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绿色低碳,刚刚市委书记和大咖展开“头脑风暴”

毛庆 紫金山观察 2021-05-01
点击上方蓝字,记得关注我们!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南京是长三角特大城市,

在扬子江流域高质量发展中,

不仅要起表率作用,

还应为全国基于生态文明的高质量发展

提供思路、模式和经验。



 11月7日下午,以“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服务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牵头召开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高峰论坛。


两院院士吕建、张全兴、武强、任洪强和中科院、清华大学、东大、南工大等一批高校校长教授,一批生态环保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龙头企业负责人相聚扬子江畔的南京,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高峰论坛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理事会理事长张敬华参加论坛时表示,南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聚焦“绿色低碳”,在高质量发展、高能级城市、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等方面深化探索,在绿色空间布局、绿色产业结构、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绿树掩映下的南京城。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 摄

01

保护长江母亲河,

南京做了“四篇文章”


绿色低碳发展是时代潮流,保护长江母亲河是国之大者。


近年来,南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认识站位,增强行动自觉,扛起应有责任,突出做好长江岸线保护、污染防治攻坚、产业转型升级、绿色技术供给“四篇文章”。



长江岸线保护文章

“十三五”期间,完成1800多家“散乱污”企业整治,大力推动生态岸线修复,主城35公里岸线生产性功能基本退出,完成1.3万亩沿江绿化造林,九大滨江城市客厅加快建设。

污染防治攻坚文章

空气优良率由50%提升到70%,PM2.5浓度每立方米74微克下降到34.1微克,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不断强化,南京成为副省级城市中首个“国家生态城市”。

产业转型升级文章

2016年到2019年,南京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6.3%,“两钢两化”转移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绿色技术供给文章

把南京的科教资源优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有机结合起来,聚力打造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
一年多来,已经整合了40多家相关领域新研机构,推动建设了“生态眼”等重大平台,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孵化了一大批创新企业,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阶段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良好示范。

在长江六合龙袍段,南京栖霞山长江大桥与江上的湿地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 摄


头脑风暴前,专家们先参观了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展厅。


展厅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


展示大厅里的长江生态眼“智慧感知平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打造了天地空一体化“智慧大脑”,实现对长江南京段“水、岸、气、船、园”实时监测管理。


长江生态眼“智慧感知平台”。南报融媒体记者 毛庆 摄


解决目前长江沿岸“化工围江”情形下带来的高污染、高危险、高能耗问题,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课题,也是中心成立之初即赋予的重任。


近两年来,中心围绕破解重化围江等难题,集成开展重大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了多项基础技术和产业关键技术瓶颈,有的创新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提升了自主可控水平。



展示大厅里展示了中心集聚的一批新研机构以及一批重大应用服务场景。


微界面强化绿色化学制造平台。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


微界面绿色化工技术研究所是中心的加盟所之一。研究所自主研发了“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及装备”,可将大规模多相反应器内传质界面由厘米-毫米级尺度转变为微米级。


长江沿线现有可适用项目数百项,未来将形成百亿级产值,增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污染物减排数亿吨。


02

大咖把脉,为南京绿色发展支招

     

扬子江流域涵盖了江苏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沿江八市,是中国经济发展基础最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江地区污染排放偏高、产业结构偏重、岸线开发强度偏大、环境风险隐患多等问题愈加突出。


扬子江流域生态承载力如何?能否支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区域绿色发展水平?

 论坛上,专家们聚焦“绿色低碳”,分享重要观点。


论坛上,专家们分享重要观点。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摄

中心首席科学家、副主任李爱民介绍,扬子江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水土资源开发强度大,人均资源环境禀赋底子薄。


南京作为省会,承载的经济、人口较多,其生态超载程度相对严重,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支撑面临挑战。


与扬子江流域其他地市相比,南京在产业结构提质增效、绿色高质量建设等方面具有相对的领先优势。

对此,李爱民建议,
  • 南京要进一步以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优化,深化与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效;


  • 继续保持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等方面对绿色发展的贡献优势,进一步提升生态保护、增长质量以及绿色生活等板块对区域绿色发展的支撑能力;


