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的奶茶自信
珍珠奶茶的身份认同和移民小史。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杨安泽在推特上晒出了一张照片,胸口那枚 “MATH” 胸针再一次强调 “模范少数族裔(model minority)” 的形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名 “数学很棒的亚洲人” 以及 “有很多的医生朋友”。
杨安泽一向的竞选策略就是拥抱这个看似褒扬实则暗藏了亚裔痛苦回忆的刻板印象,这是反直觉的,尤其是在美式政治正确之下,刻板印象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应该做好受批评的准备。这使得亚裔社区尤其是年轻亚裔在一开始对杨安泽颇有微词。
他后来做了很多调整来拉近和年轻人距离,比如在 Reddit 上开直播问答,参加亚裔的嘻哈演唱会,迎合当下的环保话题,试图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来缓冲核心人设给自己带来的批评。
效果很明显,除了亚裔之外,杨在年轻美国人之间的接受程度也有所提升。但亚裔的身份认同永远在竞选策略的 C 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那张照片里,主角不是 MATH 胸针也不是杨安泽本身,而是他左右手各拿一杯的珍珠奶茶。
这两杯奶茶来自旧金山地区的初创连锁品牌 Boba Guys。这个牌子的创始人 Fung Brohters 也是业余说唱歌手,他们曾经在 2013 年时往 Youtube 上上传了一支名为 Bobalife 的音乐影视作品,里面有句歌词唱到 “这是年轻亚洲人的饮品……请叫我们波霸一代。”
Eater.com 借用这支作品作为开头,写了一篇文章来解释了何为珍珠奶茶一代以及这种一开始的廉价饮品如何搭乘亚洲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而有希望成为亚裔输出的另一项饮食文化,或者说成为亚裔的星巴克。
然而,珍珠奶茶从边缘到主流,从难登大雅之堂变成资本宠儿也从侧面反应了美国亚裔社区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快速崛起以及愈发自信的过程。
现在意义的台式珍珠奶茶普遍认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源于台湾的春水堂,故事有好几个版本,最常用的是 “春水堂把木薯粉做成的粉圆倒入了当时台湾的国民饮品奶茶之后,再借用香港艳星叶子楣做了波霸话题营销” 的故事。
总之,随着美国国会用 1965 年移民法案消除了对亚裔的移民及入籍歧视之后,珍珠奶茶这种饮品随着大量台湾移民进入加州而扎根美国。
eater.com 的作者 Jenny G.Zhang 写道:“大多数(台湾)移民在加州 — 尤其是洛杉矶周边 — 落地并成家,让这里成为 2008 年时全美人数最为庞大的台湾移民社区。90 年代早期的珍珠奶茶文化正是在这里生根发芽,由台湾的家人们介绍给年轻的美籍台湾人,再由这些年轻人介绍给学校、社区和圈子里的其它亚裔。”
有人考据说,这些配方之所以在台湾得以普及,主要是源于二战期间美国的援助。通过对外援助计划,美国曾向台湾提供大量面粉和奶粉以改善乡村等贫困地区营养缺乏的状况。美国奶粉、北美木薯和中国茶叶,这本身就一个神奇的组合。
最初的珍珠奶茶只是一种廉价餐品,主要是泡沫塑料杯里的代乳制品粉末和糖浆混合物加上木薯粉圆。
这样的饮料当然不配拥有自己的专卖店,当时只有台湾人开的餐厅提供珍珠奶茶,而且是以极低的价格把珍珠奶茶放在菜单最后。低下的品质只能让珍珠奶茶成为台湾人解乡愁的工具,并不能让美国主流社会接受。
即使到了 2014 年左右,当珍珠奶茶随着大量华裔移民的到来在美国各地普及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美国人会对那些采用了传统制法的廉价奶茶嗤之以鼻,Yelp 上关于奶茶店的差评一般都来自老外,原因不外乎是工业制品、不够健康之类的。
据 Zhang 的考据,洛杉矶第一家奶茶专门店(或摊位)要在千禧年初才出现在一个商城的美食城内。对于很多台湾移民来说,珍珠奶茶店算是年轻人的第一次创业,“2000 年代早期,一些专注这种饮品的商店开门营业…….全都是台湾移民的后代……是他们初次创业的形式之一”。
这个时期的珍珠奶茶,虽然没有走出亚裔社区的边界,仍是是实打实的 “亚” 文化,而创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们也只是把它当作谋生手段而已,但在亚裔社群内部,珍珠奶茶却开始成为年轻人的集体回忆。
