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佘磊磊 张炜 | 我国"工业大学"与英国多科技术学院之比较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佘磊磊 讲师
作者简介
佘磊磊(1984-),男,湖北松滋人,博士研究生,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比较教育研究等方面研究;
张 炜(1957-),男,上海人,博士,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比较教育研究、技术创新管理等方面研究。
引用本文
佘磊磊 张炜.我国"工业大学"与英国多科技术学院之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 ,25(5):87-94.
摘要
高质量的教育对外开放是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工业大学”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对外开放的主阵地之一,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我国“工业大学”的发展经历了苏联“单科技术学院”模式向行业特色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转变,人才培养定位多维、办学层次多元、学科和专业设置多样等特点突出;英国多科技术学院以应用型和职业型为办学定位,人才培养以教学为主,科研集中在应用研究领域,在英国高等教育“二元制”“一元制”转换中作用尤为特殊。建设教育强国,我们要立足国情,探讨国内外工业院校的缘起与发展,分析我国“工业大学”和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异同,合理借鉴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办学特点和优势,聚焦体制和人才培养、学位和办学层次、学制和学生成分、学科和专业设置等方面,为新时代我国“工业大学”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强国;教育对外开放;工业大学;英国多科技术学院;比较研究
引 言
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1]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教育对外开放的主阵地之一,构建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需要各具特色的行业特色高校,而我国的行业特色高校中,工科院校占较大比例[2]。落实新时代“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3]的战略部署,“工业大学” 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我国校名中含有“工业”、英文校名中含有“ Polytechnic-” 的高校进行讨论,将我国“工业大学”与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进行比较,以期为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工业大学”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内外工业院校简况
英国学者哈罗德·珀金指出,虽然人人都在谈大学,但“如果不理解过去不同时代和地点存在不同大学的概念,就不能真正理解大学”[4](P49)。要深入把握国内外工业大学的特点,需要回顾与比较其历史的发展。
(一)我国工业院校的发展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当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目标,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主要是改变旧中国高校设置上的无政府状态和系科设置庞杂重叠、教学脱离实际等弊病,使高等教育有效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5]。1950年,政务院《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包括大学、专门学院与专科学校[6],既涉及到高校类型,也包括了办学层次。
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强调要从教育制度、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法、教学组织等方面全面学习苏联经验[5]。而当时的苏联模式,主要是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7],苏共中央决定将高等工业学校从教育系统划归各经济部门主管,并从各大学和多科性高校分出若干单科技术学院。例如,1930年,对莫斯科高等技术学校改组,以其航空力学系为主体,建立了莫斯科航空学院;以电工系为基础建立了莫斯科动力学院[5]。
我国在高校院系调整中对苏联的上述做法进行了复制[7]。1952年教育部提出,“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通过院系调整,削减原有的综合性大学,部分改为文理科或多科性理工科大学,取消大学中的学院建制,改为校系两级管理[5]。同时,陆续重组或新建了一批工学院和行业类学院,如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钢铁学院、邮电学院、纺织学院、石油学院、矿业学院等。这些高校又可分为“多科性和单科性两种,其任务是根据国家的需要,培养各种专门的高级技术人才”,较好地“适应了当时为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发展经济对专业人才及师资的需求”[8](P86-87,P119)。例如,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系联合组建华东航空学院。
当时兴办的专门学院,大多是行业色彩很重的单科性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毕业后在本行业工厂工作的技术员,较好地满足了所在部门的迫切需求,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毕业生的专业性太强、专业划分过细,缺乏文理交融、理工结合的基础,难以适应对人才的长远需求[5]。为此,多科性大学开始成为新的改革方向,例如,1957年,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1956年由华东航空学院整体西迁)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定位于多科性大学。
