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鹤健:我的地理学教学实践感悟

科学EDU 2022-04-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赛杰奥 Author 朱鹤健

▲ 朱鹤健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自然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福建省“211工程”重点学科“资源与环境学”、自然地理学博士点、地理学国家理科基地的学术带头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土壤地理学研究会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著名土壤地理学与土地学家,长期致力于土壤地理学与土地资源开发的研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推动了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学科前沿性应用理论和技术支撑体系的发展。














教了六十七年书,经历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尽管教学工作没有做出很大成绩,但用心去做,获得一些感受,今天跟大家交流。让大家分享我获得地理学认识的背后故事。


01课堂视为师生互动创新的平台


课堂主要传授知识,教师居主导地位,而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在有限的课时内,该教给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认为应是培养应用知识与创新能力。

从讲授角度看,我通常把教材内容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必讲的,这主要指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原理;另一部分是可以不讲的,这大都属于叙述性内容,学生自己看得懂,讲起来又嫌烦琐的;再者是可讲可不讲,视讲授对象而定,这些内容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教师要用力讲好理论、原理的部分,讲好的指标是会引发学生思考,学会把理论、原理用于实践。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引导学生往深处去思考是衡量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倡导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创新的平台。

为了打破传统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或记那种“直贯”形式。我在讲授“地理学思维与实践”这门课,把自己对地理学的思考与实践经验,与来自五湖四海,学科背景、学缘结构、思考方式迥异的博士生们交流、分享。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形式,引导学生敞开思想,敢于对学术问题包括对教师的学术见解质疑、评说。我对学生一再表明,社会在进步,你们获得新知识机会多,完全有能力在我讲授中挑毛病,鼓励学生大胆对我所讲内容质疑,破除学生的思想束缚和“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的思维惰性,形成师生学术的交锋,课堂呈现共议问题一起一落的波浪式师生互动氛围。再辅以课外作业,从中还看到有的学生出现一些非科学的想法,我在课堂上做了点评,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加以辨识澄清,使他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化,又是另一形式的师生互动。

互动是创新的助推剂。年轻人的活力进一步激发我对地理学思想理论体系的思考与总结,使得我对地理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了科学、系统、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所构思的现代地理学思维脉络体系就更加清晰与丰满。感受到人才一代比一代强,一届比一届好,这是规律。教师工作要顺乎这个规律,期盼学生超越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互动还使我了解我所讲的内容,学生到底能接受了多少,下一步要想法在讲授方法上再做调整。我认为学生没有听懂,应该是教师没有讲好。即使原因出于学生“走神”,也应归咎于教师讲课少了吸引力。

知识创新是在全面掌握现状基础上的提高,不全面了解现状,就无从创新。所以教师说解问题应全面介绍前人研究成果中,并从中挑出要害引发学生思考。

如我讲可持续发展概念时,先把前人从生态、技术、社会等不同角度的见解概述一番。从历次讲课看,似乎好多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概念都局限于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那个条目,但大多说不清它的真义,可又不求甚解。我抓住可持续发展中良性循环、限制、公平三个要点说解,用力讲清其中道理。有的学生反馈,尽管学习可持续发展概念无数次,都不得要领,这一次才从那些条条定义中脱身而出,真正理觧可持续发展概念,并懂得应用于实践。

在本科教学讲授土壤地理学, 我总是把土壤看成我讲授知识的载体,注重思想方法的引导。所说的在剖析土壤、认识土壤运动规律、阐释土壤分类等问题上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大都可以适用于其他事物,这样学生学了这门课,不止学了这门学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例如我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土工学认为土壤是固相的,为什么土壤学把它说成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的?使学生认识到分析事物因人的需求,可有不同的着眼点。并以此为主线,把土壤的本质特征、土壤结构、土壤内在特性、土壤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串联在一起,形成记忆链,把知识学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不管博士生讲程,还是本科生讲程,师生互动创新都应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出于时差,教材通常不能完全包罗学科新进展,因此要靠教师不断阅读本学科新资料,掌握本学科发展的脉搏,及时反映在讲授的内容上。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吸收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不断总结个人在教学与科研中获得新鲜经验,有这两个“不断”才可能启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起着教师的主导作用。

                           

02教材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引擎


教书需要一本好教材,犹如演戏需要一本好剧本一样。

好教材有几点标志: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信息,不止内容新颖,而且体系有所创新。教材不同于专著,它要把基本概念交代清楚,说理要透彻,系统性要强。还要摆正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处理好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而且篇幅适当,便于学生学习。

