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三洋 | 曹公案 · 曹操的部下为什么集体反水跟了吕布?

2018-01-09 罗三洋 搜历史


本       文       约      5200       字


阅       读       需       要


11 min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曹操和陶谦反反复复地恶战了二年,好不容易趁着对方内乱反败为胜。没想到刚刚看到了胜利复仇的曙光,曹操却遭遇了和陶谦同样的命运:被部下集体背叛。

在曹操的地盘兖州,8郡77县忽然都抛弃自己,迎吕布为兖州牧了!在曹操一直重用的兖州豪强中,曾经率先迎曹操当兖州牧的陈宫、与曹操亲如手足的张邈、张超兄弟、和曹操认识多年的老友王匡、曹操亲自提拔的孝廉魏种等,全部在短时间内倒向吕布,只有程昱还忠于曹操,这才为曹操保住了兖州北部的鄄城、范、东阿三个县。夏侯惇曾经试图阻击濮阳的吕布军,反而被俘,幸好被副将韩浩救出。曹操闻报无心恋战,急忙从徐州退兵,要不是陶谦此时病情危急,前有狼后有虎的曹军可能在敌军的夹击下彻底覆灭。

为了解开这个把曹操逼上悬崖边的大案,我们需要了解涉案的三项要素:

一、陈宫、张邈等兖州豪强为什么要背叛曹操?

二、吕布为什么会来兖州?

三、兖州豪强为什么不自立或找别人,而要迎吕布当领导?

对于第一个问题:“兖州豪强为什么要背叛曹操?”,史籍里有三种解释:

一、按照《三国志·吕布臧洪传》与《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的记载,吕布之前在冀州,因为被袁绍追杀,逃到陈留,得到陈留太守张邈的热情接待,袁绍知道以后,让曹操处死张邈,曹操没答应,但是张邈很担忧,于是想造反。这样看来,张邈明知吕布与袁绍决裂,还热情接待他,等于主动引火上身,十分不明智。事发后,张邈不向袁绍或曹操寻求谅解,反而怀疑曹操要听从袁绍的命令杀害自己,勾结吕布背叛曹操,行为似乎太过荒唐,不像他这样的政坛老手所为。

二、按照《三国志·吕布臧洪传》的记载,陈宫见曹操东征徐州,便乘机对张邈进言说:“如今雄杰并起,您虎踞四战之地,却反而处处受制于人,难道不感到可耻吗?现在曹操倾巢东征,后方空虚,正是我们独立的好机会。您的朋友吕布英勇善战,如果迎他来当兖州牧,因时而动,足以纵横天下。”张邈欣然同意,于是派张超、陈宫等人去迎吕布入兖州。按照这个说法,陈宫是兖州豪强迎吕布的主谋。不过,陈宫原本是第一个拥立曹操当兖州牧的人,曹操对他一直极为信任,情同父子,直到陈宫死后,曹操还继续照顾他的母亲和儿子,陈宫带头劝说张邈等人背叛曹操,事出无因。陈宫说张邈在曹操手下“处处受制于人”,但是曹操与张邈是多年故交,曹操东征陶谦前还立下遗嘱,自己一旦战死,就让家眷去投奔张邈。难道说,张邈迎接非亲非故的吕布入主以后,就不受制于人了?罗贯中肯定发现这个故事不符合逻辑,为了圆上漏洞,在《三国演义》里把陈宫编进了“捉放曹”的故事里,让他提前跟曹操决裂,还曾经代表陶谦来与曹操谈判,谈判失败后转而说服张邈叛曹迎吕。故事编得挺好,可惜不符合史实。陈宫和张邈、张超、王匡、魏种等兖州豪强一同叛曹迎吕,恐怕不是偶然事件,更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集体决策,似乎是因为曹操触及了兖州豪强的底线。也只有这样,兖州8郡77县同时全部叛曹迎吕的现象才能说得通。

