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额驸策凌与1734—1740年清准边界谈判

张帅 江西地名研究 2022-03-18



江西地名研究



额驸策凌与1734—1740年清准边界谈判


张帅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在1734—1740年的清准边界谈判中,喀尔喀部的额驸策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雍正时期,他最先向清廷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划界方案,包括以阿尔泰山为界、保留清方卡伦和禁止双方牧民进入闲置地等内容,成为日后清方谈判的基本原则。乾隆继位后,他又作为清方的主要代表三次主持了对准谈判。通过运用高超的谈判智慧和手段,迫使准噶尔放弃了占据阿尔泰山和要求清方撤卡的企图,保障了喀尔喀部的安全,维持了清朝西北局势的稳定。

关键词:清朝;准噶尔;喀尔喀;边界谈判;额驸策凌

1



1734—1740年,清朝与准噶尔之间进行了长达七年的边界谈判,这是清准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清朝通过划界谈判,不仅结束了长达数年的对准战争,缓解了严重的财政危机,而且划定了双方游牧边界,保障了喀尔喀部的安全,维护了西北局势的稳定。目前,既有相关研究大多是从清朝中央政府角度出发来探讨谈判政策的酝酿、谈判过程以及对于双方关系的影响,而对于在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喀尔喀部额驸策凌则未给予足够的关注。作为喀尔喀部首领,额驸策凌不仅最先向清廷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划界方案,而且三次作为谈判代表主持了对准谈判,迫使准噶尔作出了重大让步,实现了以阿尔泰山为界和保留清方卡伦的目标。本文以《军机处满文准噶尔使者档译编》为基础,结合其他史料,分析了额驸策凌的意见如何影响了清方的谈判决策以及其在谈判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在清准战争中的崛起

额驸策凌(1672—1750),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蒙古赛音诺颜部人,扎萨克亲王善巴再从弟,其曾祖父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十八世孙图蒙肯。策凌幼年时,正是蒙古两大部落厄鲁特与喀尔喀之间由联盟逐渐转向敌对的时期。明末清初,厄鲁特准噶尔部的势力逐渐强大,并且不断向周边扩张。噶尔丹继位后,向南征服了回疆诸城,向西打败了哈萨克,建立了庞大的准噶尔汗国。此后,又开始逐渐向东扩张,意图兼并喀尔喀,进而统一全蒙。恰逢此时,喀尔喀内部土谢图汗与扎萨克图汗因归还牧民的问题发生了冲突,为噶尔丹介入漠北事务提供了契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噶尔丹以土谢图汗在库勒伯齐尔会盟上不尊达赖喇嘛使者为由,率军三万翻过杭爱山,进攻土谢图汗,喀尔喀各部无力抵抗,纷纷向东奔逃,并乞求进入漠南暂避。康熙决定接纳之,并对前来归顺的部众予以救助。与此同时,准噶尔军队则一路长驱直入,进抵乌兰布通,距北京仅七百余里,噶尔丹甚至扬言要与清朝分治南北。为了维护北疆的稳定,康熙出师迎战,并在乌兰布通击败了噶尔丹,暂时稳定了蒙古各部的局势。随后,清廷主持召开了蒙古各部首领参加的多伦诺尔会盟。这次会盟化解了喀尔喀土谢图汗与扎萨克图汗之间的矛盾,统一了蒙古各部联合抗准的思想,同时清廷对来归的喀尔喀部众编旗设佐,正式实现了对该部的统治。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时年二十岁的策凌随祖母从漠北投奔清朝,因其蒙古贵族的出身而备受重视,被授予三等轻车都尉,并在内廷教养。康熙四十五年,清廷将和硕纯悫公主许配于策凌,并授予其和硕额驸的称号,故称“额驸策凌”。此后,额驸策凌多次随清军抗击准噶尔,逐渐成了清廷最为倚重的喀尔喀蒙古首领。康熙五十九年,额驸策凌随振武将军傅尔丹征剿准噶尔,数次破敌,封多罗郡王。雍正三年(1725),清朝从土谢图汗部中分出二十一旗,另设赛音诺颜部,额驸策凌被授予该部扎萨克之职,成为喀尔喀四部首领之一。雍正七年,清准之间因罗卜藏丹津是否送还的问题再开战端。在雍正看来,拒绝送还罗卜藏丹津,表明准噶尔“并不输诚向化”,实为西北之祸患,“若留此余孽,则喀尔喀、青海、西藏等处,必被其扰乱”。因此,雍正帝命傅尔丹与岳钟琪,分别率领西、北两路清军,合力征讨准噶尔,欲一举解决西北边境问题。雍正九年六月,由于北路军主将傅尔丹冒然进攻,中了准噶尔的埋伏,导致和通泊战役大败,伤亡一万多人,此战也成为清准战争中清军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而就在清军溃败之时,额驸策凌所率领的喀尔喀军队则数次取得大捷,成了抗击准噶尔的主力。

