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令案」凶手:我们在看着你

毒Sir Sir电影 2024-01-08

2023年12月22日,清华女生铊中毒案的受害者朱令去世。



在今年四月,朱令就被查出罹患脑瘤。


9月的一场高烧之后,基本处于昏迷状态。


一个月前,朱令刚刚过完自己的50岁生日。


“朱令案”,1995年,2005年,2013年,2023年,是几次重大舆论爆发的节点。


一桩校园投毒案,走向公众视野。


不仅因为对本该拥有大好前途少女凋零的惋惜,更有对案件离真相大白总隔着一句“证据灭失”这层透明窗户纸的愤懑。

朱令的生命走到了终结。

但尘埃不会就此落定。

伤痛还会继续扎根,成为集体记忆中一根拔不出的倒刺。


01

关于朱令身上发生的悲剧。

今天要再复述一遍。

而且,也需要我们在以后不断重复、重复。

1992年,19岁的朱令考入清华大学的物理化学专业。

刚进入校园的朱令聪慧好学,积极参加校园活动,能弹得一手钢琴,古琴造诣也很高,那时候,她几乎是同学眼里的“完美女孩”。


在清华大学里,李健还曾与她一同学习过一年音乐,在他的印象中,朱令是个非常清秀的女孩。


那时的她与母亲聊过自己未来有很多的计划要准备实现,还想出国留学。

本是为她打开的灿烂未来,却突然重重地关上了命运的大门。

刚过完21岁生日没多久的朱令就感觉肚子疼,脱发,视力模糊。

但忙于参加学校民乐队汇报音乐会的她,还是咬牙忍了下来。

在音乐会上,她坚持将一首古琴作品《广陵散》完美演奏完毕,而此时的她,因为腹痛已经三天没吃饭了。



她与父母都没想到的是,这莫名的腹痛,居然是来自一种稀有的重金属,铊中毒。

这种属于剧毒的重金属,对人的神经系统、大脑有不可逆的损伤,少剂量的铊,就会有着致命的危害。

朱令在演出结束后的第二天,家人带着她去医院看病,在医院里,朱令的中毒反应让她的脚部神经末梢极为疼痛,无法走路,之后,又在腰、腹部开始长出带状疱疹,朱令的父亲后来回想:“那就是神经损伤的征兆”。

十天后,朱令的满头黑发几乎掉光了。

此时,医院却对她的病因一筹莫展,就算有人怀疑是中毒现象,但清华化学系老师的回答是,朱令不可能接触到有毒的化学药品。

最后,以“没有接触史”为由,没有做任何化验,就排除了重金属或苯等化学物品中毒的可能。

在医院待了一段时间后,朱令的病症开始慢慢减轻,她本人自我感觉也好转了,执意要返校。

1995年2月20日,朱令回到了清华。

3月6日,朱令打电话回家,说自己“非常累,脚痛而且有点麻”,坚持了一天之后,疼痛加剧,朱令被送往医院。接着出现了呕吐、剧烈的疼痛、视线模糊等症状,身体状况直线下降。

△ 朱令母亲,朱明新接受《东方时空》采访,新闻来自《朱令的十二年》

3月23日,朱令在协和医院的病床上,陷入深度昏迷,在此期间没有人怀疑她是中毒反应。

直到52天后,通过各方好友的帮助与对协和医院的施压,才同意对朱令的尿液、脑脊液、毛发进行铊中毒的反应测验。

对朱令的样本进行检测的陈震阳,曾经被公派到全球领先的德国毒理实验室精修,83年回到北京后,专门进行铊研究。

他将朱令的样本放在仪器中,峰值突然跳到了最高值,表盘针啪一下就打到了头。


在将样品稀释上万倍后,才检测出朱令体内含铊量,远超致死量。

而这还是朱令在经过治疗,全身换血八次后的结果。

并且更可怕的是,他在朱令体内检测出了两次铊中毒的峰值

陈震阳怀疑,是有人投毒。

铊中毒是一种慢性中毒,人体会持续剧烈疼痛,如果是她要自杀,这种方式自杀“还不如跳楼来得快”。

而朱令虽说在物化班,可在她的研究课题里,并不能接触到这种剧毒化学材料。如果是误食,在她返校时,只是从家里带了食物与药,她又怎么能两次误食同样的铊呢?

