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龙江流域满语地名文化特征

牛汝辰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江西地名研究


黑龙江流域满语地名文化特征

文/牛汝辰


 据史书记载,最早居于黑龙江流域的我国古代民族为肃慎、扶余、东胡三个族系,肃慎族居于黑龙江流域之东部,扶余族居于中部,东胡族居于西部。东胡族又分为乌桓、鲜卑、契丹、室韦四个小系。居于黑龙江流域的三个大族系中,最先见于史籍者,首推肃慎,虞舜时即有肃慎之名。《史记·五帝本纪》:“虞舜,方五千里,北山戎,发,息慎。”《山海经·大荒经》:“大荒之中,有山曰不咸山,有肃慎之国。”肃慎族后来演化成为汉、魏、晋时的挹娄族,南北朝时的勿吉族,隋、唐时的靺鞨族,辽、金时的女真族,清代称满族,并分支有使犬部(即赫哲族)等。扶余族大半南迁入居朝鲜半岛,成为朝鲜民族。东胡族中的室韦后来演变成为蒙古、锡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乌桓移居今河北省北部,与汉族融合;鲜卑族南迁,进入黄河流域建立北魏王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这部分民族后来也与汉族融合了。史学家考证,史前就有汉族黑龙江流域。实际是汉族大量进入黑龙江流域是在明代以后。

     由于历史的推移和民族间的融合,黑龙江流域的世居少数民族现在主要有满、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锡伯、赫哲等民族,现存的少数民族语地名也主要由这些少数民族语地名构成,古民族语地名多数已被历史的烟尘所湮没。



1地名反映满族历史活动区域


黑龙江流域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入关后建立的清王朝在我国的统治达267年之久。满族是这里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人口200多万。因此,满族地名也是黑龙江流域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语地名,仅在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哈尔滨、牡丹江三个地市考证,满语地名就达1000余条。黑龙江流域在历史上还形成过宁古塔—东海、阿勒楚喀—伯都纳、嫩江—萨哈连等满语地名区。今之依兰县,清代称“依兰哈喇”。满族“依兰”意为“三”“哈喇”为“姓”,故依兰又有三姓之名,清初,清太祖征东海萨哈连部时,移黑龙江流域的赫哲族三大姓——葛依克革、胡什哈里、卢业勒于此。宁安市,旧名宁古塔。“宁古塔”满语意为“六”。相传清皇族远祖有六兄弟居此,称此地为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巴彦县,旧名巴彦苏苏。满语,意为“富裕的村庄”。穆棱市,因穆棱河得名,“穆棱”满语意为“马”。黑河市,清代称“大黑河屯”,满语称“安巴萨哈连”。“安巴”满语意为“大”,“萨哈连”意为“黑”,因黑龙江得名。松花江是我国的第四条大河流,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清代满族人把这条河流称“松阿里乌拉”,意为“天河”,海伦市因海伦河得名。“海伦”系满语“开凌”的转音,意为“水獺”,呼兰河出自满语,“呼兰”意为“烟囱”。乌苏里江支流七虎林河,满语称“希忽林河”,意为“沙鸥”,该河两岸是沙鸥麇集之地。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是满族的先民,女真语是满语的古语,故满族有70%的语言与女真语相同。今阿城乃满语阿勒楚喀城的简称,因阿什河得名。阿什河女真语称安出虎水,满语称阿勒楚喀河,皆为“金子”之意,由此而产生了金朝的称号,金朝前期都城建于此。宁安市渤海镇,是唐代靺鞨族建立的渤海国都城,“渤海”由“靺鞨”音变而来,属满语的古语。

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语地名,由于年代久远,地名本身音节脱落,加之少数民族语地名的汉语化,有的已很难分辨出它是不是少数民族语地名,这需要从民族语言学去分析,如张广才岭,有的史书记载是因为有个叫张广才的人在此山开店得名,其实,张广才岭是满语“珠勒根萨因阿林”转音而来,意思是吉祥如意的山。牡丹江,有人认为是因为江两岸生长牡丹得名,其实,牡丹江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不生长牡丹花,“牡丹”是满语“弯曲”的意思。


