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雨品古诗词丨28:孟郊《游子吟》

国学雨滴 2021-03-01



中国人爱写诗,也爱读诗。长期读诗的人,不鸣则已,一开口就让人惊艳。长期读诗的人,让人久处不厌,闲谈不烦。在杨雨看来:诗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诗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展翅飞翔;诗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今天请一起跟杨雨老师品读古诗词吧!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一首有关母爱的诗。一说到母爱这个主题,我相信你一定会首先想到他——唐代诗人孟郊和他那首最著名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其实不光是你我对这首诗熟得不得了,在中国的台湾曾经做过一个网络的民意调查。调查的问题是“影响当代人最深刻的唐诗是哪一首?”结果调查结果出来,高居排行榜第一名的唐诗,不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也不是“床前明月光”或者“白日依山尽”,而是孟郊的这首《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看来,母爱这个话题的确是常说常新,永远都不会过时。不过,从古到今歌颂母爱的诗篇那么多,甚至可以说,从有诗歌开始就有诗人描写母爱了,那为什么孟郊这首诗就能一枝独秀、如此深入人心呢?


我觉得吧,孟郊这首诗之所以能抓住我们的心,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是因为他选取了一种不落俗套,却有十分平凡的表达母爱的方式;第二,他是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强调母爱的博大,他用的比较的双方就是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母亲的孝心。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为什么说他的表达不落俗套,却又十分平凡。表达母爱的方法真是有太多了,包括很多现当代诗或者歌曲都在歌颂母爱,而且重点都在歌颂母亲的哺育之恩,于是乎表达方式大多就落在了表白母亲甘甜的乳汁啦、表白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辛苦啦、表白妈妈温柔的亲吻、温暖的怀抱等等。怀孕、分娩、哺乳固然是母亲的功劳,但是如果千篇一律都是描写母亲这种共性的付出,那么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是会打折扣的。


孟郊的诗却跳出了这样的俗套,但他又绝对不想刻意地玩弄什么技巧,他只是截取了表达母爱最日常的一幕:“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裳,这真的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古代没有像今天这么发达的商业,一年四季在任何地方想穿任何款式的衣服,都能在商店里买得到或者直接网购更方便。古人身上的衣裳,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家中的女性亲手缝制的,或者是母亲,或者是妻子,或者是姐妹。只有极少数的贵族大家庭才会请专门的裁缝,但即便是这样,很多贴身的衣物还是会由女性亲人亲手来做。在这种情况下,女性亲人缝制衣服就不是生活必需,而是表达情意的一种方式了。我们在古装剧里还可以经常看到,即便皇宫里养着全天下最好的绣娘,但后宫妃嫔亲手为皇帝缝制贴身内衣的剧情还是很常见的。再比如《红楼梦》里贾宝玉的贴身衣物,大多是袭人或者晴雯这样最高级别的丫鬟亲自来做,她们做不过来的也会央求湘云、宝钗这些姐妹们来帮忙。总之,别人的手工粗糙,宝玉是断断不肯用的。


很显然,母亲的形象,在孟郊的笔下就浓缩为亲手为儿子缝制衣裳的场景了。“临行密密缝”,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字,但是画面感非常强。我们好像可以看到:在昏暗的油灯下,一位鬓发苍苍的老母亲正在连夜为儿子缝补冬衣,老人视力已经很微弱了,她不得不时时凑近油灯,努力地眯起昏花的老眼,将自己对儿行千里的担忧和牵挂,都一针一针缝进那件厚厚的棉布衣裳里。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古代的男子,为了前程不得不奔走四方,或是求学、或是进京赶考、或者是到外地做官、或者是长途贬谪等等,每次一走少则一年半载,动辄三年五载甚至更久。“意恐迟迟归”,就是一位老母亲对儿子浪迹天涯、挨饿受冻的担忧,她生怕儿子这一走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来,所以她一定要赶在儿子出门前,将他一年四季的衣物都准备好,尤其是棉衣。如果没有足够厚实、足够保暖的冬衣,那么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母亲又不能守在他身边,儿子怎么能熬得过去呢?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四句诗,看上去好像只写了母亲为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一个场景,但母亲那佝偻着腰、眯着老花眼、一针一线迟缓却又极其细致的动作,永远地定格在了儿子的脑海里,成为他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深刻印象。


其实今天的我们提起母亲,往往也很容易想起母亲最经典的一个形象或者母亲最经典的一个拿手好菜。比如说我的妈妈很会烧菜,每次我出差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特别想念她做的辣椒炒肉,我会美其名曰“妈妈的味道”。可能每个人的舌尖上都会留着一个妈妈的味道吧?


