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性质与发展脉络 | 陈建胜
本推文根据“四海沙龙”讲座录音整理而成,全文约11798个字,阅读时间约30分钟
首先非常感謝四海書院的邀請,這是我第二次通過網絡,跟遠隔重洋的各位同道書友見面。
今天講座主題是《漢字的性質與发展脈絡》。無論是研究中國傳統學術,還是從事書法藝術創作,對漢字有比較客觀、科學的全面認知是很重要的。今天的題目包括兩方面:漢字的性質和漢字的發展脈絡。前者是文字學核心且深奧的課題之一,目前學術界對此仍存有較大爭議。
漢字的性質很難談,從我個人來說,實在不敢談。但是考慮到從事書法藝術創作者需要對漢字有基本客觀的認識,所以這個問題必須要談。今天我就嘗試把自己的體會和學術界的新成果跟大家做分享。講座之前,先做三點說明。第一,實事求是,不戲說臆測、努力把握科學性與學術性的原則。第二,這次分享非學術論文,亦非嚴格意義上的學術演講,只是通識性的漢字文化普及講座,並沒我的個人獨特創見。講座分享的內容主要來自前賢時彥共同研究的結果,我只是擇善而從,略加總結並適當发揮。所以趁此機會先向為漢字研究做出貢獻的諸位學者致以敬意和謝意!講座若有不當之處,由我個人負責,與諸學者無關。第三,今天的講座不會在純學理概念上做過多糾纏,擱置爭議。漢字性質目前在學術界還有很多爭議,這裡僅選取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家說法切入,通過字形分析闡述相關問題。
說起漢字,書法界和普通民眾可能馬上會想到漢字是象形文字。這個概念在很多漢字、書法的網絡教學視頻或書本教材中頻頻出現。其中一個典型且比較有影響的例子來自“漢字叔叔”,他是美國人,來中國幾十年,做了一個漢字相關的網站,這幾年經中央電視台等眾多權威媒體報導,在國內民間有很大影響力,把他捧得很高,認為“中國的古文字專家不作為,漢字要由海外友人來研究推廣。”早些年我在上海參加一個書法活動,碰到一位教授,是書法碩士生導師,他便極為推崇“漢字叔叔”及其創辦的網站,而抱怨中國的古文字學者無所作為。我給他普及介紹了古文字學界的研究成果,推薦他使用由業內“當行者”做的專業網站,才消除了他對文字學界的誤會。“漢字叔叔”幾十年如一日的“熱愛”漢字,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敬佩,但必須指出他對漢字是談不上“研究”的,也不是所謂的“漢字專家”,他的網站也問題頗多,學術界大概也沒人用他的網站。最近聽說“漢字叔叔”在社會上開班授徒,給很多中國孩子講“漢字的故事”,很令人擔憂。
藉此話題我想指出的是,現在古文字學界跟普通民眾之間有很大的距離。中國真正的文字學家其實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普通民眾並不知道瞭解專家們所做的努力和成果,對古文字學界完全陌生,自然也就存在諸多誤解的可能。所以,我一方面希望一線的專家學者要面向社會,為民眾多做科學、學術性意義的普及講座;另一方面,我也希望普通民眾要提高對漢字的認知,學會區分真假學者。尤如書法愛好者需要提高審美能力,會區分一般混江湖的“書法家”和專業書法家的差別。
“漢字是象形文字”是種誤解
針對普通民眾對於“漢字是象形文字”這個誤解,我想通過下面這幾個字來分析:
這幾個字都為早期文字,算是比較“象形”的。但是,如果一開始不知道是某個字,直接看字形是無法猜的。也就是說,現在很多所謂的象形字,是我們事先知道它是什麽字,然後再去看字形,將腦海裡對某事物的形象與字形配對,才會覺得似乎很“象”(屬於“事後諸葛亮”)。比如甲骨文“牛”字,這是我們先知道此字是 “牛”字,然後再從字形中找出與牛相似之處的地方,才會覺得“牛”字確實很像牛。如果之前不知道是什麼字,僅憑聯想往往沒辦法猜到是何字。
第一個字
第二個字比較複雜,稍後講。
第三個字
第四個字
第五個字
古文字是通過字形分析比較出來的
著名古文字學家劉釗先生在《古文字構形學》一書中提出很多觀點。他說:“古文字不是看圖猜字,也不是看圖像看出來的,古文字是通過字形分析比較出來的。”這裡我選了劉釗先生的三點來解釋。
