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爆发式增长的年代,他们决定回家做一杯咖啡
尽管最近几年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对许多人而言,能在家里完成的事,最好还是不要冒险出门去做。
旅行受限,街边熟悉的小店偶尔会歇业,人们留在家中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决定在“建设一个宜居的家”上投入更多精力,比如钻研家具、烘焙和绿植。
最近的发现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家里做咖啡。
在家做咖啡,不只关乎现实的成本问题,更多的则关于“生活状态”的选择:想享受 DIY 的乐趣、想穿着睡衣冲一杯新鲜的咖啡、想随时随地摄入咖啡因,不用在乎咖啡馆的关门时间或拥挤程度、或者仅仅因为,在家做咖啡是一件方便、愉快、轻松的事。
销售数据也证明了这个趋势的存在:去年,国内的咖啡机市场规模超过了 13 亿元,同比增长近 20%,这是远高于其他“厨房小家电”品类的表现。
这些源源不断运进人们家中的机器,包括但不仅限于家用意式机、胶囊咖啡机、手冲壶、冷萃壶,甚至还有在咖啡店或餐吧的吧台上能见到的大块头商用意式机。
享受咖啡无关性别,只是趁最近几次朋友圈的拜访,请你和我们先推开几位男生的家门。
咖啡店的主理人把胶囊机当做最可靠的晨间咖啡供应商,食物设计师则选择五分钟内用摩卡壶煮出一杯符合当日心情的咖啡,退役消防员用咖啡装点家居生活,从三十年前就开始喝咖啡的音乐人,则用打奶壶在滤杯里冲出了“标准的粉层分布”……
不再纠结教科书标准中的三段冲泡法、风味层次和冲泡手法,随心所欲地喝上自己最喜欢的饮料,然后为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充足的养料。
这一切,都是在家做出的那一杯咖啡,最迷人的地方。
❶
Zeu Chan
Grid Coffee 主理人
咖啡从业者家中的咖啡角
Grid Coffee 刚刚在王府井银泰开业,而 Zeu 是这家咖啡馆的主理人。踏进 Zeu 的家门之前,我们对于“咖啡店主理人”的家庭咖啡角充满了不切实际的猜测——会不会摆满各种手冲器具,复刻出咖啡店的吧台,甚至在角落里藏着一台烘豆机?
● 厨房的吧台就是 Zeu Chan 的咖啡操作台
但进门之后,首先看到的是整墙开放式柜子上摆满的酒瓶与酒杯,另外一整面墙上的书和杂志,客厅里的绿植和鲜花,然后才见到放在厨房一角的咖啡机。
两年前规划家中装修时,Zeu 曾经考虑过在厨房给一台 La Mazocco 咖啡机留个位置。但最终,在开放式厨房里勤勤恳恳产出清晨第一杯咖啡的,还是如今这台小巧的 Nespresso Creatista 胶囊机。
➊
➋
➊ Nespresso Creatista 胶囊机
➋ Zeu Chan 用胶囊机出品的“蒸汽冰美式”
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一台半商用咖啡机预热需要的时间太长,并且通常是为每天出品几十杯咖啡而设计的。但 Zeu 工作日在家度过的时间并不长,而起床到出门的半小时间,喝上一杯出品稳定的咖啡成为了最主要的需求。
这个需求可以被胶囊机完美地满足,在时间更紧迫的早晨,冷萃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咖啡解决方案——只有周末的闲暇时间,他才会从抽屉里拿出器具,慢腾腾地做一杯手冲。
➊
➌
➋
➍
➊ Grid Coffee D1 & W1 咖啡豆
➋ MONOCLE x Hasamiyaki 咖啡杯 & Jike Yellow × 痣 birthmark 小厚杯
➌ ETZINGER MAX 手摇磨豆机
➍ Kalita 滤杯&分享壶
