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蔚县地名文化景观分析
基于GIS的蔚县地名文化景观分析
1、宋晓英、李文娟、傅学庆 ;2、张军海
(1.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
提要:运用数据库模型对蔚县聚落地名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根据地名由来及其反映的文化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蔚县地名景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蔚县地名景观反映了蔚县中部河川平原,南北山地丘陵的自然环境特征,蕴含了蔚县独特的军事文化、移民文化、建筑文化和经济生产等信息。空间分布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区,南部山区相对较少,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文化景观一直以来都是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作为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景观的研究始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传统地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名的起源、类型划分、地名命名、地名反映的地域文化现象等方面,研究方法主要为定性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和方法等新技术在地名研究当中的运用,推进了地名领域的研究,地名的计量化研究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国外学者王法辉运用GIS空间插值方法分析了广西状语地名的空间分布与演变,史蒂芬.杰特(StephenC.Jett)分析了美国亚利桑那州峡谷地区的地名与环境、人民生活观念之间的关系。国内王彬、司徒尚纪、岳辉、运用数理统计、EOF模型等方法多角度深入探讨了广东省地名景观特征;陈晨基于GIS核密度估计方法详细分析了北京市地名景观分布特征及成因。目前基于GIS基础的地名研究成果尚不够丰富,且多为大尺度区域的地名景观分析,小尺度区域地名景观的研究较少。文中以蔚县聚落地名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名数据库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分析蔚县地名文化景观特征,为地名景观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0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处理1.1研究区域概况
蔚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境内最南端,东临北京,南接保定,西倚山西大同,北枕张家口,地处东经114°13'-115°04',北纬39°34'-40°10'之间。全县总面积3220km2,辖南留庄、暖泉、桃花等11个镇和涌泉庄、常宁等11个乡。蔚县地处恒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汇之处,恒山余脉由晋入蔚,分南北两支环峙四周,形成典型的山间构造盆地。中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壶流河贯穿东西,与其支流清水河、安定河汇聚形成京西著名的"米粮川"。此外,蔚县历史悠久,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的博采从长,汇集了东北文化、河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精华,吸纳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营养,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佛教、道教和墨学等诸家熔于一体的地域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
1.2数据来源及处理
文中以蔚县聚落地名为研究对象,一般来讲,地形图和行政区图所包含的聚落地名较多,因此文中选用1:110000蔚县政区图为底图进行研究。通过对蔚县政区图进行矢量化获取行政区、河流、水库、道路、聚落点等基础数据,等高线数据来源于1:25万地形图。以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编制的《蔚州志》和蔚县地名办公室编制的《蔚县地名资料汇编》为依据,《代国代郡通志》、《蔚县剪纸》、《蔚县文史资料选集》等蔚县地方文史资料作为补充,收集聚落地名、地名来源、地名起源时间等属性数据。共获取地名742个,其中没有详细地名来源信息或无法归类的地名不予统计,因此最终确定作为文中研究数据的地名为658个。根据地名详细的地名由来及其所反映的文化特征,对蔚县地名进行分类。有些地名的来源是唯一的,如独树,来源于植物,但是多数地名是多来源的,如王家梁、甄家湾,既来源于姓氏,也来源于地形,对于多来源的地名,可以归于多类,分别统计。
1.3数据的组织
(1)空间数据组织。按照GeoDatabase数据模型对空间数据的组织和管理,为地名景观的空间表达与可视化提供支撑。蔚县行政区划、等高线、河流、水库、道路、地名空间点等基础空间要素,其中地名空间点要素类包含地名属性项,以满足空间要素与属性数据动态链接的需要。
(2)属性数据组织。通过对蔚县地名属性数据的整合,在充分考虑其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文中设计了5个属性表:地名信息表、地名起源时间表、地名类型表、地名来源表和地名变更表。"地名信息表"主要记录地名名称和所属乡镇,为基础属性信息表;"地名起源时间表"记录各聚落地名的起源时间,并对其进行历史时期的划分,以编码进行标示;"地名类型表"主要记录聚落地名的分类及类型;"地名来源表"主要记录乡村聚落的地名来源,并对地名有无变更的现象用1、0进行标示;
"地名变更表"主要记录乡村聚落地名在历史时期的变化情况,包括原地名、更名原因等信息。由于聚落地名存在重名现象,因此每个属性表添加地名编码字段,以此字段为主键,将各属性表进行链接,构建各属性表之间的关系。
根据蔚县地名命名来源及其反映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特征,将蔚县地名分为自然景观类地名与人文景观类地名两大类。自然景观类地名进一步划分为山、水、动物、植物4类;人文景观类地名分为姓氏、军事、建筑、经济生产和美好意愿5类(表1)。
