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什么时候算死,什么时候算活着

毒Sir Sir电影 2022-06-07


一位官员死了。


他怎么死的?


一张通告过后,可能就没有下文了。无从评判,也没人能真正理解。


今天我们的信息传播得那么快。


但信息量和透视的深度,却未必比得过从前。


不信,你看一部老片——



生之欲

生きる





01


黑泽明1952年的电影,豆瓣3万人打出9.2。


距离今天都七十年了,但放到今天很多事情上好像也都成立。


主角渡边勘治是一个小科长。


“尸位素餐”这个词就像是专门为他发明的。


30年来,他没请过假,全勤。


但这个模范科长是因为热爱工作,是为了给人民服务吗?


看看他的状态就知道了,活像一具木乃伊


每天只有三件事:盖章,看表,等下班。




这样的工作重要吗?

太重要了!

就像同僚说的,市民科一天都不能缺了他,没有渡边,没有渡边盖的章。

咱们可是一件事也干不成啊。

比如你要清空一个垃圾桶
但也需要能把垃圾桶给装满的申请书才行
印章 印章 印章


你以为成为木乃伊的只有渡边吗?

死气沉沉的,更是整个官僚系统。

1951年,日本颁布新的公共服务法,“呼吁公职人员要做居民的公仆”。

“呼吁”。

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办法,全靠基层官员的“个人觉悟”。

结果显而易见——



电影开头,因为一个水池发臭滋生蚊虫,一群妇女来到市政厅,申请将水池填平,建一座儿童公园。


民生问题嘛,看看领导怎么解决。


窗口小哥请示领导,只见领导驾轻就熟:填水塘?那要找土木科啊。



然后就此踏上“环东京政府”踢球之旅——

土木科:建公园啊?那得找公园科。

公园科:先治理,后建设,找卫生部。

你敢信?光是卫生部门,就要跑足六个。



踢完上半场,还有下半场——

紧接着,污水推给道路、道路推给城市规划、市推给区、区推给消防、消防推给儿童福利、儿童福利推给地方议员……

反正每件事,都是“其他部门”的事。



皇天不负有心人。

终点站,市长办公室。

广大人民群众来提建议,那肯定是喜闻乐见的。

来来,那个谁,把他们带去市民科。

绕了一大圈,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02

如果只是一部“官场现形记”,那么《生之欲》或许不会那么鲜活有力。

它说的,是人性要如何从死寂腐朽中重生。

既包括木乃伊一般的系统。

也包括走入绝路的人生——

男主渡边,胃癌晚期,寿命只剩半年。

被判死刑后,他破天荒请了第一次假。

而比起死亡的恐惧,更让渡边无法接受的是,工作三十年,甚至记不起做过一件真正有用的事情。



于是电影用他三次从身边人寻求慰藉的尝试,讲出了何为真正的“生之欲”

第一次,渡边得病后六神无主,迅速想到家人。

患病的事还没说,就无意中听到,儿子跟儿媳,正盘算着自己的退休金。



儿子和他竟然是如此的陌生。

渡边早年丧偶,独自拉扯大孩子。

小时候,渡边为了上班,扔下儿子独自做手术;长大了,想拉近关系,儿子却被匆忙推上战场。



渡边的夫妻之情,与儿子相处的时光,老来的天伦之乐……这些生的乐趣,一一都被夺走了。

这把年纪,他还剩什么呢?

难怪旁白一开场就说,这个男人,其实20年前就已经死了。



第二次,渡边在酒吧买醉,偶遇浪子作家。

作家代表的是另一拨年轻人。他们没有真正上过战场,反而深受消费文化和自由主义影响,看似观念开放,其实……也是另一种“得过且过”。



作家带渡边来到最时髦的赌场。

劝他及时行乐。

就像你的生命一样
这个弹珠机可以解放曾经被自己扼杀的生命
是一个理想和希望的自动贩卖机



以及最洋气的脱衣舞表演。

美好的肉体摆在面前,一生循规蹈矩的渡边,一下子就陷进去了。



但他很快就发现,性放纵的本质,依然是虚无的。

而在黑泽明的镜头下,比渡边更可悲的是舞池中央的年轻人——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虚无。

跟渡边一样,他们也是木乃伊,只不过看起来更酷罢了。



于是第三次,黑泽明终于让心如死灰的渡边,重遇基层女职员。

二十出头的东洋,受够了尸位素餐的官场。

辞掉了铁饭碗,投向玩具工厂。


东洋什么都没有,她住在小隔间,袜子破了也没钱换。


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对生活充满热情。

三班倒的996,她当然也觉得苦闷。

但比起机关单位里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

——哪怕工资更低,变数更大,工厂能至少做出某件东西,这让她觉得自己在活着。

做玩具很辛苦,但也很满足。

我只是觉得做了这些东西
可以跟全国的小朋友成为朋友
课长你也做点东西吧


不管是已经僵化的体制里,还是充满变数的体制外,没有一种生活轻而易举,没有一种答案顺手拈来。

但是天性的自由,终归要冲破牢笼羁绊。

电影中为数不多真正愉悦的时刻——

渡边走下饭店楼梯,背后是一群年轻人唱着生日歌迎接朋友。

这首生日歌,也是黑泽明送给渡边的。

因为,他即将迎来一次重生。



回到市政厅。

第一次打开了群众的书面申请,不是机械盖章,而是认真读完。

第一次带头实地考察,解决问题。

那封申请书,恰恰是待完成的污水处理申诉。



03

再往下,不难想象,是一个觉醒底层公务员,迎战整个系统的励志故事。

但出乎意料的是——

黑泽明把最热血的部分全部都省略了。

直接快进到五个月后,男主的葬礼。

渡边是觉醒了,重生了。

可周围的众人不还一样在昏睡吗?

