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封锁!美国决心“阻止中国获得AI算力”

数据观
2024-09-16

导读

早在2017年,我国就制定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中国AI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AI成为带动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AI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到2030年,中国AI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AI创新中心,届时,AI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全文共计4529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来源 | 数据观综合(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 蒲蒲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2024年1月26日接受路透采访时宣布了限制外国客户,尤其是中国客户使用美国云计算厂商的服务训练AI大模型的计划。

雷蒙多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我们不能允许非国家行为者、中国或我们不希望访问我们云计算系统的人来训练他们的模型。我们对芯片实施了出口管制。美国云计算数据中心也大量使用芯片,我们也必须考虑关闭这条可能涉及恶意活动的路径。”

报道称,随着新兴的人工智能领域引发了安全上的担忧,拜登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阻止中国利用美国技术发展人工智能。

雷蒙多称,美国正在“尽全力阻止中国获得其想要用来训练本国人工智能模型的算力,但如果他们绕过这一点使用我们的云计算系统来训练他们的模型,那美国这样做还有什么用?”

据报道,雷蒙多曾表示,美国商务部不允许英伟达公司“出口最复杂、处理能力最强的人工智能芯片,因为这些芯片将使中国能够训练他们的先进模型”。美国政府担心中国在一系列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发展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并已采取措施阻止北京获得尖端的美国技术。

据悉,这项拟议中的规定已于26日发布,供公众评议,相关内容将很快正式发布。

随后2月1日,美国政府再公布,长江存储、旷视科技、360公司、禾赛科技等十多家中国企业被列入美国国防部“中国军方实体名单”,让中国AI行业“雪上加霜”。


外交部回应

对此,有记者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提问称,据报道,美国计划要求云计算公司披露在其平台上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外国客户名单。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可能利用上述规定阻止中国企业访问对人工智能培训和托管至关重要的服务器。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人工智能发展治理攸关全人类命运,需要的是群策群力、协调应对,而不是脱钩断链、围栏筑墙。我们敦促美方不要违背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切实尊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协调合作创造良好条件。


中央到地方,AI政策“多点开花”

支持人工智能安全发展,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先是2017年,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人工智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明确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随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在2019年先后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动指南。2022年,科技部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着力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和产业化问题。2023年,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颁布施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该政策被认为是“全球首部生成式AI立法”,标志着人工智能立法再上新台阶。

此外,最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定2024年经济工作重点,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今年经济工作的首位。会议明确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在经济转型升级中被赋予更关键的角色。

地方层面,2023年以来,我国各地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出台密度明显提速。例如,北京接连出台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三份人工智能相关文件,深圳发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 (2023-2024 年),上海印发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等。

尤其是2023年下半年,我国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密集出台。7月24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以场景驱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8月4日,《成都市加快大模型创新应用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8月1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政策措施》,8月30日,《武汉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

值得注意的是,“算力券”是本轮人工智能新政中频频提及的要点。除北京外,成都要求落实以“算力券”为核心的算力中心运营统筹结算分担机制,按年度发放“算力券”,支持大模型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使用算力;宁夏提出每年总计发放不超过4000万元“算力券”,降低算力使用门槛,用于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算力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客等使用区内超算、智算资源,开展核心算法创新、模型训练研发等。


2023-2024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

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不断提速,《2023-2027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680亿元,预计2023年全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3200亿元,同比增长33.8%;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超七千家。

2023年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转折年,企业正加速从业务数字化迈向业务智能化。

根据IDC和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2023-2024)》显示,在中国,预计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91亿美元,同比增长82.5%,2027年将达到134亿美元,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达21.8%。算力规模而言,预计到2027年通用算力规模将达到117.3EFLOPS,智能算力规模达1117.4EFLOPS;2022-2027年期间,预计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33.9%,同期通用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6.6%。

《报告》通过多年持续跟踪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状况发现,在2023年人工智能行业渗透度排名中,Top5的行业依次为互联网、电信、政府、金融和制造。此外,交通、服务、教育等行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力度也可圈可点。其中,互联网依然是AIGC技术应用和研发的主战场;电信行业排名从2022年的第四跃升至2023年的第二,主要归因于运营商紧跟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加速云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的建设。

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渗透度

在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中,北京、杭州、深圳继续保持前三名。其中,北京在大模型领域表现突出,聚集了大批大模型企业。此外,位居TOP10的城市还有上海,苏州,广州,济南,合肥、重庆和成都。整体来说,排名靠前的城市因具有更好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可以稳定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聚集;智算中心的建设也是拉动地区实现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既可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为吸引更多企业共谋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城市排行,2018-2023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展现出极高活力。

从企业角度而言,中国企业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接受度普遍较高。据IDC调研,67%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企业内的应用机会或已经开始进行相关资金投入。

从技术厂商角度而言,目前,国内诸多互联网巨头、科技企业及研究机构纷纷宣布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领域进行产业布局,国产大模型进入集中发布期,已拉开“百模大战”的序幕,通用类大模型(含语言类、视觉类和多模态大模型等)、任务大模型(含代码生成和生命科学等)以及行业大模型持续拓展应用领域,深化场景落地,不断探索商业价值,解决科研难题,助力产业升级。据公开信息,截至2023年10月,中国累计发布两百余个大模型,发布地主要集中在北京,其中以科研院所和互联网企业为开发主力军。

从政策角度而言,中国人工智能相关法规体系的完善与技术发展保持同频,政府将持续加强监督,疏导市场健康成长。202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过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指导方针,新法规已于2023年8月15日生效,将为实现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平衡提供重要参考。

中国算力市场在摸索中蓬勃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对技术创新迭代的热忱,让中国市场对于人工智能服务器的关注度和需求量均明显增长。IDC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30亿美元,同比增长55.4%。

为评估中国算力规模发展现状和趋势,报告基于《IDC中国加速计算服务器半年度市场跟踪报告》及智能加速卡半精度(FP16)相当运算能力数据,测算了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结果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259.9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EFLOPS),2023年将达到414.1EFLOPS,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117.4EFLOPS。

此外,本报告基于《IDC中国服务器市场季度跟踪报告》及CPU双精度(FP64)运算能力数据,测算了中国通用算力规模。2022年中国通用算力规模达54.5EFLOPS,预计到2027年通用算力规模将达到117.3EFLOPS。2022-2027年期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33.9%,同期通用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16.6%。

专家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大国博弈的关键时刻。

一方面,大国追求人工智能的主导权引发了地缘政治博弈。美国政府明确将人工智能列为对华制裁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制定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试图切断美国企业、资金和人才与中国之间的合作。不仅如此,美国还进一步将制裁延伸到GPU芯片领域,阻止中国获取先进的芯片用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另一方面,大国围绕人工智能国际规则进行博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国际规则和规范来管理、约束其应用。各国将争夺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以确保本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利益得到保护。

扫码下载“AI算力”报告

关注数据观信息仓 | 行业数据全洞察


▐ 风口洞察

▐ 行业报告

▐ 国际要闻

 政策新规

▐ 数据观出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数据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