蔚县地名中自然景观类地名共有379个,以反映地形地貌形态的山、水类地名最为常见。水类地名共168个,占地名总数的25%,其中含"沟"字地名最多有43个,含"涧"字地名25个,含"水"字地名25个,含"泉"字地名16个,含"湾"字地名15个,含"洼"字地名12个。山类地名共150个,占地名总数的22%,其中含"岭"字地名22个,含"梁"字地名18个,含"山"字地名16个,含"嘴"字地名13个,含"坡"字地名13个,含"峪"字地名10个。还有含"池"、"井"、"海子"、"渠"、"洞"、"埚"等字的地名,数量相对较少在1-10个之间。
3.1地名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人文景观类地名的空间分布除自然环境外还受到人口、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姓氏地名在人文景观类地名中数量最多,所占比重最大,其空间分布与人口分布息息相关,主要集中于适宜农耕和居住的平原区,南部山区则相对较少。建筑类地名集中分布在壶流河沿岸及下游壶流河水库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战事多发,多反映"堡"类建筑形式。南部山区地形破碎,建筑地名相对较少,且多体现庙、寺、阁等建筑形式。军事类地名在战事多发的蔚县地域占有重要地位,因受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战争的影响,这类地名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战事多发区(图2-4)。
3.2地名景观的自然特征
由此可见,特定区域内地名景观往往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表达,在地名景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地名景观也是对区域自然环境的记录和表达。
3.3 地名景观的人文特征
3.3.1军事文化
3.3.2移民文化
3.3.3建筑文化
3.3.4经济生产
蔚县地名中,人文景观类地名数量多于自然景观类地名,说明了蔚县丰富的地域文化在地名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同时人文景观类地名体现了蔚县的军事战争、经济生产和建筑文化等纷繁的文化景观信息。
已有地名研究中,对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表征的文化景观意义的研究相对宏观,停留于以行政区为研究单元的简单量化层面。文中运用数据库与GIS方法,实现地名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在两个层面上拓展了地名历史文化内涵发掘的价值。
首先,基于数据库的位置表达和详细分类,能够在更精细尺度上开展地名文化研究,阐明蔚县盆地、壶流河等自然地理单元和军事、经济等区位因素与自然、人文等类型地名分布的耦合关系和影响机理。同时,地名数据库内容处于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地名表达的精细程度不断提高,在时间、空间范围上也逐步扩展,这将有助于开展具有重要联系的自然地理单元和社会经济单元的对比分析。例如,蔚县盆地和阳原盆地、桑干河与壶流河等自然地理单元,河北蔚县与山西广灵县的行政单元等,这些地理单元的对比研究对以揭示文化扩散、融合的过程和规律具有重要价值。
其次,基于地名数据库的分析与挖掘,准确描述了蔚县聚落地名所反映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尤其是地名文化在空间上分异的微观景观信息,有助于从文化在空间上的多样性角度进一步认识蔚县文化的深层特征,例如军事、移民、建筑和经济驱动下的文化空间格局。在传统文化快速消失的今天,定量识别微观文化特征是地方文化多样性保护和开发的基础。
基于上述讨论,后续研究和相关工作应进一步拓展到聚落地名之外的其它地理名称,并进一步缩小表达的空间尺度,延伸数据库收录内容的时间尺度,并扩展收录的空间范围。另外,应积极推动数据库的开放和共享,使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弥补当前数据库内容的限制,并方便实现跨区域单元的综合研究,从不同视角全面、完整地反映地域文化景观。
文中根据地名的用字、用词特征及文献记载地名来源,将蔚县658个地名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包括山、水、动物、植物、姓氏、军事、建筑、经济生产和美好意愿等9个二级类。结合地名数据库中不同类型地名的统计结果分析,得出蔚县地名文化景观特征。
(1)地名类型的数量统计结果清晰反映出蔚县地名承载的山、水、姓氏等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蔚县多元化地名文化内涵中,山、水类地名是自然景观类地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姓氏地名数量最多。山、水、姓氏地名为蔚县地名中的主导类型,其次为植物、军事、建筑和经济生产类地名。
(2)蔚县是人文景观类型主导、自然类型为辅的地名文化系统。蔚县地名中人文景观类地名有486个,自然景观类有379个,人文类型多于自然景观类。总量第一的姓氏地名反映了人口的迁移与融合;广泛分布的以"堡"命名的建筑地名体现了蔚县古建筑文化景观和儒、释、道一体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店、碾、铺"命名的经济地名反映了存在于蔚县的多种经济活动;军事地名则是对发生于蔚县这一边关要塞的古代战争的记载和军事文化景观的表达。蔚县地名文化系统充分反映了其丰富的地域文化在地名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地名类型的空间分异特征具有典型的地理单元依赖性。山类地名主要分布在南北部山地丘陵区,水类地名分布较为均匀,多依水分布。自然景观类地名反映出蔚县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地名景观即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同时也是对自然环境的记录和表达。
人文景观类型地名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河流和平原等地理单元的约束,同时与蔚县的经济区位有紧密关系。姓氏地名受人口分布的影响,集中分布于适宜居住和农耕的中部平原区;建筑类地名多分布于壶流河沿岸及下游壶流河水库地区;军事类地名主要分布于战事多发的平原区。
相关精彩推送
作者:宋晓英、李文娟、傅学庆 ;张军海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年第12期
编辑转化:常宏宇
终校:郝志坚
审订:周辰
注释从略,请参看原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