改革开放后,更多的单科性工业院校向多科性方向发展,明确提出要推进理工结合的多科性社会主义新型大学,发展理科、文科和商科,原有的工科也向理科和交叉学科延伸。在此过程中,一批高校升格和更名,特别是伴随世纪之交国家工业管理部门机构改革,有的高校在校名中不再保留其行业名称,而是冠以科技、工程、理工等范围更广的词汇。通过在大学生必备网①进行查询,在3 094所高校的校名中,含有“科技”的有226所、“工程”的有147所、“理工”的有106所、“工业”的有91所、“工学院”的有63所,合计有633所,占到所有高校数量的1/5。在校名中含有“工业”的高校中,公办高校有74所、民办本科院校有11所(含8所独立学院)、民办专科院校有6所。
(二)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缘起与创建
英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12世纪牛津大学成立,逐步形成了学院制、寄宿制和自治的传统管理制度。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下简称“牛桥”)对以蒸汽机及其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关注和贡献不够,不能满足国家需要,远远落在了时代的后面[9](P73)。18世纪至19世纪早期的英国工业革命,贡献最大的并不是大学,而“主要是一些自学成才的发明家、名匠、技工和手工艺工人”[10]。“牛桥”的保守性和落后性受到了激烈地抨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辩论,主张大学教育改革的观念逐渐为更多的人们所接受[11]。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出现了大量的技工讲习所,有的后来演变为技术学院或多科技术学院。1880年,一位伦敦富商创办了一所多科技术学院,收费低廉,入学者多是工人,办学获得成功,后来又有一些多科技术学院(polytechnics)在伦敦创建[9](P73-87,P198-211),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加、范围扩大[12],但多科技术学院还没有被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也不被传统大学和政府认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西方国家在教育领域实施改革,应用型较强、而学术水平低于传统大学的高校数量快速增加[13],如美国的初级学院或社区学院、法国的短期技术大学、西德的高等专科学校、日本的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14],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1956年,英国政府发表白皮书,强调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一种完善的技术教育体制[15](P52)。1963年,罗宾斯委员会提交报告,强调“所有具备入学能力和资格并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都应该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16],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1965年,英国教育与科学国务大臣克罗斯兰德(Anthony Crosland)批评传统大学过于强调“博雅教育”,没有走出学术“象牙塔”,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以法国的大学校、德国的高等技术学校和苏联的列宁格勒多科技术学院为例,主张英国必须实行双重结构的高等教育制度[17],加强由大学之外的院校提供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以提高英国的国际竞争力[13]。
1968-1973年,英国对50所技术、艺术、商业或专长类学院进行合并重组,成立了30所多科技术学院[18]。例如,利兹多科技术学院和利物浦多科技术学院分别由4所技术学院合并而成,伯明翰多科技术学院也源于5所技术学院[10]。
(三)几所国外“Polytechnic”高校的简况
软科大学排名中,全球前500名“工业大学”多采用“Tech-”(见表1);校名中冠以“Polytechnic”的只有4所(见表2),以下简要介绍这4所冠以“Polytechnic”大学的情况。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源于1863年的一所工艺型学校,现在被视为欧洲十大工程、建筑和工业设计的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从本科到博士的多层次应用性人才[19],与我国的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都有合作。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建校于1872年,是一所综合性、公立的研究型大学,继承赠地大学文化传统和内在使命,即通过技术领导力将知识转化为实践,促进地方、区域乃至全州的经济发展和就业[20]。学校将“Ut Prosim”,即拉丁语中的“我可以服务”(That I May Serve)作为校训,将自身角色定位为帮助社会其他部门做大做强的支持者,把与企业合作的经验引入课堂,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切合现实要求[21],并基于跨学科的研究特色,将不同院系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及其思想汇集在一起,推行校企合作[22]。
