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预告 | 全空间智能GIS赋能CIM与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全空间智能GIS赋能CIM与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时间
2023年11月10日(周五)
上午08:30-11:50
地点
德清国际展览中心一期三层E307
主办单位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承办单位
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国家城市安全发展科技研究院
中地数码集团
致辞嘉宾
王增宁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亮
中地数码轮值总裁
主持人
汤 淘
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中地数码集团董事长助理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地理信息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中地数码集团董事长助理。湖北省软件企业协会副会长、湖北省土地学会理事、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协会秘书长。主要负责推动GIS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合作项目,加深校企合作、产学双赢。组织举办新中地论坛,促进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专家、学者思想交流、技术探讨,产业拓展以及创新创业孵化。深化校企合作、行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推广“高校6+1”合作方案、“中地梦工厂”孵化器等。
报告嘉宾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兼任《遥感学报》《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副主编、自然资源部/住建部和联合国UNDP/国际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专家等职。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科技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著作15部,取得专利/软著30余项,获国家部委级科技奖励20余项,还获得了首届高校GIS创新人物(2006)、中国大数据创新人物(2017)、中国智慧城市领军人物(2019)等荣誉。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及一网统管城市治理新一代的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融合3S、社会感知、物联感知、CIM/BIM、大数据、人工智能、VR等方法,创新时空智能耦合与城市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时空信息赋能,重点建设城市泛在感知与实时监测能力、虚实结合双向映射与数据挖掘知识发现能力、全生命周期模拟仿真能力、以及综合态势研判与智慧管理决策的能力,进而构建时空智能体使城市治理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全时空得以智能化提升,以达到新时期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新高度,促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党安荣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与参加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科技研发计划项目等,近年来致力于数字中国、智慧城市与智慧景区规划及文化遗产保护智慧化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出版专著与教材8部。曾获得“中国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推广先进工作者、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住建部华夏建设科技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村镇规划设计一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一等奖、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城市规划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校GIS十大创新人物奖、智慧城市先锋榜领军人物奖、地球观察科学家奖、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称号”等。
数字孪生城市信息模型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结合典型案例,首先辨析数字孪生与城市信息模型的本质内涵及其体系架构、技术特点与应用场景,涉及北京副中心、雄安新区、广州等住建部第一批试点城市;然后从政策导向、顶层设计、建设理念、评估指标、数字孪生城市等视角,梳理了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进程及其对CIM的需求,最后从新型智慧城市技术牵引和CIM建设政策推动两个维度,论述CIM对于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支撑,旨在明确CIM与新型智慧城市的关系,以及基于数字孪生的CIM对于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助力CIM和新型智慧城市发展。
金典琦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深圳城安软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城市公共安全专家,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和融合创新能力。曾任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管理处长,具有25年丰富的各类型工程项目的经验,熟悉各类大型场馆、医院、隧道、桥梁工程建设。作为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创始团队核心成员,主持深圳市风险评估,熟悉城市风险隐患状况,多次主持重大事故灾害的技术调查分析,主持研发了全国首创的建设工程安全信息化系统——“一平台四系统”(建设工程智慧建造智能监管平台、实名制与分账制管理系统、建筑废弃物智能监管系统、地铁施工监测系统),组织建立了一整套包含技术、管理等多个维度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跨界融合遥感雷达、AI、物联网等技术研发了一系列城市安全监测预警与管控技术。主持负责深圳市全市域时空信息地下空间平台建设,应邀在第十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中对《深圳市在建设领域质量安全的创新实践》作主题报告。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
数字孪生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与应用城市地下空间其隐蔽性强,底数难摸,是城市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难点和痛点。地下空间数字化是实现地下空间有效管理的最佳路径,深圳市以BIM/CIM为核心提供数字孪生城市的统一数字底座,并开展CIM地下空间建设与应用,为实现地下空间透明化管理,满足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应急管理先行先试。报告围绕深圳市CIM地下空间平台应用试点项目,介绍深圳市在CIM地下空间建设的思考和探索,为实现“看得见的地下空间,守得住的城市安全”,贡献深圳经验。
中地数码平台研发中心总经理,长期从事地理信息理论与方法研究,大型GIS基础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以及相关成果在自然资源、智慧城市、军民融合等领域的应用推广工作。
全空间智能GIS平台创新与应用GIS平台软件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软件,是国家信息化安全的重要基石,发展自主可控国产化技术和核心技术创新尤为重要。中地数码推出“双轮驱动”产品战略,其内涵是基于统一的跨平台内核,实现全国产化体系架构和X86系统架构的“双轮驱动”,构建全国产化GIS平台和全空间智能化GIS平台两大自主可控产品,促进产业全面升级。MapGIS 10.6 Pro延续“双轮驱动”产品战略,升级X86、全国产化两大产品体系,强化全空间、人工智能、跨平台、全栈开发4大技术体系,重点提升全空间三维场景构建和模型渲染、智能GIS、信创替代等方面的新能力、新特性。强化GIS服务于实景三维中国、CIM基础平台、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新应用、新场景。王 军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地质学会地下工程数字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高级工程师。从事上海自然资源信息化工作十多年,亲历上海三维城市地质信息化开发实施全过程,在上海自然资源数据底座建设、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自然资源跨领域融合整合等方面具备扎实的信息化技术功底和科技创新水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行业协会奖10多项,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专著、标准,获得多项软件著作权等。
上海数字地下城建设实践
报告主要是围绕当前上海数字地下城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首先从上海地下城的数据基础入手,详细介绍了地下城赋存环境调查、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运营监测预警,以及延伸的自然资源数据集成等相关的数据建设情况;然后从信息系统架构演进方面,系统性介绍了信息化项目开发的形势与政策、信息化规划、信息系统的技术选型等内容;在前述基础上,报告介绍了系统中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一些特色功能与关键技术应用情况等内容;报告最后对下一步增强多元数据融合、加强地下城安全预警、丰富应用服务场景等方向进行畅想与展望。
匡明星
中地数码地矿事业部副总经理,地理信息系统高级工程师,中国大数据与数学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负责地矿行业解决方案支撑及行业产品规划工作;从事地质信息化工作十余年,对省市级地质信息化工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参与了包含广东省城市地质信息管理服务、湖北省地质大数据、透视山东、武汉城市地质、成都城市地质等在内的多个省市和地区的地质信息化前期规划工作。
数字孪生地质大数据平台建设及“地质+”服务思路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地质信息化新思路,本报告从数字孪生技术、地质信息化要求两者的结合点阐述了数字孪生地质大数据平台的重点能力及平台助力传统地质领域(战略找矿、地下水、地灾等)和“地质+”领域(地下空间、环保、水利等)的典型场景,并对中地数码在地质信息化行业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期望未来能够更好地为地质行业和地质延伸领域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化技术支撑。
大会专栏
主论坛预告 | 李德仁院士:时空AI驱动创新发展——论数据、算法、算力与应用主论坛预告 |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3)
请将我设为星标★
编辑:李 娟初审:徐慧波终审:余 青
>>协会通知
“预见2023”“企业家风采”“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地信企业”“专精特新”“会员动态”等主题宣传(专栏)进行中,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欢迎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