三、按照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的说法,张邈对曹操起反心,导火索是前九江太守边让被杀案。边让是兖州陈留人,文武双全,后来在蔡邕的推荐下晋升为九江太守。袁绍等人组织联军讨董卓时,边让辞职返回陈留老家。对于边让之死,《后汉书·文苑传》的说法是,曹操担任兖州刺史后,听边让的陈留老乡说,边让曾经“讥议”并“轻侮”自己,勃然大怒,命陈留地方官将边让及其家属全部处死。一些历史学家据此推测说,陈宫与边让既然是兖州老乡,那就可能是朋友,因为曹操杀害边让,所以陈宫劝张邈等人叛曹迎吕。这个理论听上去倒还合理,但是存在一个尴尬的缺点:在边让遇害前后,担任陈留太守的官员一直都是张邈!也就是说,那位奉曹操之命处死边让全家老小的陈留太守,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张邈!所以,按照这个说法,曹操派张邈杀了边让,所以边让的朋友陈宫鼓动张邈造曹操的反。这个剧情会使所有的导演和编剧抓狂:正确的剧情难道不应该是曹操派张邈杀边让,陈宫劝张邈不要杀,于是张邈义释边让,三位兖州豪强一起反曹吗?或者曹操派张邈杀了边让,陈宫刺杀张邈,为边让报了仇,占据陈留,联合吕布造曹操的反,这个剧情也还不错,堪比《赵氏孤儿》。《三国演义》说,边让率兵来救陶谦,曹操派夏侯惇在半路上伏击杀死边让,故事非常平淡,却证明罗贯中已经看出来,《后汉书》关于边让之死的记载存在疑问。另外,夏侯惇在《三国演义》中的战绩大多是“杀边让”这类的虚构,正史中的夏侯惇基本上没有打过胜仗,不具备独当一面的指挥能力,是常败将军。

看来,史籍中的这三种兖州豪强叛曹迎吕理论都存在重大缺陷。既然这个问题一时不容易解决,那么我们就先来探讨本案中第二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吕布为什么会来兖州?是否以前认识兖州豪强?

参考《三国志》和《后汉书》等史料,吕布之前与兖州豪强并没有交集。他自从被李傕、郭汜赶出长安以后,先是去南阳一带投奔袁术,后来北上河内,被老乡张杨拘禁,所幸吕布设法脱身,跑到冀州投奔袁绍。袁绍让吕布去常山(赵云的老家)攻打张燕,吕布取胜以后,向袁绍索要军队去讨伐李傕、郭汜。袁绍表面上同意,任命吕布为司隶校尉(相当于直隶总督,袁绍屠宦官时就担任这个职务)。但在出征时,袁绍的士兵却试图刺杀吕布,吕布匆忙南逃,但并没有直接到兖州。李傕、郭汜这时正在让汉献帝下达《罢兵诏》,听说死敌吕布正在二袁之间漂泊,没有立足之地,就摆出高姿态,让汉献帝专门下诏,任命吕布为豫州北部的颍川太守,表明自己不计前嫌。吕布接旨以后,立即南下颍川,但是中途向东折往了兖州。也就是说,吕布原本想投奔二袁和张杨,但到处都不如意,还两次险些遇害,只得四处漂泊,幸好得到李傕、郭汜的谅解和皇帝的正式任命,本应该高高兴兴去豫州上任。如果吕布真的到了颍川,就可能得到戏志才、荀攸、郭嘉等颍川谋士的辅佐。但是,吕布选择中途放弃合法的颍川太守职务,中途转向东方,去了兖州,对此只能有一种解释:吕布去兖州,不是偶然路过,而是陈留太守张邈主动派陈宫、张超等兖州豪强去说服他来兖州,驱逐曹操自立的。

吕布东征之战(罗三洋、王晓明制图)

现在,再让我们梳理一下已经确定的事件经过:曹操东征徐州前,让陈留太守张邈杀掉边让全家。张邈照着做了,然后和陈宫等兖州地方豪强商量,背叛曹操。正好吕布这时被袁绍追杀,逃离河北,又得到汉献帝任命他当颍川太守的诏书,于是南下豫州。张邈听说这个消息,就派陈宫、张超等人去迎吕布来陈留,取代曹操当兖州牧。除了他们背叛曹操的动机有点奇怪以外,本案就剩下了最后一项要素:

兖州豪强为什么不自立或找别人,而要迎吕布当领导?

