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沙龙”云系列讲座之《美国博物馆中国古代书法作品收藏》辑要 | 刘九洲
编者按:
2005年开始,因编辑《宋画全集》的机缘,刘九洲老师在美国各大博物馆观看了一些中国古代书法精品。按照书法史的逻辑,结合现场观看的各大博物馆所藏的重要书法作品,九洲老师作了题为《美国博物馆中国古代书法收藏》的沙龙讲座。
九洲老师认为:书法研究和实践,非常重要的就是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最终每个人字的独特的面貌是由价值观和审美观决定的,而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特别强调的态度和技法。因此,与古为徒,不仅要摹其行迹,而且要了解书家的大多数作品的审美倾向以及他如何表达他个人的审美倾向。
讲座 | 刘九洲
文字转录 | 大海、金燕子
文字整理 | 云在
非常感谢四海书院的邀请,让我来讲“美国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书法”这么一个专题。缘由是因为大概从二零零五年开始,因为《宋画全集》的编辑,我对美国各大博物馆基本上都有专门的访问,当时看到了很多绘画作品,也把各馆收藏的主要的一些书法作品看了一下。
讲书法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虽然我一直在写字,但是讲书法真的是第一次,所以其实是有点紧张的。
但好在这一次是介绍各大博物馆的书法作品收藏,这样一来,它的整个内部逻辑其实已经由书法史框定,而不再由我自己来建立逻辑。所以接下来我将按照书法史的逻辑来作分享,分享的结构相对松散。
首先,为什么说讲书法是一件复杂的的事。书法虽然有一个悠久、庞大的现实历史的构架,但是事实上人们对它的认识相差很大,它没有一个稳定并且大家都认可的评价标准,而是每个人就他自身的个人审美、个人的实践与古代书法这样一个庞大的历史相比,然后形成每个人自己的书法观。比如,你说王羲之好,很多人反对说颜真卿好。你说颜真卿好,可能反对的人就更多了。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会在书法史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个脉络,然后就这个脉络相应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用这个评价标准评价书法和书法人物。
十五年前,四海书院的很多院长、副院长、董事们都在网上交流的时候,大家当时就发现争论很多,我们本来以为这是网络时代的特征,但是今早我突然悟到:我们所看到的古代书论,魏晋、唐宋、明清以来,书论特别多,关于书法的论文也很多。其实这些所有的书论都是在“吵架”,古人表达比较文雅,没有直接指出吵架的对手,但是他们每一句话都是有用心的,每一句话都会针对某个具体的人和具体的流派。
我把上面这些话作为开场白,其实想说今天我来说书法,不是要讲一个客观的真理,也不是在讲一个价值体系的推荐,而只是讲我个人在漫长的书法史学习和个人写字经历中所感受到的那些东西,是基于我自己的价值观开展的评论。我想,这是每一个人讲书法史的时候都要面临的一个真实的环境。第二,每一个人的观念都是在不断发生改变的,你能感觉得到自己现在喜欢的东西和五年前不一样,和十年前不一样,是发展的。第三,意见不一样,大家有争论,是好事。个人的书法审美和价值观也是在这样多元的观点辩论中逐渐清晰的。第四,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常重要的,最终每个人字的独特的面貌是由价值观和审美观决定的,而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特别强调的技术态度和技法。
接下来,我具体介绍美国各大博物馆的书法馆藏。
与中国古代绘画相比,美国各大博物馆收藏的古代书法相对比较少。它主要集中在两个大的博物馆,一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一个是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另外,还有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等。
美国博物馆馆藏的最重要的一件书法作品无疑是普林斯顿大学馆藏王羲之的《行穰帖》。毫无疑问,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一位人物,他的真迹现在都已不存于世,存有的大约有十九件左右的唐代摹本。
