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放获取科技期刊和论文出版现状与趋势研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学家 Author 张明妍等
编者按
开放获取是全球科技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行动,其目的是促进科学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公共利用程度和科技创新效率。为了解我国在推动科技成果开放获取运动中的作用和影响,本研究统计分析了我国在开放获取科技期刊建设和科研人员发表开放获取论文两方面的情况,并与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一方面,近十年来我国开放获取期刊数量稳步增长,但与英美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开放获取期刊质量有明显提升,且高于我国所出版期刊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近十年来我国开放获取论文占所有论文的比例尽管有所增加,但仍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科研人员发表开放获取论文获得了我国政府部门的大力资助,但他们参与开放获取出版的积极性仍相对偏低。
关键词
开放获取,科技期刊
科技论文,国际比较
引言
01PAST
开放科学是推进全社会开放、共享与创新的一种新型科学传播交流模式。在国际社会的大力推动下,开放科学的传播度、认识度和影响力愈加广泛,科研生态走向开放科学的步伐也逐渐加快[1]。OECD提出开放科学的重点在于科研人员、政府、科研资助机构或科技界努力使公共资助的科研成果(出版物和科研数据)在没有或最小限制的情况下以数字形式公开获取,以提高科研透明度和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促进科研协作和科研创新的效率[2]。
自2002年《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先导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BOAI)明确提出“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 概念后,开放获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全世界范围展开。开放获取是指科研知识成果在互联网公开发布,用户可免费阅读、下载、复制、保存、传播、使用[3],其旨在促进科学文献的自由传播,被认为是迈向开放科学的第一步,也是开放科学运动中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部分[4]。随着开放获取理念的深入,开放获取运动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科学知识生产范式正在经历着从传统闭合式科学向高度开放科学范式的根本转型[5]。
自开放科学理念兴起以来,各国政府、机构都在积极推动本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欧洲国家2015年发起的“OA2020 路线图”和2018年发起“Plan S”开放获取计划旨在推动传统出版商订阅盈利模式全面向开放获取模式转型,驱使科学家们将接受机构资助的科研论文放弃在需要付费订阅的期刊上发表,实现开放获取[6],进而促进整个科学交流体系核心层面的重构[7]。有研究显示,以上开放获取计划极大提高了欧洲大部分高校论文的开放获取比例,并为大规模实现开放获取铺平了道路,欧洲很多国家都从国家层面整体推进开放获取的进程[8]。美国也制定了强制性的开放获取政策,如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在很早颁布了有关科研资助的开放获取政策,2008年出台法案要求接受资金支持且经过同行评审的已出版成果在12个月内将论文副本上传到PubMeb中心机构库,但目前美国还没有推出类似“Plan S”计划这样系统全面的开放获取政策。
我国政府一直支持全球科技信息开放共享,并且在推进科技信息开放获取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和贡献。2014年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别发布相关政策声明,要求得到公共资助的科研论文在发表后需存储到相应的知识库中,并在发表后一年内实现免费向公众开放。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第14届柏林开放获取会议上发布声明,表示支持“OA2020 路线图”和“Plan S”计划,支持公共资助项目的研究论文即时开放获取[9]。2019年科技部正式启动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科技文献工作也被纳入其中。2019 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客观上起到了开放获取出版强力加速器的作用,直接导致多数学术与科技出版商主动接受开放获取转换协议,最新相关科研成果和临床治疗信息的传播和共享成为共识[7]。疫情的暴发促进了开放获取出版的发展,几乎所有新冠病毒期刊论文均可以通过开放获取或免费全文获取方式不受限地访问[10]。
开放获取期刊作为科学知识传播和出版载体,因其具备易获取、高利用率、开放交流等特性,持续有力地推动着开放科学的发展进程[1]。DOAJ开放存取期刊目录于2003年在瑞典隆德大学推出,截至2019年底,已经收录了14566种开放获取期刊,涵盖科学、技术、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学科领域[11]。目前影响力比较大的开放获取期刊有PLoS One 、Scientific Reports等,还有一些顶级期刊也开始进行期刊开放获取,例如2014年Nature杂志旗下的NatureCommunication(自然通讯)转为完全开放获取,2015年Science也启动了旗下的开放获取期刊Science Advance(科学进展)。
分析以往围绕开放科学和开放获取出版的研究发现,以往研究主要侧重于梳理和综述欧美等国家对开放科学和开放获取出版的政策环境以及我国推进开放获取的支持政策和举措,较少研究基于计量分析描述我国在推动开放获取出版方面的情况以及在全球的相对位置,对于我国科技领域开放获取期刊建设和我国科研人员发表开放获取论文的情况还缺少基本客观的了解。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在科技领域开放获取期刊建设和科研人员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现状和趋势,并与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以反映我国在开放获取进程中的水平和地位,并根据以上情况提出改进对策建议。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02PAST
