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为什么不一定就力量大?
订阅 不成熟研究
换个角度搞懂身边事
集体行动的问题,或许可以解释许多规划设计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偏差。
(顺便推荐一本好书)
作者: 罗雨翔
来源: 不成熟研究(公众号ID:PSR-26)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lyxluo)
♪ 本期推送全文音频 ♪
(据说可以收藏之后上班路上听)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一个人可以自己活得好好的,为什么非得组团、需要各种各样的集体呢?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告知:“人多力量大,众人划桨开大船”。可是,一群人凑到一起,就真的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吗?
01. 人们抱团的终极目的,是谋求“共享福利”
要想搞清“人多是否力量就大”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白团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喜欢独来独往,但有些事情,确实是只有借助集体的力量才能得以实现。往小了说,你家客厅的清洁,就需要靠你和室友之间的协作才能保证(谁都不能乱扔垃圾,且相互之间要约定好定时清理垃圾桶);往大了说,国防军事等保平安的事情,需要国家这个“大团队”的力量才能维护。
客厅清洁也好,国泰民安也好,这些事情都不是你靠个人的努力就可以换来的私人福利。它们是通过集体的努力而换来的“共享福利”(collective goods)。共享福利和你花3块钱在楼下买的包子完全不同——包子你可以用自己的钱,买给自己一个人吃;共享福利却是由多人分享的。客厅垃圾按时给倒了,你和你的室友都会享受这间公寓的清洁;国防力量强大了,全国人民也都是受益者。小到一间公寓,大到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团队的首要职能,正是为其成员提供一些共享福利。
02. 团队最大的敌人,是“搭便车”
共享福利通常是不记名的。只要你是集体的一员,就可以自动地享受共享福利的好处,不会被排除在受惠群体之外。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在集体中,一些人会躲在暗处,需要做事的时候他不出现,到了享福的时候却跑出来分走了一杯羹。打个比方,在一间公寓中,可能会有人总是不帮忙倒垃圾,却享受着客厅的清洁;在一个国家里,可能会有人偷税漏税,却享受着国防等众多公共服务带来的福利。
享受集体福利却不付出个人努力的行为又叫做搭便车(free riding)。搭便车的现象,在各种各样的集体组织中非常普遍。毕竟,虽然人们可以为了得到共同的利益而走到一起、形成组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勤勤恳恳地为了集体的福利而付出个人的时间或金钱。可是,如果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选择搭便车,那么还有谁来开车呢?
搭便车的危害在于,如果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选择不付出,那么共享福利将不复存在,到头来,集体中将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得到好处。
03. 什么样的团队可以解决搭便车的问题?
团队有大有小,大小团队并不仅仅只有数量上的区别,他们其实在搭便车这个问题上的纠错能力也是不同的。
人数少的团队,往往可以更好的避免队员搭便车的现象。原因主要可以从5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在小团队中,因为总体人数较少,个体分到的平均福利就相对较多,队员也会因此更有干劲——“两个和尚有水喝”就是这个道理。试想一下,如果院子里有一缸水,两个和尚一起去抬,那么每个人可以事后可以分到半缸水——这很解渴,和尚会觉得抬水费的劲很值得。但如让一万个和尚去抬那一缸水的话,每个人到头来才能分到一滴水而已——这回报可能还不如抬水时流的汗多,没人愿意出力也就很好理解了。所以说,小团队相比大团队的第一个优势,就在于小团队中的每个个体可以从集体行动中看到更加可观的回报预期。
小团队的队员不仅可以享受更大份额的福利,其每个人的付出也常会显得更有意义。在一个非常小的团队中,一个人的付出可以占到团队整体付出的很大一部分。而在一个非常大的团队中,个人的付出常常会显得微不足道——毕竟单个人的分量被团队巨大的分母给稀释了,所以就算有某个人什么事都不做,只要其他人都还在付出,共享福利就仍可实现,队员的积极性也就会被这种思维所影响。在民主政治的投票中,这个问题就经常会出现——按理来说,普通选民是没有理由一定要去投票的,因为选举的结果不会因为你的一张票而改变;但如果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票不重要,又有谁会去参与投票呢?小团队可以克服这个问题,因为小团队中的每个成员的付出占的比重更大,这会对小团队的组员产生正向激励的效果。