第一點,古文字中的一些形體來自“硬性約定符號”,本無形可像。如數目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十”和干支字“甲、乙、已”等。
上面所列的字可識讀為:一、二、三、四、五(上一行);六、七、八、十、甲、乙(下一行)。這些字的字形是約定俗成的符號,本無形可像。數目字“九”不在其中,“九”表手肘之“肘”。甲骨文數字“一”到“四”的橫劃可能是以前的刻劃符號,是“積畫而成”的字。使用時,如果約定統一把一橫當成“二”,把兩橫當作“一”的話,也沒關係。可見,文字是“硬性的約定”,它是一個符號。
第二點,古文字不是圖畫,即使象形意味較為濃厚的甲骨文,也是高度符號化的“符號”。眾所周知,圖畫比文字產生要早很多,所以有人認為文字起源於圖畫。這種說法的對錯姑且不論。其實,即使是象形意味較濃厚的甲骨文也已經高度符號化了。講座開頭提到的第二個字
還有
第三點,古文字中一些字的字義與其形體所像並不相等。以下舉例說明。
還有其他例子,限於時間,這里不再多舉。通過前面分析得知,我們把漢字稱作“象形文字”的說法恐怕不可靠。那麼,漢字的性質是什麼呢?
汉字是“意音文字”
裘錫圭先生用“符號的性質決定文字的性質”的觀點去分析漢字,得出結論—— 漢字是“意音文字”。
“意音文字”的概念早在1957年周有光先生發表在《中國語文》的論文<文字演進的一般規律>已有提到。這篇論文後來收錄於周先生《字母的故事》一書。裘錫圭先生在他的著作《文字學概要》裡,對這個概念有更好的闡述和發揮。裘先生提出一個很著名的觀點,這觀點為目前學術界統一認可。他說: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作為語言的符號的文字,跟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號是不同層次上的東西。”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語言肯定比文字更早出現。遠古時期,人與人之間已經用語言溝通交流,那時還沒有文字。隨著社會发展,尤其當人類進入文明時代,有了國家和文化積累,人就希望把東西記錄下來。但是語言的傳播和保存有時間、空間限制,所以必須发明文字才能把有聲的語言通過文字記錄下來。
“意音文字”中的“詞符”與“字符”
這裡,裘錫圭先生提出兩個非常著名的概念:作為語言的符號的文字,跟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號是不同層次上的東西。
簡單而言,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即語言的符號是文字,而文字記錄的是語言當中的詞。所以文字是“詞符”,“詞符”即語言的符號。然而,文字本身也需要使用符號,文字是由很多符號組成的。這些符號就是“字符”,“字符”是文字創造時使用的符號,或可稱為構字的“基本部件”。
比如“花”字。
現實語言中的“花”需要用文字記錄下來,那“花”字就是現實生活中“花”的詞符。這是第一層概念。
第二層概念,“花”字是由草字頭“艹”和下面“化”字組成,所以“花”字本身是由這兩個字符構成的。所以“花”字是語言中花朵這詞的詞符,而草字頭“艹”和“化”這兩個部份則是“花”字的字符。也就是說,“花”字是詞符,組成“花”字的兩個部件是字符。搞清楚詞符與字符的概念,對書法、篆刻和文字學研究非常重要。因為文字是由字符構成,如果要正確書寫和使用文字,必須把字符搞清楚。通俗一點講,字符是字的基本部件。《說文解字》有540個部首,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字符,也就是組成文字的基本部件。這與英語學習一樣,如果把字根搞清楚,學習英文單詞就輕松多了。如“花”字,如果不認識整個字,但認識草字頭“艹”,那這個字也基本認識了一半。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裘先生提出“詞符”和“字符”的概念非常關鍵。
