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越耍小聪明,内卷越严重,卷上加卷就是踮脚效应

维罗阳光 2021-03-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花间阅 Author 花间阅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 微信公众号“花间阅”

ID l gh_1b3ecc2bbfbb

作者 l 花间阅




最近,莫名其妙的,“内卷”一词火了,好多人搞不清究竟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是蒸花卷时候的内卷或外卷手法,那是中式面点师的基本功之一。



“内卷”一词的出土,可能又是某个“经济学家”的杰作。吴敬琏先生曾经斥责过:经济学研究不能靠发明几个新名词。



事实上,本帮的经济学家连“发明”的本事都没有,基本上,是像吴敬琏先生痛斥的:就是翻阅教科书,从中找到一些名词,并把它当成时髦词儿,然后用它去概述中国经济。



玩儿新名词本身就显得“高大上”,比如“国民生产总值”非得改叫GDP,总经理非得叫CEO,然后全民有样学样,把言简意赅的“傻逼”二字,也改成了SB。这是一种歪风邪气,是对汉语的亵渎,对传统的背叛,反映的本质是一点儿自信都没有。



为什么说“内卷”一词是出土呢?因为它是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很早前发明的词汇,基本上一直“尘封”在书斋里,很小众,这次,显然是被人拂去灰尘,炒起来,所以跟出土差不多。



那么,究竟什么叫内卷?曾经的翻译就比较平民化,译为“过密化”,说白了,就是太多过剩的人口,画地为牢,投入到有限资源的争夺之中。



吉尔茨发明“内卷化”一词,是用爪哇岛上的一群土著做样本,这群土著不会工商业外循环,就会执着于闷头种水稻。然而地亩基本固定了,可是人口不断增加,更多人投入水稻种植中,但产量基本不能再增加,于是人均可分稻谷不断减少,等于是陷入恶性循环。



这是最悲催的社会现象吗?其实不是,比这更悲催的,是“踮脚化”。爪哇土著是很淳朴和木讷的人群,没有大智慧,但也没有小聪明,所以他们最多也就内卷。



在内卷的基础上,再配以耍鸡贼的小聪明,就是“踮脚化”,一种更悲催的生存噩梦。



什么是“踮脚化”?比如农村传统的戏台,下边的观众席可不是现代影剧院那种“坡形”的前低后高,所以,就会有耍鸡贼的人为了“看得清”,踮起脚来,如此,就挡了别人,于是,别人也踮起脚。最后所有人都踮起脚了,大家又扯平成原来的状态,但是,全都额外付出了“踮脚的累”。



坡形是大智慧,踮脚是小聪明。




02




有人做过历史统计,咱家的历史上,但凡人口接近或超过8000万,便会发生战争,说到底,就是生存资料不够分了,于是通过最残酷的方式重新达到人口和生存资料的平衡。这也是内卷到极限的能量释放。



比如,明朝初期,总人口大约6000万,但到了中期,内卷就已经很严重了,明中期散文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记载: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什么意思,就是其家本来是个挺宽敞通透的大院子,后来子孙各自成家,人口倍增,个个隔出小院,于是逐渐成了脏乱差的大杂院。



这大杂院中,还都是叔伯亲戚,就那么大个祖宅,N多子孙来分,可见内卷已经很严重,其家只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果然,明末,又是“农民起义”的战争,人口再次大规模减少。



清朝定鼎后,得益于“番薯”的引入和大规模种植,在原有地亩上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于是暂时掩盖了内卷的矛盾,且“允许”人口大规模增加。



但“好事”也仅能维持到乾隆年间,康雍乾盛世,换个角度看,也没准儿就是个“番薯盛世”而已。比如马戛尔尼使团的记载:这些人“都如此消瘦”,“他们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靠番薯要能吃成壮汉,那才奇怪了。



乾隆朝进士洪亮吉(1746--1809)在《治平篇》中指出: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什么意思?就是说四、五辈的时间,把能开的荒地都开完了,田亩顶多增加了三至五倍,而人口则增了十倍、二十倍,所以田地和房屋就一直不足。可见,那时候就应该有N多人买不起房了。



但在“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下,洪亮吉的观点近乎“歪理邪说”,所以洪亮吉的晚年一直在家“闭门思过”,把指出“内卷”的人“内圈”起来,就貌似没有了“内卷”,这是东方智慧。