1992年我出版的土壤地理学教材就是按这几点要求来写的,特别关注创新性。在现代,国际上土壤地理学发生重大的变革,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土壤系统分类,成为世界土壤分类的主流。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壤地理学属于地理发生分类体系,教材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土壤分类学处于系统分类与发生学分类交替时期。面对这一实际国情,出版一本既能照顾到我国长期使用发生学分类的历史,又能把握本学科发展趋势的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地理学教材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不能丢了历史,学生学了本教材还能看懂历史各时期的土壤地理学论述。另一方面又要把握未来,学生学了本教材能通晓本学科的新趋势。而两者又不是对等的,应有所倾斜,要从以新替旧的角度来编写教材。

将两种思路迥然不同的分类制融会在一个教材中,这不止在技术上有诸多难处,更会面临新旧学术思想矛盾冲突所带来思想障碍,因为两种分类制不单纯是分类指标上不同,更重要的是认识土壤在思想方法上的差异。发生学分类是从生物气候带为主因素的环境来识别土壤,而土壤系统分类则是从土壤本身属性来识别土壤。显然,从方法论上来看,后者科学性更强。然而一种思想方法的转变是很不容易的,何况前一种思想方法已有一定历史基础。这就造成了新教材体系的难度,也是本学科发展带来的特有问题。

我对这一点作了长期的探索,1985年出版的《世界土壤地理》,已为此转变打下基础,构成新教材体系雏形,但不急于编写新教材,仍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求索。及至1988年,才把本教材的编写大纲提出来。1992年出版的土壤地理学教材,完全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它顺应本学科发展的总趋势,与国际同类教材接轨,又承前启后,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革力度较大,显示本教材独特风格与特色,因此本教材1995年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以教材建设为切入点,延伸到整个课程改革,构建土壤地理学系统化教学体系,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一成果要害在于有创新理念。随后这个教材又经历2009年第二版、2018年第三版的修订,二次修订都在“新”、“精”风格基础上提高,以“新”带路,在体系、内容和文字上均有所更新。教材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发行至今。由于这个教材与时俱进而创新, 才能立身于地理教育之中。

除本科生教材外,我还写了博士生教材,就是今天与你们见面的《地理学思维与实践》。

我从2011年起为博士生开设“地理学思维与实践”这门课。如何运用地理学独特的思维方法,对地理学特定问题开展研究实践,开辟一个新天地,是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但我讲课只有自制的PPT,按大纲在课堂上即席发挥,学生盼望有个书面材料,毕业后的学生仍来求索,我无以应对,感到没有尽到为师的责任,这事久久悬于心头。

由此我萌发一个念头:在2016年第六轮上课时,做了课堂录音,随后由听课的18位博士生笔录成电子材料交给我,期待由我统稿后印发。当我看到这些电子材料时,我犯难了。十八人分段各自笔录的书面材料格调不一,问题更大的是笔录书面材料口语化,文字加工的工程太大,我知难而退,把这些材料束之高阁。

然而当年许下的诺言犹响耳际,失信的遗憾一直咬噬我的心灵,总觉得半途而废,愧对我的学生,也愧对自己。于是在这些电子材料搁置半年之后,我重新鼓起勇气,迎难而上,于2017年8月完成统稿工作。博士生们的功绩不仅提供录音笔录的电子书面材料,更重要的他们的勤学精神鞭策我不敢懈怠。2017年9月我开始新学期讲课,迎来了新的18位博士生,在讲课过程中,我把本书初稿发给博士生们征求意见,他们在问题提法、文字修饰和编排格式上提出一些意见,为本教材增添光彩,可见这本教材是师生互动的产物。

这本教材2018年正式出版。

本教材体现地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一门科学的独特魅力,构建了现代地理学思维脉络体系。并引用我的研究成果作为案例,彰显地理学的 “见地及人”、“微入宏出”和“落地有声”的研究特色。有了这本教材,我讲课更加主动,用力在说理与引发学生思考上,那些叙述性内容,操作方法都可让学生们自学,讲课质量顺势提高了。这本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没有好处?,你们最有发言权,且待您们评说。依我体会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引擎,也是“育人盼腾骧”的要务,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业。尽管教材的个人奖励远不及科研成果,我仍鼓励有志从事教师的人,要热心于教材建设,因为它关系到培养人才的大事。