兖州豪强确实没法自立,因为按照汉桓帝颁布的《三互法》,本州人不能当本州刺史。汉末政局虽然乱象丛生,但是各方势力都严格遵守《三互法》,本州豪强即便控制了本州的军政大权(如公孙瓒控制了幽州、孙坚控制了扬州、马腾控制了凉州、曹操控制了豫州),也都不敢亲自担任本州刺史或州牧,而要找个外州人代理。而且与其他各州相比,兖州并不具备自立的本钱:兖州是先秦的鲁卫之地,自古积贫积弱,人口稀少,虽然号称有黄河、泰山天险,但是如果不与邻州联合起来,就没有战略纵深。兖州有四个邻居:青州、冀州、徐州、豫州。当时的青州有二位刺史,一位是袁绍任命的臧洪,一位是公孙瓒任命的田楷,二人相互争斗,不时还要应付黄巾军的骚扰,辽东的公孙度又跨海来袭,压力巨大,肯定都来不了兖州,青州的另一位主要官员孔融则是个不懂军事的文人,连黄巾军都打不过。正在援助曹操打陶谦的冀州牧袁绍自不用说,肯定反对兖州叛曹。徐州牧陶谦快被曹操打垮了,豫州则有陶谦任命的刘备和袁术任命的郭贡二位刺史,都刚刚到任,立足未稳,相互对峙。看来看去,兖州的邻居们全都自顾不暇,无力干涉兖州内政,只有袁绍足够强,当时却与曹操亲密无间。所以,兖州豪强即便对曹操再不满,也只好忍气吞声,不敢公开造反。直到他们听说,名将吕布因为被袁绍追杀,逃到黄河边,又被汉献帝任命为颍川太守,正在南下赴任,于是抓住这个机会,迎吕布来兖州。

吕布,《三国》剧照

现在,本案的过程已经真相大白,就剩下当事人的动机问题了:张邈、陈宫等兖州豪强到底为什么叛变以前与他们亲如一家的曹操?吕布为什么放着到手的颍川太守不做,接受他们的邀请,进入兖州这个四战之地,从此与曹操连年苦战?

有意思的是,曹操后来刚刚把吕布驱逐出兖州,兖州就又发生了一次大叛乱,而在《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中,这次叛乱与时任兖州牧的曹操好像没有半点关系。简单地讲,在曹操驱逐吕布的过程中,袁绍派原青州刺史臧洪取代夏侯惇,担任兖州北部的东郡太守,驻扎在东武阳(陈宫的老家)。与此同时,曹操在攻下陈留,杀死张邈、张超兄弟以后,前往豫州的颍川,驱逐吕布、袁术在当地的残余势力。臧洪到兖州上任以后,多次向袁绍借兵去打曹操,救他的好友张邈兄弟,都遭到拒绝。得知张邈、张超兄弟遇害以后,臧洪就联合公孙瓒、袁术、吕布等势力,共同反袁绍,袁绍亲征兖州,在东武阳包围臧洪。围攻持续一年之久,与此同时,汉献帝君臣离开长安东奔,最后落入正在颍川驻军的曹操之手。按照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的说法,曹操迎汉献帝,是袁绍因为自己当时没空,才派曹操去的。无论此事是否属实,曹操在臧洪之变中的表现都极为怪异:曹操身为兖州牧,竟然让邻居袁绍任命自己的下级官员东郡太守!臧洪作为曹操的下级太守,因为上司曹操杀害他的朋友张邈、张超兄弟,在曹操的领土上起兵,反抗的对象却不是凶手曹操,而是旁观者袁绍!来兖州镇压臧洪的,也是袁绍,而不是曹操!曹操放着兖州大本营的叛乱不管,委托邻居袁绍全权镇压,自己跑到豫州去攻打不成气候的次要敌人!这段情节肯定曾经令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抓狂,难怪《三国演义》根本不写这一段。

作为反董卓联军的第一位组织者、汉末一言九鼎的“媒体大V”,臧洪绝对不是傻瓜。当然,袁绍和曹操更不傻。那么,这三人怎么会作出如此荒唐的事情?

