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1
3
起源 解读 龚
4
妈 分享 回
5
123456
6
南京李志
7
写小说
8
@六镇
9
百度
10
今日热点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1
3
起源 解读 龚
4
妈 分享 回
5
123456
6
南京李志
7
写小说
8
@六镇
9
百度
10
今日热点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观察|官方通报陕西蒲城一职校学生坠亡:事发前与舍友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 认定该生系高空坠落死亡
桐城一派|倒在“跨年夜”的龚书记,13个字换来免职调查冤不冤?
比佟丽娅还恋爱脑,怀孕7次流产4次,目睹丈夫背叛却选择原谅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讣告!又一知名女星在家中去世,终年54岁,曾是无数人白月光…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去往世界文明,有一条奢侈的“私密路线”
蒋勋
维罗阳光
2023-11-30
1972年到巴黎读书,我与罗浮宫就结了不解之缘。
我当时修艺术史的课,凭着一张学生证,任何时候,不用买票,随时可以进罗浮宫。
罗浮宫在巴黎市中心,我又喜欢在巴黎走路,常常经过罗浮宫,想到一张画,就进去看一看。
只看那一张,看完,做了笔记,出来在塞纳-马恩省河边坐一坐,看看河水,想一想刚才画里的色彩光影,再继续做其他的事。
后来我才发现,进博物馆,只看一件作品,是多么奢侈的事。
▲米罗的维纳斯
走马观花,很难了解卢浮宫的「美」
大概在 1973 年开始,我就接了一个旅行社兼职导游的工作,专门接待到巴黎旅游的华人。其中多半以台湾的游客为主,偶尔也接到香港、新加坡的华人团体。
到巴黎旅游,罗浮宫当然是最重要的一站。旅行社也看重我对艺术史的专业,可以在讲解罗浮宫作品上发挥我的所长。
1970 年代,台湾的欧洲旅游才刚刚开始。一组旅行团的人数通常在四十人左右。为了吸引顾客,常常要找一位艳星作号召。时间的安排更为奇特,常常是三十天跑十八个国家。
一个社会在富有的初期,从封闭走向开放,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渴望在最短的时间看到最多的东西,渴望用最低廉的价格买到最多的物品,「俗搁大碗」的价值观因此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因此,我的工作常常是在巴黎的奥利机场(当时还没有戴高乐机场)接团。他们通常已经去过伦敦,从伦敦飞巴黎,台湾的时差还没转过来,睡眼惺忪。
我在车上介绍巴黎,在后视镜里看他们或向窗外张望,或疲倦到沉沉睡去,心里有许多不忍。
这样的旅游团通常在巴黎的时间只有一天,有些景点是指定一定要去的,例如: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蒙马特红磨坊,而且一定要有一张自己与景点标志的照片。
罗浮宫当然也是一定要去的景点,时间连头带尾一共两小时。指定要看到的作品,有蒙娜丽莎的微笑、米罗的维纳斯、胜利女神雕像,所谓的「镇馆三宝」。
▲胜利女神雕像
当时罗浮宫还没有改建,只有一个入口,阴暗陈旧,动线很呆板,因此看完米罗的维纳斯,要走出希腊馆,上楼梯到二楼,穿过大长廊,为了争取时间,一路用小跑步,跑到长廊中段右转的一个小房间,看到人山人海的观众密密麻麻簇拥在《蒙娜丽莎的微笑》面前。
当时台湾的游客很勇敢,理直气壮,用台语说「惜、惜──」如同摩西分开红海,一路分开各国游客,走到画前面,在众人还搞不清状况的时候,独得先机,拍到一张自己与蒙娜丽莎微笑的合影照片。
领队一直催促他们,因为他知道要跑出罗浮宫,在杜勒丽公园找到游览车起码还要四十分钟的时间。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知道能够进罗浮宫,没有时间压力,只看一件作品的幸福。
我也知道,看完一件作品后,走到塞纳-马恩省河边呆坐,回想画中色彩光影的幸福。
罗浮宫像一套满汉全席的大餐,琳琅满目,没有好的导引,不知如何下手,不知从何下手。
许多人去了罗浮宫,只留下在里面小跑步的经验记忆。不只台湾游客在小跑步,全世界的游客都在小跑步。美国人跑完,日本人跑,日本人跑完,台湾人跑,这几年是韩国人在跑,又加上刚开始的中国大陆人也来小跑步了,人数之多,更为壮观。
▲《蒙娜丽莎的微笑》
让普通人了解「美」的含义,其实很难
上一世纪70年代罗浮宫的故事,给我许多反省:我所学习的「艺术」,我所学习的「美」,我所留恋徘徊的「罗浮宫」,究竟是什么?究竟有什么意义?
