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财务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财务研究》 财务与会计 2024-02-05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01

《财务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



(以出刊为准)



 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本质:价值共生和价值共享

◎ 谢志华 姜锡明 程恺之


 A股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 99 强分析(2016-2020)

◎谢德仁 史学智 刘劲松


◆ 数字平台中的交流互动是否传递了有用信息?——基于网络业绩说明会中股票质押信息沟通的经验证据

◎王艳艳 庄婕 叶颖玫


 证券监管该向谁问责:机构 vs 个人 ——基于行政处罚IPO 保荐违规行为的经验证据 

◎ 易阳 田涵艺 彭思锐 谭劲松


 ESG与家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盛明泉 余璐 王文兵


◆ 信息化建设与资产评估质量 ——基于股权收购资产评估数据的研究

◎李小荣 万钟


◆ 高管减持与审计师应对:基于关键审计事项的证据

◎罗宏 白雨凡 李秋函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债务融资

◎吴兴宇 王满 苏晨


 《财务研究》2021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

◎本刊编辑部




02

《财务研究》2022年第2期摘要



▷ 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本质:价值共生和价值共享


志华丨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姜锡明丨通讯作者,新疆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程恺之丨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生


摘要: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本质上是价值共生和价值共享,价值共生是由公司的价值基础属性所决定,而价值共享则是由公司的产权基础属性所决定。公司的价值共生和价值共享主体经历了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政府、所有者、经营者、员工四个主体提供了四种要素,既实现了价值共生,又必须要分享共生价值。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公司的价值创造和实现向外由单一组织向跨界组织转化、向内由科层组织向平行组织转化,最终使得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价值共生和价值共享得以扩展和深化。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价值共生;价值共享;跨界组织;平行组织


▷ A股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99强分析(2016-2020)


谢德仁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史学智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刘劲松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摘要:2021年10月30日,《A股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99强报告》发布后,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本文围绕入榜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创造进行多维度分析,结果发现:(1)从连续五年(2016~2020年)变化趋势来看,入榜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水平整体呈现先降后升趋势,但入榜门槛在持续上升,且共有38家上市公司连续五年入榜。(2)从行业、地区、产权、上市板块等特征来看,医药、酒、饮料和精制茶业入榜公司数量最多,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和北京等东部地区入榜公司数量最多,不同产权性质和上市板块的入榜公司数量分布总体较为均衡。(3)对比未入榜但自由现金流量创造相对较优秀的公司,入榜公司在净资产自由现金流量回报率、投入资本自由现金流量回报率、未来一年股票收益率方面都表现更强。(4)入榜公司之所以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更强,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良好的产品与服务盈利能力、营运资本管理能力和投资规划能力。


关键词: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99强榜单;净资产自由现金流量回报率;A股上市公司



▷ 数字平台中的交流互动是否传递了有用信息?——基于网络业绩说明会中股票质押信息沟通的经验证据


王艳艳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庄婕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叶颖玫丨通讯作者,厦门大学学报副编审


摘要:本文基于网络业绩说明会中股票质押信息的互动交流过程,研究数字平台中管理层—投资者双向互动过程的资本市场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公司股票质押比例上升,投资者在双向互动过程中的提问意愿增加,说明投资者存在股票质押的信息需求;互动过程中管理层的回复意愿具有信息含量,表现为回复意愿越积极,短期的正向市场反应越充分。机制检验表明,管理层回复意愿越高,未来业绩越好,说明回复意愿蕴含了管理层对未来业绩的判断信号。进一步将互动过程中的问题内容分为五类后发现,股票质押比例与股票质押基本情况的提问数量呈反比,与平仓风险、股东及管理层风险防范措施以及大股东质押目的相关问题数量呈正比;投资者对“股票质押基本情况”和“大股东质押目的”这两类问题的回复意愿在长期或短期有正向的反应,说明这两类问题的答复为投资者提供了年报信息外的增量信息;而股东及管理层风险防范措施的回复则传递了未来业绩增长的信号。上述结果综合说明,在我国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要参与者的市场结构下,数字平台中投资者—管理层的交流互动是企业进行信息披露的有益补充,为投资者提供了有用信息,这对于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字平台;交流互动;股票质押;文本特征;资本市场效应