小結一下。“詞符”由“字”來表示,而“字”由“字符”構成。要搞清楚漢字的性質,也就是“字”的性質,就必須搞清楚字符的性質。漢字的性質是由字符的性質決定,只有知道字符的性質,我們才能確定漢字的性質。
字符的分類及相关定义
字符大概分成三種。第一種叫“意符”,第二種叫“音符”,第三種叫“記號”。
再以“花”字為例。
“意符”是什麽呢?“意符”就是跟文字所代表的詞在意義上有連繫。“花”字的草字頭“艹”屬於意符,因爲花朵屬草木,所以草字頭“艹”與“花朵”在意義上有連繫。
“音符”是什麼呢?“花”字下面的“化”表音,即是“音符”。
還有一種叫“記號”,它跟字的語音和意義都沒有連繫,僅是記號而已。“花”字沒有記號。“記號字”的產生是文字发展到後期階段才出現。古文字階段有記號字,但是不多。秦漢以後是漢字從古文字階段過度到今文字階段,漢字字形发生大量形變,原來表意的部分變得不再象形,看不出意符所象,慢慢就變成記號。
“記號”舉例如下。
奉、奏、秦、春、泰
這裡的幾個字都有“
比如“春”和“秦”二字。上面的
细说“意符”
“意符”又分兩種,一種是“形符”,另一種是“義符”。
先說“形符”。
“形符”是什麽?“形符”是通過自己的形象來起表意作用。早期古文字的構形之法後由許慎總結出“六書”的理論,其中一種是“象形”。“象形”不是最主要的造字方法,也不能代表漢字的整體,它是造字其中的一個方法和門類。在早期文字裡,確實有很多字是按照事物的形狀和它最具代表性的特徵勾畫而成。人們一看到字形,馬上就能聯想到它所表之意。這就是“形符”。以下舉例說明。
以上這些字全都通過形符來表意。
“義符”是什麼?如之前談字符時談到“記號”。漢字從古文字階段到隸書、楷書階段,漢字字形发生巨大變化,很多字形已看不出來原來的形象,逐漸成為記號。就像
歪。“歪”是不正。這字的字形已不看出字意,但“不”與“正”放在一起就是“歪”。所以“歪”是用字義組合來表意的。
尖。上小下大,形狀自然是尖的。
甦。這個字由“更”、“生”兩字組成。表示蘇醒之“蘇”,即死而更生。
䛒。上面是“巧”,下面是“言”。這是“辯”的本字。所謂“巧言為辯”。
漢字字形演變帶來的字符性質的改變
漢字的發展演變是動態的過程,所以漢字發展演變時,字符和其性質會改變, 這也意味著漢字性質的改變。
漢字演變過程中,字形簡化導致很多獨體表意字的意符簡化、記號化,很難看出漢字表達的意義。尤其秦漢以後,漢字線條筆劃化。這點對寫書法的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六、七年前,國內書法界流行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書法不是“線條的藝術”。有些教授認為中國書法是“點畫”,不是“線條”,線條是西方藝術的概念。這種說法曾在書法界很流行,影響很大。
持以上觀點者其實沒搞清楚漢字形體的演變。中國書法其實就是線條的藝術。早期的漢字全由線條組成。最初是“隨體詰詘”,就是隨物體形體輪廓勾勒描畫的文字。由於各人描畫物體在細節上有差別,所以“隨體詰詘”畫出來的線條不規律。後來經過整理規範,就變成有規律的線條,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篆。小篆由線條組成,小篆的線條整齊規律。所以,漢字是先有線條,後來到隸、楷階段,線條才慢慢變成點畫。點畫對書法具革命性意義。比如書法用筆的藏鋒、側鋒等技法,是在“橫、豎、撇、捺、點”等“筆畫”產生之後才有的。漢字筆劃化以後,從根本上改變了漢字的體態。中國漢字叫“方塊字”就是這麽來的。漢字筆劃化對於書法的意義非常重大。
秦漢以後,漢字成了記號的組合。這些字符原來的意思已經看不出來,導致漢字構形需要強行記憶。其實漢字發展演變是有規律和理據的。如果掌握理據,學習漢字就容易許多。這與掌握英文詞根、詞綴後再去背英文單詞會簡單容易些的道理一樣。
下面以“雞”字舉例說明字形演變是如何帶來字符性質的改變。
右邊
漢—汉、權—权、鳳—凤、難—难、鄧—邓、雙—双、對—对、勸—劝、歡—欢
