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六:最大的公平和正义是心安

六六 正反读书 2018-11-11



作者简介六六,本名张辛,知名编剧,作家,代表作《王贵与安娜》《蜗居》《双面胶》《心术》《女不强大天不容》等;本文摘自六六随笔《只有岁月不我欺》。


01

最大的公平和正义是心安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分享学医心得,听众席上一个女学生抛给我一个问题:“每个老师都要我们做自食其力的好人。做好人的回报在哪里?你怎么理解公平与公正?”


她说,她写的文章被别人抄了,她生气而别人得意;她辛苦准备考试,别人作弊,她没拿到奖学金而作弊的人拿到了。


她说,公平公正,她放眼望去看不见。整个社会,插队的、走后门的、行贿的、耍横的,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好处,最终受伤的都是守规矩的、有底线的和脸皮薄的好人。


我想了一下,跟她说:“我在讲座开始之前,跟校长聊天,校长说最近政府给了大学95 套经适房,因为在上海这个城市,这样高的房价,哪怕教师甚至是教授都买不起房。经过几年努力,教师待遇从年均不到10 万升到近20 万,然而房价涨得更快。


我们演艺圈,小鲜肉,年方二八的,收入过亿的很多,让他们读一段古文,估计大段字都认不全。最终,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是小鲜肉还是教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这样的收入结构是否公平?从短期看不公平,从长期看,绝对公平。


绝大多数小鲜肉也就红火5~10 年,他们人生的巅峰在自己最漂亮、最力壮的时候就截止了。也许有人擅于理财不乱消费,不吸毒、不嫖娼、不滥情,能够把早年攒下的钱平安花到老,甘于过辉煌之后的平凡日子。


但绝大多数早年扬名立万者,后来日子过得都不好。即使生活看起来比绝大多数人富裕,但内心深处的失意与空虚是年收入18 万的人不曾体会过的。


那些医生教授就不一样了。他们像冬天的蜡梅般一枝独秀,多少学者医生,尤其是中医,最美好的时光在晚年——别的老人跳广场舞、与年轻人在地铁上抢座位的时候,他们学生膝下缠绕、病人求之不得,内心的喜悦与满足亦是绝大多数老人不能感受到的。



我绝大多数情况下沾枕头就能睡着,最近却睡不太好。原因是,某日开车在高架桥上,看见一只小狗张皇失措的眼神。它误入歧途了,无论怎样努力地穿越公路,都到达不了安全的彼岸。我心头一惊,然后迅速开车驶过。


之后我内疚很久。我本可以停下车来,打开双闪,指挥交通,然后把它抱上车,带它到安全的地方。但是我没有。


这不是我的责任,也不是我的错误,可我本可以做得更好。仅因为可以做得更好却没有做到,我就会内疚失眠。你觉得那些耍横的、走捷径的、抄袭的、行贿受贿的,夜里躺在床上,能安然沉睡吗?


我记得有个自首的犯人说:“妈呀!睡进牢里就踏实了。”这就是欠与还。


×× 早年被判抄袭,但依旧是很多人的偶像。当时有公平和正义吗?到如今,那些早年蒙蒙昧昧的孩子已为人父母,他们有思想有追求了,可以独立思考,再看他(××)的作品,都选择离去。他现在过得好吗?


孩子,你现在问我,世界上有公平和正义吗?我告诉你,有的。不要只看眼前。把时间轴拉开,最大的公平和正义是心安。《黄帝内经》里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疲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写作不是为了闻达于世而是为了记录心迹,备考不是为了奖学金而是为了了解自己的实力。每一件事都做到你心目中的最好,安然入睡,坚持活到百岁而耳聪目明,你就相信最大的公平和正义是心安了。



02

只有岁月不我欺


最近有朋友想投资我的戏,我说:“你千万别投,我不想害你。”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一个充满梦想的行业,能生生被资本毁成一个充满铜臭的行业。”


我在YPO(青年总裁组织)的一次小规模活动演讲中说,这个世界因为全球货币的超发和资本力量的驱动,已经变得物不所值。


20 世纪80 年代拍电视剧《红楼梦》,耗时三年,演员、导演、主创吃住在一起,从举手投足、琴棋书画开始培养戏感,大家每月就拿十几块的午餐补贴,拍出一部直到三十年后再看仍是经典的好戏,陈晓旭过后几十年都走不出林黛玉这个角色。现在谁会去看新版《红楼梦》?


而最近一部戏,以上亿的价格签下女主九十天的时间,要拍50 集以上,其中男女主角能凑一起的时间不超过五十天。你们相信这样的戏未来会有留存的价值?


我们天天都在生产垃圾。有的人生产的是物质垃圾,我们在生产精神垃圾。物质垃圾毒害环境,精神垃圾毒害思想。


有多少孩子有未来当明星的愿望?但有多少进入这个领域的孩子只是因为想当一个演员?入行的人脸整得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谁和谁都分不清,光把时间投入到外貌的拾掇上了,却忘记装裱内心和素养,大概是因为这一部分不是靠花钱就能买到的吧?


我说我想写一部律政或法政戏,完成民主法制社会的公民教育。所谓公,就是不以私的角度出发,以有利于大多数人的视角去看待社会问题乃至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要么写一写股市,看看在M2 超发的情势下人性的紧张与贪婪和利益的再分配。


别人问我:“能写点温和的吗?都这么大年纪了,说点家长里短不好?”我说:“那我写中医吧!写人在成长过程中自我认知的逐步提升和对责任的承担。这个足够安全。”


投资人不干了,拿出一大堆数据,说:“这个太小众,没有市场。现在流行魔幻和穿越,你能整个这种吗?”


