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来最好,南京怎么做到的?
进入12月的第一天,蓝天依然是南京城的“标配”,往年易发污染的秋冬季节,雾霾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头顶的蓝天、清新的空气,成为这座城市鲜明的生态底色。
南京城。南报融媒体记者 段仁虎 摄
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紫君(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从生态环境部门获悉,截至11月30日,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到281天,提前一个月完成省对市考核指标,空气质量为2013年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以来最好水平。
蓝天是最可观可感的生态福祉,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持之以恒大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
水晶天下的南京城。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让城市白天蓝天白云,
夜晚繁星闪烁。
今天,这张亮眼的成绩单,
是南京人幸福感的最好证明。
成绩:今年南京空气质量7年来最好
据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11月30日统计数据,截至当天,南京市优良天数281天,同比增加51天。
根据年初江苏省政府对各设区市下达的空气优良天数目标,南京市今年的优良天数考核目标是281天,这就表示,南京在11月30日已完成全年目标。
蓝天白云下的南京城。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空气质量改善方面,今年南京市成绩优秀——
空气优良率83.8%,同比增加14.7个百分点,PM2.5均值28.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5%,PM2.5均值全省最低。
281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中,优秀95天,同比增加43天,没有出现一天重污染天。
截至目前,今年南京大气污染物主要指标,均为2013年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以来最低浓度水平,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为近7年来最好。
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从2015年的64.4%增加到83.8%,净增19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从2015年的5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28.7微克/立方米,净减46.9%。
攻坚:全力以赴精准严管
今年夏天,有心的南京人一定记得走街串巷的大气监测走航车。
精准治气,这个“神器”功不可没,这辆由客货车改造的走航车搭载了精密采样、分析仪器,伸出车顶的采样仪吸入空气,车肚子里的仪器就能迅速分解出空气中的污染物,扬尘还是尾气还是餐饮油烟,走航车就是一个流动的监测站,快狠准“捕捉”大气污染排放。根据不同区域的污染特征,环境部门得以精准制定治污方案。
大气监测走航车。图片来源:南京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
街头巷尾,还有这些画面每个人都见过:大型雾炮车全天候巡街,不断喷出的水雾可以有效控制道路扬尘,车轮过处,不见尘土飞扬。
高架桥、主干道上,自动清扫车将路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地里,喷淋系统全天候喷洒水雾,扬尘无处可逃。
位于江北新区的新材料科技园今年以来正经历着一场“蝶变”。关停重污染企业,关停大气排放、废水处理不达标企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园区正逐步实现向绿色园区的转变。
在建邺生态环境保护调度中心,大屏幕滚动显示着全区66个大气自动监测站的实时数据。画面一转,全区大型建筑工地的监控画面尽收眼底,哪个工地施工扬尘污染,智能化的监控探头立刻可以锁定目标、自动报警,上天入地监控无死角。
建邺生态环境保护调度中心监控画面。图片来源:南京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
目前全市已有江北新区、建邺区、秦淮区等多个板块建成投用区级环境指挥调度中心,如同“天眼”,严防死守空气污染。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钱锋介绍,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蓝天保卫战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南京来说,今年的蓝天保卫战不仅是收官战,更是一场必须获胜的翻身仗。”
从市到区,南京市坚持高位推动、齐抓共管,统筹推进治气攻坚。
抓紧了一把手责任
市委主要领导每周调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研究大气攻坚推进,全市各板块党政主要领导担任重点管控区域“点位长”,定期现场视察、督办、推进,做到 “既挂帅,更出征” ,将治气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凝聚了板块合力
进一步厘清生态环境、城管、建委、公安、交通等多部门的治气职责,由市攻坚办统筹做好调度推进,既各司其职,又协同作战,各部门治气攻坚的合力不断加强。
形成了长效攻坚