王羲之的真迹到了北宋,大概还有一百八十多件被北宋内府刻汇编成淳化阁帖。淳化阁帖的原拓本一共十册,到现在为止,只有四册到五册存世。然后到南宋初年,有一个内府的国子监本的翻刻本,质量很好。这个翻刻本,在二十年前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发现它,是二零零五年左右,在弗瑞尔美术馆意外发现那里保存着十卷中的九卷国子监本的宋拓本,上海图书馆藏着另外的一卷,这样合在一起就有了淳化阁帖的系统。
今天就主要介绍一下《行穰帖》的特征。我手边这本书是普林斯顿大学出版,它把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书法基本罗列出来了,所以我就不讲所有作品,就挑其中我认为重要的几件。大家如果想知道全貌的话,在网上买一本就可以了。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宣和内府所藏。看到这两行字,大家可能觉得困惑,包括我在年轻时看到这件作品也会想:王羲之《行穰帖》唐摹本就这么两行,怎么说他就很厉害。我现在的看法是:如果仅仅只有这两行字教不了什么东西。它的信息量太少。之所以我们说这两行字很伟大,它是和传世的十几件唐摹本,以及一百多件比较可靠的宋拓本的总汇集的资料在内,有这个背景下,这两行很重要。
为什么说单独两行不重要,因为信息太少,就不能体现王羲之的审美观,体现不了他的倾向。你即便把这两行临写的很好,写的百分之八九十像,其实这也许只是王羲之一次偶然的生发,偶然写下的一个小条,你把王羲之漫长艺术生命中偶然的两条学的再好,也不可能让你的书法提高多少。学习书法,事实上不仅要摹其行迹,而且要了解他的大多数作品、他的审美倾向以及他如何表达他个人的审美倾向。
所以你把可能是偶然写成的两行学的再准,真正用于日常书写和创作的时候,还是没有办法照搬和迁移。因此,我的理解是需要不断去体会这两行字在王羲之所有传世书法中间的特征,不断摹写靠近,最重要的是,在日常书写中不断使用,这才是最好的写法。临写的时候,去体会是不是写的粗壮了一点,是不是写的流利了一点,或者说还有什么没有展开的地方。只有在这样不断体会思考的过程中,你才会把自己和这个书圣放在一个平台上。
所以这两行字并不是因为它是唐代的摹本就很珍贵,而是它是在一个伟大的系统中间作为一个片段存在而珍贵,它和其它片段存在共同呼应,它才会有其书法史的独特价值。
在书法史中间,我们看到另外一个伟大的书法家,就是在《行穰帖》后面的题跋。题跋由董其昌写就,他一共题跋了三次,我只讲其中两次。
董其昌大概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写了第一个题跋,差不多有七八十公分这么一个宽度。当时的董其昌处于擅长写小字的时候,写的珠圆玉润,你能感觉到他自己很得意。我们当时进库房看到王羲之的那两字的时候,说实话,虽然已经很熟悉那个帖,却真没感觉出有多厉害,也就是说,这种视觉的冲击力,从这两行字中间是看不出来的。等看到后面董其昌洋洋洒洒的小字题跋,一对比,就会发现,王羲之的这两行字并不比董的题跋大多少,也没有做太多动作,但是就是明显气壮,流动又气壮,这就很了不得。过了十年,大概董其昌自己也看出来他的小字比不上行穰帖的那两行字,所以他在后面特意换了大字写,跋了一米多,你会发现董其昌用了罕见的既重又灵动的笔法,向《行穰贴》挑战或者致敬。这两者一比,你又会感觉王羲之的两行字贴在前面,像个谦谦君子一样,董其昌那些大字单独看很好,放在一起会觉得写的有点过了。
董其昌其实也真的是一代天才,他和王羲之扳扳手腕,输了也不丢脸。当时看原件的直观感受是董的那些小字温润又文雅,好看,动作很多,没有什么大毛病,但只要和前面两行比,就会感受到它的弱点,整个气息落了一层。
我说这个具体的比较是为什么呢?王羲之真的有点厉害。让人捉摸不透,真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你拿阴柔的部分与他相比,他比你阳刚。你加进阳刚的部分,它又比你阴柔。真可谓不可琢磨。但也就是有王羲之这样一个伟大的天才的存在,使得书法史如同有了一根定海神针,学习书法,如果有任何问题的时候,只要回去再与王字接触一下,你都能感受到确切的抓手和不断努力的点。
王字这种这种令人捉摸不住的感觉,它不仅体现在《行穰帖》,也体现在他其它多件法帖中间。这样一种审美特点,在后来两千多年的书法史上,我们再也没有找到一个人具有王羲之这样的审美的效果。你每次感觉把握住他一个特点时,别的帖马上就告诉你不是这样。
我再简单介绍一下弗瑞尔美术馆藏的那个国子监版的淳化阁帖,这个淳化阁帖,是傅申先生在弗瑞尔美术馆时收购的,当时已经是散册了,所以大家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拓本。就我看拓本原件的感受,会觉得印刷本视觉上更好一点。因为印刷本的纸质、油墨,更加符合人的视觉。