我说我剧本都没有出,你如何知道好与不好?投资人说:“我们不看剧本,看趋势。趋势对了,大风口上猪都能上天。”



好吧!在这个争当猪的年代,不愿意做猪是很另类和需要勇气的。我写点故事,只能在双重夹击的缝隙中,按照大家划定的圈,捎带夹点私货。


这个行业已经背离了我从业的初衷。2013 年,有“资本家”跟我说把我未来十年打包买走,给我非常多的钱,然后带团队快速复制戏,把钱收回来。


我拒绝了。我不太明白,我这一生要这么多钱干什么?钱能买来私人飞机、大豪宅和他人的羡慕,能买来你内心的安全感吗?


我这一生,过的每一天都是我自己选择的。我年过四十,不可能为点钱把后半辈子的快乐搭进去。我不愿意我的写作因为资本驱动而背离创作本源。


当年我写作,是因为我自己觉得快乐,而读者也感到高兴,同时我还能养活自己,这是双赢的事情。我吃喝有度,不贪得无厌。让我为收视调查表写作,那是不可能的事。我兴趣爱好转移了,我去学医了。


老板问我:“你为什么对学医那么感兴趣?这跨度有点大!”我答:“它符合我对本源的追求,我因探索人和宇宙的一一对应关系而快乐,病人也因为我的用心而受益,这是我一贯的追求——双赢。我没有变,变的是环境。”


我跟我的老师说,我曾经听过一个钢琴家最美的演奏,他没什么名气,是个天生智障儿。他的曲调简单易懂:演奏《蝴蝶曲》,你会看见蝴蝶在你眼前飞舞,唾手可得;演奏《泉水曲》,你会听到瀑布敲击岩石的声音。


这就是音乐的本源。很可惜,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甚至是我们称之为白痴的手里。世界各国钢琴大赛表演的曲目都以炫技为主,都在标榜高级,估计听一百遍你都哼不出来调儿。


道就是这样迷失的。人自以为聪明,却越玩弄越繁杂,越看不懂越偏离本源

我只做一件事:追根求源,正本清源。我左右不了大环境,但我左右得了我自己。


我们每天都在自欺欺人——商业模式、安全保障、新概念……只有岁月不我欺。那些曾经热闹一时的,与本源相违背的人造的疯狂,最终都会被岁月淹没。经不起岁月考验的事情,不去做,做了也无益



03

活到老学到老,不知老之将至


乐嘉问我:“明年你中欧毕业了做什么?”我答:“我去美国学一年英语。”他诧异地问:“你英语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学?”


我答:“我离英语好还有很长的距离,顶多是对话没问题,涉及灵魂与思想的沟通就显得很没有‘被教化’。我对好几本英语原版的著作很感兴趣,可对它们的中译文本很不满意,我想学习后自己翻译。


乐嘉又问我:“那你学完英语做什么?”我答:“我想报一个心理学的博士专业。我觉得这门技艺对我写作很有帮助,也更能帮助我理性分析现象背后的成因。”


乐嘉惊叹:“你怎么有这么大动力?我认识你的这几年,你每天都在学习!你到底想干吗?!”我想在自己年老的时候,依旧能感受生命之美。


总在看中国的宣教片,鼓励儿女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说话,甚至专门为探望父母立法。这不是我要的老年——充满着弱势的怜悯,无奈的孝道重压。


我不想让我儿子一想到出于礼法道德不得不来看我就牙疼,我不想让自己老了以后活在整天期盼儿孙电话的孤单里。说实话,我也不想晚上的娱乐不是看电视就是跳广场舞。


我在国外,见过很多老年人精气神极好,打高尔夫,办party(聚会),老得很有风骨和气质,状态极佳。其实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老人,退休以后上老年大学,搞搞琴棋书画,写写回忆录,还做点滴慈善。


人在老年的时候,也许体力不及年轻人,但经验是财富和宝藏;也许记忆力不及年轻人,但智慧却无法比及——前提是你从未放弃学习。学习这种能力不单是孩童必备,还应是伴随终生的。


从社会角度说,关爱老人是正确的。因为每个人都会老,每个人都怕老无所依,一个为社会奉献了半辈子的人值得被善待。但从个体角度,你绝对可以打破这个恐惧的怪圈,前提是你永远在进步。


前几天听了海尔集团张瑞敏的演讲,赞叹这位共和国同龄人的思维敏捷和博学多才。他直到今天,都以每周阅读两本书,一年一百多本的速度在学习着。


在座的学生提问的所有跨时代、跨技术、跨领域的问题,他都有过思考并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我有时候想,能跟这样一位智者在一起学习生活,每天聆听他对世界的领悟,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在《论老年》中说,老年人不仅要保重身体,还应注意理智与心灵的健康,因此老年也得不断学习。


一个总是在这些学习和工作中讨生活的人,是不会察觉自己老之将至的。这与孔子所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一个道理。想拥有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果实累累的老年,我现在就要努力



本文摘自《只有岁月不我欺》

作者:  六六;2018-4 出版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 END >

编辑整理:正反君

文中插图来源于网络


往期经典,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北大教授:来了北大你们会大大失望的

刘震云:有远见的人走的一定是笨路

清华教授:没有文化的文化是很可怕的

白岩松:道德经你最要记住的一句话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正反读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