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阶层晋级和保级不是一回事

镇长本人 大树乡长 2021-07-03


又是一年高考。自古以来,考试都是最普遍、最容易改变命运的事。


关注小镇的朋友基本都在18岁以上,可能更多考虑自己后代高考以及成长的问题,小镇祝家里有儿女参加高考的朋友们顺利。


毋庸置疑,这个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小镇跟一位今年孩子高考的同事聊,夫妻两个70后,都是985硕士以上,其中一位还是北京某985大学教授。孩子从小就各种鸡娃,也上了海淀区顶级的中学,幼儿园的时候就各种补习,一路上为了升学制作的简历都得几百本。十几年下来光孩子的教育投入就花了一百多万,可以说一家子的近半收入全砸在孩子身上。


但就算这样,他们也没有信心孩子一定能考上985大学,只希望能上个211甚至一本就知足了。


这不是个例,还有不少同事表示孩子能考上本科就不错了,甚至离开北京到外省读普通本科也行,这几年问下来,几乎每一个人都不认为孩子能超过自己,包括学历。


这到底怎么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视教育,不说古代,就说最近几十年,几乎每一个人周围都不乏高考的获益者,尤其是没有啥依靠的。


小镇之前也说过,小镇的父母就是靠考上了大学,才成功从农村进入城市,才给了小镇再一次拔升的基础。


但是,时代变了。


一是时代的红利渐渐回归正常。


上几代之所以能够突飞猛进,关键是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给全世界带来巨大红利,其中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获利者。相比之下,中国百年战乱和那几年清理了太多中高层都是次要的。


纵使新一代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上一代,但是新一代也几乎不可能得到上几代才享有的机遇,也很难靠自己取得与上几代媲美的财富和地位。


二是中产本就是一般人努力所能达到的上限。


中产不是财务自由,包括国家在内有很多种评价标准。


小镇理解的中产可以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大概衡量: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中层次的归属和尊重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是距离高层次的自我实现还有很大距离。



简单地说,不愁吃穿、有地方住、有工作,不担心生命和财产安全,可以相对自由的追逐爱情,能够得到基本的尊重,这就是中产了。


为什么上一代觉得阶层跃升这么容易?


关键是那个时候连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都无法得到满足,中国人全部吃饱饭也才不过40年,能普遍喝得起酒也才30年,基本告别失业、下岗也不过20年而已,去政府机关办事变得容易也不过十来年,而面对洋人能够站直腰杆的时间就更短了。


自然上一代人就觉得阶层质变是一件似乎很简单的事,但这在全世界范围看一点都不简单。


阶层跃升,不仅仅看国内,更要看全世界、全人类,因为我们在一个上升最迅速的国家,所以哪怕不怎么努力,也可能超越几亿、几十亿人类,整体爬升到全球的中层。


但是再往上就难了,那是一个全球所有精英竞争的领域。


全球的精英或者说高层,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高层,中国的首富拿到全世界也是顶尖,中国的院士拿到世界也照样被尊崇。


高层次的位子是少之又少的,中国唯一可以实现的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成为人类中的中层,也就是中产。


普遍从低层次晋级到中层次的时代已经过去,再想从中层次晋升到高层次需要的是起码几代人的不断积累,以及运气。


近几十年,成功实现中层向高层跨越的人说到底运气为主。只不过成功了,就可以各种包装,比如互联网创业公司,有很多创始人之所以进了那家公司,仅仅是因为随便找了个工作,然后莫名其妙的就财富自由了。


对国家而言,真正要做的就是努力让中国人全部中产化,所以各种政策都在限制高层次的人、把资源向生活还不富裕的地区倾斜,以缩小贫富差距。而对中产关注少了很多,因为中产已经是国家能够给人民最高的普遍待遇了。


而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在中产这个最庞大的层次内,努力过的更好点,积累更多,帮助下一代能够起码不滑落,就已经是挺不错的事了。


我们的焦虑,很多是习惯了过去从低层次向中层次的跨越,把晋级以为是理所当然的;更多的是在恐惧降级到那个低层次的生活。


但是,中产的晋级不同于保级,一旦进入中产这个层次,再想降级比晋级还难,最常见的威胁就是重病了,也正因此国家格外重视医疗保障,避免因病返贫导致的降级。


一定要好好想一想,内心恐惧的、焦虑的到底是晋级还是降级?


如果不是非要财务自由、非要成为院士、成为部级以上,成为整个社会的高层,那姑且放宽下心。


我们需要放松一下了,中产的竞争是长跑不是夺命的冲刺,达到一定层次后,就不要再天天想着要跃升阶层,想是想不来的。倒不如陶冶下精神、更加热爱生活,提升下精神境界。


至于保证不掉落中产的努力,那本来就是应该的,并不难,毕竟人总是要干点事儿的吧。


其他文章推荐


■  不要透支人民对政策的期待

■  我们的城镇化已经基本到顶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