母亲一生为儿女的奉献其实是没有止境的,而且母爱的表现也是衣食住行全方位覆盖的。但是作为诗歌艺术,当然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全部都写到,这不可能也没必要,孟郊就摒弃了最俗套的歌颂,只是用最家常、最平凡的印象,来定格母爱的细腻与深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种很家常、很平淡的描写手法,其实并不是孟郊一贯的风格。孟郊的诗,一向被人评论为“思苦奇涩”,他的诗歌风格和贾岛并称“郊寒岛瘦”,意思就是他的诗主要写贫寒之士的困苦,还有那种怀才不遇、不得志的苦闷心态,而且孟郊还是“苦吟诗人”的代表,他的诗读起来特别难懂,有刻意求奇求险的倾向,甚至他还因此得到一个外号叫“诗囚”。可就是这样一位苦吟诗人,我们看他的《游子吟》却写得非常流畅、清新,就好像从他心里很自然地流淌出来,完全不需要刻意地去修饰,而且几乎完全没有典故,几乎不需要怎么解释,我们就都能够读懂。


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母爱原本就是一种最自然、最本能的情感,所以孟郊在抒发母爱亲情的时候,他完全用不着冥思苦想、像挤药膏一样将晦涩的诗句一点一点挤出来,他自自然然想到了母亲,也就自自然然写出了这首诗,毫不费力,却天然动人。


当然,仅仅描写母爱的温暖,还并不是孟郊《游子吟》的最终目的。其实孟郊写这首诗最重要的目的还在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诗用“三春晖”比喻母爱的博大,用“寸草心”比喻儿女的报答之情,核心就在一个“报”字。


如果说,为远行的游子缝补衣裳,是每一位母亲表达母爱最朴素的方式,是最朴实的日常生活场景,那么儿子的情感回报也许比母爱的无私付出更为难得。每个母亲都会爱自己的孩子,但并不是每个儿女都懂得感恩父母的爱。这首诗最难得的不是歌颂了母爱,而是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与回报。因此,诗的结尾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反问的语气,用比喻和比较的形式升华出了赤子之心的炽热:母爱就是春天无私的阳光,博大而温暖,子女就是沐浴在阳光下的小草,它很想报答母亲,可是“寸草心”,和母爱的伟大付出比起来,孩子的能力实在是太有限、太渺小了,又如何能够报答母爱于万一呢?


不过我倒觉得,虽然儿女的“寸草心”确实很微薄,哪怕竭尽全力其实也不能报答母爱于万一,但毕竟,子女的绵绵寸心也是发自肺腑的,也是对“阳光”最好的感恩与安慰。


对于孟郊来说,这个“报”字就显得更加珍贵了!孟郊出身贫寒,父亲不过是一个小吏,收入微薄,多亏了母亲的勤劳贤惠,才勉强支撑起一家人的衣食。懂事的孟郊从小就知道悬梁刺股的道理,他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无忧无虑地嬉闹玩耍、任性,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将自己关在家里,用寒窗苦读的方式充实自己。 


可是命运似乎一直在捉弄着这个刻苦的孩子:一直到四十一岁,孟郊才获得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的机会,并赴京应进士试。贞元八年(792),韩愈和孟郊同一年参加进士试,命运再一次给他开了个残忍的玩笑:二十五岁的韩愈高中进士,四十二岁的孟郊却名落孙山。回到故乡之后,孟郊一度十分消沉,细心的母亲自然察觉到了儿子所受的打击,她没有唠叨指责,而是尽量为儿子做几顿简单却可口的饭菜,在儿子挑灯夜读的时候为他的杯中续上热水,母亲无声的照顾就像如春天的阳光一样,暖暖地洒在他心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坎坷之后,一直到孟郊四十六岁那年,他才终于考中进士,那首非常著名的形容新科进士的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就是出自孟郊笔下。然而考中进士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做官,还需要经过吏部的选拔考试,还得排队等职位安排。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孟郊依然囊中一贫如洗,不要说奉养老母,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着落,他不得不再次远行为生计而奔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场景依然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孟郊的生活中。


