕成碎片后开始打捞俘虏:
在英国海军这种强大的威压下,德国海军行事一直十分谨慎,除了偶尔派出高速战列巡洋舰去英国海岸边骚扰一下外,大部分时间都让金贵的主力战列舰蹲在港口闭门不出,玩起了“存在舰队”。用清国大臣李鸿章的话说就是“保船制敌”。
这样的结果就是德国家门口的海域被英国海军彻底封锁,而这也正体现了海权分配的规律:一片海域的制海权只属于这片海域里最强的那支海军。
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
海域被封锁,德国就失去了和海外市场交易的能力,到1916年的时候,他们的进口额已经降至开战前的不足6成,出口更是降至不足3成。国内不要说供应军事物资了,甚至已经开始饿死人。
德国人之所以在战场上打得这么困难,除了战局发展出乎意料以外,国内物资的严重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
但话又说回来,德国海军的实力虽然不如英国,但也不弱,怎么说也是世界第二的存在。如果能找到机会战胜英国海军夺到制海权,那就可以反过来封锁欧洲列强,到时候物资不足的就是英法俄了。如此一来,整个欧洲战场的局势就可以出现逆转。
此时德国海军能投入战场的各型舰艇有99艘,英国海军是151艘,双方都很强悍,但差距也客观存在。所以对于德军来说,虽然不能总是龟缩,但硬拼也不行,得智取。
只是“智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海洋没有地形因素,大规模海战打起来就是简单粗暴的列阵对轰,玩不出太复杂的战术,这要如何“智取”呢?
德国人纷纷向海军司令波尔投去期待的目光,希望他能想出解决方案,结果这位老帅在1916年直接一病不起了...
就在这个时候,德皇威廉二世收到了海军中将莱因哈特.舍尔的一封信。这位中将在信中痛批德国海军这两年的保守怯懦、毫无作为,并表示如果让他来他就要干一票大的。更重要的是,此时的他心中已有成算。
“吾有一计,可破英贼”
(莱因哈特.舍尔)
威廉二世看后大喜过望,仿佛黑暗中迎来曙光,凛冬中盼来暖阳。
1916年初,威廉二世提拔莱因哈特.舍尔为新任海军司令,统领公海舰队(德国海军主力),剑指英国皇家海军。
正所谓养舰千日用舰一时,此时帝国军港里的钢铁巨兽们已经蓄势待发,舍尔将率领他们去践行自己筹谋已久的宏大计划。
该来的总会来,大西洋注定只会有一个主宰。
1916年5月31日凌晨1点,由5艘战列巡洋舰组成的第一侦查分队和由6艘轻巡洋舰组成的第二侦查分队以及若干驱逐舰分队从港口鱼贯而出,朝着丹麦(日德兰半岛)海域驶去。这些舰队将去完成“智取英贼”的第一个步骤。
而整个战略的“主菜步骤”自然是由公海舰队司令舍尔亲自负责,在侦查舰队出发一个多小时后,舍尔发出了命令,公海舰队的全部主力战舰拔锚起航。
怒海波涛
巨舰斩浪
成王败寇
权倾大洋
未完待续
海权系列:
(注:如果之前申请过开白的朋友不需要重复申请,因为我开的都是长白)
欢迎加入知识星球,
加入后可以进入观雨的微信讨论群
作者和顾问的微博,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