巴黎理工学院于2019年5月由巴黎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等5所工程师大学校合并而成。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是1794年通过合并和改造当时的几所专门学校(specialized schools)创立的,校训是“为了祖国、科学和荣誉”。学校入学门槛高,实施一流精英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工程师和经济管理人才、科研部门的科学家和研究员、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23]。该校隶属法国国防部管辖,由数学、应用数学、物理等11个系组成,被誉为现代理工大学(Modern Polytechnic Universities)的模板、现代工科学院和理工大学的典范,美国西点军校、麻省理工学院,德国的高等技术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都借鉴了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24],与我国的国防科技大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25]。
伦斯勒理工学院成立于1824年,自称是美国最古老的技术类研究型(technological research)大学,是美国三大理工学院之一,被誉为美国理工科教育的基石,从该校走出来的学生建立了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科学学院等一些美国的工业学院和科研机构。
二、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特点
英国传承“自治传统”(autonomous tradition)的大学有一定的学术性、保守性和排外性等特点,而秉承“服务传统”(service tradition)的多科技术学院却具有职业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征[26],与地方产业和市场保持紧密联系,与传统大学的管理体制和办学定位不同,学生来源和层次定位不同,人才培养方式也存在差异。
(一)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
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动力[18]。在政府的强势引导和资源整合下,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与地方深入互动,为地方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主要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specialist),要求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17],“主要体现了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必须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谋求最大化的幸福、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谋求福利”,加强自然科学和技术教育[26],较好地满足了政府政策需求,直接服务产业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形成了“灵活多样”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与制度创新[27]。
与传统大学综合性强、实施学术性教育不同,典型的多科技术学院内设艺术系、技术系和商学系,实施职业性教育[10],相对应的行业也是其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1973-1974学年至1989-1990学年,多科技术学院毕业生在工程制造行业就业的比例,占毕业生总数的30.6%-41.8%,大学的这一数字为17.0%-29.7%;而大学毕业生在政府部门、会计金融、农林矿业等行业同比则更高[28]。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多科技术学院的迅速发展时期,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办学规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了高等教育与地方产业良性互动,“创造了英国高职教育的典型经验”[29],为实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大众化进程作出了贡献。
(二)在体制和经费来源方面
英国大学实行自治,经费来自中央政府,通过大学拨款委员会分配到各大学;而公立多科技术学院则由地方教育部门管理,经费由地方政府供给。因此,高等教育二元制(binary system,也译为双重制或双元制)[30](P289)的政策也是关于高校经费分配的二元政策。
(三)在学位授予和教育教学方面
大学有权授予学位,而多科技术学院则没有,学生可以申请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CNAA)的学位和伦敦大学的校外学位。同时,多科技术学院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采用学分累积制和转换制,开设了大量的应用性课程,采用单元制课程、灵活的教学和多样化的评价[27],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课程相关的工商业等领域的实践结合起来,“既能使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紧跟产业发展,又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18]。
(四)在学制和学生成分方面
大学以全日制为主,成人学生比重维持在50%左右;而多科技术学院则实行全日制、工读交替制和部分时间制(part-time)[10],成人学生(入学年龄为21岁或以上的学生)的占比较大,从1965-1966学年的52%增长至1987-1988学年的87%[18]。同时,多科技术学院向各种类型的学生提供入学机会,增加了女学生、少数族群学生和低收入家庭学生的数量,而这些生源在过去的传统大学中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28]。
(五)在职能和教师聘任方面
大学主要通过教学和基础科研为社会提供间接服务,而多科技术学院通过与产业的紧密合作,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并通过应用研究和咨询活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直接服务。同时,大学教师教学时间只占工作时间的34%,而多科技术学院的教师48%的时间用于教学[31]。为此,大学教师的聘任对于学术要求较高,而多科技术学院“在教师聘任方面更加看重教师的实际经验,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具有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聘请”[18]。