2.1 研究对象
为分析我国在开放获取期刊建设和科研人员发表开放获取论文的情况,并与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本文除中国外,还选取了欧盟(文中的欧盟指的是EU28,共计28个国家,在统计当时欧盟包括英国(2020年欧盟正式批准了英国脱欧)、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法国、加拿大、俄罗斯作为目标国家或地区,系统分析了以上这些国家或地区近十年来(2009年至2018年)在开放获取期刊和论文发表的情况,并对中国开放获取的发展情况、成就与不足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2.2 数据来源
为反映开放获取期刊建设的相对水平,科技期刊建设数据主要从InCites数据库中获取,重点统计分析了开放获取期刊数量,期刊载文量及影响因子等反映期刊质量的指标,并与科技期刊总体水平进行比较。科研人员发表开放获取论文情况统计分析了Web of Science(WOS)所收录的论文(包括Article和Review),主要分析开放获取论文数量及占比、发表论文来源期刊、论文作者所属机构以及论文受机构资助的情况。本研究主要反映了科学技术领域学科在开放获取方面的情况,在基本科学指标(ESI)学科分类基础上,将物理和空间科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生态和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工程、农业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11个学科大类的综合界定为科学技术领域学科。
开放获取期刊建设情况
03PAST
3.1 开放获取期刊统计分析
根据2019年7月Incites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ESI科学技术领域学科期刊中开放获取期刊共计1357种,占期刊总量的10.09%。欧盟、美国是开放获取期刊的主要出版国家,欧盟开放获取期刊数量为623种,占其期刊出版总量的14.07%;英国、美国开放获取期刊数量分别为307种和202种,分列世界第一、二位;中国开放获取期刊数量为57种,占中国出版期刊总量的23.55%,反映出中国在开放获取期刊建设上相对较少。中国开放获取期刊在一区的有23种,占开放获取期刊的40.35%,相比英国(36.48%)、美国(29.70%)、欧盟(25.04%)等国家或地区的所占比例是最高的,反映出中国在整体开放获取期刊建设质量上相对较好。在开放期刊影响力方面,中国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在期刊影响因子(3.05)表现仅次于英国(3.38),位居世界第二位,且明显高于中国出版期刊总体的平均水平(2.27)。在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方面,英国、美国、德国和中国的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力的水平较高。详细信息见表1。
3.2 开放获取期刊出版数量趋势分析
对2009-2018年十个国家/地区开放获取期刊出版情况进行分析,各国出版的ESI科学技术领域学科开放获取期刊数量在近十年内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自2009年至2018年,欧盟由240种期刊增加到536种,英国由111种期刊增加到306种,美国由86种期刊增加到189种。其他国家/地区的期刊数量均相对较低,其中中国由7种增加到53种,增速相对较快。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ESI科学技术领域学科开放获取期刊出版数量趋势分析
3.3 开放获取期刊载文量趋势分析
对2009-2018年十个国家/地区出版的ESI科学技术领域学科开放获取期刊载文量进行分析,载文量随着出版期刊数量的增长而稳步增长,其中英国、欧盟期刊载文量数量较多且增速较快,欧盟出版期刊载文量由2009年的32023篇增长到2018年的108970篇,其中英国所占比重最大,英国出版期刊载文量由2009年的18773篇增长到2018年的87064篇。美国2009年出版开放获取期刊载文量17397篇,2013年之后期刊载文量增速减缓,2015年被英国反超,2018年为75242篇。其他国家/地区的开放获取期刊出版数量相对较少,载文量也相对较低,其中中国载文量由952篇增加到5096篇,增速相对较快。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ESI科学技术领域学科开放获取期刊载文量趋势分析
3.4 开放获取期刊质量趋势分析
对2009-2018年十个国家/地区出版的ESI科学技术领域学科开放获取期刊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出版的ESI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因子相对较高,德国出版的ESI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因子在2013年超过英国排在第一位。中国出版的ESI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因子有较快增长,特别是在2014年以前增速较快,到2018年中国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因子仅次于德国和英国排在第三位,中国出版的ESI开放获取期刊质量近十年来有明显提升。详细情况见图3所示。
图3 ESI科学技术领域学科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因子趋势分析
科研人员发表开放获取论文情况
04PAST
4.1 开放获取论文统计分析
发表开放获取论文反映了科研人员参与开放获取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反映出在开放获取资源供给行为中的参与支持情况。2009年至2018年WOS共收录论文1334.57万篇,其中,开放获取论文411.96万篇,占总量的30.87%。
对目标国家和地区的开放获取论文占总量比例进行统计分析,英国的开放获取论文占比最高为46.62%,说明英国将近一半的论文可以通过开放获取的途径公开获得;美国开放获取论文占比42.69%,排在第二位;中国开放获取论文占比为24.2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0.87%),在目标国家中仅高于俄罗斯,反映出在中国的科研人员发表开放获取论文的热情和积极性相对不高。详细信息见图4所示。
图4 主要国家或地区开放获取论文占比情况
4.2 开放获取论文趋势分析
中国科研人员发表开放获取期刊论文的数量在近十年来持续增加,开放获取论文比例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2009年的15.75%,快速增长到2017年的29.76%,因开放滞后性等原因,2018年为28.01%。具体信息见图5所示。