额驸策凌是在噶尔丹入侵漠北之时投奔清朝的,一直“愤喀尔喀为准噶尔凌藉,锐自磨厉,练猛士千,隶账下为亲兵”,军纪严明,战斗力十分强悍。雍正九年十月,准噶尔大将大策凌敦多布率军三万,分掠塔尔密等地,掠去额驸策凌的二子及部众。为了夺回领地与部众,额驸策凌偕丹津多尔济在苏克阿勒达哈猛攻准噶尔,一举击溃了准军。后晋封为和硕亲王,授予喀尔喀大扎萨克之职,总管该部各项事务。次年,小策凌敦多布再次率军三万进抵杭爱山,驻扎在鄂尔坤河边,与额驸策凌军对峙。由于孤军深入,又求胜心切,误中额驸策凌军队的埋伏,被斩首万余。小策凌敦多布率残部突围,由推河西逃。这次胜利史称“额尔德尼召大捷”,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一役。为表彰其功,雍正特授予黄带子,“佩定边左副将军印,进屯科布多,寻授盟长”。

额尔德尼召之战后,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雍正十二年七月,清廷召集满汉王公大臣商议下一步的对准政策。以张廷玉为首的朝臣认为,对准战争原为维护西北边界之安全,“并非意欲毁其贼穴,戮其贼众,取其地方,实为王军征伐而已。”现今准噶尔已经西迁,蒙古的局势得到稳定,战争的基本目标已经实现,应该乘胜收兵。若派使臣前去晓以利害,那么“噶尔丹策零审时度势,自知实难对抗”,必“诚心悔过,请求和好,相应嗣后我边界可得安定,民可安居乐业,且准噶尔人等亦可安居宁谧,不遭祸害”(《和硕康亲王巴尔图等议奏先行派使至噶尔丹策零处晓以利害折》)。而北路军统帅额驸策凌则持相反意见,他从军事的角度分析了敌我形势:“目今我两路大军驻扎边境数年,谙熟贼地形势,且粮饷马畜器械等,无不预备齐整,以此现成齐备之力,即行进击,有望一次成功。若不趁此良机进击,速速蒇事,一再拖延,则旷日持久,枉费兵力及马畜粮饷。起初贼得以侥幸一二次者,并非贼人得计,而是我方将军大臣等办理不周,失策所致。现贼于额尔德尼召地方大败于我军,锐气受挫。今春我北路军进击额尔齐斯时,贼众惊悸,溃散逃逸,所有辎重及其牛羊,尽行丢弃,波及额敏、博尔塔拉等地。询于贼地来投及俘获之人,均皆告称其生计贫乏,人各哀怨,众心涣散。”(《和硕康亲王巴尔图等议奏先行派使至噶尔丹策零处晓以利害折》)。

面对战与和的选择,雍正站在了议和一边。额尔德尼召之战后,准噶尔已经向西迁移,清军需长途翻越阿尔泰山进入准部腹地才能歼灭其主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难有必胜之把握:“强行进兵,贼人预知,将挪移驻牧,先为躲避,则我军徒劳,而无所获,势必复回,此事尚无完日。”同时,因长期的战争消耗,清朝内部已经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困境,急需休养生息(据研究,五年的对准战争,清朝一共耗费白银5400万两,占到当时国库收入的大半)。因而,雍正提出,可暂缓进兵,先派使者前去宣示停战之意,观准噶尔之反应再作定夺。故当年八月,清廷派付鼐、阿克敦等人组成和谈使团,赴准噶尔商议停战。