書法愛好者但凡看到有“又”字記號的漢字,一定要留意它的來源,寫繁體字和古文字時千萬不要寫錯。
說回“雞”字。繁體字的“雞”是意符和音符組成的形聲字,或者叫“意音文字”。但簡體字的“鸡”字,成了半表意,半記號的字。由此可見,字形演變會帶來字符性質的改變。
漢字的“造字”、“用字”與“識字”
(以下部分基本參考葛亮先生《古字新識(一)——漢字的性質》一文)
世界上各種古典文字,如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聖書字以及漢字,都是使用意符、音符及記號這三種符號來構形。要了解“漢字的性質”,就需要理解字符在組成漢字過程中的使用方式。也就是說,同一個字,如“雞”字,從它的構成(“造字”),記錄(“字”)以及如何被人認識(也許可以稱為『識字”)這三種角度看,漢字性質可能會有所不同。
下面以“古”、“今”二字為例,透過造字、用字、識字這三個層面來分析漢字的性質。此二字在甲骨文時代已有。
以“古”字为例
這是“古”字甲骨文的字形。
“古”字的造字
從隸書、楷書來看,一般認為,上面
要明白“古”字的意思,必須先明白組成“古”字的兩個字符的意思。先看幾個相關字。
上面
再看
再看
通過
所以上面兩個字
那麼“古”字下面的“口”是什麼意思?
研究者發現,古文字有一種特殊的構成方式,即在一種物體下加“口”形,來表示此物的某種特徵。此處的“口”用作區別符號,不是指“嘴”。以下舉例說明。
以上例子皆說明,古文字中以經常以“口”字配合一象形物體來表示該物體的特徵。由此推論,“古”字是以“口”形強調上面
“古”字的用字
由於表達“古代”的“古”字無法用形體表現,所以就借了發音接近,本來表達“堅固”意思的“古”字來表達“古代”的“古”這個抽象的概念。如此一來,當本意表達“堅固”的“古”字被普遍用作表達“古代”的“古”之後,人們又造了形聲字“固”字來填補“古”本來指堅固的本意。
以“今”字为例
這是“今”字在金文中的字形。
“今”字的造字
古文字構形中有種構形叫“倒書”。
、 都是“合”字。上、下各有一個“口”,不過上面的“口”都倒過來, 是倒書。“合”字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指回答:上面的“口”發號施令,下面的“口”回答。第二個指蓋子與容器合上,匯合。甲骨文用刀刻成,曲線用刀刻不容易使轉,所以上面倒書的“口”有時刻成英文“A”的形態,如 。
再看“飲”字。甲骨文是
“飲”在甲骨文裡,一旁的人倒過來, 本來是舌頭的形狀,後來就省略成倒書的“口”形。倒“口”在金文作 形。
再看這三字。
食。上面是倒過來的“口”,呈 狀。下面的 是“簋”。“口”在食器之上,就是“食”。
龠。上面 是倒“口”。下面 是類似竽的排管樂器,樂器上面的兩個“口”是樂器的吹口。人“口”在樂器之上,就是一人在吹奏樂器。
令。上面 是倒“口”,下面是跪著的人形。上“口”下“人”,即上面的人對下面的人發號施令。
理解古文字中的“口”能倒書,就容易理解“今”字。現在看“曰”字。
曰。這是甲骨文的“曰”。“口”上加一橫作區別符號,指嘴巴在說話的動作,或嘴裡發出的聲音。
、 這兩個字是上面“曰”字的倒書。倒書的“曰”就是“今”字。正的“曰”是說話,倒的“曰”是不讓說話,不言語。所以“今”字的本意就是閉口不言。
“今”字的用字
結合讀音看,“今”應該是為表示閉口不言的意思所造的字。但由於表示時間概念“今天”的“今”字很难造字,所以就借用了原本表示閉口不言的“今”字來表示時間概念的“今”,就另造了“吟、噤、唫”等形聲字表示“今”字閉口不言的本意。
小结:漢字的性質
從造字層面看,“古”、“今”都是表意字,一個是在盾牌下面加“口”字表示“堅固”的特徵;一個是用倒“口”表示“閉口不言”之意。從用字層面來說,這二字的使用跟字音有關,是表音字:“古”表示“古代”,“今”表示“今天”。所以這兩個字的造字本意與用字不同。從識字層面來說,對不搞文字學或不寫書法的人來說,這兩個字就是由不同筆畫而成,是沒有造字理據的記號而已。
由此可見,漢字的性質會根據造字、用字及識字這三個層面發生變化,漢字的性質是動態的。
那該如何給漢字定義呢?