投毒者看来铁了心要置朱令于死地。

在她第一次中毒得到缓解,回到校园后,凶手不甘心地又一次下手了。

会是谁?

虽然,大众眼中最可能的嫌疑人一次次出现在校方、警察和媒体的眼皮底下,但至今“朱令案”没有任何人被绳之以法。

这么多年来大家也只能停留在猜测与愤怒中,惋惜曾经一个花样少女,还没等到人生的绽放,就匆匆枯萎了下去。



02

以前,看《杀人回忆》时不太理解——

一个杀人案。

为什么让韩国人耿耿于怀这么多年,拍成了电影,全民观看,还成为一个时代的伤痕。


看得懂剧情。

但感受不到那种社会情绪。

现在联系到朱令案。

终于能够理解了。

《杀人回忆》讲的是什么?

不是凶手有多么恐怖,案情有多么烧脑复杂。

而是关于一个集体,是如何把清晰明了的真相搞丢了的。

电影的开头,一边是凶残的杀人现场,另一边,是警察的一片混乱。

迟到的警察、被破坏的现场、迟迟而来也并不专业的鉴识科。


男主粗暴地对待罪犯,推理全靠主观臆测:


“是不是犯人,我看他一眼就知道了。”



朱令案也同样。

铁证如山。

众目睽睽。

可凶手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朱令在中毒后,家人要求报警。

但,协和医院拒绝出面,家人找到了清华校方要求报警,电话层层上传,终于,校领导同意报案后,副系主任的电话又打到了清华保卫处。

而保卫处处长当时没有立即立案,也没有马上上报,也没有对朱令的宿舍进行现场保护。

最可笑的是,1995年4月28日,朱令家人已经要求报案后的第二天。

4月29日到5月4日,学校开始放5天的假,在此期间,朱令宿舍发生了盗窃案,丢失的全是不值钱的东西,她的饭盆、水杯、勺子、喝药的瓶子,全部失踪。

而在朱令治疗的两年多内,校方多次催促朱明新办理退学手续,出于抵制、愤怒心态的朱妈妈一直没有清理她在宿舍的这些东西,之后,朱令的物品被宿舍搬放在化学系楼道里,贴上派出所的封条。

继而,在这期间,又发生了第二次盗窃,这一次把所有和入口有关的东西一扫而空。

有关朱令如何中毒的所有重要证物,至此全部消失。

警方的混乱,将案情从明朗走向复杂,最后定为一个死案。

在2013年,“朱令案”又一次被互联网冲上热搜时,北京警方@平安北京在官微上发表了一则声明——


到现在朱令去世,我们不知道案件是否还有可能侦破。

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实在无法想象,在90年代,一个“投毒案”的报警,还是要由某个学校、某个医院出面,需要具体的单位才能报警。

但,你再去观察,就不难发现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里,人们对“制度”,对“权威”有着多大的信任。

而,朱令的初中同学,在北大读书的贝志城,却在此时撕开了这道虚伪的口子,挽救了朱令的命。

也就是那个时代里,第一次的“互联网”运动。

朱令躺在重症病房,贝志城作为她昔日的初中同学前来探病,他说那时的感觉,说的不好听点:“跟遗体告别一样”。

在众人对朱令的未知病情感到焦急如焚时,贝志城也成为帮忙调查病因的一员。


他突然想到,最近有一个“Internet”的东西,可以跟全世界的联系。

接着,他与其他同学的帮助下,通过一根还在做实验的、只有256k的网线,拿着朱令的病例复印件,给所有医学相关的邮件组织发出了求助信。

当晚,在发出邮件的几分钟后,就收到了一个医生的回复,其中提到了一个词,“Thallium”,在贝志城查了字典后,才终于知道,这是“铊”的意思。

当他与同学拿着一叠认为是铊中毒的西方医生邮件找到协和医院,请求他们做重金属毒检测时,协和医院不为所动:“协和是世界水平的医院,你还不相信我们?”。

这是90年代里,第一例互联网求助事件。

在经过新闻报道、互联网在国际上的影响,社会各方面对朱令的关心,都对协和造成的压力。但迟迟都不肯下令检测,也没有检测条件的协和,就把朱令的病认定为“疑难杂症”,下病危通知了。