二、向清廷提出完整的划界方案

雍正时期,额驸策凌虽未直接参与谈判,但作为喀尔喀部的首领,他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清廷的谈判决策。额驸策凌从维护喀尔喀部安全的角度出发,向清廷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划界方案,包括以阿尔泰山为界、保留清方卡伦、隔离双方牧民等,这成了日后清方谈判的基本原则。

正如额驸策凌所言,准噶尔部此时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处境中:“部众十分贫困,老幼人口十万上下,兵丁不足三万”,由于“部众贫困者众,野外牲畜稀少,多种地为生……生计不如从前,潦倒窘迫”,所以“部人无不以定界和好为乐者”(《和硕庄亲王允禄等奏报询问津巴准噶尔地方情形片》)。因此,傅鼐等入准之后,双方在罢兵停战的问题上很快达成了一致。但是对于如何划界,双方则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清方初步拟定的划界方案为:以阿尔泰山麓为界,空出胡孙托辉等地,中间准许双方牧民狩猎。但噶尔丹策零认为,阿尔泰自古即为厄鲁特游牧地,其父在位时,曾与喀尔喀扎萨克图汗约定以哲尔格、西喇胡鲁苏为会盟之地,自应以该处为界;若以阿尔泰为界,则本部牧场即被分割,牧场狭小,部众实难放牧。如其所言,噶尔丹败亡之后,准噶尔势力急剧衰落,不仅丧失了“阿勒泰山东坡、科布多河谷和乌梁海的广阔牧场”,而且“额尔齐斯河沿岸全部谷地被并入俄国”。清人则谓:“策妄阿喇布坦兵无四万,地域不足四五千,四面为敌,蜗居于巴掌大之地。”因此从策妄阿拉布坦时期开始,准噶尔就致力于收复因战争而失去的土地。康熙时,策妄阿拉布坦就曾以阿尔泰山以东的克木克木奇克此前隶属于准噶尔为由,要求归还该地,但遭到拒绝,不过这并没有打消其夺回这些牧场的企图。可以说,“收复失地的问题差不多在整个十八世纪前半叶准噶尔执政者同中国清朝政府的相互关系中,始终占居首要地位。”

在傅鼐将谈判内容上奏之后,雍正认为:“噶尔丹策零既已如此奏请,我等若仍固执己见,彼岂能立即遵从,必致又复请议。一再往返遣使会议,则事无完结之日,而彼等准噶尔人等其间得以喘息,毫发无损,而我等却不得不照常屯兵驻守,徒误时日,靡费钱粮。此非顾惜一片空地,惟恐日后招致艰辛。”(《寄谕策凌查明噶尔丹策零所提胡孙托辉等地情形》)可见,此时雍正已经产生了以让出阿尔泰山一带为代价来换取停战的想法。但阿尔泰地处极边,雍正对其的情况不甚清楚,因而必须征询喀尔喀的意见方可定夺。但该部大小台吉甚多,一时难以获得一致的意见,为此,他首先征询了额驸策凌的意见。

额驸策凌出身喀尔喀贵族,在各部之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不仅久居塞外,熟悉漠北山川地理,而且因长期与准噶尔作战,于敌情也颇为了解。因此,雍正将傅鼐的奏折并地图秘寄额驸策凌,令其奏明关于划界的意见。如前所述,额驸策凌本不主张停战,但迫于雍正帝及主和派大臣的意见,不得不暂时放弃了武力解决准噶尔问题的想法。对于额驸策凌来说,既然无法付诸军事手段,那么就必须通过划界来维护喀尔喀的安全,解除准噶尔的战争威胁。额驸策凌所拟定的划界方案要点如下:

