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声谈「魔都逛街」:这座城理应诞生伟大的「日常」|吴声深度

场景实验室 吴声造物
2024-08-23

《吴声造物》曾预告「让我们有街可逛」系列活动,其中主题为「新商业空间·社区营造」的第1场,已于5月中旬在上海「言几又虹桥天地店」开幕,活动由未来预想图主办,场景实验室联合主办。


关于「如何让商业空间更本地、更日常」的圆桌环节,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与日本HAGISO 负责人宫崎晃吉、英国贝诺建筑设计师上海区域总监庞嵚一道,分享社区营造的经验,共同探讨未来社区的理想形态与商业空间的本土化。


本文整理自吴声现场发言与答观众问,有删改。



· 口述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  吴声

编辑 | 杜颖



01

街道的「日常」与「日新」


吴声在活动现场。图/未来预想图


宫崎晃吉先生在分享中「或居者或旅人」的提法我非常喜欢。所谓「居者」,就是对于新鲜事物快速熟悉化;而「旅人」,则是把熟悉场景陌生化。唯如此我们才能苟日新,日日新。


就好比我昨天刚到上海,第一件事就是去兴业太古汇。之前去了N次,只不过这次不再是看星巴克烘焙工坊,蔚来、特斯拉的体验店,而是直奔Allbirds,一个在硅谷非常火的、为社交网络所成就的DTC品牌。也就是说这里对用户形成了一种「订阅机制」


不得不说,在「或居者或旅人」的身份切换中,数字化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社交网络对于每个人的成就和超链接属性,如果离开数字化去看,就很难进一步定义「为什么那种审美是对的」?或者「为什么那种设计力在推动城市日常更新」?


当我们讨论街道变化时,它其实是与我们消费形态、消费精神迭代背后的一种技术性在同频共振——内容的订阅机制和审美的认知能力,因为技术所形成的连接性,共同构建成我们所期待的样子。而慢慢地,在一次次和我们交互中,它又会长成不熟悉的样子。


上海兴业太古汇内部。图/兴业太古汇网站


所以我一到上海就去兴业太古汇、世茂广场、白玉兰广场看,并且在想,这是一个Shopping Mall还是Open House?不,它其实就是一种日常,是当今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的「街道与我们自己」的关系。


一个街道如何做到「以人为本」?首先,它一定是个有价值的社区,解决很多具体的麻烦、微小的痛点。第二,它代表一种社群设计的共识,让你知道「人以群分、比邻而居」是有道理的。第三,要有非常显而易见的社会信仰和契约。


我们尊重价值多样性,但更要认识到一个街道本身是有限的。譬如今天在思考便利店的可能时,如果我去改造,我会首先关注公共厕所。便利店难道首先不该是提供如厕的最大便利吗?但实际上这个鲜明的高频、刚需痛点,长期以来因为坪效是被很多从业者忽视的。如果把公厕千篇一律的那种「无法踏足」标签,去定义成人们愿意往来的「居住地」,难道不是最大的福祉?


上海街道。图/Unsplash


三宅示修(罗森中国区总裁)谈便利店行业时有句话说,「相互给予则有余,相互索取则不足」。「利他」在今天不仅仅是商业模式、公序良俗,更是日常的生活要素和社区禀赋。


一个15平米的改造空间怎样变成网红?一个街道如何成为所有人的打卡之地?当我们进一步理解这种「利他」,会发现这些都是结果而已。过程是在于,我们要和街道有日常的交互和高频的关系,要让每一个接触它的人会在社交网络主动分享,这叫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02

社区商业可持续的4个关键点


社区营造的商业项目,如何判断是否可持续?


我认为第一个关键点是「用户」。只有用户才能定义内容是否被共建,能不能沉淀成壁垒和护城河。当谈及上海新天地作为一个优秀项目时,必须承认它的成功是来自在地性文化的生根,对在地性用户的洞察和认同、乃至于一次次发生交互。


所谓互联网的「无远弗届」,背后核心不再是肖像模糊的数据,而是更可感知的用户投票。这种投票是你一次次打卡喜茶、奈雪的茶、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抑或是言几又,从而形成的契约。


上海来福士广场。图/凯德集团网站


有一次到来福士广场参加言几又的新店开幕,当时触动我的是,这里的旧址是张爱玲母校圣玛利亚女中,而我一度是她作品的爱好者和研究者。因为上海是张爱玲的上海。


不是故作文艺,这是第二个关键点:可持续性来自于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菜市场到底是什么?是叮咚买菜、美团买菜、每日优鲜、盒马鲜生们的全新定义,还是我们原本理解热气腾腾的桃园眷村们构建的一种态势?我相信有一些东西永远不会被时光遗忘,那种微妙的感动是日常的细节和回味。


第三个关键点在于商业模式的闭环性,其必然表现是用户成为可运营的数据资产。它的核心其实不全在模式创新、用户洞察,而是要理解所解决的「具体的麻烦」,在高频、刚需之外是否另具意义,是否可以成就一种生活方式?