可朱家还是不肯放弃追究病因,求“死也死的明白”,收集了女儿的头发、尿液,拿着陈震阳的名片,请示了大夫与院方领导,这才有了铊中毒的确诊。

讽刺的是。

当确诊为铊中毒后,朱令的抢救费前后已经花了50多万。

在他们才找到可以解毒的普鲁士蓝(一种染色颜料),只花了40多块钱,就将朱令身上的毒排出,使生命得以维持。

可长时间毒素对大脑与神经系统的不可逆伤害,让聪慧的朱令智商降到了6岁孩子左右,视力几乎全盲,语言能力也几乎丧失。

朱令在经过8次换血治疗,又因为输血感染上了丙肝。

在时代之下,人物的命运都仿佛投入洪流之中,你是无法左右时代在个体命运上,烙下如何的印记。

每个人都在时代中沉浮。

朱令当时的班长,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朱令倒霉就倒霉在她一连碰到了几个“名誉高于一切”的情况。

如果没有那些混乱的执法,没有那些咬死牙关也不放的“权威”。

朱令的故事,可能又会是另一个故事走向。

但,如果没有象征着分布式权力结构的科技——互联网。

如果没有那些想跟权威对着干的人。

朱令的故事,可能会在21岁时就已经戛然而止。

时代的底色之下,朱令看似自由的命运与未来,却在梦碎后发现,半点不由自己。

《杀人回忆》里,警察终于找到了凶手作案时的目击证人,可惜,那时学运让人心惶惶,警察的暴力执法也让政府毫无公信力。

最后,一场小小的误会与混乱,让目击证人死于非命,一条宝贵的线索也就断了。


明明就差那么一步。

也许,这是时代拦下的这一步。

从“朱令案”到现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追凶是人们心里无法放弃的坚持,但,回看过去,我们庆幸的是,这个时代也早就有了新的步伐。

我们甚至不难想象,如果“朱令案”放在现在,它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速率、影响面会有多广,它会有多大的舆论效应;或是放在当下,是否在互联网上,会有更多罪恶能曝光在太阳之下。

但,这些马后炮的话,也许并没有什么作用。

如果说,她的案件在当时真的造成了什么积极的影响,那就是在她的铊中毒案后发生没多久,北大又发生了一起学生铊中毒的事件。

最后因为检测及时,中毒的学生很快就被抢救回来,没有造成过度的身体伤害。

朱令的时代,已经过去。

而留在时代里的人,也逐渐谢幕。


03


朱令生命的转机,始于互联网。


朱令案的发酵、扩散,也是多年来网民自发的接力。


人性在幽暗的真相隧道散发出一点点光。


这是Sir整理了多年来朱令案相关资料,产生的最大感触。


首先,它是一道无法磨灭的法制的伤口


一方面,是重要线索的怠慢。


在《朱令的四十五年》这本纪实书籍中,朱令父母口述,说95年末,警方曾告知:


“已经有了嫌疑对象,开始短兵相接,窗户纸一捅就破了。”