第一,把以阿尔泰山为界作为谈判底线,准噶尔不可越过该山到其以东地区游牧。阿尔泰山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部,“绵亘二千余里,高入霄汉,盛夏积雪不消,为西北诸山之祖”。该山“形势巍然,为漠北大防”,康熙、雍正两朝两次出师准噶尔,北路清军皆以阿尔泰山为驻军之处,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可以说,清准双方谁占据了阿尔泰山,谁就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额驸策凌“生长漠外,从军久,习知山川险易”,雍正二年时,额驸策凌就曾亲率军队在阿尔泰山驻扎,两年之后又奉命再赴阿尔泰地区勘查山川形势,因此深知其地之重要性。如果准噶尔游牧越过阿尔泰山,就直接逼近了喀尔喀的牧场,防守甚难,故必须将其限制在阿尔泰山以西。

第二,清方卡伦照旧安设。卡伦,满语,意为

哨所,清代的卡伦在平时主要承担着警戒、巡逻和稽查等任务,战时则可供侦查敌情和屯驻士兵之用,对于维护边界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清准战争之时,清方在科布多地区设置了若干卡伦,如布彦图、托尔和等,这些卡伦俱位于哲尔格、西喇胡鲁苏的外围,故划界之后,界外清方卡伦应予保留。

第三,双方牧民应互相远离,避免争端。自噶尔丹以来,准、喀两部之间多次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双方仇隙甚深。故而,“其中间闲置地带,若令双方人等狩猎,倘小人等彼此打架斗殴,抑或胡言乱语,致使相互生疑,又复兴兵。而况尔等喀尔喀、厄鲁特原即有仇,今复叠增。”(《额驸策凌奏复与噶尔丹策零定边宜以额尔齐斯为界折》)因此,应使双方的牧民相互远离,阿尔泰以东地方由清方巡查,以西地方由准方巡查,禁止双方牧民进入中间地带打猎放牧,以杜绝争端。

可见,额驸策凌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的防御体系,既能有效防止准噶尔的进攻,又能杜绝双方牧民因游牧地混杂而再起争端,从而维护西北局势的长期稳定。由于额驸策凌的方案进可攻,退可守,故“上韪其议”。但是,几个月之后,雍正皇帝突然驾崩,划界的任务不得不交给了新继位的乾隆。



三、主持谈判迫使准噶尔作出让步

乾隆继位后,在处理对准关系的问题上更加倚重额驸策凌,三次令其入京主持与准噶尔的谈判。在谈判中,他通过运用高超的谈判智慧和手段以及坚持以国事为重的立场,迫使准噶尔在划界与卡伦问题上作出了重大让步,阻止了准噶尔的势力越过阿尔泰山,保证了喀尔喀的安全,维护了清朝西北边境的长期稳定。

不同于雍正对于议和划界的积极态度,在乾隆看来:“准噶尔虽遣使乞和,而防边之事,自宜预筹,纵彼极其恭顺,遵旨定议,亦不能保其久而不变。朕意彼之乞请,诚与不诚,俱可勿论,惟严守边疆而已。”因此,为了防范准噶尔的偷袭,清廷在撤回两路大军的同时,在鄂尔坤、乌里雅苏台、右卫和归化城等地留驻了部分军队。

乾隆元年(1736),准噶尔使臣上表,仍宣称阿尔泰山归其所有,双方以哲尔格、西喇胡鲁苏为界。这使乾隆大为恼火,在他看来,准噶尔“请以哲尔格、西喇胡鲁苏等地为界,令我喀尔喀游牧内迁者,明系借故推诿者也”(《著噶尔丹策零按雍正帝指定地方定界之谕旨》),实际目的则是“希图通市之利”。因此,他明确宣布,若准噶尔仍不同意清方的划界方案,则禁止准噶尔使者入境,并且终止谈判。正如乾隆所言,准噶尔本对划界并无多大兴趣,而是更加在意与内地进行贸易和赴藏熬茶。每次准噶尔使者入京,都会带来大批的货物,或在沿途与内地百姓交易,或在入京后进献给清廷以换得丰厚赏赐。这些所得之物有的是准噶尔上层所消费的奢侈品,如白银、锦缎等,有的则是普通牧民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如布匹、茶叶。此外,准噶尔作为一个信奉藏传佛教的部落,赴藏熬茶是其一项十分重要的宗教活动,而当时由准入藏的必经之地青海已在清朝的控制之中,这也成了清廷谈判桌上的重要筹码。

