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风采】学贯中西的教育人:王定华

2024年第1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09-0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王定华

王定华,1963年生,河南省上蔡人,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担任国家督学,国家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际教育分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历任河南大学教育系教师、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领事、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处副处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教育处副处长、副巡视员、副司长。2012年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2016年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2018年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王定华扎根中国教育的现实沃土。在教育部任职期间,他深入基础教育一线,开展调研,总结地方做法,组织全国交流,指导基层教改。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懈推动教育改革发展,长期参加国家教育政策制定,执笔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名义印发的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他主编的《教育治理与领导力丛书》,融合国际教育治理最新理论成果和创新实践,为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根基和实践滋养。

王定华具备国际教育的广阔视野。在担任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领事期间,负责开展美国教育调研和促进中美教育交流,为两国教育界合作交流构筑起了坚实桥梁。他曾赴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修,力图写好“走出去”“引进来”两篇大文章。先后以教育部官员、驻外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民教育协调员、大学主要负责人身份60多次出国履职、参加学术会议或考察交流,足迹踏至五大洲。行则将至,做则必成。出访海外时,注重与各国政要、国际组织代表、教育专家学者会谈,对推动孔子学院建设、增进不同文明互学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学贯中西的教育人,王定华以治学者的理性和管理者的胸襟,将满腔热血倾注在教育研究之中。他严于律己、勤于笔耕、著作颇丰,在当代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美比较教育、一流大学建设、中外教育前沿、全球教育治理等方面均有一定建树他撰有《中美教育观察与研究》系列专著6部,主编《北外教育文库》(40卷)、《教育治理与领导力丛书》(15卷)、《“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丛书(72卷)。在《教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篇,在其他中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带动起若干学术团队。

王定华坚持立德树人,注重高素质国际化卓越人才培养。面对北京外国语大学获批开设的101种外语和几十个非外语学科,他提出“英语开道、复语跟进、大语做强、中语做优、小语做好、加强通识、注重党建、兼容并蓄、博学笃行、服务国家、贡献社会、成就人生、追求卓越、实现一流”的办学方略,推动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国际化、重特色、高水平、综合性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建设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除繁重的行政管理工作外,他坚持为学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授课,他风趣幽默、严肃活泼的授课风格让课堂变成了学术观点涌现的论坛,师生成为平等切磋的学伴。他心系学生的校园生活,求真务实,疫情期间与学生同住校内。知行合一,笃行相伴,每年为全校学生办好十件实事。他是学生眼中全球教育的亲历者、观察者和研究者,是学生心中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的学贯中西的教育人,更是学生口中最亲切的“王老师”。

THE  END


往期推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投稿须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设有“教育史专栏”“高等教育”“比较教育”“教师与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等栏目。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拓展版来源期刊、AMI 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教育史专栏”是教育部名栏。为方便作者投稿,投稿须知如下:

        一、篇名

        篇名应简明、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二、作者署名与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

        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一位作者只标一个工作单位(二级单位原则上只标一个);若该作者有多个工作单位,其他的单位在作者简介中予以说明。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署名作者原则上不超过两个。

        三、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与作者简介

        需标明收稿日期,置于文章首页地脚。

        来稿若属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资助项目,须在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何种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批号。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已获得博(硕)士学位者,标明博(硕)士学位,正在攻读博(硕)士学位者,标明博(硕)士研究生。

        四、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主要观点的摘写,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须用高度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全文的主要信息,忌用“本文介绍了”“作者认为” 等用语。摘要一般300-400字。关键词是能够体现论文主要内容的标识性词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以便于检索,忌用一般性的词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之间用分号隔开。

         五、正文

        正文中的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级。一般写法为一、(一)、1、(1)、1),不宜用圈码(如①、②等)。引语与结语不加序号。

        来稿不少于12 000字,选题必须具有前沿性,采用文献具有原始性及翔实性,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论证过程合理、结论具有创新性。学术规范,文稿完整,应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必须有相关学术史的评述。凡在文章的任何部分,没有出现任何相关的学术史的内容,一概不予刊发。

        用字须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

        六、注释

        注释置于正文之后,主要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难以按参考文献格式规范的典籍,亦可归入注释部分。

        七、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少于15个,须采用原始资料,杜绝使用二手资料。著录须遵循国家有关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中国古代或外国文献的著者须标明其朝代或国籍,置于方括号内。凡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须使用人民出版社最新权威版本。

        使用数据库、计算机程序及电子公告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其标识参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相关规定执行,标注发布时间及引用时间。

        八、本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热点焦点问题提倡做专题研究,对有重大学术理论创新的文稿,优稿优酬。

        九、本刊实行三审制,取稿标准重在学术建树。

        十、作者应遵守学术规范,查重率不高于10%,凡发现载文有学术不端行为者,5年内本刊不受理该作者任何稿件。

        十一、来稿需提供详细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等信息。作者须确认稿件系首次刊发,承诺该稿在刊发前不再送交其他刊物发表,并寄交电子文稿(word格式)。

        十二、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行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删节,如经作者同意也可对内容作必要的修改,这种修改以不歪曲原作主要观点为准则。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作任何修改,请务必在来稿中说明。所刊文章观点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十三、来稿刊发后如被国家级或国内外知名文摘刊物转载、摘录、复印,或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请作者告知本刊责任编辑。

        十四、来稿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稿件寄出2个月后未收到采用通知的,可另行处理。

        十五、论文一经我刊录用即表示全体作者同意将论文整体及相关附件的全部复制传播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表演权、翻译权、汇编权、改编权等著作财产权许可给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使用,编辑部有权通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使用:1.包括但不限于以各种已知或将来可能出现的形态、格式和介质,如光盘、磁盘和网络等形式,复制、发行、信息网络传播、广播或其他传播方式使用许可内容;2.翻译、改编、汇编该论文,以及利用该论文的图表,摘要或任何部分衍生其他作品;3.除本刊自行使用外,本刊有权许可第三方平台(含中国知网)等行使上述权利。
        十六、论文录用后,本刊向作者一次性支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核准的稿酬(含转许可费)


版权声明


微信公众号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刊声明●


       一、《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也从未委托过任何人或组织代为收费组稿。如有个人或组织假借我刊名义收费,均属诈骗行为,须承担法律责任。希望广大作者和读者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投稿邮箱:

       教育史  高等教育:gaoxiaoli67@163.com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fenglin@hebtu.edu.cn

       教师与教师教育:fenglin@hebtu.edu.cn 

       国际与比较教育:jianghuili0512@163.com

       课程与教学论   学前教育:huosujun08@163.com

       教育理论及其他:jiaoyub@hebtu.edu.cn

       三、电话咨询:

       教育科学版:0311-80786366

       编辑部办公室:0311-80786360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辑:王艺然

审核:谷更有、孙秀昌、高小立、姜惠莉、霍素君、孙斌、冯琳、孙武、李阳、寇文亮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网站

网站|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