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蛇不知自己有毒,人不知自己有错

快乐人生99 2022-06-26
作者:不雨亦潇潇

来源:有书(ID: youshucc)

不是人生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人生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写道:

“人类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条路:

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改变,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

这种改变不只是知识,还包括自我认知和性格。”

人生是一场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探索未知,找寻自我。

然而,有些人往往会落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从而变得固执、拧巴,甚至倒行逆施。

我们唯有打破这个怪圈,才能获得真知,实现自我提升。

越无知,越固执。

《庄子》有言: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无能,而是无知。

越无知的人,越固执,越会为自己找借口

在秦末乱世中,项羽为灭秦立下不世之功。

他自称西楚霸王,风光一时无两。

然而,他最终却败于实力弱于自己的刘邦之手,这与其无知有很大关系。

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后,即率诸侯军向关中挺进,但等他到了函谷关前,却发现刘邦早已攻破咸阳,并派兵据守函谷关。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

同时,项羽的谋士范增也指出刘邦意在天下,并劝他应该趁早杀掉刘邦。

但项羽认为刘邦不足为虑,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

有人说,无知的人总是缺少反省能力,其实,他们更缺少的是及时觉知的能力。

当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关中,可项羽却急于东归,他说道: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就算最后一败涂地,但项羽仍然有机会重返江东、东山再起,然而,此时的项羽却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选择了拔剑自刎。

他在自刎前,对身边人这样说道:“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即便是到了最后,项羽也不懂得从自身找原因,反而固执地认为:

这一切都是“天亡我也”。

这是可怜,亦是可悲。

英国作家塞·巴特勒曾说:

“无知的真正特点是:虚荣、骄矜和傲慢。”

人一无知,气象就没了,天地就小了。

无知是一种固执的自我感觉良好,它就像慢性毒药一样,慢慢地麻痹着人的神经,吞噬着人的智慧,最后让人堕入深渊。



还有七法能自他利,也就是要把七种慢给消灭掉。


所谓七种慢,包括了慢、过慢、慢过慢、我慢、高慢、卑慢和增上慢。


我们先来说明“慢”。慢的意思是说,你确实胜过别人,所以心里面有个比较高下的想法,譬如心中想:“我的境界超过他:我比他有钱,我比他年轻,比他漂亮,比他健康,比他有力气。”乃至认为比别人有权势、有地位等等。因为确实是胜过别人,所以心中生起了慢心,甚至于有时候会开口说:“我胜过他。”这就叫作慢。

 

第二种是“过慢”。过慢的“过”字是指过失,有过失的慢就叫作过慢。什么是有过失的慢呢?譬如说,前面那个人是没有过失的,因为他确实胜过别人,所以认为:“我胜过他。”虽然是慢心,但却是合乎事实的慢心,所以是没有过失的慢。


过慢则是有过失的慢,譬如说他明明没有胜过别人,却颠倒事实而开口说:“我胜过他。”其实他只是和对方一样而已,却说:“我胜过你。”或夸口说:“他一定赢不了我。”这就是有过失的慢心。又譬如说,财产明明只是跟人家一样多,或者所证得的法其实是和别人一样一样平等的,却夸口说:“我胜过他,我的法比他胜妙。


你们都应该要来跟我学,不要去跟他学。”这就是有过失的慢。在平等的情况下而自称比人家高明,自称有过人法,所以产生了过失,这就是过慢。

 

第三个慢是“慢过慢”。慢过慢的意思是说,他的慢心是在有过失的慢心上面再增加另一个慢心。譬如第一个慢是胜过人家而自称超胜,第二个慢是和人家一样平等而自称胜过他人,第三个慢则是更增加了另一种过失:明明是输给人家,却反过来说自己是赢过人家。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本来就应该说是不如别人,假使说自己和别人相等,就已经算是有过失了,他却反而说自己是赢过人家,这里总共有三种超过本分之处,所以叫作慢过慢。


譬如说,如果今天你真的悟了,但是有个人误会佛法,落到离念灵知之中,他却反过来破斥你说:“你悟错了!你是大妄语,你得要下地狱!离念灵知心才是真心,我才是真的开悟。”那他就是慢过慢,已经不单是慢或过慢。明明比别人差很多,却自称是胜过别人,这就叫作慢过慢。

 


第四种叫作“我慢”,我慢又称为根本慢。因为这种慢心是一切慢的根本,也是一切人生来就有的:因为有“我”而生慢。譬如当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他就会比较高下,因此而觉得自己比其它小朋友要高超,这是因为有“我”而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我”的存在,他心中就很欢喜,这就是我慢。


这种凡是基于自我的存在而生起的慢心,都属于我慢。因为有“我”,所以能跑跑跳跳;因为有“我”,所以能演说佛法;“我”能作得比别人好;都是因为这个“我”有所能为,所以恃“我”而起慢,这就叫作我慢。