三、我国“工业大学”与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异同
从特征看,英国多科技术学院与我国的成人职业院校更为接近,而与普通高校中的工业大学差异较大。对两类高校进行比较,有助于“我国职教本科合理规避学术漂移这一现象的产生”[32]。
(一)在历史和发展脉络方面
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前身大多为成人高校,主要从事职业和继续教育;我国“工业大学”有的尽管也经历了“升格”和更名,但前身大多为普通教育的本科、大专或中专,从成人高校转型的并不多。
(二)在体制和人才培养定位方面
多科技术学院由地方教育部门管理,而我国“工业大学”既有部属的,也有地方管理的。多科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应用性和地方性,与我国部分“工业大学”设立初衷相近,但也有一些“工业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要培养一流创新拔尖人才和基础科学人才。例如,西北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的32万多名校友,在“三航”等国防科技领域建功立业,在重要型号研制和重大工程攻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3]。
(三)在学位授予和办学层次方面
多科技术学院的办学层次一致,都无权授予学位;而我国的“工业大学”都有权授予学位,办学类型却有所不同,有世界一流建设大学,也有应用技术大学。同时,从办学层次看,多科技术学院是专科层次的职业学院,而我国“工业大学”都是普通本科院校,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例如,截止2022年12月,西北工业大学在校研究生20 707人,其中博士生5 496人。
(四)在学制和学生成分方面
多科技术学院的部分时间制和成人学生比例较大;我国的“工业大学”在规范网络教育之前,有的高校此类学生的比例也超过了全日制在校学生,目前还在清理整顿之中。
(五)在职能和教师聘任方面
多科技术学院与地方产业结合紧密,对教师的实际经验要求较高;我国“工业大学”的教师聘任取决于该校的办学定位,研究型大学对教师的学术要求较高,对于理论基础和知识构成非常看重,同时也有一批教师侧重于工程技术和成果转化。另外,多科技术学院对于教师科研的要求不高,我国“工业大学”中部分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水平很高,且侧重于产品研发设计、加工过程和生产工艺;也有部分“工业大学”科研实力有待增强。
(六)在学科和专业设置方面
多科技术学院聚焦工程技术领域的多个学科,这一点与历史上我国“工业大学”相似,但我国现在的“工业大学”大多已转型为以工科见长、管经文理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
(七)在学校名称方面
校名对一个高校至关重要,直接体现了其办学层次和特色定位[34]。在我国“工业大学”校名中,含有“地名(区域名)”+“工业大学”的22所,其英文校名冠以“Technology”的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8所;冠以“Polytechnic”的有天津工业大学等3所。英国多科技术学院(polytechnic college)校名中的“Polytechnic”是一个名词,意为“institution for advanced full-time and part-time education, esp. i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ubjects”(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高等教育机构,尤指科学技术类专业),翻译为中文是“工艺学校”[35],与我国上述“工业大学”校名的含义有所不同。与此同时,我国一大批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英文校名中,也采用了“Polytechnic”,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Beijing Polytechnic College)、湖北职业技术学院(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深圳职业技术学院(Shenzhen Polytechnic)等,使得“Polytechnic”一词的含义更加多样。另外,国内一些文献将“多科”英译为“Multidisciplinary”[5],实际上是强调“多个学科”,是否与“Polytechnic”同义?还需进一步界定和审慎使用。
结 语
目前,我国一些“工业大学”仍然保有一些苏联办学模式的痕迹。介绍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并与中国的“工业大学”进行比较,目的在于厘清概念,准确把握规律和逻辑,避免人云亦云,立足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基础、文化传承等历史和环境要素[36],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之路。
(一)关于对“Polytechnic-”高校的认知
1992年,英国《继续教育与高等教育法》(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Act 1992),赋予多科技术学院授予学位的权力,并允许达到一定高标准的高等教育机构冠以“大学”的称号,从而又废除了高等教育的二元制。但多科技术学院转制后,大多保持应用型和职业型为主的办学定位,与传统大学仍有所差异,人才培养层次的重心较低,仍以教学为主要任务,其科研方向也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
同时,英国高等教育结构由二元制重回一元制,“呈现出合法性重建的过程”。但应注意的是,这并非是简单地回归,而是打破了传统大学的多年垄断,使得一元制大学系统具有了多元成分,是在“多元模式的范围内实行一元制”,形成了结构多元、系统开放的高等教育体制[9](P456-457)。另外,大学的概念与范畴也已经大大拓展,与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也正在走向“松散耦合”。实际上,高等教育机构大多都兼具学术性与职业性,只是不同类型的高校由于其历史传统与积淀以及目标定位差异,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学术性与职业性、知识逻辑与应用逻辑的不同“组合状态”和集成模式[37]。