漢字使用的字符包括意符、音符和記號。漢字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形聲字,形聲字必然包括表意和表音成分,所以簡單地把漢字稱為表意文字是不妥當的。因此,裘錫圭先生認為漢字是同時使用意符和音符的文字體系,應該稱為“意音文字”。記號只有少數部分。
目前學術界對於漢字的性質還有爭論。此次講座所講的漢字是“意音文字”只是其中影響最大,比較具代表性的一家之說。作為書法篆刻從業者,了解字符的概念很重要。
漢字的性質如果從語言層面來講,又可以分成語素和音節文字,這不在本次討論範圍。從字形角度出發,只要明白漢字的造字、用字和識字會有變化,漢字性質因而變化就可以了。
關於漢字的性質和這裡討論的一些字例,可以參看葛亮《古字新識(一)——漢字的性質》(刊於《書與畫》雜誌)、裘錫圭《文字學概要》(修訂本)以及《說文小記· 說“吉”、說“去”“今”》。
很多書法家和普通大眾對於漢字的發展脈絡與漢字性質一樣,存在很大的誤區。
一講到漢字的發展脈絡,很多書法類著作基本都是按“甲骨文到金文,然後到戰國文字、小篆、隸書”這樣排列。另一種說法是由“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大篆、小篆,然後隸、草、楷、行”。這些都是書法界普遍認為的漢字衍變路徑,可是這樣的排序是有很多問題的。
第一,這樣的排序顯然認為甲骨文早於金文。但實際上甲骨文是寫、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這兩種文字只是載體不同,如同現在把字寫在紙上、墻壁上和木頭上一樣,並沒有時間先後的概念。還有些人認為甲骨文比金文早,是因為甲骨文是商代的,金文是西周的。實際上商代目前所見文字材料確實以甲骨文為主,但商代也有許多金文。西周雖以金文為主,但同時也有不少甲骨文。另外,雖然目前能見最早的竹簡文字是戰國時期,但其實商和西周最常見的文字也是寫在竹簡上。由於竹簡容易腐爛,春秋或以上的竹簡文字至今未見。
簡單來說,目前一般對於漢字發展脈絡的排序實際是混用了文字載體、時間和字體的概念。先甲骨,後金文的排列,是混淆了文字載體和時間的概念;排列其後的戰國文字,“戰國”一詞是時間概念,而後的小篆與隸書又是字體的概念。現在普遍認為隸書是由小篆演變而來,這個說法也不對。隸書與小篆平行發展,隸書在戰國時期就已出現。此兩者不是“父子關係”,而是“兄弟關係”。這類漢字發展的說法都是錯誤的。
那漢字發展脈絡該如何講呢?