唐贞元十六年(800),五十岁的诗人孟郊在一生辗转奔劳之后,终于获得溧阳县尉的任命。溧阳在今江苏常州,县尉大约相当于一个县的公安局局长,主管一县治安。县尉是一个很低的官职,是九品官阶中的最低一品。


但即使只是一个九品的小官,毕竟是孟郊一生当中的一个转折,毕竟他在半辈子的漂泊之后,总算是有了一个安身的地方,有了固定的勉强可以糊口的俸禄。所以,就在他到溧阳上任的第一年,他第一时间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赶紧回老家去,将他的老母亲接到溧阳来奉养。这首《游子吟》就是诗人奉请老母来溧阳居住时写下的诗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想,这两句应该还包含了孟郊对老母亲的无比愧疚之情吧。半生沦落,如果不是老母亲一直在鼓励他,他可能早就放弃了,五十岁之后他才真正有了奉养老母亲的能力,当然了,对于老母亲而言,其实儿子是不是当了大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知道,对老母亲最好的回报,其实就是子女贴心的陪伴。


说起报答,我还想起一个著名的孝顺母亲的故事——焦饭遗母。《世说新语》讲到一个叫陈遗的人,特别孝顺,他的母亲喜欢吃锅巴,所以哪怕是外出做官也他总是随身带一口袋,每次煮好了饭,就特意把锅巴留下来,等回家后一并带给他母亲吃。后来海盗孙恩发动兵变,陈遗这时已经积攒了好几斗锅巴了,还来不及回家和母亲告别就匆匆随军上了前线,结果战争失败,军队走散,很多官兵只能四散逃到山林里,饿死不少人,陈遗却凭借随身携带的几斗锅巴,终于活了下来。人们都说这是对他孝心的一种报答。这个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的“德行”篇中,这也说明,即便是在最注重个性自由的魏晋时代,孝顺父母依然是最受人尊崇的美德之一。


锅巴真的是在普通不过的东西了,但重要的不是东西有多么闺中,难得的是孩子始终会将母亲最爱吃的东西记在心上。


孟郊的诗不也是这样吗,用最普通的缝衣裳来表达母爱,简单几句便将游子的失意、母爱的深沉、反哺之情的纯真寄寓其中,看上去好像不经意,却用力极重,用情极深,难怪后人会感慨说:“亲在远游者难读”,那些远离亲人仍在旅途奔波的游子,当他们诵读起孟郊《游子吟》的时候,都会从内心深处触动深切的共鸣,“使人子读之,爱慕油然而生”。


孟郊还写过另外一首《游子吟》,也称《游子行》或《游子诗》,也是表达慈母与游子的牵挂之情: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现在过母亲节我们都学着西方人给母亲送康乃馨,其实在中国传统中,母亲花应该是萱草,萱草也被称为忘忧草,就是常见的黄花菜。古代游子远行之前,会在母亲居室的窗前种上萱草花,希望慈母在看到这种花的时候,能够忘却思念儿子的忧伤,因此后来就以“萱堂”指母亲的居室,进而代指母亲。


其实,早在《诗经》当中,就有表达子女想要报答母爱深情的诗篇,例如《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就是南风的意思。《游子吟》将母爱比作是春天的阳光,而《凯风》诗中,不仅把母爱比喻成温暖的南风,还把母爱比作是地下流淌的清冽甘甜的寒泉,“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寒泉滋润着泥土,也滋润着禾苗,就像妈妈对孩子的爱,永远都不会枯竭。


自从有了《凯风》这首歌颂母爱的诗篇之后,中国就有了“凯风寒泉之思”这样优美而伤感的词汇,来表达对母爱的感激、追念之情,诗中说到“有子七人,莫慰母心”,也蕴含着儿女不能在父母身边一尽孝道的自责和忏悔。而孟郊的《游子吟》,表达的也是相似的感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女微薄的寸草之心,又如何能够报答得了无私博大的母爱呢!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其实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如何报答,形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有没有一颗感恩的“寸草心”。就像那首歌里唱到的那样: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而我只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


特别推荐

1:听书《蛙》合集

2:听书《秦腔》合集

3:听书《抉择》合集

4:听书《推拿》合集

5:听书《芙蓉镇》合集

6:听书《钟鼓楼》合集

7:听书《尘埃落定》合集

8:听书《历史的天空》合集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国学雨滴

免费收听更多国学经典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