对一般大众,「罗浮宫」应该只有在里面「小跑步」的记忆吗?只有与「蒙娜丽莎的微笑」合影留念的记忆吗?
那一个年代到欧洲旅游的台湾游客,多是白手起家中小企业的第一代。他们平日辛勤工作,省吃俭用,在巴黎的旅途中看到他们带着泡面,带着年老出身农家的父母,站在米罗的维纳斯雕像前面。
老太太无法了解为什么一个裸体女人是「镇馆之宝」,我讲了很多,关于维纳斯,关于希腊神话,关于希腊对身体的歌颂,来自台湾乡下农家的老太太还是无法了解,她忽然转头用台语问我:「这啥人ㄝ某?」——「这是谁的老婆啊?」
我愣了一会儿,我知道维纳斯的丈夫是武器之神福尔坎,但老太太显然不是要知道这一故事。她或许是无法了解维纳斯「美」在哪里?一个赤裸裸的女人,没有丈夫管吗?她心中充满疑惑。
是的,罗浮宫对她而言只是一个满满都是疑惑的奇怪地方。
我学习「艺术史」,我学习「美」,有一天,如果我无法回答这样一位老太太的疑惑,我的学习有何意义?
艺术与美,在学术专业的领域讨论,使用专业术语,其实并不困难。两个都在写艺术博士论文的学生,彼此谈维纳斯也不会有沟通上的障碍。
但是,「这啥人ㄝ某?」这句问话一直盘旋在我心中,这个老太太当然极可能就是我的母亲。
我学习的专业,有一天,能不能为自己的母亲解开一点「美」的疑惑呢?
懂得欣赏「美」,是莫大的幸福
1976 年回到台湾,在大学教书,教建筑系、美术系的学生,讲解罗浮宫,讲解维纳斯都不会有「这啥人ㄝ某?」这样尴尬的问题。
但是,教学到了没有「尴尬」,其实也就没有「挑战」,没有「反省」。
我的心里一直还回荡着老太太那一句石破天惊的问话。我所钟爱的「艺术」,我所钟爱的「美」是要说给老太太这样的众人听的。
在东华书局出版过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与「西洋美术史」,「写给大家」的「大家」是从老太太的问话发想的。
离开大学专业领域之后,可以更放胆去写自己的书,在广播做美术介绍,各处演讲与「美」相关的主题,在大众面前,我双手合十敬拜,总是觉得那对「美」充满疑惑的老太太就在台下。
这些年常常重回巴黎,每一次去巴黎,也还是会去罗浮宫。
密特朗执政时代罗浮宫经过改建,贝聿铭设计了玻璃金字塔的入口,罗浮宫有了新的中心点,动线从中央放射到各个不同展区,分类更清楚,节省了很多在里面「小跑步」的时间。
但是能够悠闲地在罗浮宫看画的人还是少数,能够看几张画,走出来在塞纳-马恩省河边坐着,看看河水,回想画的色彩光影的人,更是有莫大的福气。
卢浮宫,纵观人类文明最好的地方
2008 年,有一些朋友跟我去巴黎,他们都是台湾经济发展到成熟时期的企业家。常常去巴黎,有一种不慌不忙的从容。
我们在罗浮宫一件作品前停留很久,谈一谈自己的感觉,到很古典的餐厅喝一杯咖啡。没有用「小跑步」看罗浮宫,他们觉得很幸福,但是谈起来,大家都曾经有过「小跑步」的记忆。
「美」是奢侈的,因为需要时间累积。需要从贪婪地狼吞虎咽,慢慢地转变为看一件作品,感受一件作品,心中只被这一件作品充满,有共鸣,有满足,有喜悦。
我因此想写一本罗浮宫导览的书,按照年代的分期,从最古老的埃及、美索不达米亚 、波斯开始,看到希腊、罗马,看到中世纪、文艺复兴,看到巴洛克的富丽堂皇,洛可可的细腻精致——
罗浮宫事实上是一个纵观人类文明漫长美术史最好的地方,每一个段落,都有作品,使人忍不住要停留、沉思、赞叹。
我设想一个阅读华文的游客,可以带着一本书,慢慢在罗浮宫里倘佯欣赏,不慌不忙,但也不会遗漏最重要的作品。
罗浮宫建筑本身是伟大的艺术品。
我总建议朋友看完画,走出罗浮宫,应该在「方庭」(cours carree)坐一坐,「方庭」的建筑是罗浮宫巴洛克形式的经典。
坐在「方庭」可以远远看到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框在圆拱门里,像一张画。
罗浮宫在傍晚以后的打光极美,与白天不同,没有太多游客的黄昏,从新桥或艺术桥越过塞纳-马恩省河,走进方庭,听到巴哈长笛演奏,幽微的暮色之光,玻璃金字塔倒映在水池中,一层一层透明的光,璀璨华丽,又如此安静,可以一直走到杜勒丽公园,走到香榭丽舍,看最繁华如梦的巴黎。