渡边像一面镜子反照着一张张可笑可悲的嘴脸——

人见了棺材,才会掉泪,决心认真活一回;还在生的人,却选择继续“死去”。

大家不理解,公园建成了,渡边为什么会死在公园的秋千上?



媒体找上门,质问市长:

这是不是渡边的行为艺术——暗示他对政府的不满和抗议?

原来,记者发布会上,副市长对男主只字不提,功劳自己全揽。



其他官员呢?

都知道是渡边的功劳,都知道副市长虚伪,但没一个人敢站出来说。


有的,绕着弯拍马屁。


有的,趁机刷一波存在感。



指鹿为马,自欺欺人。

葬礼后半段,市长已经离开,官员们的面具还是摘不掉。

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编造起渡边转变的原因。

有人说,看见男主和东洋约会,说他是枯木逢春,想在女人面前展现自己。

有人认为,男主沽名钓誉,想在退休前做一件大事。


可就在这时。

那群申诉的妇女来了,她们是现场哭得最凶的。



众人面面相觑。

又有人说,男主为了这工程,卑躬屈膝,对小职员也恭敬有加,不像是为了名誉。



还有人说,亲眼看见男主在施工现场,因为身体劳累而昏倒。



怎么看都不像是为了一己私利。

终于,有人说出真相——

渡边一定是知道自己胃癌了,所以想在临终前,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但真相,叫不醒一群装睡的人。

众人又喊起口号。

“不能让渡边白死啊……要继承他的精神……要做好每天的工作……”

可第二天上班,没人再提起渡边。

昨晚哭得最大声的一个,也只是站了起来,想说点什么,又不敢说什么。

因为,黑泽明还埋了一层线索。

他们不是不想像渡边一样。

可所有人都知道,有些代价是自己不可能付出的。

渡边是能发挥胡搅蛮缠的精神,让各部门通力合作,搞定污水问题。



但建公园的事,就没那么简单了。

二战后的日本,性工业发展迅猛,市长作为风月场所常客,不可能不捞一笔。

他要建红灯区。

还不止是市长的事,还有背后的商和黑,都在盯着这块地。

利益盘根错节,哪里是一个小科长想好心办事就能办成的。


渡边能够让这个体系活过来一次,恰恰是因为他要死了,不怕了。

而对于那些还要继续活下去的普通人呢?

还不是又在一片死寂中继续默不作声。


04

现在,聊聊电影之外吧。

当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无言的斗争,没有在死后得到应有的缅怀,这当然是悲哀。

但再往深处想。

那些以歌颂为名的绑架,更值得我们逃离。

永远不要轻易加冕一个普通人的伟大。

不怕体制的难以撼动,怕的是逐渐麻木的人心。

怕的是——

将普通人英雄化之后,我们忘记英雄本不该成为英雄,他们跟我们一样,只是有权利贪生怕死的普通人。

我们也许无法彻底化解悲剧。

可悲剧的存在正告诉我们。

只有多一个人,不像木乃伊那样麻木地活着。

才会少一个人,必须像飞蛾那样悲壮地死去。

不要畏惧为死亡和失去而疼痛。

因为只有疼痛,才能让我们谨记。

虽死犹生和虽生犹死,只是一念之差。

就像《生之欲》结尾。

地上,是天真的孩子们,在渡边建成的公园里,肆意奔跑。

桥上,是渡边的下属,结束一天的工作,凝视公园的孩子。



有人说,这是黑泽明在暗示,只有下一代有改变未来的勇气和智慧。

但别忘了——

提出申诉的,只是普通至极的劳动妇女。

活出价值的,只是出身底层的少女东洋。

撼动系统的,只是行将就木的老头渡边。

所以Sir猜测——

拍《生之欲》时,黑泽明四十二岁。

为人父母的年纪,他同时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年轻人,也想到了下一代。

黑泽明是在告诫我们,孩子永远是希望,是火苗。

但,如果只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却忘了当下的我们才掌握真正的行动权。

本质就跟寄望于个人英雄一样,只是懒惰而伪善的自我麻醉。

如果有一种伟大值得称颂,那应该如浪子作家所说:

真正的伟大,是敢于反抗过去的自己,不要到死都活不明白。

真正的伟大,是捍卫每一个不必伟大,充满生之欲的普通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奇爱博士多店老板娘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现在夸他合适吗

结局9.8,这禁片永远是你大爷

这是我最难受的一期十三邀

现在不是给郭敬明道歉的时候

内娱教母,渣女一个??

整整1188天,半个华语圈夸天才的人回来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