因為涉及的問題實在太複雜,這裡僅做簡單介紹。漢字的發展脈絡大概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古文字(篆體)階段和今文字(隸楷)階段。
古文字階段涉及漢字的起源,這部分暫且不論。我們從殷商開始討論。
甲骨文不是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之前肯定有文字,因為甲骨文是已經很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只是中國目前能見的最早成體系的文字。至於文字起源的具體時間點以及由文字起源發展至甲骨文時期的時間長短,目前學術界仍有爭議。文字從殷商到西周,一脈相承。現在看殷商和西周的甲骨文和金文,它們在文字形體上幾乎沒有任何差別,而且在地域上也看不出文字的不同。比如北京出土的青銅器,其銘文與河北、山東、陜西出土的青銅器銘文如出一轍。可見殷商與西周的王朝在各方面政策很統一,乃至文字風格也統一。但至春秋以後就有變化。
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洛陽,歷史進入東周。東周分春秋與戰國。平王東遷後,周室衰微,地方諸侯勢力日盛,周室難以控制。政治勢力的變遷也反映在文字上。春秋以後的文字再也不像殷商到西周在一條脈絡上發展,開始出現地方特色。著名學者王國維先生曾提出,春秋以後的文字可以分成兩系,一是西土,一是東土。西土是指秦國。秦國全面繼承西周文化和文字。由於地理位置的阻隔,加上秦相對保守,其文字也忠實於西周。東土則有很多國家,至戰國時期主要有六個強國:韓、趙、魏、楚、燕、齊。東土一支的文字雖也從殷商、西周而來,但變化厲害,出現很多新造字、訛變字、簡省字,因此產生大量俗體字和異體字。秦國統一六國後實行“書同文”政策,“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凡六國文字中與秦文字不同者,全部消滅,不准使用。所以六國文字後來無以為繼,發展中斷。秦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但“書同文”政策在統一六國過程中已逐步實行。凡滅一國,秦馬上實行此文字政策。“書同文”是逐步推進實行的。
西周文化和文字由西土一系的秦國繼承,秦文字與西周文字是貫通的。當然秦文字與西周文字並非完全相同,但差異不多。東土一系由於諸侯國眾多,因此有大量俗體字、新造字、異體字等等,情況複雜,如《說文解字》所說:“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如果不是秦統一六國,而是由六國其中一國統一諸國,那今天的漢字也許完全不是現在的樣子。
六國為秦所滅,六國文字的發展也從此中斷。西漢統一全國後,把當年秦火中焚毀的古書加以收集、整理,才使以前的古書得以部分重新面世。其中最有名的是“孔子壁中書”,魯恭王在曲阜孔子舊宅牆壁中發現的大批用六國文字書寫在竹簡上的古書。這些六國文字當時漢朝人已無法認讀,導致後來發展成學術史上著名的“經今古文之爭”。
小结:漢字的發展脈絡
再說回殷商時期的文字。當時以甲骨文為主,但甲骨文不是殷商時期唯一的文字。西周春秋時期以金文為主,但也有甲骨文出土。實際上,這兩個時期主要的文字是竹簡文字。但由於竹簡容易腐爛,春秋或以上的竹簡文字至今不見於世。希望將來考古專家能挖出春秋時期甚至更早的竹簡。戰國時期文字很多,如:壐印、陶文、封泥、簡帛、石刻等,並沒有一種文字能代表整個時期的文字發展。
中國文字自殷周以來,不是一條直線發展的過程。漢字發展的因素概括而言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內因是語言的發展,外因與書寫有關。漢字書寫對於漢字形體發展演變的影響很大,影響包括:漢字線條筆劃化。線條逐漸變成筆畫;結構形聲化。漢字原本有很多獨體字,形聲化後就產生很多合體字。比如只要在“魚”部加上音符,就可以造出新字,如“鯽”、“鯉”等字;還有形體簡省、記號化。這兩點與書法密切關係;最後是字詞關係的調整,即用字規範。使用文字時要寫對字,用對字。如果用字不對,哪怕字形寫對,照樣是錯。這點書法和篆刻從業者一定要重視。
讲座嘉宾 | 陈建胜
文字实录 | 仁来
文字校对 | 混沌 包子
编辑 | 云在
往期精彩回顾
走海学书,何处兰亭 ——四海书院李跃林院长分享“我的行书之路”
如果您觉得文章好看,请您点个“在看”,
让更多朋友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