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需不需要补充?
这几年益生菌 (Probiotics)突然大热。市面上有各种各样含有“益生菌”的产品,除了传统的用活细菌发酵的酸奶,还有各种益生菌药片,号称添加了益生菌的果汁,麦片,香肠,饼干,糖果和宠物食品。甚至还有加了这些细菌的化妆品和床垫。真的没骗你,下图为证。尤其是那个床垫,我太佩服发明者了,这可不是一般的脑洞大开能做到的!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调查,在美国,服用益生菌或益生元 (一种不易消化的纤维,有利于肠道细菌的发展) 的成年人,2007年到2012年增加了四倍,从865,000人增加到近四百万。一家旧金山的咨询公司估计,2015年全球益生菌市场超过35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660亿美元。
益生菌真的这么神奇么?
讲这个之前先说说到底什么是益生菌吧。
什么是益生菌
益生菌是对健康有益的活的细菌和酵母。
没错啦,它是活的!活的!活的!市面上有些含有益生菌的产品用的是死的细菌。事实上,如果是死的,就不能被称为益生菌。
通常我们认为细菌是导致疾病的根源。其实我们的身体里充满了细菌,有好的也有坏的。益生菌就是其中被称为“好”或“有益”的细菌,因为它们有助于保持肠道健康。
益生菌主要有哪几种
很多细菌都被划为益生菌,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乳杆菌 (Lactobacillus):最常见的益生菌,包括18种不同的菌株。在酸奶和其他发酵的食品里都有。主要存在于小肠中。
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包括8种不同的菌株,在一些乳制品中常见。主要存在于结肠中。
布拉酵母 (Saccharomyces boulardii):是一种酵母,不是细菌。但是在体内发挥益生菌的功效。
益生菌对健康的人有用么?
据最新估计,人的胃肠道系统含有约39万亿细菌,大部分存在于大肠中。在过去的15年中,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许多这些和人共生的微生物对健康至关重要。它们能够把侵入人体的有害的微生物挤走,将某些人体无法消化的纤维分解成更易吸收的成份,并能产生多种维生素,例如维生素K和B12。
但是,仔细研究一下关于益生菌的研究,就会发现市场上大部分关于益生菌健康益处的宣传都比较夸大其词。迄今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胃肠道功能正常的人服用益生菌有什么好处。它似乎只是对那些少数患有特定肠道疾病的人有益。
服用益生菌能够促进正常人体内本来就功能良好的天然细菌,从而有益健康的想法有两个大问题。
1) 益生菌制造商选择哪种细菌菌株来生产的时候,大多是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大量生产它们,并不是因为它们已经被证明可以在人体的肠道内存活,或者能够有益健康。
2) 许多酸奶和保健品中含有的乳杆菌或双歧杆菌的特定菌株,在胃里就被干掉了,很难在那个高度酸性的环境中存活下来,更不用说跑到肠道里面建立菌群了。
人的肠道含有以1013计的细菌。一份酸奶或一片益生菌药片里面只有108至1011的细菌。即使吃下去的益生菌里面所有的细菌都逃过胃酸,最终在肠道内存活和繁殖,数量还是不能多到可以显著地改变人体内部的生态系统。
2016年,哥本哈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表了一篇综述 (1),总结了七个有安慰剂对照组的人体临床试验,调查含有益生菌的补充剂 (包括饼干,乳酸饮料和保健品) 是否可以改变粪便样品中细菌的组成。呃,听着恶心点
七个试验里面只有一个发现服用益生菌以后,粪便的菌群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变化。但即使这样,也没有发现有临床益处。而且这个试验只包括了34名健康的志愿者,样本量实在太小。
用个简单的比喻,把健康的人体内原来有的菌群比作大海,吃下去的益生菌就像是给大海倒了一桶水,除了一圈水纹,不会有别的大变化。
益生菌的炒作听着是不是特耳熟?和我以前讲过的维生素A,C,E的炒作像不像?几十年的研究显示,大多数健康的成年人完全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过度服用在某些情况下还与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高发生率有关。但是,相信大家身边还是有很多健康的人吃维生素保健品。由此可见,这些炒作有多误导了。
益生菌对哪些特定的人群有用?