但之后,却传来寝室两次失窃、证据缺失的消息。


另一方面,因为真凶没有抓获,反而引起社会模仿,后来的投毒者以为自己也能逃出法网。


在朱令案之前,铊这一毒素并未被人广泛认知。


而在“朱令案”之后,97年的北大,又发生一起铊投毒案件。


2013年,复旦研究生林森浩对室友黄洋投毒致其死亡,案件轰动全国。


愚人节前夕,林森浩将二甲基亚硝胺注入宿舍饮水机中。


室友黄洋饮用之后发生呕吐、被送入医院,最终在半个月后死于肝衰竭。


最终,林森浩被判处死刑。



投毒案真相这层窗户纸,坚硬地矗立了18年。


同样在坚持的,还有无数关心朱令案的人们。


△ 朱令与父亲,图源网易新闻


朱令的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朱令,每天给她进行针灸、上下肢康复训练,想着办法给她吃爱吃的流食。


两位老人经常起夜照顾朱令,几十年来,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即使如此,这两位年逾80的旧知识分子,依旧保持着谦逊、礼貌、理性和宽厚的风度。


朱令的发小律师张捷一直作为朱令案的律师为之发声,并且持续承担朱令的社保。


时代需要记录朱令,这也是当年媒体的共识。


05年底,天涯网友根据贝志城提供的信息,发表了一篇《天妒红颜:十年前的清华女生被毒事件》的帖子,引发轰动。


随后,媒体跟进此事,2006年1月中旬起,《中国日报》《新闻晨报》、《法制早报》《南方人物周刊》等众多媒体进行相关报道。


2007年,《东方时空》更是用一年的时间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朱令第十二年》,经历了40多次修改,终于过审播出。



2019年,媒体人李佳佳撰书《朱令的四十五年》,是朱令事件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记录。


书中收录了朱令父母、网络社群多年来对此事做出的努力与详细的案件线索。


这些第一现场的文字与记忆,需要成为历史的留存。


民间的支持也从未断绝。

2004年,“帮助朱令基金会”建立。

百度的“朱令吧”持续更新着朱令近况、以及对案件的各种真相复盘。


为什么这么多人如此关心着朱令案的进程,直至今日?

作家巫昂的一段话在网络上广泛传阅:
朱令、为了忘却的纪念。
这个案子对于我们七零后生人来说,有个基本责任:
隔段时间要重新提起,让晚来的新一代人重新去网上看一遍相关资料。这件事不应该被遗忘,她是真切存在的,她伴随了整整一代人的记忆,以及无法表达的耻辱感
就是那种即便你什么事都没做,也深感愧疚的奇特的耻辱感。
记住也是我们眼下能做的唯一的事了,有时候,记忆是某种更为有效的反抗,某种等待时机的态度,以及高于同情的坚韧不拔。

而一直挂心于朱令事件、曾经站在最前线的贝志城,前几天在一档播客中,也承认了,朱令案见证了70后少年心气的消褪:
说句实话还都是咱们七零后,它实际上标志着我们七零后的一个成长史。
说句难听的,咱们现在也开始逐渐地淡出历史舞台。
2006年是属于大家风华正茂,事业刚开始有成,有空去天涯上大闹特闹;
2013年是大家已经开始步入中年,这时自己成功,自己那么优秀的同龄人怎么能这样,非常愤怒。
这会儿的侧重点,我觉得更多是一种悲哀和纪念。因为我们的年龄也到了这个地步了,虽然我都还能工作、再好好干事儿十年,但我们已经不是再去闯荡江湖,或者不信邪,(认为)拼了命就能怎么样的人。
遗憾肯定是有,你也别刺激我,就是说我的遗憾到底有多少,这二三十年我已经尽量克服下去。


人们醉心于旧时代的悬案,因为它自带一种时代焦虑的遗传。


而朱令案,最能体现“上”与“下”的落差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朱令的多次治疗与破案受阻,大抵都是源于一种对“名誉的固守”。


固守传统的老医生,固守繁琐规则的学校与侦查。


打破这些“上层”坚固的传统的,是“下层”的新力量。


互联网接入,开放式的救援、主动请缨做铊检测的陈震阳他们挽回了朱令的生命。


而那些不平,也能通过网络的力量反推,05年,自下而上的天涯帖子产生的震动,能让受质疑的一方跳出来进行自证。


13年,再度是广大网络舆论的力量,促使着公安对当年的案件信息进行透明化的公开。


最初,朱令案吸引众人目光在于名校的光环。


但是,激起大众力量的在于对那些“传统”“官方”“名流”光环之下的,个体本身生存权益的关心。



2018年,朱令父母提供了两根朱令的头发给国外机构。

用新技术进行铊毒素分析,还原了95年那段时间,朱令详细中毒的次数与峰值。

检测表明,从1994年10月到1995年3月,朱令体内的铊含量共有25次峰值,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数量可能有18次之多。


