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黔西北记忆⑫黔西北苗族的传统节日

云上毕节 2022-03-30


春 节


毕节苗族的节日有地区性的不同,甚至姓氏之间也各有不同,但过苗年和春节都是一致的。


苗年是以阴历的十月初一为元旦。据《史记》记载:夏代元旦为正月初一,周代元旦为十月初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统一历法,以十月初一为元旦,到西汉太初元年,在司马迁的倡议下,元旦订为正月初一,又和夏历规定一致。可是,苗族仍然沿用秦历,直到民国初年才效仿汉族以正月初一为春节,称为过“客家年”。


▲毕节苗族同胞正在打糍粑(罗大富  摄)


这个节日的活动,仍保持着显著的民族特点。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日,青年男女都要过姊妹节(苗语叫“够道”)活动。


▲大方县牛场乡跳花节活动(图片来源:毕节发布)


以村寨为单位,全村男女青年团聚在附近的山坡上,围坐在堆堆的篝火旁,各自展示自制的艺术作品,互相欣赏,互相观摩,潜心思索那些具有精美构思的图案,专心致志地学习。有的男青年由一位有独特技能的歌手带领,三五成群地去吹芦笙对歌。每到一处都受到姑娘们的热忱欢迎。姑娘们出面答话,用歌的形式询问客人姓名地址,然后殷勤地请客人唱歌跳舞,这时男青年们就用芦笙,吹起旋律优美、内涵丰富的芦笙曲,唱出悠扬婉转的恋歌,掀起欢乐的场面。


牛场乡跳花节活动(图片来源:毕节发布)


放眼整个场面,有的吹起芦笙翩翩起舞,有的男女青年对唱情歌,此起彼伏,尽情地向意中人倾吐心声,整个山坡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毕节苗族小朋友正准备跳舞(叶光良  摄)


跳花节


跳花节是苗族最隆重的节日,它起源于原始部落社会。据苗族古歌的传说:“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住在直密立底大平原上,生活愉快象太阳东升,安宁象黎明的时辰,人心无忧无虑象平静的水,人们欢乐如水中鱼那样逍遥自在……我们不再同敌人拼搏了,打仗管不了饥饿,打仗管不了穿衣……我们逃到天边地角,不会触犯天,我们逃到天涯海角不会触犯地,直密立底肥沃平原,再也不会到手了。大家来歌舞一番,相互看一看…”


▲大方县苗族八卦长桌宴(图片来源:毕节发布)


苗族跳花由此起。苗族古歌叙述了跳花是古代部落战败失散后的相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这种相聚逐渐增加了新的内容,演变为现在的跳花节日。


▲赫章的苗族孩子们在玩游戏(叶光良  摄)


苗族的跳花节,既是歌舞的海洋,又是工艺美术品展览的场所。


苗族没有文字作为传承文化的工具,常把自己生产生活铭刻在刺绣和蜡染的艺术品上,表演在歌舞的技巧上。因此,农忙时辛勤耕耘,闲时就急于纺织,潜心钻研各种蜡染、刺绣的图案,刻苦锻炼各种场合中的舞姿歌韵,期待着跳花节日的到来,在花场上竞赛一番,以此显示自己的高超技艺,并接受大家尤其是老前辈艺人的检验。


▲苗族射弩(叶光良  摄)


俗话说:“汉族的考场,苗家的花场”,就是要经得起考验,才算出色。

苗族跳花节有固定性和临时性两种,固定的时间、地点永不变更,一般都设在几个村赛附近的山坡上,每年按时举行。

 
苗族跳花有服饰类型之别。素称万人花场的亮岩,参加的人员都是同一服饰土语,有来自四川叙永、古藺县的,也有来自云南镇雄、彝良等县的。他们都怀着浓厚的感情参加节日。


▲毕节苗族同胞正在刺绣(罗大富  摄)


八寨坪花场又属另一银饰(俗称木梳),参与的人员有云南镇雄的,也有大方的、纳雍的。总之,花场是联系亲友的重要组带,因历史上苗族人民累遭战乱,迁徙频繁,甚至在饥荒瘟疫的袭击下各自逃生,天各一方,避居于崇山峻岭之中。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山无蹊径、泽无舟船、川谷不通、信息闭塞,彼此失去联系,于是就采用花场的形式,来把远隔千山万水的亲戚联系起来。所以,一年一度的花场,便是他们沟通信息、交流感情的场所。
  

苗家儿女(叶光良  摄)


每个花场在节日到来之前,主持花场的寨老都要具备酒肴邀请附近的几位寨老,共同商讨布置花场的有关事项。


首先要安排几位精干人员,负责维持秩序,再挑选几位主芦笙手。开场时,主持的寨老先宣布几条共同遵守的规则,然后主芦笙手才入场奏起欢乐的芦笙曲调。这时,各地来的笙手即可入场自由参加舞蹈。


许多青年男女里里外外围观芦笙舞,他们不仅对芦笙的音律有极深刻的感受,而且还能体验曲调的涵义,陶醉在每个芦笙曲的旋律之中。


▲织金苗族跳花坡(图片来源网络)