尽管现在大部分人的共识是益生菌对健康的人没有太多的用处,但是对某些特定的人群还是有益处的。
(一)服用抗生素的人
过去的五年中,综合十几项研究结果的多个分析得出结论:益生菌可能有助于预防使用抗生素后的副作用。抗生素在试图消灭体内致病的微生物的时候,也常常不小心殃及池鱼,把肠内的有益细菌也清除干净。
当体内的整个菌群都被清光的时候,通常身体只需要从环境中获取很少量的细菌,就可以重建整个健康的微生物群。
但是,如果不小心获取的是分泌毒素的有害细菌,则会引起肠道炎症,引发腹泻。
“ 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 太祖
“ 肠道内有益细菌不去占领,有害细菌就会占领 ”– 随心
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或之后,服用酸奶或其他益生菌,尤其是含有乳杆菌的益生菌,可以减少这些感染的几率。
(二)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产婴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Cochrane综述。我以前写的文章里面引用过好几篇。
Cochrane是一个独立的网络,没有商业赞助,没有其他利益冲突。 由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专业人士,病人,护理人员和对健康有兴趣的37000多人组成。这里面很多人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头人。
这些参与者合作,以Cochrane综述文的形式,辩证的评价生物健康科学的进展和卫生政策。
最有价值的是,这些综述不会只根据一篇文献就得出结论,通常会把多个研究的正反面数据都拿来分析,提供权威严谨的论证。很值得阅读。推荐给有兴趣的朋友。
2014年的一个Cochrane综述 (2),总结了24个临床试验,发现益生菌可能在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特别有用。那些早产婴儿,尤其是其中最小的和最迫不及待出来的,饮食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显著降低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可能性,提高整体的存活率。
小肠结肠炎是一个在早产儿中多发的,急性致死的疾病。在婴儿尚未完全发育的肠道中,如果一不小心有了细菌感染,随着病情的发展,肠道组织变得越来越红肿,组织坏死,最后肠道破裂,腹腔内充满能够迅速繁殖的致病微生物。
12%的体重低于3.3磅的早产儿会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其中30%的患儿会因此去世。
对于这个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以及手术去除患病和死亡的组织。
益生菌可能可以通过增加有益细菌的数量,阻止有害细菌的繁殖,从而达到预防这种疾病的功效。
(三)过敏性肠综合征
益生菌似乎也能改善过敏性肠综合征。这是一种以腹痛,腹胀和频繁腹泻或便秘 (或两者混合) 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2014年《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综述 (3),总结归纳了30多项研究,得出结论,在某些情况下,益生菌有助于缓解过敏性肠综合征。 但是机理并不很清楚,也没有数据证明到底是哪一种菌株会起作用。
这就意味着,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益生菌都会有效果。
个性化的益生菌?
因为每个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都不相同,细菌菌株的基因和作用也大相径庭,可能永远都不会找到一种万能的益生菌,对所有的人,任何的病症都有效果。
但是,如果将来可以针对每个人设计出个性化的益生菌治疗方案呢?
艾伯塔大学研究人员做了一个这样的试验 (4)。他们选择了一种长双歧杆菌菌株,早期的研究证明它可以在人体肠道中存活。然后让23名志愿者,每天饮用含有109的活的长双歧杆菌的饮料或一种以葡萄糖为基础的安慰剂,为期两周。
不定期的粪便样品分析显示服用了含有长双歧杆菌的饮料的志愿者,粪便中的这种细菌的含量要比对照组高。
让研究人员意外的是,其中有7个人,在治疗结束后,高水平的长双歧杆菌水平保持了5个多月。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7个人有好的反应呢?
研究人员仔细分析了原始数据,发现这七人试验开始时候体内的长双歧杆菌水平就较低。
换句话说,他们的肠道系统有一个空缺,而吃下去的细菌正好把这个空缺给填了。
这正是临床医生需要的信息。如果能知道病人体内缺乏的确切的菌株种类,就可以对症下药,只补充那种益生菌。还能大大地提高治疗的成功几率。
因为益生菌是活的!活的!活的!把我们的肠道系统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吃下去的会在体内繁衍生殖的微生物,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在这个大生态环境中存活,而且能够和这个系统里面的别的生物协调合作,而不是反着干。
总结
正常健康的人不需要额外补充益生菌。不过现在很多益生菌产品并不贵,副作用也比较小,吃吃也无妨。
益生菌对少部分体内缺乏某些菌株的人有效,但也不是所有的益生菌产品都有效果。最好能够对症下药。
服用抗生素的人,早产婴儿,和患有过敏性肠综合症的人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
在服用任何含有益生菌的保健品之前应该咨询一下医生,特别是如果正在服用处方药,避免有不好的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每天摄取超过1亿至20亿个菌细胞,胃可能会觉得不舒服。接受了人造心脏瓣膜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在食用益生菌之前应咨询医生,因为有细菌感染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N. B. Kristensen et al., Alterations in fec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by 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 in healthy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Genome Med 8, 52 (2016).
2. K. AlFaleh, J. Anabrees, Probiotics for prevention of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preterm infant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CD005496 (2014).
3. A. C. Ford et al., Efficacy of prebiotics, probiotics, and synbiotic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Gastroenterol 109, 1547-1561; quiz 1546, 1562 (2014).
4. M. X. Maldonado-Gomez et al., Stable Engraftment of Bifidobacterium longum AH1206 in the Human Gut Depends on Individualized Features of the Resident Microbiome. Cell Host Microbe 20, 515-526 (2016).
往期精彩回顾
觉得话题有兴趣?欢迎关注“怡然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