黑龙江大兴安岭

2黑龙江流域满语河名由来


黑龙江。黑龙江有两源,南源额尔古纳河出自内蒙古大兴安岭西坡,北源石勒喀河出蒙古北部肯特山东麓,在内蒙古东北端的恩和哈达附近汇合后称黑龙江。有结雅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多条支流汇入,最后注入鞑靼海峡。从黑龙江南北源汇合处到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点止,为中俄两国界河。自上游至黑河市段为上游,黑河市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以下至河口段为下游。黑龙江又称黑水,《山海经·海内经》:“北海之内,有山名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北海即今之贝加尔湖。幽都之山即古代的大鲜卑山,今日的大兴安岭。清《黑龙江外记》:“黑龙江水黑,古称黑水,土人亦称黑河。”因黑龙江水徽黑,其状若游龙,屈曲东流,故名黑龙江。黑龙江之名,最早见于辽代的诗咏:“黑龙江气郁葱,武元射龙江水中。”满语称黑龙江为“萨哈连乌喇”“萨哈连”意为“黑”,“乌喇”意为“江”。清朝建国初期定名为黑龙江。我国的蒙古族称黑龙江为“哈拉穆尔”,达斡尔族称为“卡拉穆尔”,均是黑水之意。俄语称黑龙江为“阿穆尔”,乃是“哈拉穆尔”和“卡拉穆尔”的快读音,源于我国蒙古语和达斡尔语。

巴兰河。发源于小兴安岭南麓,地处依兰县丹清河省级自然风景名胜区腹地,巴兰河正是因此而得名。巴兰河系满语,意为“凉水河”。

呼兰河。松花江支流,在黑龙江省中部。“呼兰”满语为“烟囱”之意。清初于河旁设防屯兵,砌有炊事取暖用烟囱,因而称为“呼兰”。

镜泊湖。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堰塞湖。面积9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51米,最深达62米,出口处有吊水楼瀑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唐称“忽汗海”、辽称“扑燕水”、金称“阿卜湖”、明称“镜泊湖”。满语称“毕尔腾湖”,意为“清平如镜”。

拉林河。在黑龙江省南部五常市与吉林省北部边境,松花江支流。“拉林”,满语意为“爽快”。

牡丹江。松花江支流,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在唐代称忽汗河;金代称呼里改江;元代称忽尔哈河;明代称胡里改江;清代称虎尔哈或牡丹江。上述出现的名称,大都为音似字异,均来源于满语“穆丹乌拉”,意为“弯弯曲曲的江”。

穆棱河。乌苏里江最大支流,在黑龙江省东南部。《鸡林旧闻录》关于穆棱的“地名释义”中解释为“穆棱,满洲语本音作‘摩琳’,马也(达罕马驹也)。即马生息之处或牧马场”。

挠力河:在黑龙江省东部,乌苏里江支流。“挠力”,满语意为“禽鸟集栖之地”。

嫩江。松花江最大支流,在黑龙江省西部。嫩江原称“墨尔根”,墨尔根为满语“精于打猎的人”之意。嫩江在历史上有许多称谓,如难水、难河、孛苦江、诺尼水、嫩尼等。“嫩江”中的“嫩”为蒙语“碧绿”之意,满语意为“妹妹”之意。

松花江。黑龙江最大支流。上游段称第二松花江,全长1927公里。主要支流有嫩江、呼兰河、牡丹江、汤旺河等。唐代称速末水,辽称鸭子河、混同江,金代称混同江(包括黑龙江下游)、宋瓦江,元代称阿里江、混同江、宋瓦江,明、清两代称松花江,沿用至今。“松花江”是由满语“松阿里乌拉”音转,词意为“天河”。一说松花江源于满语,意思是“白色的”江。

汤旺河。松花江支流,在黑龙江省东部。金代称土温水、涛温水、屯河,元代称桃温水、陈河,明代称托温江,清代前期仍称屯河,后期将土温(吞)、桃温(屯)合音转为“汤旺”,女真语为“水中之岛”,满语译为“春光之河”,有“晨光”之意。

倭肯河。在依兰县境内,又称倭肯坑河、卧凤河、倭和河。均由满语沃赫音转,词意为“石”,即不河,明代称呕罕河,清初称汪钦河、翁锦河。一说其意为“柳树”。

乌苏里江。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满语一说意为“天王”,一说意为“顺流而下”。

兴凯湖。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我国边境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上最大的界湖。兴凯湖唐代称湄沱湖,金、元时期称北琴海,17世纪后清政府改称兴凯湖。“兴凯”一词是“兴喀”的转意,源于满语,一说意为“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一说意为“水耗子”。水耗子学名麝鼠,是黑龙江流域特有的珍贵水生毛皮动物。

雅鲁河。嫩江支流。旧称雅尔河,清朝称雅鲁河。“雅鲁”,满语意为“田边”,蒙语意为“河边”。

05.10


文章来源:《中国地名》,2019年第1期 

文章作者:牛汝辰

本期编辑:周辰

文章转化:周辰

终校:洪珊

 审订:李露萍


黄河与地名

试论古代云南政区地名的第一次大变迁

《山海经》中的“祁连山”与“河西走廊” ——以“汤谷”“泑山”为中心

敦煌为什么叫敦煌——兼谈吐鲁番及相关地名的来源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