许多朋友知道我在巴黎的黄昏有这一条穿越罗浮宫的「私密路线」。
我把这条「私密路线」写在这本书里,给年轻朋友一个梦想,在成年后可以实现。去走罗浮宫,去赞叹世界文明最美的一条「私密路线」。
有人说,
世界的艺术中心在法国,法国的艺术中心在巴黎,巴黎的艺术中心在卢浮宫。
卢浮宫不仅仅是一座艺术的圣殿,它本身就是一件凝结了8个世纪的美与历史的伟大艺术品。
卢浮宫堪称世界艺术殿堂之巅,每年近千万人参观。
然而,许多多次去过卢浮宫的读者,还是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走马观花,匆匆而过,很难欣赏到真正的美。
参观者往往只够有暇观赏蒙娜丽莎的微笑,胜利女神的雕塑等非常有限的作品……但却只能错过卢浮宫被遮蔽、被隐藏的真实魅力。
这实在是一种遗憾。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卢浮宫官方出品的艺术经典《卢浮宫》和蒋勋《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足不出户畅游卢浮宫,并且看懂卢浮宫乃至西方美术的“秘密”:
◎《卢浮宫》——5任馆长联合编辑,凝结800年美与历史
由卢浮宫企划,历史研究部门创始人主笔,5任馆长联合编辑,动员无数各界资深人士,历时十年,才完成《卢浮宫》这一传世之作——一部凝结800年美与历史的伟大艺术品。
全书590张精美照片,是由卢浮宫官方委托的著名摄影师,历时两年精心拍摄。
《卢浮宫》结合建筑变革及其历史、文化,讲述传世藏品,让读者深度了解卢浮宫的前世今生和艺术价值,堪称同类别图书中最权威、最系统、最全面,且细致、详实的大型艺术画册。
八开巨幅,印刷精细,原画般的效果呈现,犹如驻足大师的真迹之前。
纵览全书,卢浮宫已经不再是艺术殿堂的代名词,而是一座365天只为读者一个人开放的“艺术博物馆”。
许多去过卢浮宫的读者购买后,反馈都是“惊喜”、“震撼”、“后悔买晚了”、“弥补了没看够的遗憾。
”
◎《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零基础读者也能看懂的美术史
本书对包括卢浮宫在内的西方艺术的介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让枯燥变生动。
西方美术史跨度长、涉及范围广、艺术流派多,可读者读来却是轻松写意,一路美的散步,就已跨越西方美术的历史长河。
不管是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还是市井卖菜的大爷大妈,读本书都能深有感触。
作者对美的发现,有着深刻的生活感触,也让许多人觉得,这样的文字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
林青霞:
有人把我当偶像,而我唯一的偶像是蒋勋老师,我总是沉迷在他的文学、美学和思想的领域里。
读《卢浮宫》和《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提升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蒋勋老师身居台湾,先知书店有幸获得蒋勋老师的签章书及签章书签,数量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还可一并选购“人类文明的殿堂”五书):
独立思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灵魂
历史失忆症,必将引发更多失忆
他,注定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点个「在看」,不怕走散
请三观一致的读友,扫码加维罗
轻触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