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脾胃不好、湿气重,这个药方请牢记!
脾胃不好、湿气重,这个药方请牢记!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治痰方,由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组成。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可以用于因痰湿内停所致之咳嗽痰多,恶心呕吐,眩晕,失眠,心悸,苔白腻,脉缓濡等症。如果体虚明显或者没有绝对的水饮邪气有余的,请慎重选择。02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由广藿香、紫苏叶、苍术、陈皮、姜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组成,具有芳香化湿,温里化饮的作用。主要用于里位有湿气、寒气的情况。现在多用在暑湿所致的感冒,肠胃型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藿香正气水比较特别的一个地方是,可以用于中暑兼素体寒湿体质的情况。但如果是单纯的中暑,就不可以用了。而且现在市面上很多藿香正气水都含有酒精,酒精过敏的人要避开。也不要同时和头孢类的药物一起服用。03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白扁豆、山药、莲子、砂仁、薏苡仁、桔梗、炙甘草、橘皮组成。主治脾胃气虚挟湿证。症见四肢无力,形体虚羸,饮食不化,或吐或泻,胸脘痞塞,面色萎黄,苔白腻,脉虚缓者。也常用于止泻、止咳、虚弱体质的调养。 其中茯苓、白术、白扁豆、橘皮利水,山药、莲子、人参、炙甘草组合能补中养胃养津血的。薏苡仁味甘,微寒,可以消水肿,利肠胃,帮助消化,令人能食。桔梗常用于腹满肠鸣、腹中胁下痛。薏苡仁和桔梗都是微寒能排脓散结的药,有一些清热的作用。04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是个温里剂,适合太阴里寒的情况,也就是其脏有寒。主要表现是:吃了食物不消化,稍微吃点生冷的、凉的肚子就不舒服,肚子疼、胃痛了,腹胀腹满,呕吐,肚子发硬,拉肚子、大便稀、尿频等。一般来说不渴,不怎么想喝水,饮水量不多,如果要喝水,多喝温热水。有的还会有手脚凉、小肚子摸起来凉、怕冷等症。那么这些症状的共同点是有里寒的问题,还伴有胃虚消化不好的问题。如果你不是有里寒胃虚的情况,就不适合用附子理中丸了。如阳明里热,表现是不怕冷反怕热,口渴喜凉、口臭、腹胀、大便难、便秘等。或是寒热夹杂,上火,口臭口苦,长痘痘,心烦,也可以出现呕吐、肚子痛、大便稀等症。05五苓散
五苓散被誉为利水第一方。 适合表寒不解,里位有水热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口渴多饮,小便不利,呕吐,腹胀,咳嗽,或者失眠,或者吐泻身痛,或者吐涎沫而颠眩,有头晕的症状。遇到这种情况,就用五苓散。猪苓、泽泻、茯苓都是淡渗利水的药物,白术苦温燥湿去里位的寒饮,桂枝辛温解表。 五苓散是表里同病,偏于祛里位的水饮,是实证为主的,这提示要有绝对的水饮实邪在,如果是体质明显虚弱,或者机体功能虚弱引起的水饮上逆、气上冲,那么就不适合用五苓散了。06三仁汤
三仁汤是清代大医吴鞠通根据湿温病初期病因病机而立。适应证是:湿热留恋三焦,湿重于热者。该方适用于湿温初起,卫气同病。何为湿温?湿温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为主要特征。病起缓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三仁汤共有八味药,其中三仁合用,三焦分消,共为君药,故名“三仁汤”。杏仁化上焦之湿浊。白蔻仁化中焦之湿浊。薏苡仁化下焦之湿浊。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通草清热利水,通乳。
舌苔越是黄腻,越要加大薏苡仁的用量。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处理,谢谢!
卫生与健康好文回顾:
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 “癌症晚期”,医生说活不过个月,我为何现在依然健康?
“它”是高尿酸的“克星”,连吃1个月,排出多余尿酸,痛风不来“搅扰”
生花生和熟花生,哪种更有益?2种“新吃法”,润肺清肝、补气血~
一个坏习惯,让这些女大学生“卵巢早衰”!除了迅速衰老,还恐终身难孕~
它是日本纳豆的“老祖宗”!养血管、防痴呆、治感冒……养生无害,家家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