姑娘们成群结队,彩衣绣裳互相欣赏,同时还把历年来刺制的服装,也背到花场上显示勤劳和富有。


成年人探亲访友,这里一帮,那里一伙,谈到高兴处,共同举杯相互祝贺。谈到伤心处,相互痛饮慰籍。这种动人的场面在花场上随处可见。


▲大方苗族姑娘(罗大富  摄)


苗族是以勤劳为本,以丰衣足食为荣的民族,在花场上,他们尽情地歌舞,展示自己的动果实,尤其是衣着的整洁与文饰,更充分彰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花场更成为了商品贸易的集市,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这样的节日活动,除了端阳的跳花节只欢度一天外,其他跳花节必须持续三天才告结束。
  

纳雍苗族服饰(叶光良  摄)


临时性跳花节,又叫儿女花场节


相传古代有对夫妻婚后多年不生育,一天他俩到山中去砍柴,听见有婴儿哭声,两人便寻声奔去,只见一只老虎口含一个婴儿漫步在林中,妻子惊叫一声后要去救孩子,丈夫一把拉住她,大吼一声朝猛虎奔去,一阵乱斧砍去就把老虎砍倒了。这时夫妻俩再寻找婴儿却不见踪影。正当他们悲痛之时,忽见一白发苍苍的老人,从林中走出来说道:“你们没有孩子,我告诉你们,只要到春天来时,办一个花场,请四方亲友来跳花,万灵之气就会随他们到来,三年之后你们就会有孩子了。”说完老人就不见了。他们夫妻俩按老人说的话办了跳花节,过了三年就生下一个儿子。儿子长大后,父母告诉他,要把跳花节永远办下去,感谢四方亲友和送子公公。


▲纳雍箐苗(叶光良  摄)



这就是儿女跳花节的由来。从此以后凡婚后多年不生育的,或生育儿女,子女体弱多病的,就先许愿,如果生儿育女了,或子女已康复健壮了,就要举行一个跳花节来还愿。


花场上要立花杆、花树,于是先到其它花场上,用酒作礼物,向别人要花种,在他的花树上摘下几片树叶,或一枝树叶,又在花树下撮点泥土,用马驮回来,择定日期通知各地亲戚来赶花场。


▲大方苗族姑娘(罗大富  摄)


到了举办跳花节的时候,主办花场的人家要到山林中砍来一棵冬青树,削掉下半截的树皮,立在场地的中央,把要来的花种插在花树上,把撮来的泥土撤在树脚,花树上挂满红线。凡姑母和舅家都要来挂红,将红布挂在花树上,主家就要宰猪办酒席招待。


跳花时各地来的芦笙手,可以自由参加围着花树吹奏芦笙翩翩起舞。


花场旁另设一叙古台,苗族叫“作梗”,又叫叙古礼,由一位精通古礼的人主持,他在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叙述了一段古礼历史根源后,凡懂古礼的请上台来答辩。


▲苗族芦笙吹奏(叶光良  摄)


这时凡通晓历史歌谣、故事传说的,不分男女轮番上台,相互应对。赛聪明,赛知识,赛口才,有问有答,对答如流。


如果双方势均力敌,难分伯仲,则由长辈出面调停。如果是男女双方都是未婚的,男的输了就让姑娘们任意嘲笑,女的败了就要当众承认嫁给男方,这是对青年人一次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


凡易遭病灾折磨的小孩,可以用一斤白酒或几角钱在花树下向主人家索取一根红线,拴在小孩颈上表示吉祥。主人家也把他的小孩带到各个饮食推点前,要一点食物给小孩吃,叫做“吃千家饭,穿千家衣”,大吉大利。这种临时性的花场,每年一次,三年宣告结束,它的形式和内容与固定花场大致相同。


苗族绣花(叶光良  摄)


献山节


三月三献山节,是祭树神的节日。相传古代洪水滔天,地上只剩下一个人,名叫体伦米,有一天他到天上去赶跳花节,在与肯执家幺女彩够昼相会,他俩一见钟情,便结为伉俪,回到地上成家立业。


▲苗族同胞正在包粽子(罗大富  摄)


三年后,他俩又回到天上去拜望岳父。肯执问:“你俩结婚多年?没生孩子吗?”体伦米说:“惭愧得很,我俩只生了十二个蛋。”肯执说“生蛋也行,只要把蛋放在一棵大神树脚,每天早上去喊他三声三天后就成人了。”他俩回到地上一切照办,果然生出了十二个人,这就是苗族十二支系的来历


▲大方苗族(罗大富  摄)


因此,每年三月初三,以姓氏或村赛为单位,要举行献山节。献山节由苗族族长或寨老主持,用一只公鸡或一头猪,同时,每户交一筒米(1斤),酿一坛甜酒,到期全男性都可以参加祭树神(禁止妇女入献山林)。祭祀时先杀一只公鸡祭神树爷,再用鸡心、内脏祭神树奶,鸡煮熟后切成小块,每人一至三片,用鸡汤煮粥,每人一小碗,甜酒水随意饮用,这样闲聊一天就算过节了。   

             


(本文节选自2007年由毕节地区政协工委主编的《毕节地区苗族百年实录》一书,毕节市政协供稿。)




编   辑:吴春妹

编   审:邹江川

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黔西北记忆》更多链接


看完点“在看”,让更多人知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