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危机可能被掩盖,但常识不会被改变

维罗阳光 2023-11-3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千字文华 Author 先知书店

原创作品经授权转载自 l 公众号“千字文华”
ID l qzwh15
文 l 先知书店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理念错了,解决危机只会造成更大危机


“您是想住宿,还是跳楼?

1929年10月29日,据说从这一天开始很长时间,凡有人来询问,纽约市区旅馆的前台,都要先问他这句话。

因为,这一天,美国正遭遇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一夜之间,美股暴跌,股价下跌之快,连股指显示器都跟不上,十几位华尔街股票经纪人跳楼自杀。

此后短短两个星期,美股市值缩水了一半,无数企业破产,几千万人失去了收入来源。

美国大萧条中,无家可归的失业者

自此之后,美国陷入长达十余年的“大萧条”。

正如所有的疾病一样,只要社会出了问题,就一定有人站出来说自己有药方。1933年,凭借“解决美国正面临的危机“的承诺,富兰克林·罗斯福高调上台,并推出所谓新政,罗斯福也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任期超过两届的总统。

然而,罗斯福新政,真的拯救了大萧条吗?

可怕的大萧条,普通人无处可逃


经济危机源于干预主义


1920年代,在大萧条爆发前,美国经历了8年前所未有的繁荣,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

到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已达48.5%,超过了当时英、法、德三个国家的总和。时任总统柯立芝曾声称,美国人民已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

展现“美国梦”的闪耀与悲怅的名著《了不起的盖茨比》正是以“咆哮的二十年代”为背景


然而,繁荣之下,危机四伏。因为,美国的这次繁荣,并非正常的市场现象,而是建立在政府操纵的信贷扩张基础上的。


1924年,柯立芝在演讲中表示:“降低利率,已经成为本届政府的基本政策”。当时甚至还有人宣称,如果不对贷款进行补贴,就是在“损害公众利益”。

1921-1929年,整个繁荣期内,由于长期的低利率,信贷规模持续膨胀。8年间,美国货币供应增长了61.8%。

社会中增加了这么多“热钱”,当然就需要一个出口。

于是,企业家被误导,开始投资原本不该投资的项目,特别是重工业、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产业。越来越大的投资需求,导致原材料价格和工资的相应上涨。

同时,消费者也被误导,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原本买不起房子的人,开始借贷买房,加剧了房地产泡沫,以及不可持续的借贷消费。

最终,当过度投资和过度消费转变为严重通货膨胀,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法持续时,股票和房地产泡沫破裂,银行贷款难以收回,信贷收缩,萧条由此发生。

——试想,因干预主义而起的经济危机,怎么可能用罗斯福新政——一种更激进的干预主义所拯救?

以巨额公共开支救市的罗斯福新政,加速了通货膨胀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凯恩斯主义 在全世界大行其道。人们相信,经济危机是因为市场需求不足,于是,解决危机的方案,就变成了政府刺激经济,大量印钞,大搞基建。

但真实的逻辑恰恰相反:政府刺激经济——市场虚假繁荣——泡沫破裂——经济危机。此时,如果继续依靠政府干预,来拯救经济危机,无异于抱薪救火,只会造成新一轮更猛烈的危机。

事实上,在罗斯福上台前,美国尚有金本位制守住货币增发的最后底线。但到罗斯福新政时,为了推行以“复兴”为名义的各项积极财政政策,美国已经放弃了金本位制,大量超发的货币,严重干扰了市场自我调节的过程,让早就可能结束的大萧条,一直持续10多年之久。

他,精准的核爆炸,摧毁极权的心脏


“解决问题”为何变成了

“制造更大的问题”?



1981年,著名的保守主义政治家 里根 成为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他留下了那句著名的 "In this present crisis, government is not thesolution to our problems; 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

里根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理念和方法一旦错了,看起来越是努力地解决问题,结果却变成了制造更大的问题。

在里根时代,美国终于摆脱长达十余年的“滞涨”
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丨他改变了世界格局

然而,从罗斯福新政起,直到美国人重新认识这一点,足足经过了50年。

美国人是幸运的,50年前饮鸩止渴的罗斯福新政,很可能导致的一场更大危机,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掩盖了。

然而,危机可能被掩盖,但常识却不会因此而改变。

世界正在发生巨变的今天,是坏秩序卷土重来,还是好秩序开出文明之花?答案并不确定,这取决于我们对像哈耶克这样真正可以穿越时空的思想的态度与理解。

遗憾的是,哈耶克的好几部著作,在国内都难以寻觅。先知书店深知其价值,与各方共同努力,「复活」了哈耶克的几部绝版书。

为自由及其敌人寻根,点击下图,开启一场冒险的思想之旅。



为什么海洋秩序总是获胜?

这个误区,从来没有消除,只是在百年间不断地撕扯反复

美国底层,为何不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点个「在看」,不怕走散

请三观一致的读友,扫码加维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