如果我们把这两次怪异的兖州大叛乱联系起来,一条汉末历史中的暗线就隐隐浮现出来:

曹操杀边让,袁绍逐吕布,然后张邈、陈宫叛曹迎吕,袁绍助曹讨吕;

曹操杀张邈,臧洪向袁绍求援被拒,然后臧洪联吕抗袁,袁绍南征臧洪,曹操西征颍川。

真正能够改变兖州命运的,并不是边让、张邈、陈宫、臧洪这些地方豪强,而是袁绍、曹操、吕布这三大外来户,因为兖州本身实力有限。表面上看,曹操和吕布争兖州;实际上,造成这场战乱的幕后责任人更像是袁绍。

袁绍,《三国》剧照

现在,再让我们来审视之前无法破解的本案动机难题:张邈、陈宫等兖州豪强到底为什么叛变以前与他们亲如一家的曹操?吕布为什么放着到手的颍川太守不做,接受他们的邀请,进入兖州这个四战之地,从此与曹操连年苦战?

把兖州想象成一座房子,它的产权不属于曹操,而属于袁绍。身为兖州牧,曹操不是袁绍的平等盟友,而只是袁绍的一个租户。袁绍不自己当兖州牧,只是因为兖州积贫积弱,比冀州差太多,袁绍看不上——实际上,袁绍年青时就在兖州当过濮阳县令。所以,袁绍选了自己最信任的一个部下,也就是曹操,来代表自己统治兖州。无独有偶,曹操的前任刘岱也是袁绍的密友,甚至很可能是袁绍的亲戚——袁绍的妻子也姓刘,袁绍东奔时,刘氏曾经带着她和袁绍的孩子在刘岱处居住很久。陈宫等兖州豪强在刘岱战死后支持曹操接任兖州牧,说明他们当时忠于袁绍,直到曹操下令杀害了他们中的成员边让。

所以,曹操杀边让,就等于袁绍杀边让;袁绍逐吕布,就等于曹操逐吕布;陈宫等兖州豪强知道,杀害边让的首犯,不是凶手张邈,也不是曹操,而是他们的幕后大佬袁绍。边让是兖州豪强的核心成员,袁绍杀害他,就等于向整个兖州豪强集团宣战。张邈奉袁绍和曹操之命杀同乡边让,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当时必定就下定了为边让报仇的决心,所以才会主动邀请刚刚与袁绍决裂的吕布来陈留并热情招待,老乡陈宫的建议恰恰投其所好。所以,兖州豪强集团叛曹迎吕,其实是在叛袁迎吕;吕布入兖州攻曹操,其实是在报复刚刚试图谋杀自己的袁绍,而不是因为他与曹操有什么私人仇怨。同样,曹操杀张邈,就等于袁绍杀张邈。所以,臧洪得知张邈兄弟死后,决定联吕抗袁。臧洪联吕抗袁,就等于联吕抗曹,而当袁绍亲征臧洪时,就像董事长亲临市场第一线指导工作时,部门经理得靠边站一样,曹操就只能离开兖州,乖乖地跑到境外的豫州去了。

所以,曹操被吕布偷袭,和之前被陶谦、袁术攻击的原因完全一样:陶谦、袁术、吕布、陈宫都是袁绍的敌人,而曹操是袁绍的部下。在无力直接挑战袁绍本人的情况下,陶谦、袁术、吕布、陈宫一致选择了进攻曹操。

又一次,曹操为自己效忠于袁绍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  推荐阅读  -

罗三洋 | 曹公案 · 曹操全家遇害,幕后黑手又是谁? 

罗三洋 | 曹公案 · 曹操杀吕伯奢全家,原来刘备是帮凶? 



值班主编 | 曲飞   值班编辑 | 小窗   主播 | 夏晴朗

这是第 65 篇文章

- END -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