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抑郁症,就一定要吃抗抑郁药吗?
文/涵香
作为全国最大的抗抑郁公益组织,我们郁金香阳光会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抑郁症患者,回答大量他们提出的问题,在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中,有一个问题 ,始终是被问得最多,也是困扰抑郁症患者最深的,那就是:抑郁症患者到底该不该接受药物治疗?以及药物在抑郁症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在我们所接触过的抑郁症患者中,一直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患者不愿意吃药,不想接受药物治疗,坚持硬扛,他们总认为自己有办法通过种种自我调节(如运动、心理咨询、修禅)来治愈自身。有的甚至在症状发作后仍然坚持不吃药、硬抗,整个人非常痛苦。
而这样的患者,往往我们道理已经说尽了,但他们还是无法听进去,在分析之后,我们认为这其中可能有多种原因:
1,病耻感,吃抗抑郁药的耻辱感
2,感觉药物治标不治本
3,强调药物的副作用,更怕药物会成瘾
4,始终相信心病需要心来医的重要性,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缺乏科学理解
5,不排除有些心理咨询师为了凸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在和抑友咨询中,灌入抑郁症无需药物治疗论(这里要提到一点:我们曾遇到很多郁友反应,在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咨询时,心理咨询师都有让他们停药、告知心理咨询才能根治抑郁症的劝解,这是有误导来访者嫌疑的)
所以,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全面解读关于抑郁症该不该服药、如何服药。
关于病耻感
很多人认为得了抑郁症是一件丢人的事,从而不能接纳自己得了抑郁症的事实。病耻感的存在,让他们从心底里抗拒吃药、住院,因为他们觉得,一吃药,一住院,似乎就是在提醒自己:你是个病人。
而事实是,抑郁症已经在你的身体里已经存在了,它就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怕它,排斥它,无异于掩耳盗铃,而且甚至还喂养了它,放大了它的作用。自己跟另外一个自己较劲,会导致严重的内耗、拉低自己的能量。
所以,抑郁症不是你的敌人,接纳它,跟它做朋友,和平相处,是抑郁症康复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把去医院看病吃药,当成像是去看头痛发烧一样正常,才是最好的心态。
关于药物治标不治本
除了极端排斥药物需要警惕,另一种情况也同样危险,那就是:过度依赖药物,把康复的希望全全寄托在药物和医生身上,用一种托付心态来面对疾病。
药物救命,认知救心。面对这些有托付心态的人,我们通常会说:“药物治标不治本,改变自己成长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先吃药,等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我们再来进行心理重建的工作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双重交织导致的疾病。很多时候,单靠药物治疗或是心理治疗,都是无法彻底根除抑郁症的,往往需要“双管齐下”、“多管齐下”。
关于抑郁症到底该不该吃药
那么,得了抑郁症,就一定得吃抗抑郁药吗?答案是否定的。 到底该不该吃药,要结合具体的病情。
①轻度抑郁症,可以不吃药
如果是首次发作的轻度抑郁症,是可以自发缓解的,不需要吃药,可以通过学习和心理咨询走出来。
如果患者的睡眠基本还可以,没有自杀自伤行为,进食正常,那么一般属于轻度抑郁,这时可以给自己1到2个月的时间进行积极的调整,如果情况没有进一步加重甚至缓解了,可能就暂时不需要服用抗抑郁药了。
对于轻度的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对于解除疾病的维持因素非常有帮助,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所以患者不妨给自己一点时间先尝试认知行为治疗。国内的大多数精神科医生由于不重视心理治疗,而偏重药物治疗,常常只要患者一确诊抑郁就开始给药,其实这是不合理的。
但是如果在此过程中,病情进一步加重了,出现了消极的想法或者饭吃不下水喝不下,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就另当别论了。此时就必须采用服药治疗。
②中度以上抑郁症患者,建议采用药物治疗
如果抑郁症愈发严重,那么患者大脑的生化过程通常会发生变化,长期的负向情感在大脑里积累,对这一现象产生了一定影响。而吃药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较快的调整大脑的生化过程,使它们恢复正常。
③有家族史的抑郁症患者,建议采用药物治疗
对于有家族史的抑郁症患者,不能只做心理治疗。这类患者更可能是因为生物遗传性而导致患有抑郁症,此时则需要药物治疗。
④生活中遭遇重大事件的抑郁症患者,建议采用药物治疗
有些患者生活中近期有重大的事件,如考试升学或结婚等,这时需要快速改善病情,那么早点服药可以好的快一些。
所以,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是否该用药治疗,需要结合具体的病情。如果是首次发作的轻度抑郁,可以尝试自我调节。如果自我调节无效建议直接去医院看医生。对于中度以上抑郁症患者而言,必须要把吃药治疗作为首要的治疗手段。
关于药物副作用和成瘾性
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而和抑郁症的痛苦相比较,抑郁症药物的副作用实在是微乎其微的。而且你要这样想:只要能让我情绪稳定,能让我正常工作生活,吃这一点点苦,又怕什么?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是都需要终身服药吗?
