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觉同修会】次法的重要性–对修百福的少分体会与理解

萧平实导师弟子 快乐人生99 2022-06-26

    在正觉同修会《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视频的第十集中,正莉老师阐述如何修百福,并提到:「修这个百福之业,只要修习久了,可以使人改头换面,因为可以伏除性障,使福德大大增长。」[1]末学是在经过多次熏习,且陆陆续续在一段时间极少分的实践情况下,才得以多少理解一点正莉老师所说的意涵。


    早期从《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中读到修百福的内容,并没有太大的感触,当时觉得这些好像离自己有些远,虽然知道前五思、后五思之名相,但内心仍会起念觉得有些麻烦,故只在看书时知道有十思,而在实际生活中连十思都想不齐,更何况是真正的尝试去做。后来看到导师于书中,亲教师在视频中都常常提到福德的重要性,尤其是看到《法华经讲义》第十八辑[2],导师很详细地说了如何修百福,并举了贴近生活的例子,才有点触动。


     正莉老师说:「我们先把这十种思惟的内涵先把它作一个了解,先把它记在心里,心里先有这个作意存在,这样历缘对境时才懂得要拿出来用。」[3]末学觉得比较容易做到的是赞美思、随喜思、回向思,生活中随处遇到哪怕是他人微小之善,如让座、帮忙按电梯等,心中都可以随喜,虽然有时候不一定方便口说赞叹,但是心中仍然可以随喜,并且也可以把随喜的功德再回向给对方早日修学正法、早证菩提、早成佛道,而自己所做帮助他人的,哪怕是微小善业(比如顺手指个路),也可以回向给自他成就无上菩提,《大方等大集经》卷30中开示:「是诸善根悉以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善根回向无上菩提者则不可尽,所以者何?如是善根不依三界,若依三界是则损耗,是故回向一切种智诸善根等不可得尽,是名第四正勤。」[4]如此可以使得微小之善的果报都变为无量之报,如同《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38集的视频中说:「因为不是为了求三界有的果报而行善及回向。三界有的果报终将有损耗享尽的时候,而回向成就无上菩提,将来可以利乐无量无边的众生;而且灯灯相续,因此无量无尽,这样的修行方式当然可以称作得圣财。」[5]


    当养成经常随喜、赞叹及回向的习惯后,哪怕一开始的随喜、赞叹和回向不一定是深心地作意,但一定会逐渐朝深心随喜赞叹他人、以及深心回向自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方向去转变,这个过程也一定是伴随着定力、慧力的增长。比如见他人得善利之时,观察自己内心是否有过一念的妒心?如果有,那么去观察自己是因何而有这样的一念出现,也许这背后有自己的贪、有求而不得的瞋,又或者有对对方的不喜等并以正确的知见去思惟对治。可以从深信因果的角度,或者五阴十八界空相的角度,又或如来藏清净无我空性的角度去思惟,虽然没有证悟,但还是可以通过一次次历缘对境逐渐转变;如果观察自己确实是真心的随喜而不会有妒心,那也是曾经有努力去对治过,因此不容易生起妒心。而经常的随喜赞叹以及回向,就会更容易发现做哪怕是微小善业的机会,也更容易发现他人的长处,也就会常常赞叹他人,因此更容易用四摄法去摄受对方。如果很难发现他人长处,往往是要求比较高,所以比较难认可他人,何况能用爱语去摄受对方呢?


    为善业而养成常常回向的习惯之后,再读到十思:离杀思、劝道思、赞美思、随喜思、回向思、加行净、根本净、后起净、离寻伺害、念摄受,末学有时会想:要如何得以善巧方便让对方即使现在不学佛,但可以先与佛法结个缘?或者可能慢慢进入到正法中?虽然有时做善业,想想对方的情况好像也不适合劝道,或者没有想到适合的方法,也就没有与对方说任何佛法,但是如果能常常这样思惟,偶而尝试实践,也可以增长善巧方便。如有次和几位师兄师姐一起,遇到有一位说自己家人生病了需要钱治疗的人,其中一位师姐跟他说:「可以给您钱,佛是大医王,您可多念阿弥陀佛,病一定会很快被治好的。”,即以方便善巧让他与佛法先结个缘。


    十善业中一一善业各有十思,现阶段这十思中能想起与做到的只有少分,偶尔可能想起三四分,虽还不一定能做到,却可以理解与确定只有这样去修行累积福德,才可以使得福德清净增长而不会漏失,也能逐渐降伏自己的性障。  虽然末学不断的尝试,但常常没做好,甚至失败,后来自己思惟检讨:「是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说的话是否恰当?下一次应该怎么做更好?」这就是加行净;也会去观察自己的心行,是否具备根本净:即做这件事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讨好他人、求他人感谢回报,还是不求回报的纯粹摄受利益他人?再观察是否落入觉观的喜乐之中:做完善业之后心中是否是有所期待的?如果对方没有任何回馈,是否会失落?如果得到他人赞美是否心中欢喜?另外也可以观察是否心中仅是为了摄受对方,而非贪为眷属?经过这些锻炼后,再遇到可以修集福德、摄受众生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善巧方便将佛法带入到生活中去引导对方,因为自己已有少分体会,较有智慧将书中、视频中的内容多少通过实际的例子与言语结合表达出来。通过不断地实践和事后的思惟修正让这些作为变成习惯,就不会觉得前五思后五思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而不断增长福德和功德。


    另,吾人亦需常常提醒与警惕自己:为什么福德极易漏失?大部分因为依于五阴而修福,不了知法界的实相,不了知福德的实相而落于世间得失的盘算上,多多少少有所执着,常常有福德而无功德,而且是有漏、缺损的福德,于是随着五阴的生灭无常而逐渐损耗殆尽。而如果能努力尽己所能地去修百福,哪怕只能做到百分之一,这样做久了,加上定力与慧力的提升,一定可以更细致地观察到自己的杂染心行,也就能不断地用正确的清净无我知见去修正。

   吾人经过持续听经、研读正法书籍以及看亲教师视频熏习正知见外,在历缘对境中用这些正知见去修持,就可以逐渐降伏自己的性障,心性日渐调柔,菩萨性日益增长,并且朝着努力求见道的方向前进,因为要能做到离寻伺害、要能了知何谓福德的真实义,了知六尘境界的虚妄性,且一定要实证如来藏、转依如来藏才能真正体验与现观。而这些在实证前后均需修持的次法,对于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们真的很重要,因次法修好,累积了足够的福德资粮作为支撑,可以得到诸佛菩萨的摄受以及善知识、善友的深厚因缘,除可实证法外,另也可以避免因为恶知识的影响、或自己的私心、慢心、瞋心作祟而退转于正法。现在《法与次法》系列视频之播出,正是广大学子的及时法雨也。


[1] 刘正莉老师,学佛之基本观念(二),《三乘菩提之法与次法》第10集。
[2] 平实导师,《法华经讲义》,第十八辑,第287-308页。
[3] 同附注1。
[4]《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三十,https://tripitaka.cbeta.org/en/T13n0397_030
[5] 高正国老师,贫道士守戒得圣财,《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38集。


更多阅读推荐:

为何释迦世尊示现成佛的过程是那样的辛苦

不抱怨的力量

我的正觉之路:正觉同修会─无相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