03强化实践教学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土壤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是这样。为此,我与同事们在20世纪七十年代,为了有一个良好的教学实践基地,对福建武夷山和戴云山两个大山带做了大量系统调查研究,弄清两个大山带的垂直分布,随后把这两个调查研究成果分别在《土壤学报》和《武夷科学》刊物上发表。两相对比,1980年确定以武夷山作为长期稳定的野外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至今已有40年历史,形成一套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规范。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好办法,我把它喻之为:“堂中授论理,野外寻验方”。所以不要小视野外实习,不能把它扔给刚工作的新老师,应该有经验的教师承担。我担任本科土壤地理学课程时,坚持亲临野外实习现场。现场指导最重要的引发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理论与知识说明现场,多问学生为什么。凡是理论学得好的学生,在实践中都显得思想活跃,思路出新,从中体会到实践创新的重要性。

1991年我开始指导地理学博士生,主要任务是教授他们写出高平水平的学位论文,我仍坚持强化实践教学是创新教育重要手段的理念。实施二个措施:一是在闽南与闽北各设立一个博士生工作站,取得有关部门的经费支持,让博士生野外工作有个好条件;二是亲临现场指导,在现场师生共商问题。

数据是研究成果的主心骨,不能空口说白话。数据除了少部分可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作为借鉴外,主要靠自己动手挖,自己第一手数据才是真功夫。地理科学数据有野外调查、GIS处理和RS 解译多种来源,要重视新兴技术的应用, GIS处理和RS 解译都得用上。但我告诫博士生:不能只停留在室内工作寻数据,强调从实地中挖掘数据,实地深挖数据是最基本的。因此在现场设计中,观察什么项目,采集数据怎么做到科学性、标准化成为师生对话的中心议题。

博士生的实践教学要求与本科生有所不同,本科生实践教学在于理论联系实际, 所谓“堂中授论理,野外寻验方”。博士生的实践教学,创新应成为主旋律。当然创新不仅来于实践教学,但实践教学是创新的诱发点与见证点。

我指导博士生寻求创新落在三个点上:1.实践前要广览研究领域内的前人研究成果,设计起点要高,不要重复前人研究。2.实践需要鲜明的理论指导,理论是魂,纲举目张,实践没有理论指导找不出问题,也得不到高水平的成果。我指导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应用了系统整体效应理论;水土保持研究应用了人地关系理论,这是创新的灵魂。3.坚持地理学视角观察问题,突显地理学特色。通过多学科、多因素、多方法和多视角的交叉,从界面上寻求创新空间。界面过程隐含着大量未被开发的环境信息、地理信息。研究界面过程能有效地研究开放系统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从而深化地理科学的理论。我指导的多个博士生做了农业资源系统耦合研究,就是基于这个想法去寻求创新空间。

我指导博士生研究还关注“二特”:即发挥区域特色与个人学术特长。举一个例子,一位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在读博士生Chris Coggins向教育部申请来我校作博士论文。这缘于我曾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做了山地利用的学术报告,引起他的兴趣,要求我指导他的论文。我从“二特”考虑,选择人为干扰相对较小的闽西梅花山地区为基地,突出福建区域特色,又鉴于他在土地利用方面有一定知识底蕴,确定学位论文题目为“土地利用的变迁与农业生态稳定性的关系”。研究成果表现独特,不是一般地区所能做到的。学位论文不仅在路易斯安那大学通过,而且在美国出版社出版。我尝到“二特”的好处,这个体会用于指导其他博士生也得到的验证,于是成为我指指导博士生“取胜”的一张处方。

以上所述的我指导的思路都是基于实践教学是创新的诱发点与见证点的理念而产生出来。


04勤而活读书才能把课讲活


人人都要读书,从广袤书海中萃取前人智慧与思维,是学会怎么做事与做人的基本功。作为大学教师负有教学与科研两项任务,更要读书,因此我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2003年教师节,正是我执教的50周年,写了一首自省诗,其中一句“园丁五十载,未敢寸阴荒”,这一点并不夸张。我学会在车站、码头候车室喧闹环境中能静心看书的本领,这已为我的同事所折服。

教师不仅要勤读书,而且要活读书。

回顾我过去死读书的日子,当学生的时期,在考试指挥棒下读书,只读老师要考的哪些内容,应对考试。再多一些书,就不想读。读书捆在考试的范围内。1953年初上讲坛,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去读书,只求读熟教材,上课时能朗朗上口,不忘词,就感心满意足,实际效果并不好。于是我人生相当长的时间都是在外力胁迫下被动读书。

随后教学、科研遇到一些难题需要破解,为寻求答案去读书,这时候才有一些儿主动搜索知识的想法,为特定目标,广泛收集资料,做资料卡片、读书笔记。也正是这个时候,才出现主动读书的念头,还带来读书快乐感。特别是读书有了成效,还带来成就感的愉悦,又鼓励我再读书。