  • 继续发挥南京科教优势,深化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路径,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突破点与着力点,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对南京社会经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

长江南京段绿意盎然。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仇向洋以《生态文明视角下南京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为题作分享。


他说,建设扬子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是把生态文明贯穿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系统工程。


位于江心洲的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 马小淋 摄


南京是扬子江城市群的龙头,在扬子江流域高质量发展中,不仅要起表率作用,还应为全国基于生态文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模式和经验。


他建议,南京应以模式创新引领发展,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角度,其中,生产上要坚持绿色产业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农业六产化。生态上要坚持环境综合治理,横向生态补偿,流域管理联动,而在生活上,则要探索共生城市、绿色交通、绿色消费等,促进扬子江流域高质量发展。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则为南京破解重化围江、推进绿色发展支招。

他说,化工产业是南京的支柱产业。“化工围江”的解决方案,不是把化工厂一关了之,而是要开展全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化工产业整体提档升级,构建绿色高端、自主可控的现代重化工产业体系,绿色产业做好提档升级的 “加法” ,绿色治理做好源头减排的“减法” ,绿色生态做好创新体系的“乘法” ,绿色布局做好区域协同的“除法” 。


其中,在绿色产业加法上,走高端化之路,提高产品附加值,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走自主化之路,向内挖潜,构建一体化内循环产业链,走科技型之路,培育中小企业成为“隐形冠军”,走可持续之路,高标准打造绿色园区。


位于江心洲的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 摄


03

未来路径:

紧扣“绿色低碳”,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张敬华提出南京要在高质量发展、高能级城市、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等方面深化探索。
这“四个高”每一个都与绿色低碳发展紧密相关,都要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取得突破。


1

在形成绿色空间布局上取得新突破。在南京未来发展中,必须更加重视凸显“绿城”特色,我们提出把玄武湖紫金山打造成世界级城市中心公园。


2

在形成绿色产业结构上取得新突破。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做减法、除法、持续推动高能耗行业转移转型,破解“重化围江”问题,另一方面,要更大力度做加法、乘法,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大力发展创新产业、绿色产业、高附加值产业。


3

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上取得新突破。立足“双循环”、着眼长三角,用市场化配置的方法,促进资源集约利用,特别是积极探索碳排放权重点工作。


4

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上取得新突破。垃圾分类、长江禁渔禁捕、鼓励绿色出行、开展光盘行动等方面,持续创新现代治理方式,丰富绿色发展实践。


麒麟有轨电车开通后成了市民绿色出新的新选择。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2019年1月,由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与南京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这是南京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重大举措。


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资料图片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心已集聚南京市40余家生态环境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加盟研究所已孵化企业508家,申请专利1106项,成为服务扬子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绿色发展的系统性技术创新力量。





张敬华要求

扬子江中心要发挥好牵头引领,强化问题导向,广泛汇聚智力资源、创新要素,加快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在绿色低碳发展中发挥支撑作用。

01

要提供更多先进思路,把绿色低碳作为重要课题,面向长三角一体化和南京城市能级提升,在产业转型、现代治理等方面开展理论探索和前沿研究,打造流域治理高端智库。

02

要引领更多关键创新,与主导产业和地标产业相结合,聚焦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开展联合科研攻关,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形成更多原创性、革命性成果,打造绿色技术策源地。

03
要推动更多成果转化,像改革开放初期调动农民积极性一样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集聚更多尖端人才,组建高水平新研机构,培育更多创新型企业,打造从理论到实践、从成果到产业的研创高地。


(紫金山观察:南京日报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公号)



往期精彩回顾



酷!南京这场展会树立行业发展风向标

这场高规格的国际论坛为何在南京召开

70年前,毛泽东批示表扬南京这场运动

全国首所,南京“芯”大学来了!

专门调研高淳,市委书记刚刚看了这些地方

谋划“新五年”,市委书记和南京企业家谈了啥

全国率先全市域推广,南京这家银行要火



文:紫金山观察记者 毛庆

编辑:紫金山观察编辑 王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