可是,团队中,每个人的分量不一定都是完全相同的。有的人能力强,有的人能力弱;有的人可以从共享福利中拿到更多的好处,有的人则可能本来就不觉得集体目标是那么的重要。有时候,能力强的人愿意用自己的一人之力完成整个团队的任务——哪怕集体中的大部分人都搭了便车,但因为有特殊“大神”的存在,整体的目标还是得以顺利实现,没有出现所有组员都赖着不行动的窘境。这种情况会出现在大学里的合作作业中:正当你算计着自己得在这份作业上花多少时间时,某个大神已经云淡风轻地告诉组员说:“不要紧,我一个人就可以帮咱们队把任务全部完成。”——大神比你更在乎这份作业,他要保持自己的全A记录,为此,他是不会在乎带一带小弟、让其他人跟着沾光的。小团队可以借用其“大神组员”之力来完成整个集体的目标,大团队却很难。毕竟,就算是大神,其能力也还是有极限的——大神可以带着两三个小弟一起拿A,但很难带着好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弟完成作业。这便是小团队的第三个优势。
小团队比大团队更善于合作的第四个原因,在于小团队往往自带“熟人压力”这款功能包。在小团队中,因为队员之间往往会比较熟悉,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很清楚地被其他人看在眼里。在这种熟人环境中,搭便车会让人觉得更不好意思。正所谓,“坑陌生人没压力,坑好朋友有压力”。小团队中的人,因为怕被熟人讨厌,往往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团队任务中。
大团队的组员因为以上原因往往会丧失做集体任务的积极性,所以他们需要一些额外的协议和框架才能确保合作。但是,制定这些合作制度本身,也是需要时间成本和人力物力等付出的,即需要“组织成本”(organizational cost)。团队中的人数越多,组织成本往往越大,于是每个人便会觉得集体任务更加难做了。还是用和尚抬水的任务来作为例子,假设每个和尚可以用1份力气来抬起1kg水,那么2个和尚可以一共用2份力气抬起2kg;可是,如果要让100个和尚去抬100kg的水,他们需要大于100份力气才能做到——因为当人数变多的时候,每个和尚还要用额外的力气来彼此交流、达成合作的共识。小团队往往可以省下不少组织成本,降低团队任务的总成本,这便是小团队比大团队更善于集体行动的第五个原因。
04. 《集体行动的逻辑》
以上观点,全部来自于一本叫做《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的书,中文译名为《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由美国经济学家Mancur Olson(曼瑟尔·奥尔森)于1965年所著,篇幅很小,不到200页,却是实证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
常常有人让我推荐城市规划方面的书。每到这时,我便会感到很尴尬,因为我虽然喜欢操这方面的心、并做着相关的工作,但是我其实并不是城规专业科班出身的专家。如果一定要让我从个人的角度选一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生活和政策的书的话,我会首先推荐这本《集体行动的逻辑》。
在讨论城市问题时,我们往往会谈到各种各样的集体,比如说“社区”、“市政府”以及各种群体和阶层(“年轻人”、“外来务工人员”等)。我们常常将这些集体理解为一个个目的清晰、行动有效的整体,关注集体之间的博弈,而忽略了集体内部的矛盾。事实上,每一个集体都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因而会遇到组员积极性不够、组织成本过高和全体组员搭便车等难题。“政府”真的是一个整体吗?“外来务工人员”真的可以为了共同利益而统一行动吗?这本书让我对平时生活和学术中谈到的概念和问题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团队协作会遇到问题,有时候是因为缺乏共识(a lack of group consensus),有时候则是因为缺乏个人为团队付出的理由和动力(a lack of individual incentives)。前者其实还好办——只要队员好好交流,达成共识就好。更为棘手的问题是后者,哪怕每个人都认可团队的共同目标,搭便车等现象也可能使得团队丧失整体的行动力——这也是许多看似完美的组织最终无法按计划办事的原因。集体行动的问题,或许可以解释许多规划设计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偏差。
《集体行动的逻辑》中除了从理论层面梳理问题,还提出了一些大型团队集体行动问题的解决思路,并分析了该理论在政治方面的几种应用,这里就不展开了(原书的格局很大,讨论的是工会、阶级革命等议题,但我还是认为其理论对于城市规划、工程项目以及客厅卫生和小组合作作业这些事有启发意义);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找来这本书自己阅读。
文:罗雨翔
图片来源:Despicable Me,其余照片和图示为作者原创
文章列表:
NEW 人多为什么不一定就力量大?
(更新于2018-05-12)
05:小区围墙被拆之后,你还想交物业费吗?
(阅读 1700+)
(阅读 6100+)
03: 新“公地悲剧” (Tragedy of the Commons 2.0)
(阅读 1400+)
02: 纽约地铁为什么那么脏?
(阅读 4900+)
01: 建筑为什么不一定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
(阅读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