在 Zeu 刚刚对咖啡产生兴趣的时候,国内尚没有太多“精品咖啡”的概念,满街的咖啡馆看上去更像谈生意的地方,唯一称得上洋气的是星巴克。而短短的几年间,被社交网络抹平的信息差,让大小城市都出现了更多有趣、有想法的新店,也让大家意识到,在家做一杯手冲,或者购买一台意式机,并非门槛那么高的事情。
● 你可能注意到 Zeu Chan 家中随处都摆放着 Monocle 书架、电视柜、吧台 —— 他是 Monocle 的 10 年老读者了
对于我们上门前那些“对咖啡从业者家中咖啡角”的想象,Zeu 给出了一个有趣的回应:他不想让家里做的咖啡太“完满”,否则就不再有出门去咖啡店的理由了。
❷
肖李昂
食物设计师/白老虎屯餐厅主理人
在“法式小公寓”里放松地做咖啡
每天早上,肖李昂会拥有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起床、做一杯咖啡、读书、放空,直到下午两点开始工作。书在他的家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目之所及之处几乎全部堆满了书——原本的双人沙发变成了“一人加一堆书”沙发。
● 房间中摆放着肖李昂从意大利带回国的中古手推车
相比之下,他对早上这杯咖啡的态度就更加随意——用摩卡壶煮,五分钟之内就可以喝上。夏天有时会做冷萃,一壶可以喝上两天。他也很少特意去探店,只在自己的餐厅附近买咖啡,仅仅偶尔会尝试一下特别的咖啡豆。
➊
➌
➋
➍
➋ Alessi Ossidiana 摩卡壶
➌ 采访时房间里播放着福居良 Ryo Fukui - Mellow Dream 黑胶唱片
➍ Arabia Finland 中古马克杯 & Christofle 镀银中古隔热垫
这和他在意大利读书时的经历有关:出国前,他知道意大利是咖啡文化十分浓厚的国家,或许会有许多关于咖啡的条条框框;但真正在那里生活之后,他发现咖啡对于当地的人来说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日常。——就像在国内,餐厅总会给你上一壶茶,但茶的品质不宜深究。意大利的咖啡和这种情况类似,人们每天在早餐店、学校的教学楼里都能喝到咖啡,但当时米兰城中的精品咖啡却寥寥无几。
“在中国、日本或韩国,任何一家咖啡馆的拉花拉得难看一点,都会被吐槽,但意大利人从来不会追求奶泡的细腻程度。”
● 痣 birthmark 滤杯、咖啡壶(右)
这段经历让肖李昂对咖啡的态度变得“放松”。冬天用摩卡壶煮热美式,夏天则换成冰美式,轻松、便捷、满足。不再去刻意追究咖啡的风味、层次感,而是让它变成和吃饭、穿衣、睡觉一样简单的日常流程。
不过,即便如此放松,他对咖啡的品质要求依然有底线,譬如:“我不会买磨好的咖啡粉,我的家里也不会出现胶囊咖啡机。”
❸
李星宇
音乐人/鲸鱼马戏团创始人
让咖啡穿过工作和生活的界限
● 房间中播放的黑胶是鲸鱼马戏团的作品《离海最远的地方》
星宇家中的咖啡器具之全,让人感觉不像是“在家做咖啡”,而是“在任何不是咖啡馆的地方做咖啡”——意式、手冲、法压一应俱全,也有挂耳和速溶,甚至一整套在野外做咖啡的器具。
● WPM Welhome Pro 半自动咖啡机
每天的几杯咖啡标识他一天的节点:早上起床,先喝咖啡才能开始工作,下午工作前循例也做一杯,如果晚上要出门和朋友见面,晚饭前还会再来一杯。
音乐制作人的工作性质让他常常需要在不同的城市辗转,出行之前,星宇一定会确保自己的行李箱里带着足够剂量的咖啡。
也正是因为四处旅行的经历,让他在世界各地见过了不少花样繁多的咖啡做法:在亚马逊雨林时,土著会用大铁锅和碳火做成“炭烧咖啡”;而巴西和摩洛哥常常有粗犷的咖啡煮法,咖啡渣也会一起入口。旅行到著名的咖啡产地时,他也会专程买当地的咖啡豆作为礼物分发给朋友。
● 星宇在家直接用奶缸做手冲咖啡
