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钢琴家古尔德丨“演奏不是一个比赛,而是一场恋情。既然是一场恋情,那么最好是私下进行吧。”


20世纪钢琴大师演奏风格极简指南

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

    古尔德(Glenn Gould,1932年9月25日-1982年10月4日)无疑是一位个性怪异独特并富有才华的加拿大著名钢琴家。以其演奏姿势经常前伏后仰、边弹边吟,技巧纯熟,对节奏、声部和力度层次的惊人把握,处理手法稍有古怪而不落俗套,具有独特的悟性和感觉而著称。

音乐纪录片《古尔德三十二象》



    古尔德的那些偏执习惯(手套、小椅子、哼哼)将其音乐导入到一个产能丰富、创造美感的方向上去的,也是导致他在工作表现上如此突出、如此富有个人特色的成就因素——例如他那美极、几乎是超人般精准的钢琴技巧,或他对演奏的乐曲所展现的分析式理解与掌握,还有他对唱片剪接和广播节目剪接那份一丝不苟的精神,某种程度上都是建立在这种苛求完美的倾向上。

   在古尔德的专辑中,那种发音干净、对位式的清晰剔透、近距离收音等特色,我们听到一种不寻常的空间向度、一种强烈的明暗对比。在音符之间与音符背后,听者永远可以感受到那个充满想象力的寂静,乐音仿佛是被抛向一个辽阔的空间背景,就像一幅北方风景画上面的点点林木。



    聆听古尔德,必须面对古尔德对录音的推崇。古尔德强烈否定演奏会的重要性,“我永远无法想象剧场工作者在练成一套剧作之后,怎么有办法忍受就一套戏一直演下去。”他看到的是一个轮回不已的陈腐曲目,里头是对每一首曲子不完美且转瞬即逝的经验,而这些曲目在过度曝光之后终究变得腐朽而扭曲。 反之,古尔德说:“听者在家里通过唱片跟音乐家沟通,彼此以乐会友、融为一体,世界上没有比这更美妙的心灵交流了。”

    1962年,古尔德说“演奏不是一个比赛,而是一场恋情。既然是一场恋情,那么最好是私下进行吧。”于是,从从1964年起,他便不再登台演奏了。对乐迷而言,幸运的是,他可以有时间录制更多音乐了。不过我们不要把古尔德当成巴赫专家,他录制的作品非常广阔,对此,古尔德说:

    “我并不在乎被人们以那种方式说成是某方面的专家,但是我认为偶尔也有必要提醒人们:除此之外,我也录制过莫扎特的全部奏鸣曲、贝多芬的大多数奏鸣曲和所有协奏曲;而且,我还弹奏和录制过亨德米特的作品。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以及格里格、比才、斯克里亚宾的作品。事实上,就在前不久。我还录制了西贝柳斯的唱片集。西贝柳斯写过大量的钢琴曲,其中大多数是糟粕,但也不乏真正精彩的作品。我认为我录制的三首小奏鸣曲就属于这类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它们的确显得很奇怪,因为它们几乎全都是全音阶的.形式上几乎是新古典主义的,这在后浪漫主义的背景中(它们写于第四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之间)的确使人感到困惑不解,但我认为它们鹤立鸡群,写得特别好。 ”


  编者按:音乐之光为大家推出【20世纪钢琴大师演奏风格极简指南】,每次通过千余字,来给大家介绍一位钢琴家及其演奏风格或理念。欢迎大家关注!

    第一期:钢琴家阿劳:“演奏是什么?” 

    第二期:钢琴家利帕蒂:“原始乐谱很重要,但对作品内在精神的解读更重要。” 

    第三期:钢琴家米凯兰杰利丨“我不为别人而演奏,我只为我自己演奏”

    第四期:钢琴家范·克莱本丨他是赢得苏联钢琴大奖的“美国英雄”

    第五期:钢琴家波利尼丨“这孩子要比我们所有评委都弹得好。”

    第六期:钢琴家佩拉希亚丨忠实于作品的三重含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