同时代,英国人马尔萨斯(1766—1834年)也意识到英国的人口与贫困问题。1798年,马尔萨斯出版《人口论》指出:没有限制,人口是呈几何速率增长的,而食物供应呈算术速率增长。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时,就会发生贫困和罪恶。



但英国没有让马尔萨斯也“闭门思过”,而是于1801年进行了全国第一次近代意义的人口普查,承认问题才可能解决问题。



英国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什么叫殖民?简单说,殖民就是向“空旷”的地区移民。本质上,就是外向型拓展生存空间,以最大程度避免“内卷”。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通过“拓展”避免“内卷”,这种拓展,既包括空间拓展,也包括科技拓展,比如工业革命。英国跟大清的条约,几乎都涉及开放“通商口岸”,就是为了经济大循环,其目的也是为了避免“内卷”。



而东方传统文化,应对“内卷”的全部智慧几乎就是你追我赶地“耍鸡贼”,于是整个社会就变成了“踮脚社会”,结果就是,越活越累。



比如洪亮吉时代就已经“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了,正确的应对方法,应该是一方面“拓展”,一方面制定公平的规则尽量保证资源分配公平。但东方古老智慧哪样都不选择,而是选择“耍鸡贼”,使劲生儿子,以期在丛林式的“资源抢夺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来俩儿子就能在村里不吃亏,到后来八个儿子都未必敢“理直气壮”,生儿子谁不会啊,不就是多“啪啪”嘛。



可是,资源还是那么多,大家拼命耍鸡贼“踮脚”之后,结果只有一个,整体的生存状况愈加恶劣。



我们考大学的时候,全国是39所重点大学,后来叫“985”,还是那39所老重点,再后来又叫“双一流”,貌似仍旧是那39所。



我们高三的时候,全班男生每周至少还能保证踢一场足球,现在都学衡水中学,从高中起就睡不了一个囫囵觉,但是名牌大学还是那39所。



虽然大学整体扩招了,但社会岗位并没有同比扩张,所以,过去仅需高中学历的岗位,现在一律要本科。甚至在外卖大军中,如今竟有7万硕士生、21万本科生。踮脚、熬夜、不睡觉念来这大学何用?



内卷“踮脚化”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全民族整体的悲哀?



再比如医疗资源分配,不思争取建立更公平的规则,而是全体竞相地耍鸡贼,给医生送红包,可是,病床就那么多,最后送的少的还是住不上院,而“高级病房”那边仍旧空着。



还有,违反劳动法的996,本来应该是全民共讨,可是在就业艰难的实况下,一帮鸡贼打工者以“奋斗”的名义为之洗白,争相作践自己。



这就是“踮脚”的累。貌似可怜,实则可恨,最终可悲。所以,踮脚的讨论内卷,一百步笑五十步。



现在突然热炒内卷,一定跟外循环不畅有关,比如我们有至少全世界一半的鞋子产能,如今只能眼光向内,可不就严重内卷了吗?



前几天,我网购了一双高腰牛皮内衬厚羊毛的棉皮鞋,才128元(绝对真牛皮、真羊毛),这值得高兴吗?我看未必。经济内卷如斯,最后每个人都不会是赢家。



高层的头脑是清醒的,所以反复强调改革开放不动摇,反倒是一群被内卷到芯儿的贰逼在那嚷嚷自力更生。所以我建议大家,将来碰见要饭的,一定先问几个“时政”问题,再决定给不给施舍。



内卷已无处不在,贰逼虽然数以亿计,但韭菜田也就那么大了,可割韭菜的越来越多,镰刀大军也内卷了,以至于那些精神保健品公号,也不似从前那般可以轻松躺赚,这个,可能是内卷的唯一“正面价值”所在。



遗憾的是,专家们,一方面热炒内卷,一方面促成了二胎开放,现在甚至开始鼓噪全面放开生育,真不知道,到底是学问不够,还是良心没有。



内卷的卷字,四面封闭的话,就念圈,猪圈的圈。所以,坚决拥护改革开放不动摇。




好文推荐↓↓

为领导设“仙人跳”的女辅警

白岩松是要抢胡锡进的饭碗吗?

财富自由只是一个笑话,富人更是韭菜。

张文宏:全球疫情结束之日,便是危险降临我国之时

尴尬的现实:邻国躺平三十年,我们还没追上...问题出在哪里?










感谢点亮“在看”,欢迎转发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