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 群戏与口碑

徐江 视听广电 2023-01-19

我发现最近和前段在看的热剧,像《飞狐外传》《简言的夏冬》《罚罪》《二十不惑2》《欢乐颂3》《冰雨火》等,凡属口碑不错的剧集,群戏质量在评分中所占的分量正越来越重。各播出平台的主力剧集,也多偏重于多主角式剧集和群戏比重较大的剧集。
大剧历来是看领衔主演的,这是所有影视和舞台剧约定俗成的规矩,几乎成了定律。不过,要是按着近年诸多热剧赢得口碑的趋势来看,这一“定律”似乎正面临升级。一部大剧只靠三两个领衔主演支撑就能成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年霸屏的那些职场剧、悬疑剧等,基本上都是在拼整个表演团队。以近期几部热剧为例:《二十不惑2》的领衔是关晓彤、卜冠今、董思怡、徐梦洁,其他主演有李庚希、牛骏峰、李俊贤、金世佳等,演技底牌走的是“4+”路线;《欢乐颂3》的领衔是江疏影、张佳宁、杨采钰、张慧雯、李浩,其他主演和客串有罗海琼、黄觉、王自健、窦骁、王安宇、经超、雷汉、鲍大志、谭凯、侯长荣等,演技底牌走的是“5+”;《罚罪》表面上看是黄景瑜和杨祐宁冲在阵容前列,其实真正起中坚作用的演技担当,是程煜、李幼斌、夏侯镔、赵荀、张晨光、江珊、孙逊、傅程鹏、史兰芽、徐洪浩、杨舒、句号等一大批人。这已经不再是过去我们谈论一部剧表演水平时经常提到的——领衔主演们“星味儿足不足”的问题了,它还涉及表演团队总体风格的“勾兑”,以及镜头内外整体表演空间的营建。
群体性表演,过去在舞台上就属于观众叫好,但对表演者来说却难度极大的工作;不只演员头疼,剧作家和导演也头疼,舞台其他部门人员也都会多出不少紧张和小心来。现在把它放到影视的视野下来谈,既有的难度依然存在,而且还变得更复杂了,因为又融入了新的方面——机位调度、镜头剪辑和服化道的精细化……


凡大剧,群体性表演所承载的职责往往都极为重大——必须要为剧集增色,而不是拖后腿。以近十年间的大热剧集为例,《甄嬛传》《琅琊榜》《伪装者》《人民的名义》《和平饭店》《庆余年》《射雕英雄传》(蒋家骏执导版)、《觉醒年代》《雪中悍刀行》……这些爆款剧集的亮点和成功经验可能有很多,但“对多人场面表演的良好把控”“对众多次要角色的成功塑造”一定位列其中。这些具体的表演细节,无论哪点出现纰漏,都会引发观众口碑下滑,进而影响观众对全剧品质的评判。
成功的群戏,对剧集和主演的托举作用非常明显。以张若昀近十年的成长为例:张若昀第一次拍剧是在2004年,观众普遍对其有所认知是因为他出演了《雪豹》。随后,他主演了《黑狐》《雪豹之坚强岁月》《麻雀》《谍战深海之惊蛰》等剧,成为国内知名的、有一定表演个性的硬派小生。真正让张若昀实现知名度和演技双重飞升的,是《庆余年》《雪中悍刀行》《警察荣誉》这三部群像剧。在这三部剧中,张若昀先后与陈道明、许还山、王景春、于荣光、刘佩琦、吴刚、胡军、刘桦、于小伟、田雨、杨皓宇、宁理、于洋、田小洁、沈保平、王阳、赵阳、杜玉明等数十位资深男演员,以及二三十位当红青年女演员配戏。从《庆余年》《雪中悍刀行》开播时被小说原著粉质疑,到《警察荣誉》播出后收获普遍肯定,张若昀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对同一类型剧中不同个性男主的出色演绎,也完成了对古装、时装不同类型剧集表演的适应。 


这样一种飞跃对于年轻演员来说,可遇不可求。它固然得益于张若昀近十年的努力和积淀,得益于他以往同姚安濂、张鲁一、王龙正、王劲松、李小冉、刘小锋、杜玉明等实力演员的合作与学习,但三部规格超高的大剧表演团队众星捧月式的合作,无异于一次又一次强化专业的“魔鬼集训”。拥有了这段群戏经历的张若昀,演技上的收获将受益终身。可以说现在的他,基本已能摆脱参演作品类型和自身外形的束缚,拥有着广阔的表演潜力与空间。由此,我们也希望伴随着精品剧的不断增多,在青年演员中涌现出更多的张若昀。
口碑的形成源自剧集的品质和演员的发挥,而这两者,无论哪一块,都离不开群戏的支撑与提升。这也侧证了内地电视剧制作难度的提升,以及专业化程度的进步。戏越来越不好拍了——对于专业人士,这是考验;对于观众,这反而是福气。

图片:豆瓣、剧集官微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END—
文章精选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