由于清朝在漠北建立了严密的防御体系,且在贸易与宗教方面施压,使得准噶尔内部对于是否同意以阿尔泰山为界产生了分歧。小策凌敦多布认为:“历年既苦用兵,本境足以游牧,宜让与大国为便”;大喇嘛拉卜立木称:“但我属人,日渐穷困,大国必得阿尔台,方许和好,我意以和为美。”但是,乾隆宣布“准方不同意划界则不允许使者入境”的做法相当于关闭了准噶尔直接和清廷交流的通道,在此情况下,准噶尔不得不重新寻找与清廷沟通的渠道。噶尔丹策零深知,作为喀尔喀蒙古的首领与清朝的北路军统帅,额驸策凌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清廷对于谈判的态度,因此,噶尔丹策零开始谋求在谈判问题上与额驸策凌进行沟通。

乾隆二年九月,噶尔丹策零致书额驸策凌说:自噶尔丹之后,其所属之明阿特部与乌梁海部始终游牧于科布多,迄今仍旧居住于此,“今观命撤阿尔泰山南北游牧人等,其不便之情,去岁即曾言之,即便现在,本地牧场狭小,且系我向来游牧之地,故而不可。即便令我等越过阿尔泰山向内游牧,亦无人前往彼处游牧。窃以为,蒙古游牧,仍于现在之地,我等之游牧,亦仍其旧,则可互无争斗,相安无事矣。”(《噶尔丹策零为遣使进呈奏书事致额驸策凌书》)可见,乾隆的施压迫使准噶尔作出了部分让步,已不再宣称“阿尔泰为厄鲁特游牧地,杭爱为喀尔喀游牧地”,仅要求保留现有的游牧地即可,同时透露出准噶尔可以不越过阿尔泰山的意思。

如果说清朝的实力优势与乾隆的强硬态度使得清方开始在谈判中占据主动,那么额驸策凌就是把这种“主动地位”落实到具体谈判中的人。从噶尔丹策零的信中,额驸策凌敏锐地察觉到了推进谈判继续进行的契机,遂上奏乾隆请求重新开启谈判。而此时,乾隆继位不久,朝廷内外政务繁多,很难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过问谈判事宜,因此,他急需一个得力之人来主持接下来的对准谈判———此人不仅必须对清廷绝对忠心,且应在喀尔喀各部之中具有较高的威望,熟悉漠北蒙古各项事务。于是额驸策凌顺理成章地成了谈判代表的不二人选。因此,在准噶尔使臣达什入京后,清廷即“召策凌驰来京主其议”,并三次命其主持对准谈判。

第一次会谈乾隆三年二月,额驸策凌会见了达什,对于噶尔丹策零先前在信中所提出的“喀尔喀与厄鲁特各照现在游牧地游牧”的方案,额驸策凌认为,该方案看似公允,实则过于模糊,因“蒙古人冬季逐雪,夏季避蚊,惟计益于牲畜,四出游牧,并无定所,岂能称为原有游牧或现驻之地,应指恒世不变之山河”为界(《额驸策凌奏报会见使臣达什问询定界事宜折》),方可永远杜绝双方之间的冲突。言外之意,若准噶尔同意以阿尔泰山为界,那么清方可以稍作让步,酌情考虑准噶尔牧场不足的困境,允许其所属山阴之乌梁海与山阳额尔齐斯等地的准噶尔人仍旧居住,不再要求其迁回旧地。而对于准噶尔来说,只要免于迁移部众,就可以解决牧场不足的困难,谈判的基本目标也就达到了。因此,达什同意了准噶尔不越过阿尔泰山的要求,但是具体以何处为界则有待进一步会商。而且,他声称,因清方卡伦距离准噶尔游牧边界过近,对于准部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应该予以后撤。