讲完王羲之之后,按道理,我们应该要讲很重要的唐代法书,但美国博物馆真没有唐代大名家的书法真迹。唐代大名家法书真迹大多数被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所收藏。所以,接下来我介绍美国博物馆收藏的几件值得介绍的北宋时期的重要作品,它们基本上被大都会博物馆和普林斯顿博物馆收藏。
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宋四家中间,黄庭坚的重要作品在美国博物馆最多,有两件,而且是大卷,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是《廉颇蔺相如传》,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收藏的是《行书赠张大同卷》。
这两件作品的概念是什么呢?就是说黄庭坚这种大卷的书法,全世界一共五六件,美国有两件,在美国之外的另外几件,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诸上座帖》,台北故宫有一件比较著名《松风阁》,然后日本有位私人藏家收藏有《李太白忆旧游》,还有曾经出现在市场上的《砥柱铭》这几件。
但是黄庭坚写的最具有革命性的一卷草书在大都会博物馆,即《廉颇蔺相如传》,有九米长。九米长的作品给人感受是什么呢?就是说你看完了都累的不得了,九米多的作品看一遍要十个小时。
为什么说它是最革命性、最激烈的东西呢?我个人认为,黄庭坚在挑战一种比较虚无的感受,行书是它的基础。黄庭坚的行书基本上是学苏东坡的,然后他自己的草书是在中年以后才慢慢学的,在草书的作品中,比较早期一点的是日本的《李太白忆旧游》这件作品,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北京故宫收藏的《诸上座帖》。但是最激烈的一件,黄庭坚用自己的生命不断去探索草书审美的边界的,是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廉颇蔺相如传》。他写得非常虚实相生,而且不断在挑战一些连他自己都摸不准的东西。这件东西非常激烈,激烈到什么程度呢?他是九百年前写的东西,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很多专家都认不准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当时只有极少数的专家比较确认这个真迹。
很多专家会觉得这件作品太不符合日常我们论述书法时所强调的,要笔画完备,要送到,要圆转,不要露破绽。那件作品其实破绽很多,很多地方由于是探索性的,不仅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我相信黄庭坚自己都很佩服自己,他在探索一个完全没有意识到的领域。
对这件作品所做的探索进行思考,我觉得应该是我们这些对书法感兴趣的人一辈子的事情,它没有那么简单。很多人就对于书法是不是一种艺术,书法是不是有挑战性的一种艺术有怀疑。我觉得这件九百年前的作品真迹,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答案,书法对人的这个挑战非常高,而且是绝对的一种艺术类型。因为它是在用一种固有的形态去尝试一个没有我的虚空、没有我的一个境界,黄庭坚这件九百年前的作品其中探索的激烈程度一点不比二十世纪美国当代艺术差。
但遗憾的是这件作品的纸墨都不是特别的好,黄庭坚作品中,纸墨用的最好的是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藏的《行书赠张大同卷》。《行书赠张大同卷》是被印在这本书的封面的。这件作品的纸墨是我们看到的宋纸和宋墨结合的最好的,九百年之后,看起来还是熠熠动人。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大都会博物馆所藏的《廉颇蔺相如传》,这件作品相当挑战固有的书法体系,事实上在北宋以前,我们没有见过这些玩意儿,为什么有时候说北宋文化经济发达,给汉文化提供了很多东西,也体现在这些作品中,它突破了前人一些固有的规范。
《行书赠张大同卷》这件作品的纸墨之好令人惊叹,纸特别致密、特别滑,墨也是好的一塌糊涂。我们也是见过很多好的法书,也见过很多赵子昂、董其昌这些写在最好的纸上的这种墨迹,但是从墨迹的直接上手观感效果来讲,它真是更胜一筹。前面我说很多书法作品是印刷品印出来比原作要好看一点,因为印刷品符合视觉的本能,但是《行书赠张大同卷》却是原作效果远远超过印刷品。印刷品完全没有办法模拟出它本有的神采。所以,如果有机会,我建议大家一定要看一下原作。这是黄庭坚顶尖的一件作品,很多笔法都在中间,但今天我不太愿意特别讲这些笔法。因为每件作品的笔法都和他自身的笔法有联系又不一样,每个人不会彻底的重复自己的笔法,你去学也不可能学到百分百。古往今来杰出的书家不说上百,几十个肯定是有,每个人笔法不一样。所以黄庭坚这些人的笔法是有他自己的逻辑,他是根据自己的审美和他对书法的判断来完成的。硬学是学不到的。