而在旅行停滞的当下,这些遥远咖啡馆的故事被迫暂时中止,也让他重新开始思考“家”的意义——譬如,终于受够了搬家和房东的涨价,因此住进了自己装修的房子;担心被迫留在一个固定的城市,于是买了房车,方便随时出发旅行。
➊
➌
➋
➍
➊ 用椰汁、少量牛奶和浓缩制作生椰美式
➋ 窗外是星宇的工作室入口
➌ 停在小区里的旅行房车
➍ Nanopresso 便携咖啡机
从门口的院子进入星宇的家,会看到两个入口,一个通向洒满阳光的榻榻米客厅,另一个通往地下,是他的工作室和录音棚。工作室中除了(我们看不懂的)各种乐器和键盘以外,还有一个架子上放着他在世界各地和当地音乐人合作时,收集到的罕见乐器。
● 制作音乐也离不开一杯咖啡
这大概是每个需要在家工作的人的理想配置:泾渭分明的工作与生活界限,能够在两边畅通无阻的或许只有端上端下的咖啡杯。
● 保罗·索鲁《在中国大地上》
❹
星光
互联网从业者/退役消防员
爱家居的人也会爱咖啡
● 最近在看的杂志:MONOCLE 第 151 期 15 周年特刊
星光是离不开咖啡的体质,工作日每天要消耗 4-5 杯,周末也会喝 2 杯以上。以往在消防队服役期间,他会用每年一个月的假期到全国旅行,几乎探访了当时所有有名的咖啡馆。
退役后进入到杭州的互联网公司,他住在余杭区的良渚文化遗址附近,这里远离市区,拥有大片自然风光,到西溪湿地附近的通勤则依靠小布(Brompton)和地铁,唯一遗憾的是附近咖啡馆选项只剩下了星巴克——这也是他的家里拥有这台 La Mazocco Linea Mini 的原因。
星光的另一个身份是家居博主,很多喜欢家居的人也都喜欢咖啡,因此他身边的朋友几乎家里都有咖啡机。“学英语最快的方法就是认识一群外国人”,学咖啡最快的方式就是有一群喜欢咖啡的朋友,对星光来说,在家做咖啡几乎没有学习门槛。
➊
➌
➋
➍
➊ 正对玄关的餐桌和置物架
➋ Mahlkönig 磨豆机
➌ & ➍ 对星光来说,做咖啡过程中比较难学的是拉花
学会使用咖啡机后,星光很少去“寻找”新咖啡馆了,转而喜欢搜罗有趣的咖啡豆,让周末的早间咖啡也能拥有新鲜风味。公司有实习生入职或离职时,他会到公司附近关系好的咖啡馆做一杯咖啡送给同事。家里有好朋友来做客时,咖啡供应也不用依靠外卖,和朋友分享新买到的豆子也是不错的“社交资本”。
➊
➋
➊ SELETTI x DIESEL 星球咖啡杯
➋ 月球咖啡八支咖啡豆盲盒
但家并不是公共场所,咖啡的社交属性不会过多体现,自己出品的咖啡更多时候是和音乐、杂志、香氛、绿植共同构成的家居要素,给自己一个有品质的独处空间。
➊
➌
➋
➍
➊ 常听的黑胶:La La Land 电影原声 OST
➋ La Mazocco Linea Mini 半自动咖啡机
➌ HERMÈS 马克杯
➍ Astier de Villatte 香薰蜡烛 & 马克杯
就像任何爱好一样,在家做咖啡这件事上,也一定存在“器材党”和“野路子”——你的家里可以有准专业级别的咖啡机,也可以只有最基本的咖啡豆、容器和水。专家们设定的种种门槛,都不该让“做咖啡”这件事变得让人望而却步。
也和任何爱好一样,自己动手做咖啡这件事,不止关于在家里布置出一个漂亮的角落,而是在于手艺逐渐进步,逐渐摸索出自己的喜好所在,和朋友碰撞出新的“食谱灵感”的过程。
总而言之,试试做一杯吧,万一喜欢上了呢?☁️
监制:Andy
作者:Lili、Andy 摄影、版式:Andy
感谢:黄佳嫄
原来杭州的店铺,也太适合忙里偷闲
从巴黎,到昌黎,Virgil Abloh “灿烂的遗产”
在岩石缝隙中建花园,这件事正在悄悄流行
8 年、400 万册的《皮囊》后,在《命运》中看见阿太的故事
又一个没有花火大会的夏天过去了
常看常新的旅行、媒体观察和日常随笔。前往京东、当当等网站搜索“乌云装扮者”,就能找到这两本书。
Jetlag Books 创办于北京三里屯,是以“分享世界资讯、美和创意”为宗旨的独立书店,亦是创造美和趣味的文化创意机构。
关于人文、旅行、审美的微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