其实,很多抑郁症患者是人为地放大了药物的副作用。当你打心底里你不再排斥它,相信它会起效,它给你带来的副作用也会小得多。
那么,又有患者要问了:长期吃抗抑郁药会不会产生依赖性?
很多专家医生的观点是:抗抑郁药没有成瘾性,不会形成药物依赖。
对抗抑郁药有所顾虑的朋友,有些是服用抗抑郁药一段时间后,被骤然停药所产生的撤药反应吓到。有些病友的撤药反应很严重,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联想到电视里说的吸毒人员戒毒时的戒断症状,害怕自己产生药物依赖。而继续服药之后,这些症状便有所缓解,愈发感觉“这药是不能停了”。
其实,并不是不能停药,而是停药的方法不对。是否发生撤药反应与抗抑郁药的半衰期、活性代谢产物有关,不同的抗抑郁药,撤药反应程度不一样,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相同。
对于这种情况,自我感觉已经好了,想停药的病友,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停药。
有得过重度抑郁症,后来痊愈的患者坦言:其实吃药并不可怕,而且这可能是治疗抑郁症效果最快最显著最安全也最普遍的方法。
关于心理建设
心病还需心药医,这话虽然没错。但问题是,这个心药,需要你内在有很大的能量,因为心理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久战,如果没有一份强大的内在能量,靠自我调节治愈抑郁症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很难实现。
抑郁症患者在意志力非常薄弱的情况下,看不到行动力,而没有行动,康复就是一句空话。吃药,就是把你的上半身从泥潭里拉出来,剩下的,才是成长自己。当你全身泡进泥潭里,浑身动弹不得,你又如何完成自我蜕变自我救赎呢?
关于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怎么可能做了一次就有效?关系都还没有建立,很多咨询关系都是做了一次就脱落了。
不要把聊一次两次天当成心理咨询。真正的心理咨询关系是需要付费的,因为是一个长期陪伴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技巧:催眠,沙盘,意象疗法,家排,精神分析……整个咨询通常需要十次八次的过程,甚至需要几个月,或者时间更长。
一周一次咨询,是最合理的按排。因为成长需要改变自己,而改变自己是有难度的,一周几次咨询,怎么能看到变化呢?
这里,有必要普及一个心理学知识:我们的大脑结构里,最外面的一层是智慧脑,中间一层是情绪脑,最下面的是原脑。
当我们的情绪脑起作用时,智慧脑通常就会被屏蔽掉了,所以,当一个人处于严重抑郁状态时,他听不进任何人的话,尤其是大道理。这个时候,他需要的就是药物,让自己情绪稳定下来,再来进行心理咨询。
曾经, 有一个孩子处于发病状态非常痛苦时,妈妈带他去北京看病,同时也去做了心理咨询,结果无效,从此,孩子拒绝心理咨询,拒绝与我们沟通,拒绝我们的帮助,从而影响到了自己的康复。
真正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不会无视病人的真实情况,他会建议患者先去医院,该吃药吃药,该住院住院,情绪稳定后,再来心理咨询,而不是只顾挣钱,完全否定药物的治疗作用。
最后,祝福每一个抑郁症患者通过药物+心理+运动+社会支持+其它的方式,最终走向康复!
· END ·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症都不太一样
给郁金香所有投稿及采编故事,默认可以公开
感谢分享自己康复路上的故事
有公益稿酬哦
投稿邮箱:Amy_123124@163.com
汇集了50位抑郁康复患者故事的
《回到人间》一书正在热销
欢迎大家扫扫描图片下方二维码购书
猜你还想看
郁金香阳光会互助交流QQ群:166154325
希望24抑郁热线:4001619995-2
海豚热线:0571-8802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