◆聚焦PM2.5,全市内共配备近百台大型雾炮车,并辅以小型、微型清扫器械,不间断作业;各类工地实施“八达标两承诺一公示”,配套“智慧城建”监管平台,采取差异化管理模式,确保控尘措施落到实处。
◆聚焦臭氧污染,3月份起实施史上最严的“臭氧管控30条措施”,紧盯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实施了“一企一策”防治措施,着力解决臭氧污染难题。
航拍南京城。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今年10月起,应对秋冬污染高发季,南京部署启动了“百日攻坚”行动,据不完全统计,“百日攻坚”以来,全市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1万余人次,检查点位4985个,发现1416个环境问题、432个环境违法问题均按照程序进行了查处,为整治有序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奠定了基础。
治理:持之以恒实施系统治污
提前一个月完成优良天数考核目标,为南京打赢蓝天保卫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绩背后,是南京市不断完善生态保护机制,不断加码治气力度。
一把手管环保,高位驱动压实责任已成为南京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机制。
2018年起
南京市委主要领导同各板块书记签订“责任状”,成为污染防治第一责任人。在各个板块,按照重点区域划分空气质量点位,由板块主要领导担任“点位长”,按周调度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定期发布指标排名、强化治气攻坚考核、倒逼主体责任落实,积极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2019年下半年
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史上最严格的“大气攻坚40条措施”,落细落实35个重点区域“点位长”领导责任制,全市上下建立完善了五项大气攻坚机制,统筹推进治气工作。2020年初
为了全面加强臭氧污染防治,在国内率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专题研究出台年度臭氧污染防治方案。继续深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最大限度削减污染排放量,一直是南京大气污染防治的首要工作重点。
南京积极调整结构源头治理,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据了解,南京先后完成第二热电厂、协鑫热电、秦源热电、法伯耳关停,累计完成1247台燃煤锅炉关停或清洁能源改造,实现减煤量170万吨。全市煤耗总量从2013年峰值3490万吨逐年下降,2019年为2931万吨,下降16%。
进一步推进电力、钢铁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在全省率先完成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钢铁企业烧结机、焦炉全部达到超低排放要求。
全面整治“散乱污”,先后完成22家水泥企业、140家铸造企业、261家砖瓦企业整治,取缔关闭158家。
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8万千瓦,淘汰炼铁250万吨、炼钢360万吨、焦炭58万吨、水泥326万吨、印染5180万米、玻璃207万重量箱。
同时,开展重点区域、行业、企业VOCs专项整治,并落实“一企一策”,对数百家包装印刷企业、上千家汽车维修企业开展VOCs治理。
此外,针对汽车尾气、扬尘、餐饮等污染均滚动开展专项整治,并对全市1000多家企业和2000多家工地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差别化防控。
保卫蓝天,南京正实现从靠天吃饭到靠人努力,从人防到科技防治的转变。
南京建立了市、区、街道、社区(村)、企业五级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系统,市级层面统一指挥调度,形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问题销号的管理闭环,实现溯源追因、精准监管,构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格。
整合应用卫星、雷达、无人机、走航等技术,为确定重点污染物传输轨迹、溯源、快速精准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完善VOCs组分观测网,重点监测化工VOCs排放,对化工行业烯烃、芳香烃、醛类生产工段加大监管力度,精准溯源,精细监管,确保治气措施更有力更有效。
图为工作人员在巡检蓄热式催化氧化(CO)VOCs治理装置。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 摄
在南京,跑上街头的“雾炮车”、“清扫机”等治霾利器已不鲜见,“围挡喷淋降尘、视频监控启动”等智慧工地设施已广泛应用,科技治气成果覆盖率正逐步提高。
距离年底还有整整一个月时间,而秋冬季也正是雾霾污染一年之中最多的季节。
虽然已经完成全年优良天数目标,生态环境部门表示,依然会保持攻坚力度不减,做到“三化”:
常态化严管
加强日常的严格管理来保持、提升大气质量,而不是等空气质量差了才来管。
科学化管控优化管控等级和管控措施,尽量少采用停、限措施,在污染减排的同时尽最大可能保障企业正常生产。
精细化豁免◆严格执行秋冬季大气管控豁免制度,对达到豁免要求的企业全部豁免实施管控。◆截至目前,南京没有实施过一次大范围企业停产、施工工地停工等“一刀切”行为。继续全力守护好全市人民的蓝天福祉。
(紫金山观察:南京日报社打造的南京第一时政公号)
往期精彩回顾
文:紫金山观察记者 江瑜
编辑:紫金山观察编辑 王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