黄庭坚 行书赠张大同卷 局部
所以。固然我们要理解他的书法,但我更赞成灵活的看待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地学像,而是理解他自然生发出来的这种上下的内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书法逻辑,这个逻辑还要基本符合古代书法审美。我一直认为书法的创新不是问题,因为你写出来的东西肯定跟古人不一样,反而是你的书法内部的逻辑你得建立起来。也就是你的字呈现出来的变化是有自己的规律,并且这些规律别人也能在观赏中获得审美体验。
现在绝大多数搞书法的,百分之五十是练习,百分之五十是创作,我建议是百分之三十练习,百分之二十创作,另外百分之五十建立自己的书法书写逻辑,为什么我们觉得有的人写的好,就是因为在他的书写逻辑中,你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问题。
黄庭坚是学苏轼的,他没有去学什么古人,学了苏轼之后,他的行书写得很好,之后他还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书。真正的一次创新就是他大草书的尝试。他到底是怎么最后弄出大草书的,我们今天也很难完全判断。书法艺术上,学生可以大幅度超越老师,他不见得是在笔法上超越,完全可能是在书写逻辑上、审美上超越。
讲完黄庭坚,我们讲一下米芾。非常幸运,美国博物馆有两件极其重要的米芾的作品,一件是米芾的手札,米芾五件比较出名的信札,其中三件在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当时在现场,那三件东西展开的时候,其中有一件,它的纸墨效果特别好。另外有一件差一点,就像我们今天用竹纸淡墨书写,水平虽然很高,但其实我们当今一些书家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但那件纸墨特别好的,你会觉得熠熠动人,像《兰亭序》一样,不太可能超越。所以书法这个东西,最后高的那一点点,需要碰运气,它需要材料,需要精准,甚至需要欣赏的人从一堆的作品中把它找到。
米芾另外一件杰作《吴江舟中诗》。在米芾之前,我们没有找到过这么多大字都能被保存下来。但是到了米芾的时候,突然间有四五件他的大字手卷都保存下来了。其中最早的一件就是在大都会博物馆的《吴江舟中诗》。
《吴江舟中诗》的大字,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明清以后的那种大字,它是一种北宋大字。他用小笔书写,小笔的蓄墨量比较小,米芾再有本事,但他拿不适合的工具去写的话,笔法显得焦躁、不丰润,反复欣赏时,能够感觉到它的薄弱,但是说这些都不是说它不重要,恰恰相反,北宋刚刚开始实验大字,米芾用这种相对小一点的笔扩展之后,让我们体会到,如果你不改变工具的话,用原来的小字,写信札的笔法去扩展成大字,是肯定不行的。
明清的时候,董其昌、王铎让笔法发生了一个很重大的改变。这个改变从董其昌开始,王铎续之。这种改变之后,使得我们意识到,所有古人的笔法谈的都是小字的笔法。今天所有的大字,甚至每一个人写大字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它不是一个古人笔法的概念。从这件《吴江舟中诗》中就能够特别感受到。
大都会博物馆和普林斯顿博物馆还有一批很有趣的南宋的书法作品,是南宋皇帝们的作品,它们都是写成团扇的。这些团扇作品,其中最好的应该是赵构写的。南宋的书法,教科书上说写的最好的是张即之,张即之的作品在普林斯顿博物馆有一个小册子,确实写的很精,但你会觉得他的技术性虽然比较强,不太动人。当然这是我的观点,很多人认为那个非常好。我当时看了一两页就不想看了,因为他的技法重复。相反,宋高宗赵构的字虽然有时候也会有点重复,但是它毕竟是从王羲之这种正路子来的,所以它的变化还是二王的那种比较温润的变化。明末吴其贞评论南宋书法说高宗赵构是第一名,我是比较同意吴其贞的这个说法。
赵构的书法是南宋中间难得的又守规矩又有点创新的,他写得最好的并不是这几个团扇。南宋书法,我们就简单跳过。南宋书法技术性差了,差了之后就导致久看不佳。久看不佳的字还要笔法好。元代赵孟頫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极力纠正南宋的这个偏差。他说的复古其实是恢复了一些古代重视笔法的这个道路。