如前所述,在额驸策凌拟定的划界方案里,保留卡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喀尔喀能否有效地防御准噶尔的袭击。因此,对于准方提出的撤卡要求,额驸策凌据理予以了反驳:此处卡伦乃康熙时期所立,已有数十年之久,未便后撤;若准噶尔游牧不越过阿尔泰,“与我卡伦相隔六七百里,并不靠近,而况我等之卡伦,每处仅驻三四十人,并无带往牲畜游牧之处。由此往里再隔四五百里,始有住家卡伦。而住家卡伦内,仅有一人游牧。此等拓展之卡伦,并非凭此防范尔等……我等之每一处卡伦,驻有台吉一名、满洲侍卫一员统领,断无侵扰尔等之属众之处。”(《额驸策凌奏报会见使臣谈议撤卡事宜折》)额驸策凌对于准方要求撤卡的反驳既有历史依据,又有现实分析,使得准方难以应对。由于达什行前并未得到噶尔丹策零关于划界的授权,因而未敢擅自应允。此次会谈,双方虽未划定具体的边界,但在额驸策凌的努力下,达成了“准噶尔不越过阿尔泰山,清方允许其部众照旧居住”的共识,这成为日后谈判的基础。

第二次会谈乾隆三年底,准噶尔再次派遣使者哈柳入京,向清方进一步提出了划界方案:准噶尔同意其部众不越过阿尔泰山到其以东地区游牧,双方以布彦图河为界,喀尔喀则不得越过扎布堪;清方卡伦应予以后撤。对于准方提出的以布彦图河为界和撤回卡伦的要求,额驸策凌再次明确予以了拒绝。噶尔丹策零无计可施,遂企图令使者哈柳以威逼利诱的手段迫使额驸策凌就范。

据记载,乾隆四年正月,“哈柳往见(额驸)策凌,哈柳曰:‘额驸游牧部属尽居喀尔喀地,何弗居彼?’(额驸)策凌答曰:‘我主居此,予惟随主而居,喀尔喀地特予游牧耳。’哈柳又曰:‘准噶尔尚有额驸子,何不令来京?’答曰:‘予蒙恩尚公主,公主所出,乃为予子,他子无与也。即准噶尔送还,予亦不以为子,当奏闻诛之。’”

从这一段对话中可知,哈柳不仅借机煽动额驸策凌占据漠北自立,而且以其子作为要挟,以换取在谈判桌上的利益。额驸策凌则从大局出发,坚持谈判立场不动摇,避免了谈判成果付诸东流。事后,为表彰他在谈判中以国事为重,乾隆宣布照宗室亲王例,册封其子成衮扎布为世子。

第三次会谈乾隆四年十二月,哈柳再次入京,由于前两次谈判已经将主要分歧解决,因此此次会谈较为顺利。额驸策凌与哈柳最终议定:准噶尔所属乌梁海依旧驻牧阿尔泰山阴,准部牧民不得越过阿尔泰山麓,仅在山阳驻牧,喀尔喀不越过扎布堪;清方的布彦图和托尔和两处卡伦照旧安设。至此,清准划界谈判最终完成。


结语

在额驸策凌的努力下,清准双方历时七年的边界谈判,最终确定以阿尔泰山为界而宣告结束。之后,清准之间重启了中断数年的边境贸易,准噶尔部也恢复了进藏熬茶的活动,双方的关系开始逐渐缓和。划界的实现,不仅保障了喀尔喀的安全,维持了清朝西北边境形势的稳定,而且使清朝获得了十几年的休养生息的时间,为乾隆中期最终平定准噶尔积蓄了力量。而无论是在清方谈判政策的制定上,还是在三次具体谈判的过程中与准噶尔之间的博弈,额驸策凌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后人评价道:“盖自雍正末年与准夷议界,策凌凡三至京师。贼惮其威重,卒从所议,于是喀尔喀西陲拓地千余里。”


往期精彩推送

“汉”“土”合流:明初西宁卫建立考

关于清代内外洋划分的几点认识

地名变迁中的文化政治阐释 ——以从化温泉为例

来源:《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

作者:张帅

选稿:常宏宇

转化:代停停

编辑:代停停

终校:华丽

审订:伍晨嫣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