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雨天超速司机的道德修养
Miss_Wednesday
开头先澄明,
这是一篇与国际汉语教学无关的推送。
前段时间牵老师看完了两部电影——来自香港的《踏雪寻梅》和来自台湾的《血观音》。
两部电影口味都不轻,《踏血寻梅》是从“美化”嫌疑人的角度再现了2008年那起震惊香港的“援交少女被碎尸”命案,而《血观音》表面上看似女性主权,背后却是一次又一次男人的操纵。
在看完毕淑敏写的那三本环游世界的书之后,牵老师看到了蕾蒂西娅的故事。看完后牵老师最终决定把《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这本书列入自己的书单。
书中作者“以人为本”的写作态度,不同于博人眼球的社会舆论和别有用心的政客演说,试图给我们还原一个真实又不幸的18岁少女的生活。
就像影片《踏血寻梅》中试图从受害人、施暴者,甚至虚构出来的臧Sir的角度来还原整个案件那样,你可以不赞同导演在这个影片中的情感导向,却不能否认他对于每一个微小个体的关注。
因为在联系日益紧密的社会,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今天遭受侵害的人你可能不认识,但下一个可能就是你身边的亲人或朋友。
而每一个看似独立的案件,背后折射出来的,却是绵延了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各种歧视和迫害的缩影,不要以为每个人的思想都跟得上现代文明的步伐。
原生家庭的不幸不是进行报复的借口,每个独立的成年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关于牵老师之前读的毕淑敏环游世界的书,可以点击读《非洲三万里》。而想更深入的了解蕾蒂西娅的故事,请打开她是被性侵的女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帮凶。
之前上汉语课,Celine给我介绍了荷兰一年一度的圣·尼古拉斯节。
没想到在发了这条Moment之后,牵老师就收到了同事的留言——但是因为“政治正确”,荷兰发起过反对“黑”彼特的游行……
看到这句话,牵老师想起的,却是在某米音乐器上听到开头那首歌时下面的留言,“曾经由男人来决定女人该不该受教育,白人决定黑人能不能活下去,后来我们都认为这是荒诞的。
“如今我们又让异性恋来决定两个性别相同的人能不能相爱。”
一月份牵老师去东北旅游,站在中朝边界线上,耳边听到的,都是中国人对朝鲜“一边倒”的评价,都认为朝鲜是一个落后闭塞、戒备森严,不允许个人主义存在的国家。
昨天我在Moments里写了给高级班的同学放了《闪光少女》这部电影这件事儿,提到影片一开始就有学生问我问题,下面就有评论说“中国人不懂民俗不奇怪,奇怪的是中国人不提问题”。
对此,我倒不觉得是中国人不喜欢提问题,只是那些长期生活在国内的人,他们早已对自己的生活司空见惯。而有过出国生活经历的中国人还是非常勤于思考的,他们会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国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他们不仅会提问题,更会去寻找办法来解决问题。
《闪光少女》的大背景是民乐和西洋乐的冲突与和解,而之前和Joe讨论到相关话题时,他的观点是“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能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保持自己的文化,那就是俄罗斯、中国和印度”。
可是当我把这个观点跟一位瑞典学生说的时候,他却表示不同意。学生的原话我不太记得了,但是他的主要观点是俄罗斯的文化都是从其它国家学的,根本谈不上有自己的文化。
其实不管是《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这本书暴露出来的针对弱势女性的暴力行为,或者是存在已久的儿童虐待问题,还是最近甚嚣尘上的关于男女平等的讨论。
本质上都是人类不断探寻和反思,以求达到更高的精神层次的尝试。我们要追求进步,也要警惕每一次的矫枉过正、过犹不及。
就像白岩松2009年在耶鲁大学进行的题为《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中所说,我们不能用望远镜来看问题——不管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我们应该亲身实践,才知道遥远的国度、生活在地球另一半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们需要形成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提不出问题,碌碌无为地度过这一生。
沈小牵
喜欢Mojito,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