图5 中国开放获取论文占比近十年的变化趋势
4.3 开放获取论文来源期刊统计
论文来源期刊可以反映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开放获取期刊的关注和认可程度,同时也可探查不同学科的期刊在开放获取中的地位和影响。我国开放获取论文主要发表在以下期刊上,包括PLoS One、Scientific Reports、Oncotarget、Optics Express、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RscAdvances、Medicine等(见图6),其中PLoS One、Scientific Reports等也是世界影响力较大的开放获取期刊。
图6 中国开放获取论文主要的来源期刊统计
4.4 开放获取论文作者所属机构分析
对作者所属机构(对论文作者所属机构的分析原则是只要署名该机构就进行计数)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国内发表开放获取论文的科研人员的机构分布情况。我国发表开放获取论文的作者主要来自以下机构,包括中国科学院(80883篇)、上海交通大学(23785篇)、北京大学(21774篇)、浙江大学(19948篇)、中国科学院大学(19894篇)、复旦大学(18405篇)、中山大学(17946篇)、清华大学(14169篇)、山东大学(12775篇)等。
4.5 开放获取论文受资助情况
欧洲一项研究发现83%的研究人员支付的APC(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论文处理费)来自研究经费,仅有12%由作者个人支付[12]。与开放获取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等直接设立项目,以资助开放获取的相关研究。我国科技领域开放获取论文最主要的资助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资助的开放获取论文数量为29万余篇,占我国开放获取论文总量的48.6%,其他资助基金还包括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等,具体如表2所示,该表列举了资助开放获取论文数量最多的前十五项资助基金。
表2 中国开放获取论文受基金资助情况
注:论文受基金资助情况的分析原则是只要标注了受基金资助的情况,统计各基金资助情况时就各自计数。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开放获取论文近十年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自2009年的4169篇快速增长到2018年的48935篇(见图7)。
图7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开放获取论文篇数
研究讨论和建议
05PAST
5.1 研究讨论
本研究通过计量分析反映了近十年来我国开放获取科技期刊建设的情况以及在国际上的相对水平,并对我国科研人员发表开放获取论文的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全面揭示了我国开放获取的发展现状和进程,比较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我国开放获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推进科技信息共享,但具体到期刊开放获取出版上仍稍显滞后,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开放获取期刊仅57种,相比欧盟623种和美国202种差距甚远,在国际开放获取出版中的份额仍很小,还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扶持。Springer Nature首席出版官Steven Inchcoombe提出,选择开放获取期刊出版方式对科研人员增加研究成果的引用、下载数量以及整体影响力都有所助益,成果可更快速地被自由、即时地发现、访问、使用、复用,支持科学研究发现[1]。从国际比较的情况看,中国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因子相对较高,位居世界第二位,而且明显高于中国所有出版期刊的平均水平,并不比非开放获取期刊的质量差。另外一个有趣的发现是,我国开放获取科技期刊处于一区的比例也是相对最高的,说明我国开放获取期刊建设的整体质量是比较好的。2019年的一项对我国期刊编辑在开放获取发展需求的调查中,发现我国出版机构已认识到期刊转型和开放获取模式重塑的必要性,期待国家建立开放获取发展环境和开放的学术期刊体系,以及亟待完善期刊转型的机制和制定相应规范[13]。随着公众对开放科学、科学研究信息公开共享、可信研究成果获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促进开放获取出版的发展更具有现实需要,对于增进研究透明与公众参与,加速成果开放及社会应用,提升国家资助研究的制度效能具有重大意义[14]。开放获取提升了大部分学科期刊的学术质量,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开放获取期刊的经费投入,构建中国特色的开放获取期刊模式[15]。
从科研人员发表开放获取论文的情况来看,我国科研人员发表开放获取论文尽管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其在所有论文的占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欧盟、美国等国家/地区的差距较大,反映出我国科研人员对开放获取的认知和参与度不高。国内对开放获取期刊还没有建立足够的信任共识,对发表开放获取论文还没有足够的积极性。一方面,国内对开放获取发表论文的宣传激励不足,学术评价体系未能充分激励开放实践,是影响发表开放获取论文的首要因素。据了解,部分高校对开放获取期刊的论文还会采取降分区的方式处理。据2018年论文润色公司意德辑(Editage)对2085名中国科研作者的调研,仅34%的科研作者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过论文,46%的科研作者没发表过开放获取论文,还有20%的科研作者不知道开放获取期刊。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社会对开放获取论文存在质量上的担忧。Web of Science数据库撤稿文章中开放获取期刊在统计上远远高于传统发表渠道,可能存在审稿周期短、审稿不严、发文数量无限制、发文标准不高等问题[5]。一批追逐商业利益、进行虚假同行评审,或冒充知名期刊的“掠夺性期刊”扰乱了科研人员对开放获取期刊的认知和印象,进而引发科研人员对开放获取期刊的信任危机[6]。