千禧年初期,以韩国偶像团体和日本动漫为代表的亚洲流行文化在美国西海岸亚裔年轻人之间开始流行,珍珠奶茶成了一个载体,很多年轻人在放学后就着珍珠奶茶来讨论自己喜欢的韩国舞团或日本漫画。“大学期间,他在一家奶茶店工作,朋友们也会经常来到这里聚会”,一名受访者告诉 Zhang。
不过,Zhang 总结说,奶茶作为少数几个亚洲国家才有的产品却在亚裔流行文化圈里有着不成比例的影响力和代表性,它所代表的以华裔为主的东亚文化常常不容置否地掩盖了其它细分亚裔的身份认同和文化特征。
一名越南和意大利混血的年轻人就抱怨说,由于她并没有东亚人那张典型的模范少数派的长相,为了证明自己身上的亚洲性,必须要演绎 “主流印象中的亚裔文化:喝珍珠奶茶,吃特定的食物,用筷子。” 这让她觉得自己身上的亚洲性不能说是违心,但起码是有一点实用性考量的。
与此同时,台湾珍珠奶茶也在这个时期向大陆进发,正牌奶茶八九元一杯的价格妨碍了这种饮品的大范围流行。很快各种低廉的山寨制品风靡沿海地区,也成为了那一代人的共同回忆。这其实为后来各种台湾品牌沿着北美华裔留学生的足迹大肆扩张埋下了伏笔。
2008 年后,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开始了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从 2008 年的 8.1 万人左右增加到 2018 年的约 36.3 万人。这是一群中产阶级的后代,他们的家庭充分享受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带来的红利,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与能够匹配需求的消费能力。
比如在大学城波士顿,2010 年后大量到来的大陆留学生不但显著推高了公寓租金,为当地的车行带来了生意,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华人社区的消费习惯。比如在波士顿临近的莫尔登市,大量留学生催生了诸如 KTV 和烤串店之类的商业形态。
珍珠奶茶也是受益者之一,当台湾品牌功夫茶在波士顿大学附近开出当地第一家店时,很多留学生不惜驱车一小时前往品尝,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点。很快,贡茶、日出茶太之类连锁店也进驻波城,其中不少代理权被大陆留学生拿走。
另一方面,奶茶价格也紧跟消费力升级,从诞生之初的一美元上涨到当时的六七美元左右,并不比星巴克便宜多少。同时,中国大陆的中产也给大量台湾品牌提供了市场。到如今,根据一些调研报告,珍珠奶茶已经成为一个 19 亿美元市场规模的产业,有望在 2023 年达到 32 亿美元。
不过,大陆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奶茶在美国乃至全球扩大了覆盖范围,但出身优渥的中产阶级和他们的子女毕竟难以体会这种饮品背后关于身份认同和移民生存的故事,多数人只是出于 “在美国喝奶茶吃烤串“ 的猎奇感来消费。
而对于那些 ABC 们来说,珍珠奶茶的意义就不同了,正如前面所说,这是让他们感到骄傲的一种的文化符号。因此很多第三代移民开始对这个 “古老” 产业进行升级,用真正的茶叶熬制来替代代乳制品粉末,加入更多的口味,改造店铺形象,或者与流行文化进行跨界合作。
Zhang 写道,这种发展与中餐馆的不断精品化类似,都是摆脱了过去第一代移民 “求生存” 的低廉商业模式,由第二代或者第三代移民主导,开始主动适应西方的潮流,吸纳新元素,形成新的文化。一个奶茶创业者说:“这是改变过去关于 ‘廉价品’ 的叙事……(告诉外界)我们的社群也在发展提升,你们要认真看待我们。”
“这些趋势都代表了全球化、移民、经济及文化力量的最新走向。就像新型中餐馆在更加富有的、接受过更好教育的华裔移民大潮的带动下不断涌现一样,珍珠奶茶的复兴是东亚地区作为全球新势力崛起的象征“,Zhang 引用纽约大学一名研究饮食文化的助理教授的言论来解释现象。
过去两年来亚洲影视作品在欧美取得的高曝光,以及亚洲互联网产品的全球性普及也与这现象相得益彰。尤其是大陆本土输出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奶茶这种产品上,喜茶创造的芝士茶很快就被美国的同行模仿甚至山寨,而且其它方面则有抖音的全球大流行和最近各种冲突下不断站出来发声的留学生…….都代表了文化和经济上的自信。
Zhang 给自己的文章所起的标题是 “珍珠奶茶一代的兴起(与停滞)”,括号里的停滞说明了她本身作为一名亚裔后代对这种饮品的流行所持有的一种喜忧参半的态度。她认为亚裔的奶茶自信尽管是影响力与地位双提升的表现,但也可能代表了一种盲目。
这种盲目体现为对刻板印象的彻底接受,比如杨安泽在电视上不止一次自豪地宣传自己的亚裔特征并受到大量年轻人的欢迎。虽然亚裔身上的模范少数派在字面上是对他们的言行举止价值观的正面归纳,但如果不加批评地接受并以此为荣,那么这种表扬就会变成一种限制,让亚裔自己画地为牢。
● ● ● ●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