当你在一个便利店里看到很多绘本和亲子产品,在带着小孩心满意足离开的同时,超越了价格敏感性,又顺便买了便当和咖啡等等,也就是说在15元背后有没有150元的可能性?当知道场景中的痛点是一个个不断被衍生的细小问题时,比如如厕、绘本和咖啡……我们能否去研究解决方案,开发更多关于「有街可逛」的内容供给?


所以当我在日本看到HAGISO——那么小的一个复合空间居然有这么丰盛的策展、业态和想象可能。这种可能性让人确信,半个月后我依然愿意再来打卡,把生命「浪费」在那样一个慵懒的下午。



HAGISO外景和业态构成。图/HAGISO网站


第四个关键点,这种模式本身要切合日常使用的一种「倦怠」,形成舒适的自我感受。它是一种觉知力,更是一种感受力。令人在意的并不是设计上多么无与伦比,而是它是否能形成你心智的首选生活方式。


假如你在上海虹桥居住,为什么看电影选择来虹桥天地?因为它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连接,就像前面提及的「订阅机制」,一个街道有没有订阅机制?让即便只是一个租户,也愿花一笔不菲的费用去做改造——因为知道这可能是长厢厮守的场景,愿意投入心力去让它变更好,哪怕仅仅出自一种自我要求。


我们正在从「We时代」向「Me时代」不断跃进,这个进程中关于街道可持续运营的评价指标,并不在于它是否曾是网红,而在于它的迭代能力和进化机制,以及它和这个时代的关系交互,能否让我们重建一种可被感受的温度。在这个感受的过程中,讯息的传递和接受转化为我们内在幸福力的唤醒。



03

上海的城市IP是什么?


活动圆桌环节。图/未来预想图


有在座的观众问「上海街道和北京的区别」,坦率讲当然是有的。就像多年前杨东平先生写过《城市季风》,探讨的就是北京和上海城市文化的差异。


今天我们谈论上海未来的街道形态时,首先要思考的就是城市基因和气质。上海和深圳哪个是移民城市?回答肯定是深圳,但事实上上海现在也成了一个真正的「移民城市」。


移民城市会逐渐形成文化的互恰机制,不论你毕业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到了上海都要开始不自觉地理解「弄堂文化」。上海未来街道会是何种形态?我认为可以从三点来看。


第一点就是上海长期以来的城市属性,它到底沉淀了怎样一种「城市IP」贡献呢?当你去到外滩最有年代感的建筑群里,期待的反而是W酒店潮流的DJ文化。城市的浮华自有它精致有趣的所在,但这种「时髦」若不形成日积月累的交互迭代,便只能寂寞无闻。所以说,街道的在地性,包涵了经常被新的舆论形态、商业模式去重新定义。


第二点,为什么上海这座城市诞生了小红书、bilibili、喜马拉雅和沪江?大众点评作为日常形态,和小程序所完成的合谋是同样的便捷性。刚才有观众提到愚园路的策展成为日常,那是因为我们对基础审美有解决方案能力,但为什么这种能力又不能快速被复制开来?


因为这个「IP」没办法被定义,所以只好亦步亦趋。在我看来,上海的老字号有春天,却不止是在「中国品牌日」。「弄堂文化」作为超级IP,应该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的文化自信。


上海南京路。图/Unsplash


第三点回到真正意义上,这种差异是一种结构性反差,是多样性在一个可能土壤里有限的结果。有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人参与,就会定义什么样的街道形态。


上海的淮海路依旧性感,但不再如早前是因为巴黎春天和百盛,而是由GENTLE MONSTER旗舰店、富士影像共享空间X-SPACE和各种联合办公等等所重新定义的。为什么这些会成为这一代年轻人愿意去Follow的呢?因为这一代年轻人更「正常」,面临的不是物质的稀缺、饥饿,他们有足够能力驾驭这个时代的审美。


他们有更加专注的一种社群自信,去推动新的品牌诞生。所以,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正常」的社群和一个最「正常」的城市,理应诞生一些伟大、优秀、卓越的「日常」,让我们慢慢逛,像逛淘宝一样形成随机性,可以不断生根开出花来。





「吴声深度👇」


·零售下一步:不是结构优化,而是范式转移 

·家居家装:万物互联当仁不让,也面临软硬件一体化战争

·东京商业「菊与刀」:一场提案能力之上的秩序之美 



「场景白皮书👇」



©️题图来自Unsplash。

转载本文请在文末留言获得授权。

你也在看吴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吴声造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