可见,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与我国的应用科技类高校、职业院校更为相似,但在办学自主权、特别是学位授予权等方面还达不到我国这些高校的水平,更不能因为一些高校将校名英译为“Polytechnic-”,就望文生义将其等同于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更不应将国内的“工业大学”与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混为一谈。在我国,以“Polytechnic”作为校名的高校,目前以高职高专学院为主,只有少数世界一流建设大学;国际上,以“Polytechnic”作为校名的高校,差异也非常大,不宜简单地以“Polytechnic”校名来判断高校的层次和水平。
(二)关于我国工科教育路径的选择
国内学界对于洪堡的大学理念讨论较多,同时也应注意到,德国为了平衡传统大学理念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受到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启示,19世纪初开始,建立了以职业教育为方向的高等技术学院,如多科技术学校(Polytechnische Schule)与多科技术学院(Polytechnische Institute)[30](P164-165)。其中,德语的“Polytechnische”英译为“Polytechnic”,“Schule”英译为“School”或“School of thought”[38](P774,P888)。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多科技术学校/学院相继升格为工科大学[30](P165)。而苏联的单科技术学院,如工学院、农学院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德国的影响。因此,我国工科教育在继续增进对美国工程教育了解的基础上,也需关注“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德国高等技术学院—苏联单科技术学院”的发展脉络,跟踪和研究法国国家工程师培养的模式和路径,了解其学术漂移的基本内涵与表现形式,梳理其发展始末、剖析其兴衰原因[36],促进我国“工业大学”和工业职业教育学院的内涵式发展。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独辟蹊径,把创新融入工科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全过程,加快中国特色新工科教育的发展[39]。
(三)关于“工业大学”英文校名的取舍
近年来,我国有的“工业大学”出现了关于更改英文校名“Polytechnic”的讨论,但意见难以统一。校名是一个学校的文化遗产,寄托着师生和校友的感情和希望,进行修改事关重大;校名是学校《章程》的重要内容,修改时机的选择尤为关键;校名内涵丰富,对其解读和理解“见仁见智”,除非修改的“利”具有压倒性优势,否则就会得不偿失,甚至引发舆情和事端。
为此,一是建议没有采用“Polytechnic”作为英文校名的高校,在拟采用前应充分论证,重点关注本校的办学定位、特点等,深入比较与英国多科技术学院在历史发展脉络、体制和人才培养、学位和办学层次、学制和学生成分等方面的异同,为国际认可、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夯实基础。二是建议已采用“Polytechnic”作为英文校名的“工业大学”,应加强宣传和解读,避免误读和误解。同时在充分尊重发展历史、文化沉淀和校友师生情感的基础上,着眼更高质量的教育对外开放,以《大学章程》修订完善等为契机,主动而又审慎地对待校名英译。三是建议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校名英译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高等学校命名暂行办法》要求,通过《大学章程》核准等手段,进一步规范校名英译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面对适龄人口下降、即将步入普及化高等教育中级阶段的新形势,应从我国经济社会的需求出发,科学借鉴他国经验,在继续发展多科性的同时保持高水平、高质量,把行业特色发展为竞争优势,加强世界一流“工业大学”建设,在竞争优势中弘扬特色,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提升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心和层次,加快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发展,扩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卓越工程师。在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抢抓机遇,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贡献。
注释
参考文献
THE END
往期推荐
【招生与考试】李木洲 傅冠华丨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招生制度的个性、共性与经验——基于6所不同国家世界一流大学的考察
【教育史专栏】王慧 刘睿丨新中国乡村教师政策的变革、实践困境及优化策略
【教育史专栏】施克灿 程春玉丨清代教师惩戒权的文化内涵与制度特征
投稿须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设有“教育史专栏”“高等教育”“比较教育”“教师与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栏目。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AMI 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教育史专栏”是教育部名栏。为方便作者投稿,投稿须知如下:
一、篇名
篇名应简明、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二、作者署名与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
