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房地产税始终在路上

镇长助理 大树乡御史 2023-07-09


历史既不是一马平川式的流水账,也不是平地里的一声惊雷,很多看起来了不得的事,实际上早已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擅长“接力赛”的我们行事风格更是如此。


4月25日,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消息一出,许多人先是惊诧,惊诧我们原来一直有在做这样的事,然后便是疑惑,疑惑这件事为什么要花十年。


有任何情绪大树都不奇怪。


因为谈及不动产,必然涉及房产。房产事大,国家过去依靠房产发展经济,个人则依靠房产提升私人财富。


任何事只要牵扯如此,那推起来就一定很难,十年之功就把家底摸清楚不容易,要不是当下形势倒逼,再晚几年也完全有可能。


首先要明确一点,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到推行房地产税,中间还有许多步要走,还有许多条件要看,当下登记完成只能说房地产税征收的前提条件进一步完善。


数据是治理的基础,有了鱼鳞图册才有可能摊丁入亩,知道有多少存量才有可能对存量征税。


征税,是古今中外加强分配最直接的方式,但有人加强分配就一定有人阻止于此。


而一旦火车开起来便势不可挡,所以精明的人不会去踩刹车,而是会尽可能拖延火车启动,拖慢“鱼鳞造册”。


进度拖慢有两点好,一是中国现在社会不再能回避一些不明不白的收入,随着法治的落实、社会的进步,这些东西需要撇清关系,而变迁需要时间。


二是拖过最佳的时间窗口。股票还在上涨的过程更好卖,因为接盘的人相信未来还会涨;同理,前几年房市还在逆势上涨时是出台房地产税最好的时机,因为有上涨空间,这种抑制房价的调节手段才不会带低楼市,能让布局平稳落地。


拖到现在如今这个房市环境,这个时候还会再去推行房地产税吗?显然时机已变得极不合适了。


宋朝时有个改革家,叫王安石,他搞了个名为“青苗法”变法,变法的初衷是在增加政府财政的同时,实现抑制民间高利贷、赈济平民和减民负担的目标。


具体怎么做呢?在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由政府出面借粮食给平民过春,收取百分之二十的利息,待到秋收以后民众再连本带利一起奉还,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避免农民被高利贷压垮破产。


然而宋朝是个“不抑兼并”的朝代,地主阶层往往和士大夫合流,他们在拥有了太大的影响力。


王安石一心为公的改革无疑是动了地主集团的蛋糕,为公家多增加一分收入便意味着地主阶层的荷包少一分收入,这份变法势必会遭到强烈反抗。


首先当然是拖延。


而王安石手段霹雳,报请皇帝一口气贬谪了一批人,于是没人在敢拖延了。


但反抗是不可能不反抗的。地主阶层接下来反抗的手段很巧妙,便是“踩油门”、“加砝码”。


变法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体恤民情,这个道德高地既然没法反驳也没法拖延了,那就变本加厉地执行,让“好”变法变成人人喊打的“坏”变法。


比如上位的执行者给下位的地方摊派任务,让地方每年都必须要完成一定量的借贷任务,结果要么就是借贷名额留给富人,要么就是强行放贷给不需要的穷人。


比如地方会以权谋私,在青苗法规定的利息基础上擅自加息,让青苗法变成了专门用来放高利贷的工具。


最终,轰轰烈烈地“青苗法”在执行的过程中搞得一地鸡毛。


变法设计再好,也得有好的环境、决心和上下一心。而路线确定之后,执行就是决定的因素。


阻力集团的手段,要么“减速”,要么“加速”。


所以,对于房地产税,暂且别抱太大希望。因为现在确实已经被拖到时机不太对了,而且接下来的阻力也并不会减小。


但是,我们终于还是向前迈出了一步,这件事虽然做了十年,但始终在做,还扎扎实实做成了,这就让我们知道,正确的路还会走下去。


最后再说一个彩蛋:如今的自然资源部部长就是当年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局的局长,“接力赛”的我们,始终在路上。


其他文章推荐


■  我们不止要向美元开炮

■  大反转真的来了吗?

■  惊涛骇浪的2023,该如何保卫我们的财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