要读的书是很多的,所谓书海无边。于是我每个时段读书都要确定主题。根据主题搜索书与文献来界定读书范围。哪些书与文献是通读,哪些是精读,哪些只是选读,某些章节读了就可以。有了中心主题,相关知识可以主题为中心进行联想、渗透,相互印证,起了知识的“聚合效应”,读书效率就大大提高了。这过程过去用手工操作,十分费力。现在电脑查存,方便得多。搜索之后,进行梳理。书中所说,要化成自己拥有的知识,才算心得。

我把读书心得定义为不仅能记住,还要把各家说法融合一起,梳理成能用自己文字或语言通畅表述。有时梳理成能在报刊上可以发表的读书笔记或文献综述。梳理过程自然萌生思考,往往发现各家说法不一的现象,即使统一的说法又出现认识上的历史局限性,这时学会独立思考。

我以为读完书只是人云亦云,却没有自己的见解,不算读书,或者说不算读好书。有一次我改了一位学生的作业,他对我说,这一段我是从书中抄来的,怎么也改了,我回答是我改了有哪些不对,您可以提出来,但不能把“从书中抄来”作为理由而不允许改。这例子说明有一些学生尽信书了。

读书既要尊重前人研究成果,还要催生新见解、新想法,这是读书升华的重要阶段。催生新见解的过程蕴藏许多期盼,有顺产,也会有难产,不管怎样,犹如孕妇总盼着美丽婴儿的降生。这时会利用各种时间,调动自己所积累的知识催生新见解。以至有时候会发生别人迎面招呼而毫无反应的失礼情况。奇怪的是一些新见解往往是在半夜醒来时产生的。我编写的《土壤地理学》教材的崭新体系就是在半夜醒中催生的。

《地理学思维与实践》一书中也有若干论是独立思考的产物,所以在书的前言中有一段文字交代“书中的一些论点与有的文献的提法相左,我希望通过讨论与继续实践找到正确的答案”。

有了新见解要想法通过各种方式公诸于众,不要存在丑媳妇怕见婆婆的心态,这叫验证,是读书深化的过程。别人提出这样那样的意见,甚至全部否定,都使自己再读书更有针对性,我喻之“循环加工法”。还要让新见解在众多议论中锤炼,促其成熟。我的新见解第一听众是研究生,通过青年的敏锐思想来加工自己的初成品。到了一定时候,在学术会议或刊物上发表,让同行争鸣,希望在争鸣中验证。

我在《地理学思维与实践》教材中提出的现代地理学思维脉络体系的“地理人模拟图”,授课时已有学生提醒我,这会引起争议,但是正式出版仍然保留。我认为不见太阳的苗子永远长不大。基于这一想法,我把它置于大众视野下评审,希望它能茁壮成长。


▲ 现代地理学思维脉络体系“地理人”模拟图


以上所说的我读书经历搜索、梳理、思索、新解、验证五步曲,它使我把书读活了,带来是把课教活了,如今我上课时,一般是在课前掌握授课要点,上课时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各种方式,千方百计把要讲的内容讲清讲透。所以同一内容,我每次讲授表达的语言可能有出入,但把问题讲清讲透这一基本目的总是不变的。表达语言有出入,是出于我观察授课对象水平、课堂情绪而灵活应变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得融会贯通教材。所以我真心体会到勤而活读书才能把课讲活的道理。


05教师的工作精神是搞好教学的生命根基


任何事物运动都要动力。在自然界生态系统经历着低等植物(苔藓)→草类→灌木→乔木演替过程。这是植物的自组织作用,植物能够这样不断地演进,靠的是太阳能给它的负墑值,太阳能是动力。搞好教学也要一个动力,依我体会,那就是教师的工作精神。

什么是教师工作精神?我以为是“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读书,这是搞好教学的生命根基。先谈爱教育、爱学生,两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如果教师把教育工作作为事业来追求,丢掉自己要成名的私心,就会全身心把教书育人的担子挑起来,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实施差异式教学,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期盼学生成才,爱生之情自然而生。

倘若教师有私心,尽想科学研究快出成绩,尽早成名,哪有心思花在教学上,学生只能当科研的劳动力使用,难生爱生之情。反之,如果您有爱生之心,期盼学生进步与成就,如同农民期盼有个好收成,您就会安心过着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讲课生涯而不厌烦, 甘心当教书匠,责无旁贷解学生之难,千方百计地呵护学生,期待桃李芬芳,那就会自然地爱上教育。

我有这个体会曾以“奋蹄催鞭急,育人盼腾骧芳” 述怀。我把学生看作共同创造新知识的伙伴,坚信青出于蓝必胜于蓝,学生的进步成为我快乐的源泉,爱直接面向学生讲课。我曾是“双肩挑”老师,白天忙于公务,没有时间备课,我宁可开夜车,也不轻言放弃讲课。