案件的过程,呼之欲出

漫长的等待,人们始终没有放弃逼近真相。

所有了解过朱令案的人们,也站在那时代延续至今的阴影中,企图描摹背后,那艘模糊的巨轮。

今年的国产剧《漫长的季节》。

它借着一桩旷日持久的凶案,去描摹案件加害背后更庞大的恐惧,那是对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曾坚持的传统正义的一次摧毁

剧集中的三位主要人物:王响,龚彪,马德胜,不就是朱令案中仍在追溯的三方?

警长马德胜,他代表刑侦的良心,却被时代所抛弃。

十几年前的碎尸案,也是由于线索不足,他离真相只差一毫厘。

他知道对错,知道对面就是十恶不赦,然而,只有一纸暂停。

于是,他忍不住,在棚屋,对那将邪恶之手伸向少女的沈墨大爷动了私刑,也脱下了一身警服。


故事里的龚彪,更像我们大多数人。


离加害与受害,最多只沾那么一点远亲关系,是最普通的大多数。


却也随着时代的碾压,带着自己那本该大显身手的“大学生”身份,感同身受地梦碎了。


最后一刻,他看不惯那些粉饰的言语,冲上演讲台,对着厂长大闹一场。



最后,是王响

记忆中孩子最健康活力的面容永远停留在90年代的家长。

他痛苦到想要一走了之,又被婴儿的啼哭留下。

带着旧梦再等二十年,等到那辆熊熊燃烧的出租车中,凶手走出,对他忏悔,等这一切真相大白。


“往前看,别回头。”

但能够向前走。

是因为王响在不停歇的回头中,终于得到了自己要的真相,所以释怀了,被救赎了。

但关心朱令案的人,如何能够在没等到沉冤得雪的时候,忍住不回头?



朱令本人在21岁时经历了沉重的命运。

但是她接下来的人生,一直在创造生命的奇迹。活下来,并且是有尊严地活下来。

那就是对那时代巨轮的,最勇敢的抵抗。

谢谢朱令坚持到最后一刻,陀思妥耶夫斯基那句著名的话可以为这篇文章做结尾。

“首先是善良,然后是正直,最后,我们彼此永不相忘。”

悬案的恐惧遗存在社会的缝隙,但我们也相信,另一种更大的恐惧,始终凝视着真凶。

18年杀青的电影《她杀》,网传改编自朱令案


综艺《导演请指教》中,王一淳的短片《最佳女主角》,用一次同学聚会,揭露了真凶十年前因为嫉妒尘封的罪。


最终,她亲口吐露真相的一幕,传播在网络上。

学生看得见,戴着警徽的人看得见,陷在那个漫长季节里的每个人也看得见。

我们都知道,我们都看见了。‍


现实里,正义遥遥无期。

在《杀人回忆》里。

当宋康昊在凶案现场,意识到自己刚刚跟真凶擦身而过,真相或许永远丢失在这茫茫荒野的时候。

他猝然转过头来,直视银幕。

这个镜头打破第四面墙,穿透历史,让观众震撼不已。

但导演说,这个镜头更是专门为一个人拍的。

当这部电影引发轰动效应,无数人走进电影院时,案件的真凶可能也在其中。

这个眼神,会烙在ta心底——

我看到你了。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看着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就是涂怡乐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梁朝伟刘德华合体,疯得不像港片

锤爆她?还好这国产不肯认命

从头笑到尾的国片今年第一次见

完犊子,海王

赵露思虞书欣,怎么一个比一个夹

2024第一部爆款来了,得谢谢冯小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