5.2 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参与全球开放获取运动,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和论文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从推进开放获取期刊建设方面,我国科技期刊应借鉴国际开放获取期刊出版规范和模式,探索建立一批围绕新兴学科和关键技术领域的开放获取期刊,并探讨适时将现有部分科技期刊向开放获取转型的路径,扩大开放获取期刊建设规模。建立更符合知识分享和知识利用的新型开放获取期刊模式,并尝试建立更合理的APC政策、提升技术规范、打通更多利益方的服务链、积极适应市场[1]。加快开放获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高校图书馆、科研机构、学会研究会等进行开放获取平台建设,推动国内平台参与国际竞争,以便建立契合开放科学时代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期刊发展目标。同时加强开放获取的标准规范建设,提升科技期刊开放转型中的科研质量和研究诚信,扩大我国开放获取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从推进开放获取资源供给、促进科研人员发表开放获取论文参与度方面,我国应积极宣传开放获取理念,提升开放获取的社会认知度。深入研究科研人员在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动机,提升和深化科研人员对开放获取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进一步规范学术行为,提升开放获取论文发表质量,提升科研人员参与开放获取的信任共识。促进公众的科研参与,使开放获取的成果最大程度惠及社会公众,同时发挥公众参与的社会监督作用,促进科研人员恪守科研诚信,开展负责任的科学研究。
文章来源:
[1] 彭媛媛,黄金霞, 陈雪飞,等. 开放科学进程中的OA期刊发展:2017-2020年[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0, 32(12), 29-40.
[2] OECD. "Making Open Science a Reality", OECD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Policy Papers,No.25. [EB/OL]. OECDPublishing,Paris,2015. http://dx.doi.org/10.1787/5jrs2f963zs1-en.
[3]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认识开放获取[EB/OL].(2019-11-20)[2021-09-20].http://oa2020.cn/col.jsp?Id =116.
[4] 孙梦佳,潘雪莲,华薇娜. 我国国际期刊论文的开放获取现状——基于大规模数据的比较分析[J]. 现代情况,2021, 41(7): 168-176.
[5] 陈传夫,李秋实. 数据开放获取使科学惠及更广——中国开放科学与科学数据开放获取的进展与前瞻[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0(1): 4-13.
[6] 王子娴,王嘉昀. 新形势下开放获取出版现状与趋势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20(7): 123-129.
[7] 许洁,王子娴.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开放获取出版:现状与展望[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 32(1):14-22.
[8] 郁林羲. CWTS 排名中全球高校开放获取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 31(2):204-214.
[9] 梁偲. 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的机遇与挑战[J].出版与印刷,2020(1), 85-91.
[10] 崔宇红,王飒. 新型冠状病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数据共享机制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15):104-111.
[11] 颜靖华,郑彦宁,毛一雷,等. 国内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现状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 32(1): 28-35.
[12] ACM open (ACM's transformative model for open accesspublication) [EB/OL].(2020-06-03)[2021-09-20].https://libraries.acm.org/subscriptions-access/acmopen.
[13] 黄金霞,赵展一,王昉,等. 国际反思背景下我国科研群体OA认知画像研究[J].现代情报,2020, 40(11): 44-53.
[14] 陈传夫,李秋实. 推进中国开放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建设[J]. 图书情况知识,2020(3):11-21.
[15] 付中静. 开放获取对国际期刊学术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启示[J]. 科技与出版,2015(11): 114-117.
项目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与工程指标(2020)。
来源 | 科学家
往期热文回顾:
● 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报告(2020)丨科普事业篇:近五年全国学会科普事业综述
● 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报告(2020)丨服务科技与经济社会融合篇:近五年全国学会服务科技与经济社会融合综述
● 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报告(2020)丨智库建设篇:近五年全国学会智库建设综述
本文由丨学会服务365 xhfw_365丨精编发布
欢迎留言、分享、点赞
转载、投稿、咨询
邮箱:xhfwzx_wx@163.com
小福团微信:xft20200115
———— 猜你喜欢————
(点击蓝字跳转)
版权保护声明:
本公众号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可能会对内容做部分删节修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本号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小福团联系。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