▷ 证券监管该向谁问责:机构vs个人——基于行政处罚IPO保荐违规行为的经验证据


易阳丨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田涵艺丨四川大学商学院助理研究员

彭思锐丨通讯作者,成都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

谭劲松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现代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完善对证券发行中介的监管制度,避免欺诈发行证券,是各国证券监管的重要内容,也是证券监管理论的核心问题。合理界定违规主体责任并对其进行处罚,有助于强化证券监管效力,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但现有文献却较少述及。本文利用中国IPO项目及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数据,首次考察了IPO违规责任界定和处罚对象合理性。研究发现:无论是项目层面还是保代层面,违规项目质量和违规保代承接项目质量均显著低于其他类别项目质量,违规行为在同一机构内并不普遍。进一步分析发现,违规保代承接项目中违规项目质量最差,但处罚后违规保代的执业质量显著提升;此外,当保荐机构为上市券商、IPO项目聘用十大事务所时,违规保代与其他保代执业质量的差距显著减小。本文结果说明,保代是违规行为的主要责任人,通过加强保荐机构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监督等事前机制,可以有效提高保代执业质量。本文发现有助于拓展券商作用和证券监管的文献,并为完善证券中介监管制度提供建议参考。


关键词:监管问责;IPO违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



▷ ESG与家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盛明泉丨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余璐丨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文兵丨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摘要:ESG是关于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在企业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ESG表现与家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是值得探讨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家族企业数据,探究了家族企业ESG表现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能够促进家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信息透明度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外部市场化程度较高、内部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以及由创一代控制的情况下,ESG的这种提升效应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ESG对家族企业的经济后果及如何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家族企业;ESG;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信息透明度



▷ 信息化建设与资产评估质量——基于股权收购资产评估数据的研究


李小荣丨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财-中证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成员

万钟丨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


摘要:本文利用2014~2017年上市公司股权收购资产评估数据,研究资产评估机构信息化建设对评估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评估机构信息化支出与异常增值率显著负相关,并且信息化支出的三个分项支出即硬件及软件支出、技术开发和技术培训支出、其他信息化支出都对异常增值率有显著抑制作用,说明评估机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评估质量,且不同类别的信息化支出均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当采用收益法评估、评估机构声誉较高、上市公司为非国有控股时,评估机构信息化建设对降低异常增值率的作用更显著。上述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本文丰富了中介机构信息化建设相关研究,证明了资产评估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是提升评估质量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以信息化引领和开创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资产评估机构;信息化;评估质量;收益法;股权收购



▷ 高管减持与审计师应对:基于关键审计事项的证据


罗宏丨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白雨凡丨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生

李秋函丨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资本市场上出现的“减持潮”引发了上市公司各利益相关方的密切关注。本文以2016~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高管减持后,审计师感知到更高的审计执业风险和审计商业风险,会提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该现象在审计师具有行业专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时更明显。在区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后发现,审计师会对除监事外其他人员的减持行为做出反应,提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区分高管减持动机后发现,仅高管机会主义减持会提高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充分性,审计师并不会对高管常规减持做出反应。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高管减持后审计师的应对策略,也为利益相关者评估上市公司风险以及审计准则的修订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管减持;关键审计事项;审计执业风险;审计商业风险



▷ 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与企业债务融资


吴兴宇丨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王满丨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苏晨丨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以2010~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结果显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清晰度越高,企业的债务期限结构越长,需要承担的债务融资成本越低;具体来说,董事会非正式层级会通过治理效应和资源效应这两个途径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债务融资的影响在分析师跟踪较少、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环境不确定性较高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债务期限;债务成本;盈余管理;融资约束


▷来源:《财务研究》2022年第2期

▷值班编辑:陈利花 曹媛媛

▷版式设计:刘莹


大家都在看



声明:“财务与会计”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文章、图片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88227096,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学习/创造/分享

分享财务与会计之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财务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财务研究》 财务与会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