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毕节故事 | 曾经风行毕节山城的 “卡拉OK”热

李新春 云上毕节 2020-08-25

       

“卡拉0K”热传入山城毕节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种新的文化娱乐形式,由于它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和大众性的娱乐性质,便在引入毕节后,很迅速的发展起来。

       


就全国而言,“卡拉0K”是从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率先发展起来的。1991年,中宣部组织出版了《中华大家唱(卡拉OK)曲库》首批300余首歌曲,被视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主管部门对流行音乐市场最为直接的一次调控和引导行为。

       

可以说,“卡拉OK”的兴盛而起,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也展现出整个社会积极向上的一种氛围。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上世纪90年代初的毕节,“卡拉OK”热就像一股文化吹来的劲风,在毕节风行且火热起来了。

       


为了满足山城毕节人民,对这种群众参与性极强歌曲演唱形式的需求,1992年9月,共青团毕节县委利用团中央赠送基层团组织的一套深圳先科激光机,在毕节城区率先创办了一家"激光卡拉0K″音乐厅,它就位于今天公园步行街的"青少年文化宫",即当年的公园桥靠近清毕南路一侧的少年宫里,当时的门票是三元,点唱一首歌一元,生意火爆,常常是凌晨二三点钟后,人们才悻悻地离去。

       

当时,络绎不绝前往"激光卡拉0K"音乐厅的,多为一些有音乐素养的年青人,歌声伴随着倒天河的流水声,回荡在公园桥的上空,给人一种很愉悦的享受。记得当时,大家最爱唱的除了邓丽君的《甜蜜蜜》、《小城故事》等港台歌星作品,还有大量国内优秀的流行歌曲、民族歌曲和校园歌曲,如《同桌的你》、《像雾像云又像雨》、《纤夫的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绒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送战友》等许多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歌曲。

           


当时,在毕节城区除了几家比较规范和典雅的″卡拉OK厅″外,仿佛一夜之间,又流行起另一种″卡拉OK″的表现样式,即露天休闲式"卡拉OK“,记得,最集中的露天"卡拉0K″场所,主要位于毕节城区的小校场工会路段、威西路老客车站一带和人民剧场周围的人行道上,足有30余家文化经营户。

       

夜暮降临,这些文化经营户就撑起雨蓬,搬出音响设备,备上茶水,人们就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一边点歌K歌,一边吃瓜子喝啤酒,激情地互动演唱,大家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歌喉,享受起自我表现和音乐演唱带来的乐趣,故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娱乐样式和文化产业链。露天"卡拉OK″场所,无门票,点一首歌一元,喝点啤酒,几十元钱就够一群人消费了,既经济实惠,又让百姓过了一把歌星的瘾,其乐无穷。


         


不过,像我这样五音不全的人,一般是不敢去凑热闹的,偶尔听到一些跑调又胆大的歌声,还会惹得一些路人偷笑,真佩服他们的勇气。我唯一有一次去露天"卡拉OK″场所,坐着听别人“嚎歌″,是在靠近人民剧场一侧的钟表社和民贸公司人行道上,因为那是我一位已故同学的前妻,小三妹与她的新男友经营的,属碰到熟人后的一次偶然,我听了一会儿歌,喝了一杯茉莉花茶,觉得没趣就离去了。那些点歌的人,大多品味不高,但胆子大又豪放,有时感觉就像噪音,个别跑调又变味的唱腔,足可让人起鸡皮疙瘩,但演唱的人,却很享受,很放松情绪,乐在其中。

         

后来,一些家庭会在自家的客厅里,安装起卡拉0K音晌设备,自娱自乐地在家里K歌,学唱新曲和自己喜欢的歌,常常是一首好歌,总会翻来覆去演唱。新婚之人,更要置办一套卡拉OK音响设备,摆在客厅的显要位置,条件好的人家,还要安装上一个背投荧屏,才算时尚,在结婚那天的新房里,一些好表现的亲朋好友,总会抢上话筒,献上一首爱情金曲,为新婚之人凭添起几分的喜庆氛围。



一些曾经在学校、工厂和知青队当过文艺宣传队队员的中老年人,出于怀旧,就特别喜欢1991年推出的《红太阳》专辑,他们艺术水平较高,只因老了记忆力差,忘了许多歌词,通过卡拉OK在荧屏上的歌词字幕提示,仿佛让大家重回那个青春激昂的火热岁月里。

         

在卡拉OK热风行毕节最鼎盛时,热爱音乐文化的彭新立同志,做了两件功不可没而载入毕节文化史册的事情:一是1992年当团县委书记的他,创办了毕节首家"激光"卡拉OK厅,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了毕节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作为市(县级市)广电局局长又有浓浓音乐文化情结的他,于1995年9月,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喜迎国庆,挖掘本土音乐人才,倡导策划了一次"迎国庆-银河之星卡拉OK歌手大赛",并第一次通过电视和广播对决赛进行了直播,为繁荣毕节群众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次在毕节城区桂花路银河大酒店举办的"迎国庆-银河之星卡拉OK歌手大赛",共有100多名毕节城区音乐爱好者踊跃报名,经过选拔,共有30名优秀歌手进入了决赛,最后,毕节一中学生陈卓以一首《山路十八弯》,荣获了通俗唱法第一名,她就是如今从乌蒙大山走出去的全国著名歌星阿鲁阿卓。原市文化馆推荐的歌手田应萍则以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摘取了民族唱法桂冠。获得美声唱法第一名的是洪英,她演唱的曲目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英雄的赞歌》,由于她始终执着于高雅音乐艺术,而被云南省军区炮四师特招成为了一名军旅歌手。

           

当年拍摄决赛时,我同期声采访了陈卓,即后来的全国著名的彝族女歌手阿鲁阿卓,请她谈了一下获奖感言。这里面还有一个情节,因为她的母亲是毕节二小的张校长,与我父亲是同事,简单沟通了一下,陈卓就接受了我的采访,要能预知她后来的音乐成就,当年就应该请她签个名什么的,算是一点缺撼了。同时,在获奖的歌手中,我还想追忆一下通俗唱法歌手杜蕾,她的容貌和声色,让人眼前一亮,当时还是学生的她,很漂亮也很有文艺范,演唱中流露出来的才情,给观众和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她参加工作,成为了我一位很投缘的同事,现已成长为我台一名优秀的骨干记者编辑。记得当年,她用一曲《风中的承诺》,征服评委和观众,斩获了通俗唱法的三等奖,而迷倒过许多的粉丝。


       


烽烟散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K歌回归家庭,以及KTV等更加新潮的歌舞厅的兴起,毕节的卡拉OK音乐厅及露天的卡拉OK经营场所,也走向了衰落。

       

现在回望那段历史,在卡拉0K热潮风靡山城毕节的黄金时期,为今天毕节的文艺繁荣,可以说奠定了很好的基石,不但催生出后来的不少毕节音乐人,而且也让那时的毕节人,享受到了音乐给人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成为了留在人们内心里的一段美好和记忆。


编辑 / 任佳丽

编审 / 秦   恒

大家都在看

NEWS

老毕节故事 | 那“收信喽!”的高吭声还在耳旁激荡


老毕节故事 | 老城脚的无花果树


老毕节故事 | 浅说毕节腊月理发迎新春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