 

现在继续说明第五种“高慢”。所谓“高慢”的意思是说,譬如有人向别人表示自己已经得到上人法,自己超越于一切人;他因此而自高,这就是高慢,是因为觉得自己胜过一切人而产生慢心


高慢在诸地菩萨位中是不会存在的,只会存在于三贤位中。诸地菩萨不会在心里起一个念说:“我现在是全球最棒的!”他不会这样想,即使是为了显示正法而说全球只有他的法才是最胜妙的,但是他心中也不会有高慢存在,一切都只是为了摄受众生而说。


他总是拿上面的佛和大菩萨来比,就觉得:“自己的修证实在是很差!很差!要到何时才能成佛?何时才能像十地、等觉菩萨那样的证量呢?”他们都是这样想的,从来不会拿下面的人来比较,所以也就没有高慢可说,因为他心心念念想着都是“应该如何才能往上提升?要如何才能利益更多的众生呢?”


但是在三贤位中,则有时会生起这样的念头,这都会因为个人修证之高下而有差别。然而高慢现象的产生,通常都是在凡夫位中出现的多;而菩萨在证悟之后,成功地转依如来藏,高慢出现的情形就会少很多。

 

第六种是“卑慢”。卑慢是高慢的相反,因为不如别人,所以心中就自我安慰说:“他虽然赢过我,但其实也没像他讲的赢那么多啦!”这就是卑慢。明明是差别人很多,却说:“其实没差那么多!”另外还有一种卑慢:譬如当你去找以前的同参道友,你对他说:“正觉同修会的法实在太好了,你赶快来学吧!”结果这位同修说:“你们的法太深了,我根器这么差,学不来!”他心里其实知道正觉同修会的法很好,可是却因为不服气而不想来学,这就是卑慢。


卑慢是很普遍存在的,但是请您不要当面检点说:“你这样就是卑慢。”我们心里面知道就好,不必当面指出来,以免对方因为卑慢而生起瞋心,因而断了学习正法的因缘。

 

第七种就是“增上慢”。增上慢是很容易违犯的,乃至阿罗汉也无法避免,只有地上菩萨不会有增上慢。三贤位菩萨在证悟之后,相对于未悟或错悟的众生,有时也不免出现一点自我膨胀的现象,这也是增上慢。


如果自我膨胀到很严重的地步,接着就会退失而却自以为是大幅度的增上呢!


所谓增上慢就是“未得谓得”、“未证言证”。还没有得到的法,自称已经得到;还没有证得的证量,自称已经证得了,这就是增上慢。可是阿罗汉为什么被诸佛和等觉菩萨说为有增上慢呢?那是因为定性阿罗汉不能信受“佛的境界和阿罗汉有很大的差别”,他们认为:“佛是阿罗汉,我也是阿罗汉。”所以每当有人赞叹 佛陀而说:诸佛如来是如何如何有智慧、有威德、有大福德时,阿罗汉们心中总是存疑,他们认为:“佛和我们一样都是阿罗汉,解脱证境平等无二无别。”


所以,世尊本来并不想讲《法华经》,但是在有人三请之后不得不讲;可是正当准备开讲时,却有五千声闻人大规模的公然抗议,当众退席!世尊对这样的抗议行动默然无语,等他们都离开了,才开讲《法华经》。


然而,为什么在场的阿罗汉们都没有人出面来制止呢?这就表示阿罗汉对 佛的境界仍然是存疑的,他们怀疑自己与 佛的解脱境界是相同的?也怀疑 世尊即将宣讲的《法华经》是否言过其实?所以说阿罗汉仍然有增上慢。

 

以上所说七种慢的意涵,相信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


基本上,除了根本我慢以外,其余的六种慢,在佛门之中都是很难避免的一不小心就会违犯。菩萨在明心亲证实相以后就不会有我慢,不会恃我起慢,因为知道自我的虚妄。


譬如同修们来正觉上课,亲教师们在课程中一再宣演五阴十八界的虚妄,把大家的自我一再杀掉,杀到最后,我慢就会断除了;不过其余的六种慢却很难断除。但是请您也不必害怕,只要把握住一个原则:那就是“所说与所想都要如实”。


只要如实,就不会产生一切慢了,因为知道自己距离佛地是多么的遥远,又有什么好起慢的呢?这样一来,即使胜过别人,也不会起念说“我胜过他”,这样就不会起其余的慢了。


菩萨如果能够把这七种慢给坏灭掉,就能自利、利他。因为你没有任何的慢心,所以修行进步就会很快;而众生也因此而不会排斥你,会被你所摄受,就能从你这里得到利益。所以说,坏七慢的人能够自利、也能利他。


更多阅读推荐:

新春最吉祥之盛会

高情商经营婚姻的方式

震撼!汤加火山喷发,一个岛快没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