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一位作者只标一个工作单位(二级单位原则上只标一个);若该作者有多个工作单位,其他的单位在作者简介中予以说明。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署名作者原则上不超过两个。
三、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与作者简介
需标明收稿日期,置于文章首页地脚。
来稿若属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资助项目,须在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何种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批号。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已获得博(硕)士学位者,标明博(硕)士学位,正在攻读博(硕)士学位者,标明博(硕)士研究生。
四、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主要观点的摘写,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须用高度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全文的主要信息,忌用“本文介绍了”“作者认为” 等用语。摘要一般300-400字。关键词是能够体现论文主要内容的标识性词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以便于检索,忌用一般性的词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之间用分号隔开。
五、正文
正文中的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级。一般写法为一、(一)、1、(1)、1),不宜用圈码(如①、②等)。引语与结语不加序号。
来稿不少于12 000字,选题必须具有前沿性,采用文献具有原始性及翔实性,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论证过程合理、结论具有创新性。学术规范,文稿完整,应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必须有相关学术史的评述。凡在文章的任何部分,没有出现任何相关的学术史的内容,一概不予刊发。
用字须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
六、注释
注释置于正文之后,主要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难以按参考文献格式规范的典籍,亦可归入注释部分。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少于15个,须采用原始资料,杜绝使用二手资料。著录须遵循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中国古代或外国文献的著者须标明其朝代或国籍,置于方括号内。凡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须使用人民出版社最新权威版本。
使用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其标识参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相关规定执行,标注发布时间及引用时间。
八、本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热点焦点问题提倡做专题研究,对有重大学术理论创新的文稿,优稿优酬。
九、本刊实行三审制,取稿标准重在学术建树。
十、作者应遵守学术规范,查重率不高于10%,凡发现载文有学术不端行为者,5年内本刊不受理该作者任何稿件。
十一、来稿需提供详细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等信息。作者须确认稿件系首次刊发,承诺该稿在刊发前不再送交其他刊物发表,并寄交电子文稿(word格式)。
十二、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行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删节,如经作者同意也可对内容作必要的修改,这种修改以不歪曲原作主要观点为准则。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作任何修改,请务必在来稿中说明。所刊文章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十三、来稿刊发后如被国家级或国内外知名文摘刊物转载、摘录、复印,或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请作者告知本刊责任编辑。
十四、来稿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稿件寄出2个月后未收到采用通知的,可另行处理。
版权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刊声明●
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也从未委托过任何人或组织代为收费组稿。如有个人或组织假借我刊名义收费,均属诈骗行为,须承担法律责任。希望广大作者和读者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投稿邮箱:
教育史 高等教育:gaoxiaoli67@163.com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fenglin@hebtu.edu.cn
教师与教师教育:fenglin@hebtu.edu.cn
国际与比较教育:jianghuili0512@163.com
课程与教学 学前教育:huosujun08@163.com
教育理论及其他:jiaoyub@hebtu.edu.cn
三、电话咨询:
教育科学版:0311-80786366
编辑部办公室:0311-8078636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辑:李佳琪
审核:谷更有、孙秀昌、高小立、姜惠莉、霍素君、冯琳、孙武、孙斌、李阳、寇文亮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网站
网站|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