如今步入老年,仍依恋讲坛,醉心教学,有人不甚理解,这出于“耕耘忙作乐,只为桃李芳”的一种爱教育之心怀。每见一批学生毕业,就像农夫喜见丰收一样,策励我再作耕耘,犹似生活的滋养剂,催我奋进。每当我遇到了不愉快事情的时候,投入教学,一切烦恼皆烟消云散。

这般心情与举止的确是出于爱教育、爱学生的精神力量的支撑,也出于对民族和国家的一种责任感与感恩,这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第一代大学生必有的烙印。爱学生使我更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给学生做个好榜样。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不断教育与充实自己,为人师表悬于心头,不断提醒自己行为举止规范。

有一次出差,上了火车把行李放上架刚坐定,对座一位旅客就发问,您是当老师呀,我惊讶反问:您怎么认识我?他说您的举止像老师。此时我才知道自己身上贴有老师的标签。我语言笨拙,在不断教学实际中却练就讲课、发言能自由发挥,吸引听众。在我六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分享着年轻人的活力与创新所给予的滋养剂,一年比一年新,一年比一年好。这种良性循环使我更喜爱教育、爱学生,真心真意献身教育。

至于教师要爱读书,上面已经说过读书是教学创新的基础。但在这里提出的爱读书,与爱教育、爱学生并提,上升到精神层面,其含意就不只是个人爱好问题,要上升作为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就是说要更好为教育与学生服务而读书。

爱教育、爱学生、爱读书,这“三爱”与我结了逾半个世纪之情,现在情未了,愿今后的道路与爱随行。

今天这个小结,我说了一些故事,故事中的一些情节,可能涉嫌评功摆好,但我丝毫没有这个意图,因为我已处在“追思生平事,荣辱悉忘光”时光年段。现在只是怀着“育人盼腾骧”的心情,掏心说了这些故事,真心实意把我的经历与想法告诉您们,目的是佐证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科学,经世致用的,而且倾情说出我学习地理学的体会与教学的感悟,期盼对你们有所帮助。

你们要持批判态度,分辨是非。以我老迈之躯,已是很吃力地去追忆这些陈年往事,但我仍然认真、肯花精力去做,才有这个小结的诞生。这又为了什么?因为我爱您们。

我永远记住我的诺言:“犹记擎桅杆,后生好远航”。小结中有一些引语,出于我于2003年教师节写下的《园丁心怀》诗作,以诗明志是我国文人传统的做法,现在我把这首诗念一遍。


甫脱学生服,欣穿教习装。

堂中授论理,野外觅验方。

奋蹄催鞭急,育人盼腾骧。

夜灯勉著述,学子有华章。

园丁五十载,未敢寸阴荒。

耕耘忙作乐,只为桃李芳。

追思生平事,荣辱悉忘光。

犹记擎桅杆,后生好远航。


【相关阅读】

朱鹤健:我的地理学思维与实践

朱鹤健:地理学的魅力

朱鹤健:地理学的研究范式

朱鹤健:地理学落“地”才有声



本文为朱鹤健教授给2019级地理学博士生《地理学思维与实践》课程小结,由博士生金强,熊小玲,严小燕整理自课堂录音,2020-1-2。


ISBN 978-7-03-058592-9

责任编辑:文 杨 李嘉佳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面向地理学博士研究生讲课所积累的资料整理而成的。全书体现地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一门科学的独特魅力,构建现代地理学思维体系脉络,包括核心思想、方法论、研究方法、研究特色和着落点等,展示人地关系、系统性和空间性三个地理学核心思维的内涵及其应用成果。书中引用作者研究成果作为案例,从案例中可以看出作者运用地理学思维研究农业所做的设计、研究路线与具体方法,包括形式化语言、图解模式和数学模式,形成地理学研究范式,彰显地理学的“见地及人”和“从微观研究入手,提出宏观决策”的研究特色。书中还透过我国现代地理学的进展,看出我国地理人思维的昨天和今天,并展望发展地理学研究特色的前景。


(本文编辑:刘四旦)

更多教学服务

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学EDU




近期文章:

1、科学出版社 | 高校教师教学服务指南1.0
2、北斗巡天  圆梦全球

3、全流程!武大MBA中心教授线上课程:从论文写作、研究方法到答辩

4、案例教学 |《言语交际学案例教程》

亲爱的读者,由于微信公众号试行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科学EDU”的推送。为了不与“科学EDU”失散, 您可将“科学EDU”点亮为星标账号,并常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哦~

今天因为你的分享,让我元气满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