赵孟頫的几件最重要的作品依然是在大都会博物馆和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普林斯顿两件,一件是大字楷书《妙严寺》,中国楷书,特别是从唐楷以来,宋人都没写的那么好,赵孟頫书写的这件《妙严寺》可能是中国楷书作品中最后一件可以与唐代作品相抗衡的一件作品。
赵孟頫的字的特征是什么呢?他的单字功夫特别好,这个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但是他千字一面也是问题,当然不是说他一辈子没有变化。另外一件是他的手札,还有他太太管道升的真迹,这个信札件就写的非常好,很自如。二王以后,信札写的接近二王,流转有变化,日常叙述文字也美,说的事情也家常,然后笔法也体现出这种家常的,就是赵孟頫的信札。
大都会博物馆有一个赵孟頫的大字作品。这件作品,就我个人来讲,也是反反复复想了好几次。十年前觉得是真的,现在会有点犹豫,可能过两年又会变化。这件作品,遇到书法展,大都会博物馆都会展出。为什么我会说它是真的呢,接近真的因素是它中间有一些飞白用笔,确实比较精彩,我们在其他的地方没怎么看到过。我说有点犹豫呢,是因为赵字后来临仿的人太多,我们担心是否是后世写的特别好的人仿写的。
赵孟頫 立轴作品
信札手书这一块,能够抗衡赵孟頫的确实很少,因为不太容易写到那么珠圆玉润,但是一旦扩展到大字,就我刚才说的,笔法一变化之后,它就很容易被别人靠上。大都会博物馆还有一件赵孟頫写王羲之、苏轼的作品,也是一个小手书。赵字的能力就是把自己的书法逻辑建立了起来,他不仅写珠圆玉润的字,而且他摸索出一套又美又不俗的东西,他建立起自己的书法逻辑之后,不断去复制。
美国博物馆,晋、唐、宋、元的主要作品基本上就这么多,接下来再介绍几件比较特殊的明清的作品。一件是弗瑞尔美术馆收藏的王宠的《荷花荡六绝句》,大卷,十多米长,王宠去世前一两年写的。王宠是明吴门的第二代书家。但是他后来的写法和吴门的谨小慎微想要做周全的风格不太一样,他在努力探索一些书法史上不太有的一种审美。弗瑞尔的这件《荷花荡六绝句》是王宠大字作品中很精彩的一件作品。
他尝试着用明代认识到的更加完备的笔法来完成一个大书卷。在他之前,好像就是黄庭坚的《张大同诗卷》才会这样写,但他那个字比《张大同诗卷》要大很多,弗瑞尔不太展这件作品。
第二件的作者,是书法史到明末时期一定会讨论的一个人,就是董其昌。董其昌的草书手卷有件在底特律博物馆,去年夏天的时候,拉出了一段进行了展览。但这件作品并不是董其昌的一个很刺激人的作品。董其昌的各种各样的书法都很刺激人,变化大,比较有挑战性。我这里特别想介绍一件大家不太注意的他的作品,是什么呢?是波士顿美术馆藏的《湖庄清夏图》后面的题跋,董其昌在后面跋了三次。
从小楷书到行书,每隔几年就题跋一下,汇集在一起看的时候,你真的很难相信这是一个人的笔迹,他在十多年中间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董其昌一生书写大概变了五六次,每次都能找到一个新的审美,而且都能找到一个新的解释逻辑。这个很了不起。董其昌的书法作品在美国单件作品不多,但是一些名画后面的题跋,大家遇到的话,可以去看一看。
最后介绍一下王铎赠送给汤若望的一件诗册。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件诗册在国内大概被印过几万册几十万册都不止。但是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这件作品最终被收藏在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这个册子,大陆的很多都是靠民国时候的拓本翻印的,翻印之后出现了我刚才说的那个问题,就是印刷的效果很黑,如果去临仿,会用更加严重的比例去模仿这个真迹。事实上,我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见到原件的时候,发现它就是一件比较正常的行书写法,有点变化,但是由于纸墨一般化,没有像印刷品这样黑白分明,有这么大的挑战。
今天的美国博物馆的古代中国书法介绍,我就用王铎的这件作品作为一个结尾。归根结底,我们说,这些杰出的作品都有其自身的字法逻辑,有自己的审美,能动人。为什么我比较强调多看古人书法,就是说你看了这么多古人书法,就会形成你的观点,你用这个观点再重新欣赏的过程,就是逐渐形成自己观念的过程。
谢谢大家。
转载:白谦慎教授新著专访| 研究晚清官员收藏活动,为关注中国文人文化的现代命运
没看够?
长按二维码关注“四海书院USA”微信公号
更多好文在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